大汉骑军-第6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又把乐曲烘托得热情奔放。
音乐的吸引力让张锐就沉迷进去了每天回家都要和柳欣一道合奏乐曲。在中阮之后他又迷上了击鼓。柳欣不愧是歌妓出身各种乐器都很精通又教他击鼓之道。等他击鼓学得差不多时又用其他乐器配合他打鼓。两人在乐器弹奏上地配合越来越熟练越来越默契。
张锐在家闭门不出玩乐器之事不久又在朝野上下传开了加上他还不时做些荒唐之事出来大多数人都认为他成不了大器刚当上一个二品参议就满足了他地仕途恐怕也就到此为止了。大家还为他取了雅号叫“荒唐参议”暗地里笑话他。但也有一小部分人怀疑他此举必有深意。可他到底意欲何为谁也猜不透。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又到六月了。这天有一人来府上拜访他这才把他从音乐的迷幻中唤醒。
………………………………
第七十二章 又遇难题
这天张锐正在后院和柳欣合奏一新曲忽听门房来报说有一个叫王敬宝的商人求见。走我们后院说话去。”家里的大门是永远敞开的。张锐担心此时有人突然拜访打搅他俩谈话于是拉着王敬宝往后院走。
来到后院书房下人上了茶水张锐吩咐道:“若有客来访告诉他们我出门儿去了。”屏退下人后张锐关上房门打算和王敬宝好好聊聊。关于王敬宝和他的生意他有太多地情况想要了解。
“胖子你来信说娶了个犹太女人当老婆可是真的?”屋里只剩下他俩。张锐说话也就随便起来。
“是的千真万确。”王敬宝饮了一口茶坦然道。
“你父母没有反对吗?”张锐想起在帝大时。陆斐与燕无双的一段未果恋情。奇怪王敬宝竟然能冲破家庭阻碍娶了犹太女人当老婆。
王敬宝笑了笑说:“我独立门户都十几年了又远隔重洋娶什么样的老婆自己说了算。我父母即使不同意也鞭长莫及呀。这事我开始没有跟他们说。事后去了一封信略提了提。也没见他们反对。”
张锐突然想起陆斐以前说过如果自己不是出身于贵族家该多好。唉!世人都羡慕世族家出身。全不知贵族家子弟也有自己的难处。其实还是像王敬宝这样最好起码任何事情都能自己作主。
“你怎么认识你夫人的?”张锐好奇心大起继续刨根问底。
王敬宝嘿嘿笑了两声道:“还不是卡夫卡那老小子介绍的。本来呢我还怕他介绍给丑八怪给我结果见了面儿之后感觉还不错就把她娶回来了。”
“卡夫卡就是你在罗马的那个生意伙伴?”以前有一次王敬宝在来信上曾略微提到过卡夫卡张锐隐约记得有这么个人。
王敬宝吧嗒吧嗒了两下嘴说道:“对就是他。这老小子自从跟我合作后财产打着滚儿地往上翻。“好啊胖子。你现在成了皇亲国戚了。怎么不搬去东罗马享福?”张锐心里为王敬宝高兴忍不住打趣他。
王敬宝收起了笑脸又苦着脸说:“我倒是想去可巴勒斯坦行省现在还是归西罗马所有连卡夫卡都逃到叙利亚去了连在巴勒斯坦地生意也不要了。”
早有监察院地暗探把罗马的情报传回朝廷张锐多少也知道一些。便安慰王敬宝道:“这种情况也持续不了多久我听说东罗马在近期有可能向现在归附西罗马的巴勒斯坦、亚美尼亚、美索不达米亚三个东方行省出兵。而苏丹和单于两国又在埃及和达西亚拖住了西罗马的大批军队。所以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巴勒斯坦就会被东罗马占领。到时候你和你的亲家很快又能接上头了生意也自然能恢复了。”
说到生意。王敬宝黯然而道:“其实我这次来找你主要也是为了生意上的事情。三郎我们的生意快破产了。”
张锐如遭雷击一般脑子嗡的一声。安济富每年的红利是他家中现在所有收益中最大地一块。如果缺少了这一块收入别说正在建设的开远要受影响就连钱庄也不可能按计划继续扩张了。
他着急地问道:“这怎么可能呢?前几年罗马和苏丹开战时你不是也没靠香料生意就赚到钱了吗?怎么现在连一年都坚持不了呢?”
王敬宝长叹一声。说:“以前罗马和苏丹开战我还能继续做其他地方的生意而现在我连生意都快做不下去了。那么多人等着吃饭。有那么多船只要养护我手头现有地资金能勉强维持两年就很不错了。”
“到底怎么回事儿你仔细讲讲。”看王敬宝不像是在开玩笑张锐知道必然生了大事。他急切地想知道事情的原委。
王敬宝整理了一下头绪。开始讲述事情的经过。事情要从四年前讲起东岛群岛经过王敬宝多年坚持不懈的建设。已变成了一处人间天堂。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有的是来寻找香料的有的是来定居的后来大部分人都留在了当地其中以留在济罗岛的人数最多。去年南岛州把东岛群岛的建制改为其治下的一个郡取名为东岛郡于是顺理成章派来了大批官吏。
这些官吏来到东岛后。开始了所谓地正规管理。他们来了就下令要组织预备役。而东岛郡的居民不是土著野人就是移居到此地的生意人。再就是到这里来讨生活地人谁也不愿意去当预备役。居民不响应号召官府就强行抓人服役。
王敬宝也想了办法雇佣了部分闲杂人等让他们主动去官府应征预备役把抓壮丁这事儿给解决了。谁知道紧接着官府又开始征集劳工在全岛大修道路。这本来是件好事但征集劳工的期间却比照帝国内地的农闲时间完全不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
东岛群岛的雨季是在夏季。所以必须要在雨季之前收取香料。去年就在全岛正忙着收香料的时候官府就开始了征集劳工了。而且一直到雨季结束。才放劳工回家致使大量的香料烂在了地里。
王敬宝粗略估算了一下去年仅仅因为官府强行征集劳工自己就损失了八百万的利润收入。而且后患无穷。当地土著主要是依靠卖香料给王敬宝换取生活用品。没有香料他们就没有了生活来源。现在再让他们像过去一样吃山果野菜是不可能的。
由此。当地土著人差点起来造反最后还是王敬宝免费放给他们生活用品才把他们安抚下来。只是这项支出又让王敬宝多损失了一两百万金币。
到了今年本来一个如世外桃源般闲适的东岛群岛被那帮官吏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好些前来定居地帝国内地居民又纷纷离去。
王敬宝还听说州里的官员正在商议准备征收当地土著的税他顿时慌了手脚。东岛群岛以前地土著从来没有缴过税那些官员也没有狠到去抢野人手里的果子的程度。现在要收税了就意味着要比照帝国新州的高税率缴赋税。
王敬宝从来都是用以物易物的方式和土著们换取香料又没有付给他们钱币官府要收税让那些土著人到那里去找钱来缴税?总不能把他们换来地生活用品上缴吧?所以说到底这项措施就是针对他王敬宝地()。如果他想强撑就必须替土著人缴税。
王敬宝是移居到东岛群岛的帝国内地人按理能享受免税地优惠。但王敬宝生意做大以后就主动的要求上税安济富每年的税额现在已经是南岛州最大的财政收入。如果还要替土著人上税那么自己赚来的钱还不够上税的。
王敬宝也找了许多他以前结识的南岛州官场上的朋友但那些人都不敢答应帮忙还说朝廷和官府都有明文规定谁也不能徇私情。
眼看着每天亏损王敬宝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来上都找张锐。如果张锐也没有办法解决按他的想法只能是早点结束东岛群岛的生意了。因为如此一来还能省下几个钱要是打肿脸充胖子强撑下去最后只能是破产。
张锐听罢原委也很伤脑筋。王敬宝这回是因为考虑不周全把事情闹大了。如果他在进入帝国内地市场前好好调查分析一番也不至于出现目前这种处处受挤兑的下场。反过来也能看出背后主使大有来头。因为能指使南岛州的官员们处处针对王敬宝证明后台很硬他也没有把握是否能与之抗衡。
“知道是谁在背后主使吗?”王敬宝讲完后张锐沉默了一阵问道。
王敬宝皱着眉头道:“我听一个与我交好的南岛州郡守讲是东王意思。”
“东王?”张锐倒吸一口冷气眼前浮现出那个送他一箱鸦片的变态王爷的样子来。
这个东王可不是他能够对付的了的他的胆子也没有浑到敢到东王面前去闹事。何况现任南王还视他为父两个王爷加起来的能量帝国内还没有几个人敢与之对抗。
他无奈叹了口气暗思难道张府的支柱产业香料生意就这样白白放弃了?
………………………………
第七十三章 借刀杀人
当夜张锐将王敬宝安排到客房过夜独自一人到后花园静思。
通过多年来的征战他深知一个道理即使战斗的局势再险恶也有扭转战局地可能性。关键是能不能把握住机会。在此事件上也不会例外。
这个机会到底在哪儿呢?张锐顺着花园池塘边小道一圈一圈地绕着池塘踱步脑子里反复思考着这个问题。
今夜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洒下的柔和月光像是一层白纱覆盖在花园里。花园里的蛙鸣虫叫此起彼伏早早地就鸣奏起夏日之歌。池塘里的荷叶上结起的水珠。在微风中时而散时而聚来回滚动着似一颗颗皓白地珍珠。
转了几圈之后张锐的头脑越来越冷静思路越来越清晰。
东王此计虽毒却是见不得光的要扭转形势还需走正道。只要把东岛群岛上所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上报内阁和同乐估计朝廷会下令彻查此事那么事情也就有了转机。但这事不能自己出面去办要个替罪羊才行。
这个替罪羊不好找。其一。其身必须具有正义感在知道东岛群岛上的事情后会与东王的祸国殃民之举斗争到底。其二。其人必须在朝中具有一定的实力有能力与东王对抗。其三自己与这个人没有深厚的交情事后东王对他嫉恨或报复自己也不会有太大的负罪感。
想遍朝中大臣符合这几条的屈指可数渐渐地一个人地身影浮现在张锐的脑海里。张锐兴奋地差点大叫起来如果计划成功不仅能渡过这场危机还能顺带报复此人。
鹤蚌相争。渔翁得利。此计可谓是一举两得想着以后此人与东王时时的争斗。他心里就奸笑不已。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次总算逮到报复此人地机会了。
他也等不到天亮兴冲冲地往客房走去他要找王敬宝具体商议此事。刚走到王敬宝卧房门外。就听一阵阵响亮的鼾声。张锐差点笑出声来。王敬宝的呼噜声不仅有节奏而且响声也比中学时期洪亮了许多。
在安江中学上学的头一个月里。”张锐见他怀疑地眼神就知道他还在琢磨赶紧告诉他喜讯。
张锐这句话。使王敬宝彻底把疑惑和怒意抛到九霄云外了忙问道:“什么办法快说。”
“这个嘛你要如此这般……”张锐也不再逗他把刚才想到地办法有条不紊地缓缓道来。
“能行吗?”王敬宝皱着眉问显然他不相信这个办法能起作用。
张锐信心十足:“只要你的证据齐全。就一定能行!”
“证据不成问题只是他能全心全意去办这件事吗?”在来找张锐之前王敬宝就搜集了很多证据目的就是为了能打赢官司。可张锐却把这事推到别人身上而且本人不会出面甚至要求自己不要提到他的名字。对此王敬宝很不解也深感怀疑。
张锐笑着拍着他的肩膀道:“他可是朝中出了名的好官这事要是他不知道则罢要是知道了一定不会袖手旁观地。你就放心。只要照我说的去办这事定会有个满意的结果。”
王敬宝也没有别的办法既然张锐说这办法可行。也只好去试试了。当夜张锐又和他商议了一夜的细节问题。天蒙蒙亮他便告辞而去。
两天后的晚上贺若弼到丞相高颖府探访。贺若弼和高颖的私交甚好兼之他俩的政见又基本一致因此彼此间来往频繁。隔三差五相互探访彼此皆不用家人禀报便可在对方府中任意出入。
贺若弼来到高颖的书房时见他正埋头看一份文件。便打声招呼“昭玄这么晚还在处理公务?”
“哦?是辅伯来了?快请坐。”高颖站起身相迎。又吩咐下人上茶。
下人早有准备贺若弼刚刚坐下就已经端上茶水。高颖坐到贺若弼旁边叫下人退去并关上房门。
“昭玄士明昨夜又来找我。说不定我们在鲜卑那边地军队还为撤回南岛州又反了。”
“是啊。”高颖长长出了一口气说道“我本有意鲜卑那边的战事结束后再好好整理一番吏政看来要提前整治了。”
贺若弼点头而道:“想当年辽东四郡之乱便是**。此番教训我等要谨记。苛政酷吏行为一定要严肃处置。”接着他又问“上告之人是谁?”
高颖回答道:“是一个叫王敬宝的商人。”
“是安济富商号地老板?”贺若弼也听说过一些传言说王敬宝现在已是帝国内财富最多的富商之一。只是没想到上告之人竟然是他。
高颖狠言道:“是的王敬宝是第一个去东岛群岛定居的老州人也在当地了财。后来他因国家战事不断朝廷财政紧张还主动要求缴税算得上是一个有良知的商人。据说他地财产已不可记数连他都被逼着来京城告状可见当地已经被那帮官员搞成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了。这事要在内阁上尽快拿出处理意见不然会酿成祸端。”
贺若弼赞同这个提议言道:“好这事算我一份明日我跟你一同面圣。争取到陛下地支持然后尽快在内阁会议上商议出处理办法。”
两人又商议了一番拟定出了一份表章。第二天二人一起进宫面见同乐。同乐看过他俩的奏章后大怒当即下令此事要严加查办。高、贺两人领命随后便在内阁中提案讨论此事地具体处理办法。
虽然高颖和贺若弼并不知道这件事情的背后是东王在指示而且还是张锐故意安排高颖知晓的但接手此事后他们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他们也不知道他们今日之举为自己不久的将来埋下了祸根。
………………………………
第七十四章 奉旨出征
汉元797年6月汉帝国朝野上下笼罩在一片暴风雨即将到来的阴翳之中。只要封地内没有出现造反、闹事之类的动荡朝廷就不会干涉其封地内的治理政策。
而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各地官府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在信息、交通都普遍落后朝廷鞭长莫及的情况下各地官员们的自主权相当大各地的治理政策也各不相同。
通常情况是只要不违背朝廷制定的政策体系的大原则各地官府都可以灵活制定和实施本地的政策措施。比如朝廷制定了在春种、秋收时各地官府不得征召劳役的政策而由于各地气候存在差异造成了各地春种、秋收时间也不尽相同。那么各地官府也应灵活掌握。
朝廷给予各地官府很大地自主权有利于避免刻板教条、生搬硬套的执政行为。这样也能让有能力、有品德的官员更好地挥聪明才智。但对于有才无德或者有德无才的官吏来说无疑也会产生出不少问题。其中有两个问题特别显著也难以解决。
第一。各地官员的素质、品性有差异在治理环境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治理地效果会截然不同。尽管也有各地检查部门监督这些官员的行为但即使现了较为重大的问题也很难区分到底是因为能力还是因为品性造成的总不能把一些治理水平低下的官员定性为玩忽职守或者贪赃枉法而捉拿问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