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骑军-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锐摇摇头,宇文歆又奇怪地问:“既然你的计划有很大的成功机会,为什么不上报呢?一旦帝国参谋部采用了你的计划,你不是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张锐看了看屋里其他的人,见他们都在看书,没有注意这边他们的说话,于是凑过头轻声对宇文歆等四人说:“我把你们当成兄弟,才告诉你们的这些想法,你们别到处去乱说。一则,象我们这样的小学员,提出这样的计划,能不招人嫉妒吗?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遇到一些对你产生嫉妒的人,在背后陷害你怎么办?你能躲过几回?就是再小心谨慎,也会有失误的时候。”
“二则,我也不想落得爷爷一样的下场,所以这些话只对你们说说而已。还有兄弟们听我一句话,以后到了军团,要多做事少说话。更不要得罪你的直属上司,不然今后一定后悔。”
张锐推心置腹的话语,使得杨英等人非常感动。他们知道,张锐能对他们说这样的话,说明张锐的确是将他们当成兄弟看待,不想让他们今后吃亏。
张锐说完后,就躺到炕上,哼起小曲。但杨英等四人,还在想着张锐刚才提出的那个战略构想,这个设想已经深深映入他们的脑海。
汉元787年6月10日,北京骑兵学院的全体毕业学员集中到了北京总部。张锐所在的二班全体如愿毕业,成为本期321名毕业学员中的一员。
不过这些毕业的学员中还有不少人在担心,因为主力骑军今年只要200名毕业学员。那就是说,有121名毕业的学员,会被分配到乙等军团中去服役。这是大家所不希望的,今天一切都会有分晓。今天学校会为他们授衔,以及宣布服役的军团。
321名学员一早就在总校的广场上排列整齐,他们已经在这里站立了一个多少时。他们在等学校校长来亲自为他们授衔,这是他们一生中最难忘怀的一刻。
10点整,张锐看见校长走上台去,他的身后是十余位骑校的高级官员。看来骑校对毕业的学员是很重视的,全体都来到这里。对于校长,张锐比较陌生。只知道他也姓张,当了十二年的骑校校长,现是少将军衔,终身伯爵身份。
张校长站在台上,望着下面几百名排列整齐的学员,高声说:“学员们,这是我最后一次叫你们学员了,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一名正式的骑军军官。四年来,你们的表现,足以证明你们已是合格的军官。我为你们感到骄傲,我们学校为你们感到骄傲。”
“路漫长兮而修远,希望你们在今后的道路上,继续努力,不断上进。你们中有的以后会成为将军,有的以后甚至会成为统帅,但是今后无论你们身处什么地位,一定要记住自己首先是一名骑兵。我们骑兵的宗旨是什么?”张校长大声的问道。
“前进!前进!前进!”学员们用自己最大的声音回答着。
张校长脸上露出了微笑,继续说:“是的,我们骑兵的精神就是永远向前,就是倒下也要胸口朝地,你们要牢牢的记住这一点。”
“是!”
张校长停顿了一下,又说:“这一届学员中,有一名学员更是我们学校的骄傲。他开创了我们学校的记录。他已经被帝国正式的授予勋爵爵位。等会有吏部稽勋司的官员来为他授爵。他就是他们学校的张锐。”
站在队列中的张锐猛然一惊,他知道去年彪骑军就将他的功绩上报朝廷,申请为他授爵。可是这事已经过了一年,他本以为这事肯定不成了,所以也没有再报希望。没有想到现在校长会当众宣布他受爵,而且还是吏部专人来为他授爵。这种荣耀一生能有几次?人的一生不就是在追求这一时刻吗?
他已经激动得听不见校长在台上说什么,他已经完全沉醉在巨大的幸福感中。直到旁边的宇文歆轻轻地推了他一下,他才回过神来。
“上台,校长叫你。”宇文歆轻声的说,脸仍朝着前方。
上台?难道是校长发现我出神,要叫我上去训斥一番吗?张锐一边胡四乱想,一边快步跑上台去。“殿下,349期学员张锐向您报到。”张锐对着校长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校长看着眼前这位身材高大魁梧、站姿端庄、声音洪量的学员,心里非常高兴。他的任校长期间,已经为帝国的主力骑兵部队输送了数千名军官,其中有的已成为了将军。但最让他高兴的是,自己任校长期间破了一项学校的记录。他与这个叫张锐的学员,将会永远留在学校的荣誉室中。
“好样的,没有给我们胡公家族丢脸。”校长趁着和张锐握手之时,轻声对他说了这句话。
他也是胡公家族出身?张锐有些糊涂了,因为家族近三代成员的名字,他都牢记在心,也大概知道他们在何处,其中并没有一个是骑校的校长啊。转瞬间,他就明白了,校长的祖先肯定是出自胡公家族,虽然年代已久,但他始终认为自己也是胡公家的一员。
张校长退后一步,从一名学校军官手中接过了一份军衔标记,然后高声宣布:“张锐,我现在正式为你授衔。鉴于你学习期间,表现良好,实习期间,又立大功,我决定授予你中尉军衔。张锐,上前授衔。”
“是!”张锐高声回答,并坚定地朝前迈进。
第三部终。
………………………………
第一章 史万岁
第一章史万岁
张锐骑在马上,当头烈日蒸晒得他衣衫尽湿。(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随行的骑军军官们也是汗流浃背,不断用汗巾擦着脸。
不过,包括张锐在内的这一百名军官,个个脸上都挂着兴奋之色。几天前,他们都成为了正式的骑军军官,被分配到伟大的飞骑军中服役。能在毕业的学员中脱颖而出,能进入自己喜爱的军团中服役,自己的梦想成真,这一切都使这些新进的军官们欣喜若狂。
有人欢乐就会有人悲伤,王伏宝虽然顺利毕业,但他没有被甲等骑军团挑中。那天,当王伏宝知道不能进入自己期望的彪骑军时,立刻放声大哭起来。周围的人没有人笑他,能够入选的同情他,没有入选的也想哭。
二班五人中只有王伏宝没有被甲等军团选中,张锐等四人默默的陪着他。七尺男儿哭得象孩子一般,王伏宝的泪水浸湿了身上崭新的盛装军服。最后还是张锐上前用手臂挽着王伏宝的头,对他说:“兄弟,男儿有泪不轻弹。就象杨英说的那样,大丈夫走到哪儿都能尽显其才。别哭了,几年后我相信你能到彪骑军的。”
王伏宝听了张锐的话后,没有再哭。擦干眼泪,发誓说:“我用我的荣誉担保,我一定会到彪骑军的。”他与战友兼兄弟的张锐等四人告别后,与其余没有入选的学员去了乙等骑军团服役。
现在帝国有两支乙等骑军团,虽说也是帝国的正规骑军。但数百年来乙等军团从未参过战,帝国首先参战的都是甲等军团。乙等军团几乎已经成为,为甲等军团提供兵源的后备军团。
不过王伏宝也不是没有机会,他如果能在乙等军团中表现突出,也有上调甲等骑军的机会。王伏宝带着自己的誓言离开了。
杨英也要离开,他是要去彪骑军服役。当初在选择军团时,杨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彪骑军。而张锐经过再三衡量还是选择了飞骑军,飞骑军毕竟是他的祖先们战斗过的军团。
宇文歆看到张锐的选择后,也跟着选飞骑军。宇文歆将张锐视为兄长,不论张锐去哪儿,他都会跟随。
宋金刚在选择时,考虑的时间最长。思考了几天后,他也选择了飞骑军。他也想跟着张锐,看看张锐以后会变成什么样的将领。无论是张锐的人格、还是他的战略思想,都深深吸引着宋金刚。
“张锐,你们要好好干,不然几年之后,你们见到我时叫我长官的话,那我可就不好意思了,哈哈……”杨英为了冲淡离别的悲伤,索性开起了玩笑。
张锐也是爽朗之人,笑着打了杨英一拳说:“想超过我?你别做梦了,下次我还是要让你叫我长官。”张锐现在是中尉,这期毕业的学员里,只有五名被授予了中尉军衔。除了张锐外,另四人也是在实习期间立过功的学员。不过他们所立的功绩,没有张锐那么显赫罢了。
杨英只是少尉,按理见到张锐应该行礼问候。还有张锐胸前的那枚勋章,也在闪烁着杨英的双眼。杨英再次贪婪看了一眼张锐的勋章,说:“张锐,我是不会服输的。下次一定让你叫我长官。你别忘了现在彪骑军是在前线,我立功的机会比你多。你这次可是失算了,要是你也进了彪骑,那我可真的没有什么机会了。”
“好。杨英那我祝你早日成功。大丈夫就应该有你这样的志气,永远进取的志气。最后望你在前线多注意自己的安全。”张锐将杨英的手紧紧握住。
杨英眼眶湿润了,也紧紧的握住张锐的手,宇文歆和宋金刚的手也握了上来。四人的手紧握在一起,四人的心也紧连在一起。
一起生活了将近四年的战友,就这样各自奔向前程。未来是什么?他们现在谁也不知道,甚至不知道还能不能再次相见。
张锐和宇文歆、宋金刚动身去飞骑军总部报到。飞骑军的总部位于辽州通辽城,到了总部后,他们才会分配到各师团。
飞骑军主要负责帝国北方的安全,军团的各师团驻扎在北方数州内,辽州、平州、并州、幽州、以及张锐的家乡吉州。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由于帝国北方一直比较平静,飞骑军没有象负责帝国西部的彪骑军那样频繁地参加平叛任务。只是偶尔接替彪骑,让彪骑撤下来修整。
突忽叛乱不是一年两年可以结束的,既然飞骑军有参战的机会,那么立功的机会也不会少。张锐正是考虑到了这点,才选择了飞骑军。
张锐等分配去飞骑军的军官,在6月10日授衔结束的当天就启程前往通辽城。沿途的驿站已经得到通知,为他们准备好饭菜床铺。这一路倒也顺利,今天下午他们已经接近通辽城。
“张锐,你说我们会被分配到哪儿?”张锐身边的宇文歆问道。
“我只希望进游骑,别的部队我没有兴趣。”张锐斩钉截铁地说。
“不一定会分到游骑的。”宋金刚说。
“不,我是非游骑不去。我实习的连队是游骑,我对游骑的战法熟悉。去了正规轻骑师团,我又得从头开始学习。”张锐虽然嘴里这样说,可是心里还是很担心。要是军团非要将他分到正规师团,他也只有认命,毕竟军令是不可违的。
宋金刚知道张锐是在嘴硬,笑了笑没有再说话。宇文歆倒把张锐的话当真了,说:“是,我也是在游骑实习的,我也要求去游骑。虽然生活可能苦点,但比轻骑有意思多了。”
张锐苦笑了一下,这个宇文歆啊!虽然人比以前成熟了不少,但是这个性格却真是改不了的,单纯得象个孩子。
下午三点半,张锐一行人进入了通辽城。通辽是辽州内少有的几座有城墙的城市,不过通辽城的城墙是几百年前修建的,后来只是修补了一些。
帝国成立后修建的城镇都没有城墙,没有城墙是因为圣祖的一句话,“我们的军队是用来进攻的,不需要防守。”
圣祖老人家的话,固然有激励帝国军人的成分在其中。但城镇不修建城墙也是利大于弊事情。一是可以节省修建城墙的费用,二是如果有人造反,帝国军团不需要攻城。三是城镇可以无限制地向外扩张。这些是张锐在学帝国历史的时候就了解到的。
帝国除了几百年以前的城市有城墙外,后里只在一些地形险要之处修建了城堡,还在一些边疆关口也修建了城堡。不过这些城堡都是纯军事性质的城堡,不允许平民百姓进入。
张锐望着年代久远的通辽城墙,看见它的高度还没有安江城堡的外墙高,不由摇摇头,心想,如果进攻这样的城市,步军靠着重型武器的支援,可以轻而易举的拿下。
到了飞骑军总部,张锐正和大家一起整队集合时,就听见有人叫他:“张锐,谁是张锐。”张锐高声回答:“到!”他快步跑出队列,只见叫他的是一位少校军官。心有不解,向着少校敬礼,高声说:“中尉张锐,向长官敬礼!”
少校随意地回了礼,说:“你就是张锐?好,跟我来。指挥官殿下要见你。”说完,转身而去。
张锐更加迷惑不解,飞骑军指挥官要见我这个小小的中尉?不过,虽然心有不解,但还是快步跟在那位少校身后,向着总部大院深处走去。
一路上,张锐开始回忆关于这位飞骑军指挥官的事。现任飞骑军指挥官是史万岁,也是帝国公认的几员名将之一。当初,贺若弼在酒席间点评当今名将之时,也曾提到过史万岁。连高傲的贺若弼也承认,史万岁是一员骑将。证明贺若弼对史万岁指挥骑兵的能力,还是认可的。
张锐在帝大时看过史万岁的生平记录,也对这位有着传奇色彩的名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史万岁雍州杜陵人,少年进入北京骑兵学院学习。毕业后,进入飞骑军服役,在飞骑军游骑中担任排长。那时,正值第一次突忽独立,飞骑军奉命前往平叛。
初上战场,史万岁就立有大功,率部斩首百余级。第二年,被晋升连长。同年史万岁所部被派遣去护卫飞骑军中将指挥官到前线视察,途中指挥官张熙看见空中有一队大雁飞过,便问谁可射之。史万岁正巧在旁,上前说:“请射行中第三者。”说完开弓射之,果然射落雁队中的第三只。张熙见之大喜,连声夸奖神箭。
那以后,史万岁数年中多次立大功,每每与敌交战之时亲率数十骑,驰马奋击斩敌首级无数。张熙不断提拔他,四年后史万岁已是游骑上校营长。
一次,突忽人为了提高自己的士气,故意在汉军营外挑战,要求单挑。突忽人派出了他们军中最勇猛之人,意图击杀汉军单挑之人,打击汉军士气。
史万岁高声请命愿往,主将应允。史万岁骑马而出,奔向突忽勇士。两马相错之间,便斩其首级。突忽人大惊,慌忙撤退,从此不敢再与汉军单挑。
这是帝国历史上少有的几次真实的单挑记录,这样的单挑也主要为鼓舞自己人的士气,打击敌军的士气,而对双方的战争态势没有任何意义。
不过,史万岁因此而被授予少将军衔,张熙命其担任游骑团团长。而后,史万岁有一次单独率部突入突忽境内,数月没有消息传回。正当所有人都以为所部已被突忽人消灭时,史万岁又安全返回,并带有万级敌军首级。他率领所部在敌后转战数千里,其间经历大小数百战,重创突忽人。
这次史万岁没有得到奖赏,只是没有追究他的擅自行动之罪。但史万岁的这一仗,使得突忽人对他闻风丧胆。后来有一次敌军主将听说要面对史万岁所部,转身逃离。被史万岁率部从背后追杀,斩首数千级。
张锐虽然不知道史万岁为什么要见自己,可是能见到史万岁这样的传奇名将,他的心情非常激动。
少校将张锐领到一处门口,对他说:“你在这里稍等,我去向殿下禀报。”张锐答应,少校进去。
不一会儿,少校出来对他说:“你可以进去了,殿下在等你。”
张锐连忙整理了一番军服,昂首挺胸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门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