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骑军 >

第457章

大汉骑军-第457章

小说: 大汉骑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李旌如果说想担任参谋,张锐打算把他调入飞骑军。让他先在范明手下担任参谋官,等以后自己调范明去上都后,再让他接替范明飞骑军前师参谋长的职务。

    既然他说愿意带兵,那就只能留在八军团。他是步军学院毕业,来飞骑军担任参谋尚可,但担任骑兵将领则不合适。只能找个机会,给王世充打声招呼,放李旌下去当个营长。他相信,凭借李旌的才能,只要有机会,他一定会有出头之日的。

    张锐把这个想法跟李旌一说,高兴得李旌手舞足蹈,连声道谢。张锐又趁机问李旌道:“我看王世充与来护儿等人的关系似乎不好,其中原因你可否知道?”

    李旌道:“这事在八军团内部谁都知道,就是大哥不问,小弟也准备找个机会对你说明。”于是李旌,便把王世充与来护儿等人的恩怨详细地说了一遍。

    以前,王世充只是薛举的副将。薛举与前任西部战区参谋长许铭球是同乡,私交非常的好。几年前,西部战区前任统帅韩擒不满许铭球的能力和人品,用刘武周撤换了他。对此,薛举私下说了几句怨言,不料有人给韩擒写了一封告密信。韩擒叫来薛举问询,薛举为人老实,对韩擒直言不讳,说自己的确说了那些怪话。韩擒大怒,下令罢免了薛举的职务,右师师长之职由王世充接任。

    后来有传言,说那封告密信就是王世充写的。在整倒薛举之后,一次王世充的一个心腹酒后失言,自己暴露出了此事实为自己的得意之举。八军团的将领们大惊,终于看穿了王世充阴损的面目,都很鄙视他的为人,不愿与他交往。

    后来八军团从西部战区撤回内地休整,军团指挥官也到了退休的年龄。本来,前师师长来护儿无论资历、军功,都是新任军团指挥官的第一人选。就连来护儿本人也认为,军团长之职非自己莫属。

    然而,八军团指挥官退休都快两年了,军团一直没有接到朝廷对来护儿的任命。直到现在,军团指挥官之职还是空着的。

    据传言,来护儿没有接任军团指挥官,也是因为太尉也接到了一封告密信。信上说,来护儿是韩擒的铁杆心腹,对朝廷撤换西部战区统帅之事心怀怨恨。皇帝、太尉不满韩擒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来护儿既然同情韩擒心怀不满,朝廷当然不会放心让他担任八军团指挥官。

    后来又有传言说,这封告密信也是王世充写的。因为,就在大家都认为是来护儿接任军团长之职时,他还在上窜下跳、四处联络关系,想争取到这个位置。

    不过,他最终也是白忙活。一来,他在朝中也没有过硬的关系,二来,他的能力在八军团的所有将领中属于中下水平,谁也不放心把这个重要的职务委任给他。

    王世充这次的告密,不仅是自己和来护儿都没有如愿当上军团指挥官,而且还顺带害了李宽。李宽本来是怒火军团左师师长,鉴于来护儿升任军团指挥是基本铁定之事,于是前任军团指挥,把李宽提前调到前师与来护儿接交工作。

    可后来朝廷没有回复军团的提议,李宽再想回左师也无可能。因为,他来不久,左师师长已经被前任指挥官任命给他人。无奈,李宽只能屈就在前师担任副师长。

    正是因为以上原因,来护儿、李宽、薛举三人都对王世充痛恨入骨。只是没有具体的证据,才没有公开与王世充翻脸。

    说到最后,李旌道:“这次王将军是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您的身上。为此,他可是费了一番心思。”

    “什么希望?”张锐不解地问。

    李旌笑道:“升任八军团指挥官的希望啊。”

    张锐更加疑惑,道:“由谁升任八军团指挥官是由朝廷说了算,他对我报什么希望?我又不能升他的官。”

    李旌嘲笑着说:“大哥虽然不能直接晋升他的官职,但您是这次平叛的主将。平定叛乱后,朝廷会对您上报的各部有功将领予以嘉奖。如果您对他的评语好,他自然晋升的把握就大。您说,他能不巴结您吗?”

    张锐恍然大悟,心想,难怪他对自己如此的殷勤,果然是有目的的。

    紧接着李旌又说,王世充自接到出战的命令,就下令右师全速往青海郡进发,并规定了部队日行百里的命令。副师长薛举劝他说,右师是从松潘郡进入番州,路途险峻,日行百里的命令过于苛严,强行军有可能对部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但王世充执意不听,说军情紧急,任何人不得耽误行期。

    之后,王世充便带着薛举等师部人员日夜兼程赶来西平城。他们到达之时,就连出战部队中驻地最近的八军团前师还没有到达。此后,王世充便如同张锐的先行官,把行辕住地之事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他见当地因连年灾害,蔬菜、肉食稀少,还命人特地去远在几百里外的兰州城采购,而今日采购队才刚刚返回西平城。

    不过据昨日右师传来的军报,说在右师现在每日行军已超过十五个小时,部队将士疲乏不堪。现已有数十人因赶路睡眠不足,行军时神思恍惚,不慎掉下山崖摔死,另有上千人掉队。如此下去,只怕部队到达天武集结地时,已经成了毫无战力的疲惫之师。

    张锐听罢李旌对八军团几员将领之间恩怨的一番介绍,心里也有些担忧。让王世充与来护儿等人合作,肯定会出大乱。最好的办法就是,解除王世充的职务,让薛举暂时指挥右师。

    但王世充又没有犯大错,他写告密信是八军团内部的矛盾,并没有影响到眼下的战事,而且这事也不归自己管。他巴结自己,也不是犯法之事,难道为了派人给自己采购点蔬菜、肉食,就撤他的职务?他命令部队强行军,也不能说不对。因为部队越早集结到位,自己就能越快地部署平叛行动。

    正当张锐在为此时伤脑筋,忽听许旺在外禀告,说有人要捉拿来护儿将军,而来护儿将军的部下不许,眼看双方就要打起来了。

    张锐大怒,立即带上许旺等亲兵动身前往来护儿等人的住处。心想,我倒要看看,谁这么大胆,敢在我的眼皮低下闹事!
………………………………

第八十五章 殴打使者

    第八十五章殴打使者

    王世充是最早到达西平城的将领,城内的防务暂时由他负责。接风宴散去后,他在城中巡查了一遍。当他巡查到西平城东门时,正巧城门守将有事禀报,说城外有人自称朝廷使者要求进城。

    此时夜已深,城门已关闭。为了谨慎起见,王世充让城外之人把朝廷驾贴、行令放在篮框内吊上城来查验了一番,发现来人确实是朝廷使者,才命人打开城门,放他们进来。

    王世充亲自到城门处迎接,询问使者是否是给开远侯颁旨的。这时,使者才说他们是监察院的官员,奉命前来缉拿高颖、贺若弼的余党——来护儿。

    王世充不知高颖、贺若弼“谋反”一案,闻之又惊又喜。惊的是身为当朝的丞相、枢密院参议长的高颖、贺若弼竟然被指控为谋反,肯定朝中有了巨变,深怕自己也会遭受牵连;喜的是来护儿竟被指控为贺若弼的心腹同党,此人一除,自己就少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他把使者带到了来护儿住所,自己没有入内只是在外观望,暗自幸灾乐祸。使者在缉拿来护儿时,惊动了在跟来护儿同住的薛举、李宽等人。他们听说要以谋反之罪缉拿来护儿,都为来护儿申辩。来护儿本人也不服气,大声地申辩自己没有谋反行为。但来使根本听不进只言片语,来势汹汹地坚决要把来护儿拿下押回京城受审。

    吵闹时,使者措词严厉,威胁薛举、李宽等人说,如果再加以阻拦,就以来护儿的同党论罪一并缉拿。薛举脾气火爆,闻之大怒,拔刀厉声喝道:“今日谁敢拿人,先问我的宝刀是否答应!”

    来使的脾气也很倔强,见薛举拔刀威胁,便大叫“反了,反了!”,并令手下也拔刀相对。院外的护卫都是王世充的人,他正在考虑是否进去帮助使者缉拿来护儿时,张锐一行到了。

    张锐带着一队亲兵,来到来护儿等人住地。离得老远,就看见王世充站在院门外,鬼鬼祟祟朝内探望。

    “王将军,里面是谁在闹事?”张锐一声喝问,惊得王世充一哆嗦,急忙转过身来,原来是张锐来了。

    “殿下,是朝廷派来的使者要缉拿来护儿将军。”王世充一边向张锐行礼,一边解释道。

    “知道为何事要缉拿来将军吗?”张锐本以为是军团内部矛盾引发的冲突,听王世充一说才知是朝廷要缉拿来护儿。这么看来,来护儿的问题就严重了。

    王世充不敢隐瞒,把事情的来由说了一遍。同时,他也装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痛惜道:“看样子,今日朝廷来使不仅要缉拿来将军,连薛将军和李将军也不肯放过!要是他们都被缉拿问罪了,定会影响军心士气。殿下,这可怎么办呢?”

    张锐听罢事情经过,怒火窜上心头,暗骂虞士基把矛盾过于扩大化。(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即使高颖、贺若弼有罪,也不该把前线部队的将领牵连入内。前世时,肃反扩大化不知害死了多少无辜之人,现在竟然“肃反”都肃到老子的部队里来了。这个时候拿了来护儿,我还怎么平叛!?

    正巧,这个时候里面传来高朔的声音:“你们来拿人,经过开远侯殿下的许可吗?”

    一个嚣张的声音叫道:“我劝你们就别指望疯虎了,还是识相点儿主动投案。如再执迷不悟,哼!连你们的家人也没有好果子吃!”

    张锐铁青着脸,一言不发地往院内走去。王世充犹豫了一下,也和许旺等人跟了进去。

    院内之人分列三方,二十余监察院的来使背朝着大门与来护儿、薛举、李宽三人的十余名贴身护卫拔刀相持,高朔、范明等飞骑军将领站在一旁。

    罗济看见张锐进门,故意大声地说道:“开远侯殿下负责平叛战区内的所有军政事务,你们没有经过他的同意随意缉拿战区将领,就是僭越的行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们没有必要听你们的指令!”

    站在来使最前面的一人,挥舞着手臂倨傲地说道:“就是疯虎见了我,也得毕恭毕敬,照我的指令行事。不然,我一样把他当成高、贺一党的余逆缉拿了问罪……”

    “不用你来拿我,我主动来让你缉拿。”那人还没有说完,便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如炸雷般的吼声。转身一看,吓得他浑身哆嗦,来人正是张锐。

    “开远侯殿下,下官……下官有礼了。”那人看见张锐眼中似乎冒着火光,脸上的那条伤疤在灯火照耀下跳动不止,显得格外得渗人。他慌忙行礼,结结巴巴地问候。之前的那股嚣张劲儿,早不见了踪影。

    “你是何人?来此何事?”张锐大踏步而行,来使的护卫们,纷纷让开一条道。他直接走到了使者的面前,紧盯着来使喝问道。

    “下官监察院稽查二处功曹孙兢。奉御史大夫虞大人的命令,前来缉拿高颖、贺若弼的谋反同党——来护儿。”孙兢不敢直视张锐咄咄逼人的目光,老老实实低头回答道。

    “一个不入流的小小功曹,竟敢扬言要缉拿本官。本官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动手拿吧。”张锐不接缉拿来护儿之事,反把事情转移到自己身上,厉声对孙兢说道。

    “下官不敢……”孙兢满头大汗,他只是个从五品的官吏,以前从未出京执行过任务。这次,平息高颖、贺若弼的“作乱”之后,虞士基连夜拟定出一份高、贺同党名单,交与手下去缉拿归案。

    由于需要缉拿的高、贺同党有很多,孙兢也分到了一个任务,前来缉拿来护儿。他想自己第一次出京执行任务,就被分配到这么重要的任务,心里不免窃喜。认为回去后,必然会被虞士基重用。加之一路上,各地官员都对他礼敬有加,他的傲气更加膨胀。

    来到西平城,见到的第一个将军王世充也他恭恭敬敬,认为只要有公文在身,谁也不敢违抗他的指令。所以,在来护儿等人面前也是飞扬跋扈。

    他实在没有到张锐会亲自到来,正好在他口出狂言时撞个正着。张锐是何人?无论身份、地位都比他高了许多,甚至和他顶头上司也关系匪浅。要是虞士基知道他得罪了张锐,恐怕回去没有好果子吃。

    “开远侯殿下,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孙兢心惊胆颤对张锐讲述了他离开上都后发生的事情。当然,孙兢离京之时,同乐还没有去世,后来发生的太子、长沙郡王两党之争他也不知晓,他只把高颖、贺若弼谋反一事,对张锐等人详细地叙述了一遍。

    最后,孙兢指着来护儿对张锐说道:“此人乃是贺若弼的旧部,深得贺若弼的恩惠。这次高、贺两人谋反,他必然参与了。下官奉令来缉拿他,还往开远侯殿下成全。”

    通过孙兢的讲述,张锐才知道高颖、贺若弼的“谋反”前后经过。他心里十分的歉疚,深深地低下了头。虽然他与高颖不和,也想通过东王报复高颖,但绝对没有想过致高颖于死地。

    这次事情闹得太大了,完全出乎张锐的意料。东王一伙人竟然串通太尉给高颖等人按上了一个谋反的罪名。这不仅使高颖、贺若弼、李穆、柳述、荀陵等人丢了性命,连带着他们的家人也性命不保。而且从缉拿来护儿来看,这事还不知有多少人要跟着遭殃。

    当初,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利,就害了这么多人命。他越想,就越觉得自己卑鄙无耻。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祸国殃民的奸臣。

    孙兢见张锐听罢事情经过后低头不语,便以为他已不会阻止自己拿人,心里暗自得意,又恶狠狠地盯着来护儿。似乎在挑衅:怎么样?我说过就算疯虎来了,也无济于事,你还是乖乖地束手就擒吧。

    “殿下,属下愿以性命担保来将军没有参与谋反,请您明察!”与来护儿关系非常好的薛举,见张锐似乎有妥协的意思,连忙为来护儿担保说情。

    “殿下,属下与来护儿将军天天在一起,并没有发现来护儿将军有谋反的意图。属下也愿意用身家性命为来护儿将军担保!”来护儿的副将李宽也不甘落后,薛举的话音刚落,他也出言为来护儿担保。

    “你们再为这个反贼说情,就连你们也一并拿下……唉呦……”孙兢见张锐一直不作声,又开始嚣张起来。没等他把话说完,张锐就抬脚把他踹倒在地。

    “你要拿这个,要拿那个,干脆连我一起拿了,你来指挥平叛,如何!?”张锐满脸杀气,瞪着吓得发抖的孙兢怒斥道。他本来对高颖等人心怀愧疚,又被孙兢这么一叫嚣,终于忍不住了。

    “殿下,不可!他可是朝廷的使者啊。”就在张锐还想扑上去殴打孙兢时,身后的王世充一把将他抱住。

    孙兢被吓得丢了魂儿,趴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周围那些监察院的护卫们也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疯虎残暴的恶声他们早就如雷贯耳,谁敢惹恼他都没好下场。今天亲眼见识到了疯虎的虎威,谁还敢吭声儿,不要命啦?

    张锐之怒,并不单是厌恶孙兢的嚣张,而是他想起了同乐。他刚才已听孙兢说,他出京时同乐已经昏迷数日了。现在,同乐很有可能已经驾崩。一想到对自己恩宠有加,无比信任的同乐已死,他心里就忍不住伤痛。

    他忆起自己离京出征时,同乐的一番嘱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