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骑军-第4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锐虽刘府总管来到前厅,刘炯看到他时满脸掩饰不住的惊讶。张锐过来与他见礼时,他才恢复神态,不冷不热地对张锐说:“我还以为你和三公搅在一起,就没有时间来参加我的聚会了。没有想到,你还有时间来?”
张锐这才明白,原来刘炯听说自己去参加了虞士基家的聚会,生自己的气了。张锐暗自责怪自己,怎么之前就没有想到这点?
现在正值盛传同乐有换太子意思的时候,分别代表太子的刘炯和长沙郡王的虞士基当然就成了不共戴天的死敌。这个时候自己去虞士基家聚会的行为,在刘炯看来不仅仅是单纯的聚会性质,而是立场的问题了。他认为自己在换更换太子的问题上,是向着虞士基或者说长沙郡王的。因此,自然也就把自己当成了反对派。
想到这一层,张锐暗自叫屈。其实自己在换不换太子的立场上,是站在刘炯一派的。他一直认为,为了帝国的稳定,一旦立下太子就不能更换,特别是在太子没有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时,更是不能轻易更换。
刘炯显然误解了自己的行为,责怪自己也在情理之中。此时,他只能说:“殿下,今日属下不请自来,是有事情找您商量的。此处人多,不宜谈话,请殿下找个地方单独谈话。”
他既然这样说了,刘炯也只好带他去一处僻静的会客室。两人坐下后,张锐从怀里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放在案几上,推到刘炯的面前。
刘炯不知信封里装的何物,问:“什么东西?”
张锐说:“请殿下看了再说。”
刘炯拿起信封,先打开封口望里面看了一眼。又从里面抽出一张,见是张锐钱庄签收的一张一万金币的收据,脸上又透出惊讶之色,又问:“这是何意?”
“殿下忘了?在平叛结束时,您存了三十万金币到属下的钱庄。当时,钱庄没有来得及给您的手下这三十张收据,这次属下是专程给您送来了。”张锐特别说是在平叛结束时,就是想提醒刘炯这些钱的来历。
“我叫人存过钱进你的钱庄?这事……”刘炯刚刚说完这句,就反应过来,这些钱不是自己存的,而是私藏俘虏那事自己应得的红利。
“嗯……确有这事,时间过了这么久,你不提醒我倒是忘了这事。”刘炯并没有清点信封里的东西,就把信封连带手上的那张收据一起收入了口袋中。
张锐笑着说:“这些钱对殿下来说只是一笔小数目,当然不值得多留意。但对属下而言,这笔钱却关系到属下钱庄信誉的问题,所以怎么也要给殿下想着。还有请殿下放心,这些票据上署的是您的名字,别人即使拿着票据也取不到这些金币。当然,如果不是您亲自到属下的钱庄取钱,就要劳烦您请写张委托书给派来的人,我们才好确定是您需要取款。”
张锐没有忘记当年的约定,信守诺言把金币送来之事,让刘炯又对他产生了好感。还有他认为张锐送票据这手做得漂亮,几十万金币的过手目标确实太大,万一走漏了消息,这事就不好解释了。
现在张锐用自己在他钱庄存钱的借口,几十万金币只用一个信封就给送来,把所有的麻烦事情都给避过去了,这让刘炯在心里大大松了一口气。心想,幸亏他家里开了钱庄,能用这个办法解决麻烦。不然,就是他今日带着三十万金币来,我也不敢就这么收了。
刘炯脸上露出了微笑,装作随意地问:“这些钱我也近期暂不急用,就存在你的钱庄吧。嗯…………如果以后需要,能在您的任何一家钱庄取出吗?”
“如果是一万一张的票据,殿下可以随便在任何一家属下的钱庄取到现款。如果取款金额超过一万,而且要立刻兑现,就只能麻烦殿下派人来安江钱庄总店取款了。或者,您提前通知属下一声,属下也可派人给您送去。您可别怪属下定的这些规矩死板,前一阵子闹出了金币被劫案,属下不得不严加防范,不敢把大笔的资金留在各地分店,以避免危险。要知道,这些钱都是大伙儿信得过我张某才存在我处的,要是不严格管理,让劫匪屡屡得手,金币遭受损失,谁还敢放心在我的钱庄存款啊。”张锐一副生意人的样子,煞有介事地介绍起钱庄业务来。
对于他的解释,刘炯深表理解:“我也知道你这些规定,都是为了安全嘛。你一说我就明白了,如果今后要取出这些钱,我会提前派人通知你。”
张锐佯装欣喜的模样,又一语双关地说:“殿下能体谅属下就好,属下就怕殿下不满意呢。殿下还有什么疑问吗?有就请直接问,属下会为您一一解答的。”
刘炯收起了笑容,沉吟了一会儿问道:“你前几天是不是去虞士基家了?”
“没错,属下是去参加了虞大人家的聚会。”既然这事瞒不住,还不如就老实回答。
“你去他家干嘛?”刘炯有些不高兴地说,“你难道不知他在朝中是有名的公敌吗?你与他交往就是摆明了要和大家作对嘛。”
张锐苦笑道:“殿下,属下在朝中的名声也不好,甚至比虞大人更遭人唾骂。我在上都,算算也就只有几人敢请我去参加聚会。属下来之前曾对部下们吹嘘过,属下在上都有很多朋友。可是来了后,竟然没有一个邀请属下去家里做客的人。这让属下在部下面前很失颜面,正巧这个时候虞大人邀请了属下,属下当然就去了。不仅属下去了,还带了几个部下一起去参加聚会。说实话,如果今日殿下邀请属下参加聚会,属下也会带几个部下来充充面子的。可惜,属下没有收到邀请,只能自己厚着脸皮来了。”
刘炯没有想到他会说出这么个理由,不禁一愣。转念一想,他说得也不错,自己开始就没有想到张锐也是朝中大臣们唾弃的对象。这么说,他去参加虞士基家的聚会,也只是基于和虞士基同病相怜。
想到这里,刘炯对张锐的戒心减弱了不少。但他还不敢确定,又问:“无锋,你大概应该也听说了一些不利太子的谣传吧。不知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张锐义正词严地说道:“太子乃天下根本,哪能说换就换。属下不相信这些谣传,这根本是无稽之谈。”
听张锐这样说,刘炯脸上又透出了微笑,夸奖说:“嗯,嗯。正如你所说,太子乃天下根本,不能随意更换。你虽然年轻,却很有见解嘛。”
稍缓了缓,他又问张锐:“但无风不起浪,万一此事是真的,你该怎么办?”
张锐站起身来,说:“如果此事是真的,属下就是拼死也一定要去陛下那里问个明白。”
刘炯拉着他坐下,又说:“你能这么想,老夫深感欣慰。不过如果真有这么一天,你也不能如此蛮干。”
张锐瞪大眼睛,不解地问:“为什么不能这么干?属下深信陛下是英明的,只要称述其中厉害,属下相信陛下是不会做出如此荒谬之事的。”
刘炯深怕此言论被别人听见,连忙劝他说话小声些。据刘炯对张锐性格的了解,并没有觉得张锐是在说大话。他能如此的保太子,也就是自己一派的人了,对他的戒备之心也彻底消除。
他低声对张锐说:“老夫也相信陛下是英明的。但圣君也被小人迷惑的时候,所以如果出现不利太子的时候,我们是有责任提醒陛下的。但一个一个人单独去和陛下说不好,一是陛下没有这么多时间,能面见所有的人,二是,这样会使得陛下心烦,说不定会起到与大家目的相反的结果。”
“哪该怎么办?”张锐装傻地问。
“我们应该联合起来一起向陛下上书。让陛下看到,绝大多数的大臣们都是向着太子的。这样,他才能分清谁是小人。”
“可是……。可是,属下名声不佳,没有人会愿意和属下一起联名上书的。”
“谁说没有人愿意?老夫向你保证,到时候一定找你联名上书。”
“那好,属下全听殿下的吩咐。”张锐嘴上答应着,但是心里还在反复盘算利弊。
君子不党,是所有当君主的都最愿意看到的。刘炯现在就在公然结党,让张锐心里感到害怕起来。刘炯是军人出身,他一旦牵头闹起事情来,必定引起同乐的猜忌。
倘若像自己这种纯粹的军人再跟刘炯等人一起搅合进来,更会让同乐误会有兵谏的可能。万一同乐产生这种的想法,麻烦就大了。处理严重的话小命不保,最轻的后果也会是失去同乐的信任。即使要保太子,我也要用自己的方式保。结党这种事情,绝不能轻易为之。
可张锐也不能当面拒绝刘炯的提议,因为这会让刘炯误会。现在他终于明白,身处京城是非之地是多么的麻烦了。什么都要顾忌,什么都要三思而行,否则一失足就真的要成千古恨了。
他现在只能祈祷,在新年阅兵式之前,所有的这些事都不要发生。而一翻年,就赶快返回安江,然后回部队去。那时再发生这些事情,山高皇帝远,刘炯想找自己联名也是不可能的。
自那天参加刘炯家聚会以后,张锐就把自己关在汉水军营中,盼望着新年早点到来。汉元796的新年终于来了,张锐知道只要熬过今日,自己就可以不再苦恼了。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就在新年阅兵仪式上,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件事情,不仅影响了当前还算的稳定局面,还对他本人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
第四十二章 新年阅兵式
第四十二章新年阅兵式
汉元796年,新年的零时刚过,张锐就带着本部五百将士出了汉水军营,朝着上都进发,同行的还有马钰以及所属五百近卫军将士。
凌晨四时许,他们抵达上都北门外。平常,早晨六点上都才打开城门,因今日是新年第一天,一大早就有阅兵式,看护北城门的羽林军确认张锐一行人身份无误后,打开城门放行。
所有参加阅兵的将士都在凯旋大街的东侧集结。进了城,张锐让张通带着飞骑军将士去集结地,自己则朝着位于凯旋大街中部的皇极门而去。
此刻,天刚蒙蒙亮,皇极门外灯火通明,十几日前就搭建好的一座巨大观礼台上,已经有不少大臣早已到来,正静候阅兵式开始。多达数十人的各国使节也老早在此恭候。
今日,张锐将在这里与其他朝臣、使节们一起观看阅兵式,这是同乐对他的恩典。上次面圣时,同乐体恤他旧伤复发需要将息,特意嘱咐他不用亲自参加阅兵式,只需在观礼台上观看即可。
他刚到观礼台下,一名官吏便上前询问他的姓名,张锐立即按规矩报出了自己的爵位、军衔和职务。其实即使他不开口,那名官吏也知道他的身份,一问一答只是遵循惯例。询问完毕,官吏带着他走到观礼台中部右侧的一个座位,告诉他说这就是他的位置,而后就匆匆离开了。
张锐落坐后左右观望,发现这里离太子的座位只有十米左右的距离。抛开太子周围留出的空地不算,他的座位基本上是紧邻着太子的。
众所周知,谁越靠近观礼台的中心部分,谁的地位、身份越高。这种殊荣以往只有三公、九卿以及有着王公爵位的皇族亲戚们才能领受到的,张锐没有想到今日自己竟然也能也坐在这个位置上。
此刻,他深为感念圣恩。一直以来,他在朝中都倍受争议,但同乐帝始终对他信任有加,也一直重用提拔他。现在又把他的座位安排在太子的旁边,用意很明显,就是让太子也认识他。
用圣恩浩荡来形容同乐对他的恩宠,一点也不过分。过去,张锐口中高喊圣恩浩荡四个字时,多半是口是心非,今日却是实实在在地感念同乐帝对他的恩情。
阅兵仪式定于九点正式开始,时间尚早,张锐开始整理自己的衣装。今日他穿的是军服,整理衣装,其实就是把自己自从军以来所得的各种奖章都一一佩戴起来。
给有着突出战绩、战功的帝国军人们颁发奖章,是圣祖立下的规矩。授予帝国军人们的奖章主要有:凯旋奖章、胜利奖章、精英奖章、勇士奖章、战伤奖章等。各项奖章又分为三等,一级金质奖章、二级银质奖章、三级铜制奖章分别授予荣立不同战绩、战功的帝国将士。
圣祖设立这些奖章的目的,一是为了表彰有着突出战功的帝国将士,增强帝国将士的军人荣誉感;二是激发帝国将士的勇猛作战精神。
在这些奖章中,张锐最为看重的是勇士奖章。勇士奖章是为了表彰帝国将士们在对敌作战中悍不畏死、奋勇杀敌的英勇行为。正因为这个原因,能得到这种奖章的,绝大多数都是帝国的下级军官和士卒们。
张锐得到过两枚勇士奖章,一枚二级勇士奖章是在安渡桥之战后得到的,另一枚一级勇士奖章是在白堡之战后被授予的。
在帝国现役百余万将士中能得到一级勇士奖章者廖廖无几,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战死后被追授的。现在帝国将士中性命尚存,能活着佩戴这枚奖章的不超过三十人,其中有十八人来自飞骑军游骑团,他们皆是白堡之战的幸存者,张锐就是其中之一。
因此,张锐格外看重这枚奖章。他把这两枚奖章佩戴在左胸的最上方,以突出显示它们的可贵。
在两枚勇士奖章之下,张锐又把一枚一级凯旋奖章佩戴上。凯旋奖章是表彰帝国将士们在对外作战中的功勋战绩设立的。张锐此次西征鲜卑,两次夺得鲜卑国都,两次逼迫鲜卑单于狼狈逃窜,战功显赫,因此获得了这枚一级凯旋奖章。
另外,随张锐参加西征的飞骑军前师、游骑团将士都获得了一枚凯旋奖章,只是根据各自功勋的不同,得到了不同颜色的凯旋奖章。
在凯旋奖章的旁边,张锐又佩戴上三枚胜利奖章。胜利奖章是表彰帝国将士取得大型战役的胜利而设立的。张锐自从军以来参加过三次大型战役,一次是白堡战役,一次是黑兰城战役,最后一次是对鲜卑作战中的突破鲜卑人的乌河防线战役。
这三次战役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因此他三次获得这项奖章。其中白堡战役他获得的是一级胜利奖章,黑兰城和乌河防线战役都是二级胜利奖章。
凯旋、胜利奖章之下,张锐又把精英奖章佩戴上。精英奖章是表彰帝国将帅们在指挥战斗中指挥、用兵能力突出而设立的。
张锐得到过六枚精英奖章,一级、二级、三级各两枚。其中一枚一级精英奖章也是在白堡之战后获得的,另一枚一级精英奖章是表彰他在西征鲜卑中楼平之战时新创阵型、以少胜多的战绩。
两枚二级精英奖章,一枚是表彰他在初到西部前线时,奉命到敌后侦查期间威逼伪朝国都、偷袭楚河营垒的战绩;另一枚是他在西海州擒获突忽四王子阿巴迨后获得。
两枚三级精英奖章,一枚是表彰他在西部草原作战时,指挥两营人马以灵活、机动方式几乎全歼了金卡的突忽第二骑兵师,并且其间也给予草原各部联军以沉重的打击。另一枚是表彰他在乌孙州剿匪期间,全歼了乌孙境内所有的突忽叛匪的功绩。
在这些奖章的最下方,还有两枚一级战伤奖章。这两枚一级战伤奖章,是他分别在安渡桥和白堡之战后因重伤获得的。其实张锐的战伤奖章并非只有这两枚,只是他不愿意再过多的佩戴战伤奖章,一是他左边胸襟的大小不过一尺见方,奖章太多也佩戴不下;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