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骑军 >

第349章

大汉骑军-第349章

小说: 大汉骑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臼樯稀K谙耄夯ㄑ业曛揭丫ナ炝耍位姑挥惺盏角胺剿屠吹慕荼ǎ

    尉迟晖当初曾说:“汉军随身携带的粮草最多能支撑十天到十五天,只要他们一断粮,我军将不战而胜。”拓跋浩听罢大喜,汉骑彪悍,主将又是勇猛善战的疯虎,如果是正面作战,不知道伤亡多少人才能全歼他们。而尉迟晖的计策好,不用损兵折将便可消灭强敌,不愧是世人公认的名将。

    因此,拓跋浩对尉迟晖的期望很高,自从他离去后,天天盼着能传来取胜的捷报,甚至还数次派人去前方打探消息。也许是尉迟晖察觉到拓跋浩的急躁心情,于是又临时制定了一个诱敌出动的计划,想争取早日歼灭汉军。

    拓跋浩后来是从战报上了解到花岩店之战的前后详细经过,对此计划在最后一刻功亏一篑感到惋惜。此战汉军虽遭到一定的损失,但并未伤及筋骨,大部分汉军仍退入白乌山中。

    拓跋浩也认为误事的阿尔泰该杀,眼看着汉军将要被吸引出山,进入尉迟晖设立好的圈套中,就因阿尔泰的一时冲动,又让汉军缩了回去。此人勇则勇矣,但无大将之才,杀就杀了吧。现在国家缺少的是大将,而不是勇将,只要杀了他,能使得全军用命,也是值得的。

    而花岩店之战已过去十五日,满怀希望的拓跋浩仍然没有接到捷报。拓跋浩心里甚是着急,也略略对尉迟晖有些失望。自己如此的信任他,给了他调遣三军的权利,给了他先斩后奏的权利,然而他却迟迟没有消灭这股汉骑。数十万大军,半个多月无法消灭已陷入重重包围的万余汉军,说起来也是很丢面子的事情。

    想到这里拓跋浩长叹一声,喃喃自问道:“不知还要等多久?”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个声音:“启奏陛下,臣刚刚收到大将军传来的最新战报。”

    “速速递进来。”拓跋浩心情十分激动,说话的声音也略微有些颤抖。他心想:捷报终于传来了,虽然比尉迟晖自己当初预计的要迟了几日,不过最终还是全歼了汉军。能全歼战力强悍的汉军精锐也属难得。

    门帘被人挑开,从外面走进一位须发花白的老人。进屋后,便对着拓跋浩行礼。此人便是鲜卑朝的重臣—右大臣步六孤峰。

    “免礼,快快将战报给朕。(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拓跋浩也顾不得拿架子,站起身来,转出书案,几步抢到步六孤峰的身前。步六孤峰见状连忙将一份没有启封的文件袋举过头顶,呈到拓跋浩的面前。

    拓跋浩一把将文件袋拿了过来,转身回到书案后,取出案桌上的裁刀将袋子的封口划开,怀着忐忑的心情打开里面的战报。他低头一看,像一瓢冷水当头浇下,不禁浑身一颤,颓然坐回椅子上。

    “陛下,可是前方战事不利?”步六孤峰见之低声问道。

    “尉迟晖深负朕意,尉迟晖深负朕意……”拓跋浩一边用力敲击着桌案,一边大声地叫着。

    步六孤峰像是自问,又像是在问拓跋浩:“难道是大将军战败了?不可能啊。他指挥着数十万部队,汉军才万余人,怎么可能战败呢?”

    “败倒是没败,不过他却让汉军溜走了。”拓跋浩满脸愤怒地说道。

    “汉军溜了?怎么可能?”步六孤峰惊讶地问道:“臣记得前几日大将军来的战报上还说,已经将汉军团团围困在白乌山中,就是一只鸟也飞不出去。怎么一转眼,就让他们溜走了?”

    “汉军为什么会不见了,什么时候不见的,连他自己都不清楚。朕看,这个尉迟晖也是徒有虚名而已。”

    步六孤峰话语一转,道:“陛下,汉军是不可能从围的水泄不通的包围圈中溜走的,其中必有蹊跷。依臣之见,这事要严查。”

    拓跋浩对他的话半信半疑,迟疑了一阵道:“你的意思是说汉军有内应,才会溜掉的?”

    “臣是这样认为的。您想,数十万大军将白乌山围得死死的,各个通道都有部队把守,汉军是不可能无声无息的溜掉的。唯一的可能就是我军中有内奸,帮助汉军逃走。”

    “可恶,可恶之极!”拓跋浩拍案而起,怒喝道:“下令追查此事,一旦发现通敌者,无论是谁,一律诛其九族。”

    步六孤峰附和道:“陛下圣明,对卖国者决不可宽恕。”

    拓跋浩又问道:“尉迟晖说汉军溜走,其身负罪责。上表请求朕处罚他,爱卿的意思如何?”

    步六孤峰劝谏道:“陛下,汉军现在去向不明,如果在这个时候撤换主帅,而汉军又突然现身,我军将士没有统一指挥,很难将其剿灭。所以臣认为此时不宜处罚大将军,最起码是将这部汉军消灭或是驱除出境前,不宜处罚大将军。”

    步六孤峰的一席话,让拓跋浩刚起的要解除尉迟晖职务的决心又动摇了。片刻后,他点点头,算是同意步六孤峰的建议。

    接下来拓跋浩正想与步六孤峰讨论讨论汉军的出去时,又听门外有人在报:“启奏陛下,臣收到急报,请陛下过目。”

    “进来吧。”拓跋浩再也没有先前的那股兴奋劲儿,无精打采地回了一声。

    这次进来的是权大纳言如罗平托,进来后行礼完毕,将一份案袋呈放到拓跋浩案桌上,道:“陛下,这事基普城传来的急报。”

    这句话提起了拓跋浩的一点兴趣。基普城夺回后,拓跋浩并没有马上返回。他怕基普已经被汉军和巴仸洛夫给烧了个精光,贸然回去恐怕连住得地方都没有。于是他叫自己的弟弟拓跋埕先回去看看情况后,再做决定。

    前几天拓跋埕来过一份奏报说:皇宫建筑还完好无损,就是里面值钱的东西都不见了,一些家具也被损坏,而且里面非常的脏乱,陛下现在还不宜返回。待臣弟将里面收拾干净后,再请陛下返京。

    拓跋浩得知这份奏章是从基普城送来时,心想,是不是三弟已将皇宫收拾好了?来信叫我回去?如此甚好,这里真不是人住的地方。

    可是等他看清信上的内容时,神色突然大变。步六孤峰和如罗平托清楚的看见拓跋浩眼睛里燃烧着怒火,鬓角有一条青筋轻轻跳动。两人互视了一眼,心想,又出了什么大事,惹的陛下龙颜大怒?
………………………………

第三百九十七章 掠夺者

    第三百九十七章掠夺者

    碰的一声,拓跋浩将桌案上的茶杯摔在地上。茶杯碎裂的残片四溅,其中一片从步六孤峰的脸侧飞过,差一点将他击中。

    步六孤峰、如罗平托与听见响动从屋外跑进来的近侍们齐声劝道:“请陛下息怒!”

    “送信的人何在?”拓跋浩厉声向如罗平托问道。

    “回陛下,他正在院门外候着。”如罗平托颤声回答道。

    “快叫他进来,快!快!”

    一名近侍奉旨而去,拓跋浩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屋内的众人不知他为了何大发雷霆,一个个提心吊胆,屏息无声,低着头垂手肃立。

    不一会儿,一人在屋外高声道:“微臣彼得罗奉旨觐见。”

    “进来!”拓跋浩话音刚落,一名身材高大、雄壮的军人走了进来,向他行叩拜礼。

    “免了。你快把事情的经过详细地对朕说一遍。”拓跋浩迫不及待地说道。

    “是,微臣在司契潘将军麾下任百夫长。5月24日一早,微臣奉司契潘将军命令,带着弟兄们外出巡哨……。” 彼得罗便开始向单于讲述当天发生的事情。

    那天,彼得罗带着手下出了基普城,顺着大道向南巡逻,沿途遇到不少当初逃难而去,现正在返回基普城的人群。彼得罗及其手下偶尔会在人群中,挑些出来盘问一番。说是盘问,其实就是搜搜看他身上有没有值钱的东西。如果有,就会收为己有。

    他们这样做,说是抢劫也不过份。鲜卑军也有军纪军法,对违反军纪者的处罚也很严重。但彼得罗和他的手下并不害怕会被军法处置,因为他们有特权,即使是治军严厉的大将军尉迟晖也不会因此处罚他们。

    他们拥有这样特权,是因为他们是格西族人。格西族—是世代生活在鲜卑西部边陲的部族。他们在鲜卑众多的民族中很特殊,他们不以耕种、放牧、狩猎、贸易维生,而是靠掠夺生存。

    要掠夺他人,就必须要有强大的武力为后盾。格西族就是一个强悍的民族,族内下到十二岁的少年,上到六十岁的老人皆为战士。作战紧要时,连族中年轻的女子也能拿起武器上阵战斗。因而他们能迅速的聚齐数万战力强大的军队,紧邻着的其他部落皆不是他们的对手,只能贡献出自己的粮食、牛羊、马匹来换取继续生存的权利。

    而格西族收下了这些贡品后,就以保护者的身份来保证这些部落不受别人的掠夺。从这点上看,格西族有点向今日的黑社会组织,都是依靠收去保护费维生。不过格西族的军事力量,比现在的黑社会组织更为强大。

    几百年前,一直这样生活的格西族遇到了麻烦。东边的鲜卑人开始向西扩张,不免就与格西族发生了战争。格西族靠着强大的战力,与人数相对而言众多的鲜卑打的势均力敌,双方各有胜负,战争一直持续了数十年之久。

    后来,当时的鲜卑单于为了尽快将现今的鲜卑西部国境夺取手,就在武力无法迅速实现的情况下,采取了安抚招降的策略。他给了格西族许多优厚的条件,其中一条,格西族男子成年后都可参加鲜卑军队,并编制两个由格西族人组成的万人队,给格西族军人的俸禄高于鲜卑军中其他族军人的俸禄,因此,格西族人只要从军,以俸禄养家没有任何问题。

    其二,鉴于格西族人战力强大,并且十分好战,所以鲜卑单于答应一旦有战事发生,优先调到他们去前线。另允许他们在作战期间,抢夺到的财物归为个人所有。

    其三,授予格西族头领鲜卑朝的高级职务,并给其家族世代皆可进入鲜卑朝为官的待遇。

    格西族经过了几十年的战争,在当时也元气大伤,族人总人口不足四万。部落头领见鲜卑人给出的条件不错,也就答应加入鲜卑国。鲜卑人从此得到了一支战力强大的军队,但也从此不得安宁。

    由格西族人组成的军队,在鲜卑历次对外对内战争中,都是被一批调到前线,立下赫赫战功。历代鲜卑统帅对他们是又爱又恨,既喜爱他们的作战勇敢顽强,又恨他们无视军法军纪,肆意妄为,不仅抢劫敌人的财物,有时连战区内鲜卑平民的财物也顺带掠夺一番。搞得战区内鸡犬不宁、怨声载道。

    这次鲜卑对罗马开战,格西族的两个万人队,也是第一批进入罗马境内鲜卑军队。他们一路所向披靡,攻城拔寨无算,在短时间内就取得美索不达米亚行省的大部份地区。虽然也有罗马人在东部行省兵力不足的原因,但格西族的战力也可见一斑。

    在进攻罗马的这段日子里,彼得罗和他的部下们感到像是生活在天堂中。在美索不达米亚他们可以随意掠夺,凡是觉得顺眼的都可以抢下来。在这里,没有人来制止他们的行为,甚至在他们的带动下,其他鲜卑军队也暗地里进行抢劫。

    可好日子终归要结束,没过多久在罗马境内的鲜卑军队接到命令,让他们迅速地撤军回国。彼得罗等格西族人驮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入境后的第一件事,两军的将领就派专人将麾下将士抢到的财物运送会老家。这时,他们身上又轻松了,腾出手来可以开始新一轮的掠夺。

    前一阵子,汉军和巴仸洛夫的联军奇袭了基普城。为了尽快将国都夺回,大将军尉迟晖命令格西族的两个万人队向基普城行进。汉军和巴仸洛夫没有打算死守,巴仸洛夫的联军向西撤退,汉军却神秘的失踪了。

    夺回基普城后,格西族的两个万人队分别行动,一个万人队尾随巴仸洛夫的联军向西而去。另一个万人队被拆散,其中五千人四处寻找汉军的下落,另外五千人就暂时驻守在基普城中。

    后来汉军真如尉迟晖预料的一样,向南进攻。于是寻找汉军下落的五千格西族军队朝着南方而去,彼得罗等五千人仍留在基普城中。

    在来基普城之前,彼得罗心想,基普城是鲜卑人的国都,有钱人家必定很多,这次应该好好的捞一笔。可是到了之后,才发现愿望落空了。此时的基普城就如鬼域一般,里面连人影也看不到一个,不时刮起的阴风,似乎还伴有哀嚎声。

    后来,彼得罗才知道原来是巴仸洛夫屠杀了数十万没有来得及逃离的基普城平民。心想,我们格西族人虽然有时也杀人,但是多数情况下是杀那些不肯交出财物的人,只要乖乖地交出财物,我们也不会乱杀的。

    鱼要有水才能活,抢夺也要有被抢夺的对象才行。巴仸洛夫这小子,把满城人屠杀干净行经,就如同把水抽干了。水都没有了,鱼还能活多久了?彼得罗在心里极端鄙视这个半道出家的抢劫者,认为他不是干抢劫的料。还好过了几天,有一些听闻收复基普城的居民陆续返回,彼得罗等人才有了收刮财物的机会。

    但他们这些日子来的收获并不多,因为大多数逃出基普城的人,都没有时间带走家中的财物,回来时,也不可能有很多的东西供格西人夺取。彼得罗等人也只有放尖自己的双眼,在人群中搜索有抢夺价值的人。

    5月24日那天,彼得罗这部人马,一上午也没有抢到多少东西。中午时候他们来到一座小山岗的背阴处,这里便是他们今日巡视的终点。彼得罗命令部下下马休息,准备简单的吃点午餐后就返回基普城。

    彼得罗登上山岗上向远处眺望,前面是一片被正午的暑热蒸烤着的平原。平原远处有一座小村,小村附近弯弯曲曲流淌过一条小河。河水如镜般平静,仿佛像一条银色的绸带。

    “不知道那座村庄里有没有人?”彼得罗对身边的一名军官道:“你等会领人过去看看。”

    “是!”那名军官爽快的接受了命令。早在几日前,他就对彼得罗建议去小村看看,可是彼得罗明显不相信小村里有什么值得可以抢劫的东西,拒绝了他提议。今日他主动下令过去看看,那名军官心想,看来长官也是不满意最近的收获啊。

    吃过午饭,那名军官正想带人出发,彼得罗就听山岗上有人喊道:“有大批骑兵正从小村中出来。”

    彼得罗快步跑到山岗上,几名负责警戒的士卒同时指着远处对他叫道:“长官快看,在那边。”

    彼得罗眯缝着眼睛,用手遮挡着前额向远处望去。果然看见有骑兵从小村出来,朝着这里奔驰而来。彼得罗的眼神很好,只是片刻,他便看清楚了对方的军服的颜色。

    “是汉军!他们怎么会到这里来的?”彼得罗惊愕地拉着长声问道。没有人能回答他的这个问题,周围的人同样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他们都知道汉军已被大将军率领的数十万人围困在白乌山中,即便还没有被全歼,也应该在继续的躲藏在白乌山里。他们怎么也想不通,汉军怎么出现在这里。

    彼得罗惊愕了一阵,立刻命令正在乱轰轰往山上跑的部下,都下山去整队集合。又对一名亲兵道:“霍夫,你的马比别人的快。你现在立刻骑马返回基普城,将汉军出现的消息报告将军。”

    那名亲兵高声答应一声跑下山,回到自己的坐骑前,把帽子的皮带扣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