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骑军-第3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军先锋营的将领是以勇猛著称的罗济,部队刚到镇外,他便下令进攻。紧跟在先锋营后面的是游骑团的邓三耀营、程节营以及秦书营,这个三员将领也是赫赫有名的猛将,见罗济发动进攻,立即命令本部人马向镇内攻去。
按以往的经验,在凌晨时突袭敌军,游骑们很少失手。罗济在这个时候进攻花岩店应该说时机把握得非常好,一则,镇内的鲜卑人大多都还在梦乡,突然进攻会让惊醒的鲜卑将士惊慌失措、混乱不堪,极有可能全军崩溃;二则,再过一个多小时,天色就渐渐放亮,正好可以在视野较好的情况下追杀崩溃的鲜卑军。
但这次不同以往,罗济刚刚带着部下冲入镇内,猛听锣鼓声大作。刹那间喊杀声四起,无数的火堆被点燃,将整个市镇照得如同白昼一般。就在罗济错愕之间,一彪鲜卑骑兵从小巷中杀出,直奔罗济营杀来。
情况紧急,容不得罗济细想,他举起手中长枪,大喝一声:“兄弟们,跟我冲——”话音未落,拍马挺枪迎向杀来的鲜卑骑兵而去。罗济不愧是游骑团第一猛将,杀入敌阵中越战越勇,举手之间便取走一人性命。罗济营因罗济本人喜爱搏杀的缘故,在平时的训练中也加入了搏杀项目,日久天长麾下将士都练有一手精湛的搏杀技能。此时,他们个个如下山猛虎,跟随在罗济身后,在敌阵中左突右杀锐不可挡。
这股鲜卑骑兵也异常骁勇,交手之后虽然伤亡惨重,但仍然十分顽强,前仆后继,死死地拖住罗济的去路。罗济一边厮杀,一边留意周围的情况,脑子里飞快地盘算着是战还是退。当他发现越来越多鲜卑的弓弩手向这里汇聚而来,当即判断不能再在镇内厮杀,一旦这股鲜卑骑兵找机会脱离本方的纠缠,那么己方的将士就会成为鲜卑弓弩手的活靶子。
在冲杀了数分钟后,罗济瞅空带队冲入一条小巷。运气不错,从小巷的另一头出来,正遇上前来接应的张旭义营。两营会合之后,合力杀出了镇区。退到镇外,他们又遇到了刚刚到达的六营。三个营会合后,罗济才放下心来,本部的人马算是暂时脱离了危险。但还没容他好好将息片刻,他那颗刚刚放下的心,又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厮杀声提了起来。
他这才想起,除了本营之外程节、秦书、邓三耀的三个营还在镇内。为了火速将他们接应出来,罗济对张旭义道:“我再杀入镇内,接应程节他们出来,你和傅南就这里接应我们。”
说罢,他策马扬鞭,想带队重新杀入镇内,这时,六营营长傅南拉住他,恳切地请战道:“罗营长,你部刚刚才厮杀了一阵,将士们都已疲乏,还是由我的营前去接应程营长他们吧。”说完,也不等罗济答复,对着身后喊道:“六营的将士们,跟我来!”六营的数百将士高呼一声“前进!”跟随傅南向镇内杀去。
此时,镇内的程节营和邓三耀营已会合到一起,但他们遭了上万鲜卑军的围攻。好在程节机警,带队躲入了一条狭窄的小巷中,只需把两头守住,就可暂时抵挡。可随着越来越多的鲜卑弓弩到来,巷内的汉军伤亡也逐渐增多。
正在危机之时,全力进攻小巷北段的鲜卑军背后杀出数百游骑,鲜卑人没有防备,顿时被冲乱了阵脚,纷纷抱头逃窜。心急如焚的程节见鲜卑阵脚大乱,顺势率部冲出了小巷。双方会合后,程节才发现,来的竟然是秦书营。
原来秦书冲入镇后,便发现中了鲜卑人的埋伏,他不敢恋战,一直带着本营将士在镇内四处游动。不知是鲜卑人都去对付罗济和程节等营了,还是一时没有调动过来,秦书营在镇内游走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受到较强的阻击。
他原本可以带着本营杀出镇去,可他估计其他几个营被敌军困住了还没能突围出来,得去营救他们。在他进入游骑团的第一天,张锐就对他们训过话,训话的大多数内容秦书已经忘了,就有一条,他记得非常清楚:在三营,绝不允许抛弃自己的战友!
光阴飞逝,这么多年过去了,三营以及后来的整个游骑团,都遵守着张锐的这条训言。游骑们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战友,战友越是遇到危险情况越要竭力去营救他们。这条训言,几乎是游骑团的一条铁律,深入人心。
三个营会合后,刚才陷入混乱的鲜卑人已恢复过来,又展开了围攻。程节等人边打边退,逐渐向镇外撤退。鲜卑人看出了他们的意图,调集人马绕道包抄,在游骑撤退的的必经之路上堵截。秦书营奋勇突围,担任开路先锋的秦书身负十余处战伤仍然奋力厮杀,无奈鲜卑人实在太多,无论他们冲向哪个方向,始终有数倍于他们的敌人在阻击。
眼看着形势又陷入危急关头,从侧旁又杀出一支游骑。这次来的,正是傅南所带领的六营。鲜卑人遭到两面夹击,又一次陷入混乱,程节营由傅南营断后,迅速朝镇外冲去。
见程节等脱离敌军的包围,傅南也不恋战,立即下令撤退。不料刚刚下达完命令,冷不防一箭射来,正中前额。傅南大叫一声,从马上坠下,当即身亡。这时,数千鲜卑弓弩手一齐射击,箭如同雨点一般密集,六营将士一片一片地倒下。只是一次齐射,六营便阵亡近一半将士,剩下的大半也受了箭伤,所幸一连长伤势不重,他当即命令剩下的将士赶快撤离。见汉军大败,鲜卑将士士气大增,紧追不舍,其中数千骑兵跟在六营的身后,冲出镇外。
六营残部退出镇外,被张旭义接应入阵。游骑已然摆好了阵型,但鲜卑人士气如虹,并未停止追击的步伐,直接冲入阵来。双方又经过短暂的厮杀,张旭义见不断有鲜卑军冲镇内杀出,便下令全军撤退。
游骑们迅速向南撤退,鲜卑人大多都是步军,只有数千骑兵有能力追击。鲜卑军指挥官当机立断,命令骑兵追杀退败的游骑。
退却几里路,张旭义发现身后仍跟随着鲜卑骑兵,他并没有下令转身与其交战,继续带着游骑团速速后撤。又退了两三里,天色已渐渐放亮,眼看要到白乌山脚下。追击他们的鲜卑骑兵将领非常着急,如果不能在进山前追上汉军,让他们退入山里,便无法一举将他们歼灭。于是他下令,命全军以最快的速度追击。
命令一下达,鲜卑骑兵们开始不惜马力,鞭策战马前进。这样做虽然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但也消耗了战马的大量体力。眼看着就要追上汉军,突然一声号角响起,上万汉骑兵从四周杀了出来,将追击的鲜卑骑兵团团围住。
汉军以逸待劳,鲜卑骑兵的战马又已疲惫,双方交战不到半个小时,鲜卑骑兵就崩溃了,而退路又被汉军切断,顿时人仰马翻,一片混乱。又过了十数分钟,除了被汉军斩杀的以外,其余数百人皆被汉军俘虏。
当鲜卑步军追击到这里的时候,汉军早就退入了山里。到达白乌山脚下,鲜卑指挥官见己方骑兵被围歼,其尸首横卧,鲜血横流,惨状不忍目睹,不敢再轻易入山追击。他一面派人将战报传给大将军尉迟晖,一面在山外驻下营寨,半个小时后,又有三万余鲜卑达到山脚营寨。
与此同时,在白乌山的南麓,也有近十万鲜卑军在靠近山口处筑起营垒。同日,白乌山的其他出山要道,均出现鲜卑军的身影,也都筑起了营垒。当天夜里,鲜卑大将军尉迟晖亲自来到花岩店,组织进下一步对汉军的清剿行动。浓烈的硝烟味已在白乌山脚弥漫开来了。
………………………………
第三百九十二章 死局
第三百九十二章死局
罗济一进中军大帐,带着沉重的心情,向张锐和高朔请罪:“属下有罪,在花岩店没有察觉鲜卑人有埋伏,请殿下治罪。”罗济说罢满脸通红,低着头等待张锐宣布对他的处罚。帐中诸将皆沉默不语,某些暗自嫉恨罗济的甚至隐隐浮现出喜色,等着看他受罚。
罗济在飞骑军中人际关系并不好,除了与游骑团的几位老三营出身的营长关系密切外,很少与其他人来往。加之他是游骑团中鼎鼎有名的猛将,战功显赫,身上渐渐带有一丝傲气。正是如此,前师的许多将领对他都没有好感。
这次出战前,前师的刘文常团和赵无寒团争着执行先锋的任务。游骑团的高朔当然不想放弃这个本来应该由游骑担任的任务,于是与刘、赵二人争得面红耳赤。争执不下之时,罗济站出来向张锐请命:“我们游骑擅长的便是侦查敌情,担任开路先锋再合适不过。属下所部担任过数十次先行任务,试问全军有那支部队,有本营经验丰富?望殿下把先行的任务交给我们二营,属下保证一举拿下花岩店,如有失言,甘愿受军法处置!”
他的这话虽然显得有些自满自大,但也是实情。张锐在游骑团任团长时,尽管罗济不是一营营长,他也总是派遣罗济所在营担任先行。罗济也不负张锐厚望,每次都能圆满完成任务。张锐调任后,高朔接手了游骑团。高朔上任后,保留了张锐在时的作风和习惯,其中包括派遣罗济营担任先行的惯例。渐渐地,罗济也就成了游骑团先行的头号人选。而游骑又常常被张锐指派为全军的先头部队,所以罗济营也成了全军的先行官。刘、赵二人虽承认他所言无虚,但也不服气,认为他是时运好、机会多,只可惜自己没这样的机会出头,打心眼里反感这个骄傲自大的家伙。
这次,有着丰富经验罗济吃了大亏,他身为全军先行却没有发现镇内有敌军埋伏,使得游骑团将士伤亡惨重,致使张锐制定的计划彻底成了泡影。(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此时此刻,见平时高傲无比的罗济低头请罪,刘、赵二人心里终于了一口恶气。心道,现在不给你个落井下石,已是看在战友一场的份上,但也休想我们为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求情。
而有心为他求情的高朔,此刻又深深自责。游骑团与鲜卑人交手的过程中,高朔一直没有出现。他没有及时跟上自己部队的原因,是因为团部在出山的时候,正遇到数百鲜卑人骑兵,高朔便带着团部人员与之交战。谁知那股鲜卑骑兵异常狡猾,既不转身逃离,又不与高朔正面交战,他们边打边走渐渐地把高朔引到远处。高朔追出很远后,才反应过来,自己现在主要的任务是指挥游骑团攻克花岩店,而不是来消灭这一小股鲜卑骑兵的。
可是等高朔再转身回来时,前面游骑已败退回来。高朔非常悔恨,如果自己一直跟随部下前进的话,也许游骑团就不会出现如此大的损失。高朔也正想向张锐请罪,却被罗济抢了先,作为游骑团长,他也罪责难逃,所以也不好意思出面为罗济求情。
罗济请罪后,张锐却没有立即表态。众将各自想着心事,也都沉默不语。大帐里显得异常安静,静得几乎能听到各自心跳的声音。
“请殿下处罚。”罗济忐忑不安地垂首等待了许久,没听见张锐开口,又再次高声请罪。同时偷眼看去,只见张锐正在捋须沉思,也不知道他是在考虑如何处罚,还是在考虑其他问题。
这次他的话音刚落,张锐有反应了,他先是“哦”了一声,接着用沉重、缓慢的语气责骂道:“真是白长脑子了,怎么就轻易上当了呢?就因为一时的冲动,丢了两千余人的性命,真是该死!”
罗济还从来没有见过脾气火爆的张锐如此慢条斯理地指责手下将领,感觉很不好受,他宁愿被张锐痛痛快快一顿狠批,此刻,他大脑一片空白,帐中诸将也一时呆住了。大家都知道张锐的脾气,他生气、发怒的时候,骂人的嗓门儿越大,气也消得越快,几乎在骂声停止的同时,怒气也消得差不多了。而张锐现在这种骂人的语气,让罗济和其他所有人都感觉到他在拼命压制心中熊熊燃烧的怒火,其话中带话,似乎隐含了要罗济以死谢罪的意思。
张锐的话语声落下片刻后,罗济抬起头来,面色惨白地对张锐和高朔敬礼道:“属下有负殿下的厚望,有负与高将军的信任,愧对阵亡的将士们,属下这就到九泉下向战死的将士们请罪。”说罢,他突然拔出自己腰中的短刃,对着心脏猛插下去。
“啊……”大帐中的诸将大多都还未反应过来,看着罗济将要自裁,都来不及阻止,眼看着这位猛将就要毙命在帐内,不由得惊叫声连连。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罗济的短刃将要插入胸膛的一刹那,将领中有一人,已经冲到罗济面前,只见他飞起一脚将罗济踹翻在地,紧接着又是一脚将罗济手中的短刃踢飞。直到这时,众人才看清阻止罗济自杀的原来是前师军法官百里杨。
罗济倒在地上对百里杨大声喊叫:“杨子,你为何要阻止我自裁?”
百里杨冷冷地回答道:“在我们军法处定你的罪之前,你不能死。即使我们军法处定了你的死罪,在殿下没有准许前,你也不能死。”
罗济大怒,翻身跳起对着百里杨吼道:“难道你想我被斩首示众?我真是错交了你这个无情无意的朋友。”
“来人啊——,将罗济抓起来!”百里杨一声令下,帐外拥进来十几名骑士,便要去捆绑罗济。
“住手!”正在这时,张锐突然站起身来大喝一声,阻止了骑士们的行动。待众人的目光都转向他时,张锐走到罗济的身边,伸手拍打起他身上的灰尘。
罗济一阵错愕后,赶紧避让,口中叫道:“怎敢劳动殿下的为属下拂尘?请殿下快快住手!”无奈张锐一只手为他拍打,另一只手将他拉住,无论他怎样避让,也无法挣脱张锐的手掌。
张锐一边为罗济拍打尘土,一边对百里杨道:“杨子要不是你及时出手,今天几乎要折我一员猛将。”百里杨“哼”了一声,并未说什么,又回到诸将的队列中。
张锐又对罗济道:“都怪我开始没有把话说清楚。我的意思并不是责怪你,而是在责备我自己。是我又上了他的当,才导致这次的突袭失败。这人果然难已对付。”
“殿下……。殿下说的是上了谁的当?”通过张锐的一番解释,罗济才明白,原来张锐之前所讲的话,并不是针对他。他非常想知道,张锐所说的那个“他”到底是谁?
张锐苦笑了一下,说道:“还能有谁?他就是鲜卑人的大将军尉迟晖。”张锐说这话的时候,心里极其懊恼。心想,这已是他第二次算准我的行动,难道他真是我的克星吗?
一天前,高朔送来师部一个被游骑抓获的鲜卑兵。这名鲜卑士卒十分顽固,无论怎样询问,他拒不回答,甚至动了几次刑,他也没有透露半点有用的情报。也正是他的顽固,让张锐产生了怀疑,一般的鲜卑士卒是不会有他这样的表现。于是命人仔细地搜那名鲜卑士卒的身上,果然在他衣服的夹层内搜出了一封信。
张锐打开信,见这是鲜卑大将军尉迟晖给一支部队的调动命令。命令非常简短,是命一支部队必须在两日后的日出前抵达花岩店听候下一步指令,别的什么都没有提。
张锐觉得其中必有蹊跷,尉迟晖不会无缘无故的调遣部队到一个偏僻的小镇去,他调兵去那里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了弄清楚具体情况,张锐命程节亲自去审讯那名鲜卑传令兵。程节不愧是心狠手辣之人,那名鲜卑传令兵在他手上没有过上几个回合就什么都招了。
据那名传令兵招供,大将军是见汉军已被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