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骑军 >

第341章

大汉骑军-第341章

小说: 大汉骑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赖能狠下心,对着周围的士卒大呼道:“违令者杀!去,把堵在门洞的人都杀了。”士卒们没有想到他会真的下达这样的命令,都惊恐地望着他,犹豫不决。

    “快动手,不然我杀了你们。”贺赖能高举着手中带着斑斑血迹的大刀,凶神恶煞地朝士卒们大叫。

    士卒们被逼无奈,只得狠着心痛下杀手。一时间,城门处刀光闪烁,箭雨横飞,惨声连连,血流成河。可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当他们把城门处的百姓都驱赶出城后,再想关闭城门已经来不及了。

    在慌乱之际,纥奚佑与贺赖能谁都没有想到要人拉起吊桥,风驰电掣般而来的骑兵已经踏上吊桥,冲到了外城们洞口。这时候贺赖能才发现,敌人并不是他们预测的洛夫部落的人,而是汉军。

    “跟我来!”贺赖能见无法再指望关闭城门,将手中的刀一挥,勇敢地迎了上去。他想用人墙把城门堵住,以便给纥奚佑争取时间调集援军。

    贺赖能的勇敢行动并没有能够阻止汉军步伐,冲在最头里的一名汉军,手持一柄长枪。当贺赖能举刀向他砍来时,他灵巧地侧身躲过,手中的长枪一闪,在贺赖能的喉咙上留下了一个血洞。在贺赖能的身躯倒地时,那名汉军已经冲入城中,他身后的数百骑兵也纷纷从贺赖能的身上踏过,飞驰进城中。

    守城士卒不是被杀死,便是四散逃亡。汉军入城后,立刻分成三部。一部仍骑马驱赶、追杀四处逃窜的鲜卑士卒,另一部下马守卫在城门处,还有一部则在领头冲进城来的汉军将领的带领下,朝城墙上杀来。

    大雾挡住了城墙上将士的视线,纥奚佑根本不知道吊桥居然还没有拉起,更没料到汉军已经长驱直入攻入城中。只是听见城下喊杀声响得更胜之前,误以为贺赖能还在驱赶堵在城门里的百姓,所以也没有在意。

    直到喊杀声已经接近到城墙上时,纥奚佑才感觉不对,被驱赶的百姓是不会往城墙上来的。他正预找人问话,一名浑身是血的士卒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地禀报道:“大人,不好了,汉军杀入城来了。”

    “什么汉军进城了?”纥奚佑脑袋“嗡”的一声,眼前一黑,差点晕了过去。且不问汉军是怎样神不知鬼不觉地到达城下,单是让他们进了城,自己就是死罪。远处轰鸣的马蹄声还在不断接近,说明还有大部的汉军正在朝着基普城而来。

    纥奚佑猜测这部杀入城的汉军应该只是前锋,人数应该不会太多,现在他活命的唯一机会便是趁着汉军大部赶到之前,把进入城中的汉军消灭或者赶出城去。

    他一面命人调集兵力增援北城,一面自己亲自带领数百士卒冲到上城的通道口跑去。他来得正是时候,进攻城墙的汉军异常勇猛,他们根本不顾自己的生死,拼命向上杀来。附近的鲜卑士卒几乎已死伤殆尽,眼看着他们就要冲上城墙。

    纥奚佑所带的这部人赶到后,弓弩不停地朝下射击,至少射杀了一两百汉军,才止住了汉军的进攻,暂时退了下去。

    可还没等纥奚佑喘口气,城下又涌上数百汉军,这次他们拿着缴获的盾牌,又开始了新一轮攻势。这次,城上的箭雨对汉军造成的伤害显然不及上次,在损失几十人之后,第一名汉军成功登上城墙。

    “兄弟们,跟我杀啊!”纥奚佑绝望了,操起一把长枪第一个迎了上去,他身边的亲兵也跟着他冲了上去。他的行为大大激励了士卒们的士气,纷纷挥舞着武器杀向登上城来的汉军,城墙上顿时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

    在最激烈的战斗中心呐喊声和喊杀声反而小了很多,只有沉重的呼吸声,短促的怒骂声,混乱的脚步声,刀枪的碰击声,以及武器打击在人身体上和头部的闷响声,还有不时响起的惨叫声。

    双方似乎势均力敌、暂时分不出高下,不是你进我退,就是我退你进,像是大海上掀起的波涛,进退不定。战斗的最前列,又像是激流中的漩涡,不时有人被卷进去,不时又有人被抛出来。处在浪尖和漩涡中的人,脚底下践踏着血泊,践踏着尸体或者重伤倒地但尚存一丝气息的士卒的身体,前进或是后退。接着,又有更多的人倒了下去,开始被别人践踏。

    除了城墙上的“主战场”外,城下还有几处也在发生混战,战斗也进行得异常激烈,而最平静的地方,反而是城门,这里的百余名汉军正在清理挪开门洞内的尸体,为将要抵达的骑兵大部队疏通道路。

    这时,城中已经开始发生混乱。最早是挨着北城的居民,被喊杀声惊醒,有许多人来不及穿衣服,赤膊奔出来打探消息。待得知是汉军入城后,立刻扯家带口地向着其他三个城门处跑去,想尽快离城避难。

    随着出逃的人越来越多,道路被堵死,城中一些赶来的援军被堵在逃难的人群中无法前进,有的甚至还被推着随人流倒退。

    当混乱的嘈杂声传入王宫时,鲜卑单于被惊醒,他本是年老体弱,平时下床都要人搀扶,此时,却像是个年青的小伙子一样,一跃从床上跳下,一边往外走,一边叫问道:“来人啊,出了什么事儿了?”

    一名近侍跑了过来,回道:“据传闻,汉军已经攻入城中。”

    “汉军?你确定是汉军?”老单于停住脚步,再次让近侍确认。

    近侍确定地回答道:“陛下,外面的人都说是汉军从北城杀进城来了,现在正往王宫奔袭而来。臣听到消息,当即赶来启奏陛下。”

    老单于闻言身子晃了两晃摔倒在地,口中喃喃自语道:“汉军怎么会打到这里来了?他们又是如何能攻入城中的?”

    近侍赶忙将他扶起,劝道:“陛下,现在趁着汉军还没有入宫,您还是速速离开基普城吧。”

    老单于茫然地说道:“离开基普城?离开了基普又能到哪儿去?”

    “陛下,您可以去普六城。”一个声音从门外响起,话音未落一人急步冲了屋内。老单于抬眼看,原来是权大纳言如罗平托。老单于见如罗平托衣冠不整,发须凌乱,看样子是得到消息后,就立马赶来王宫了,心里甚至感激。他得到消息后,不顾家人的安危,立刻赶来护驾,其忠心当数第一。

    老单于像是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急切地问道:“爱卿,汉军既然已经打到这里,普六城只怕也不保了,我们还能去吗?”

    如罗平托侃侃而道:“陛下,往北面走,莫斯地区的洛夫怀有异心,此去乃自投罗网。西面没剩下多少军队,如果汉军乘势追击,陛下的处境就危险了。唯今之际只有去普六城,昨日右贤王传来的战报说汉军主力都被拖在乌河一线,这股汉军定是从小道绕道而来,陛下到了普六城,再集合兵力,把这股汉军赶走。”

    “陛下,谁劝你去普六城,谁就是想要您的性命。此人当斩之。”老单于还没有开口,门外又响起一个声音,随着话音,几位面容苍老的大臣走了进来。
………………………………

第三百八十四章 基普城的沦陷

    第三百八十四章基普城的沦陷

    如罗平托转头看去,见领头的是右大臣步六孤峰。(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右大臣这个官衔,是步六孤族在鲜卑朝廷的世袭职务。步六孤峰是步六孤族的族长,理所当然地继承了这个职务,而且他还是左贤王的老丈人。

    步六孤峰对着老单于行了一礼,又怒视着如罗平托质问道:“你劝陛下去普六城居心何在?”

    如罗平托不慌不忙地回答道:“贼兵已至,下官劝陛下移居普六城也是权宜之计,老大人怎么能说下官别有用心呢?”

    步六孤峰没有再理会他,转而对老单于进言道:“陛下,前些年发生的乌尔海事件你还记得吧?”

    老单于闻言心里一惊,立马用怀疑的眼神看着如罗平托。步六孤峰所说的乌尔海事件,是早几年发生的事情。那年老单于病势严重,大有一病不起的趋势。左右两位贤王都在暗地里厉兵秣马,以便老单于咽气后,自己能一举击败对手顺利登上王位。

    其中右贤王表现得更为明显,他的支持者之一乌尔海是禁卫军副统领。在老单于昏迷不醒的那些日子里,乌尔海曾擅自下令禁卫军封锁基普城,任何人没有右贤王的诏令不得出入城。

    手握重兵的乌尔海成功控制了朝廷百官和王宫,其行为已经算得上发动政变。只是基普城之外还有几十万鲜卑军队,其中在基普附近驻扎的达三十余万,而这些军队大部分又都掌握在尉迟晖手中。虽然尉迟晖有两个儿子在右贤王的帐下任职,但他本人的态度却不明朗,跟两位王爷都不是太亲近。

    正是因为尉迟晖的缘故,右贤王有所忌惮,即便他和他支持者们已经把基普城牢牢控制住,他也不敢贸然坐上单于的宝座。他们都在焦急地等待,期望老单于尽快驾崩。他们相信,只要老单于是自然病故,右贤王再做单于,尉迟晖应该不会反对。有了尉迟晖的支持,再加上禁卫军和右贤王本部的人马,左贤王即使不服,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兵力,绝不敢公然起兵造反。

    可是事与愿违,老单于竟然大难不死,战胜了病魔,在昏迷十几天后又奇迹般地苏醒了过来,加上精心调养,身体日渐康复。老单于身子骨又硬朗起来了,有人便把乌尔海擅自封锁基普城、阴谋篡位的举动密奏老单于。老单于大怒,立即将乌尔海关押起来,准备拷问他交出幕后主使。

    乌尔海也是个硬汉,在牢狱中受尽酷刑,还是一口咬定是由于当时单于病重,为了不给敌人以可乘之机,为了保障单于和京城的安全,才紧急下达了这道命令。当日在京身份最高贵的当属右贤王,所以才下令需要右贤王指令才能出城。老单于并不糊涂,乌尔海的心思昭然若揭,任何说辞都蒙蔽不了他。不过老单于也并不想为此大义灭亲,毕竟右贤王在自己断气前还没有篡权夺位。

    后来这件事情就以乌尔海预图谋反定了案,乌尔海本人及其家族被诛杀,另有一些涉案的官员也因此送了性命,而真正的幕后主使右贤王只被罚去数千户。对外昭告的处罚原因是,右贤王与汉帝国的反叛者有往来。老单于这样做的目的是既警告右贤王,又顺便讨好了汉帝国,一举两得。

    一晃数年过去了,老单于并没有淡忘此事。他对右贤王深怀戒心,所以在出兵罗马之时,用的是左贤王和本部的军队,右贤王的一兵一卒也没有调动。老单于担心右贤王野心过大,在夺取罗马领土的同时也拼命扩张自己的势力。

    此时,步六孤峰旧事重提,触及了老单于的痛处。步六孤峰不便明言,而其言外之意,担心老单于此去普六城是自投罗网,被右贤王软禁,成为傀儡。如罗平托在平日与右贤王交往过密,老单于心里犯嘀咕:是否因为右贤王授意,如罗平托才提议我去普六城?

    老单于看了几眼如罗,发现他神色如正常,不像有阴谋之人。不过他也不敢全信如罗,转而问步六孤峰道:“爱卿,贼兵已入城中,朕该去哪里好呢?”

    步六孤峰道:“朝廷早在一个月前就下旨让左贤王以及尉迟晖大人退兵。臣想,此刻在罗马境内的部队,应该在逐步撤回国。臣建议陛下往南去,到南部边境寻找尉迟大人的部队。只要找到尉迟大人,陛下您就安全了。然后,再由尉迟大人保护你返回基普城。”

    步六孤峰的这番话,深得老单于的认同。他没有说去左贤王处,而是说去在夺嫡之争中处于中立立场的尉迟晖军中,证明其没有私心杂念。此时,老单于已有了自己的决定。

    正在这时又有一名近侍来报,据北城逃来的守军士卒报告,已有数千汉军从北门杀入城中,其中一部正向王宫方向杀来,所幸他们在通往王宫的道路上,被逃难的平民堵在道上了,汉军又不熟悉地形,所以进展缓慢。

    步六孤峰等人闻言连忙劝老单于立即起驾出城。老单于也不再犹豫,立刻带着几名宠幸的嫔妃,在两千余禁卫军的保护下仓惶逃离王宫,往城南而去。单于出宫的消息传出后,宫中立马大乱,众多嫔妃携箱驮柜,哭爹喊娘,往宫外逃去。

    单于出城的消息,被把守南城的将士传出。不多时,所有在城中的守军都得到这个消息,引起极大的恐慌。许多家眷在城中的将士,纷纷快速返回家中携妻带妾也加入了逃难队伍当中。其他将士也无心迎战,一起往南城退去。

    当汉军把据守北城的纥奚佑之部消灭后,基普城中再也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上午十时许,程节营攻入单于王宫,赵无寒团达到南城门外,至此,基普城被彻底攻克。

    上午十一时,张锐与师部将领们由北城进入基普城。当他们一行人踏入城门的一刻,许士基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由衷的感叹道:“殿下,你创造了一个奇迹。这场奔袭战,必定是今后战史上的经典战例。属下能跟随您参与这场战役,真乃三生有幸!”

    此刻,张锐也的确有些得意。在过去的战争史中,还没有那个国家的都城,被如此迅速而轻松地夺取。今天自己创造了历史,今后历史上必定留下自己的名字。想到自己能流芳千古,今后时时被后人谈及,心情格外激动。

    张锐长舒一口气,张口吟诵道:“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周围的前师将领们拍手叫好,宇文歆更是玩笑地对其他人道:“殿下这首诗粗狂豪爽,正合咱们前师的风格。我看找人谱个曲,今后当成咱们前师的军歌吧,各位说怎么样?”

    许士基抢着说道:“壮士结伴,在精不在多,勇者出,所向披靡。咱们前师和游骑团取得的战果,当得起殿下的这首诗。属下赞同宇文大人的提议。”其他将领也纷纷表示赞同宇文歆的提议,有心急的,已经开始谈论回去后应该找哪位高人为这首诗谱曲。

    城门洞里鲜卑守军屠杀的平民和战斗中留下的尸体,都被清理干净。如不是地上血红的印迹还在,几乎看不出这里曾进行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进了城中,张锐骑在马上捋着胡须四处观望,见城门内侧两旁堆满了尸体。一堆堆的,像是一座座小山。

    “殿下,高朔将军和罗济和邓三耀两位营长在路旁迎接您呢。”张锐正看得入神,达须轻声提醒他。

    张锐拉住战马往另一侧看去,只见罗济满身鲜血,仍身板笔直地站在路边迎接他。罗济见张锐骑马过来,连忙朝他行礼。张锐跳下马,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说道:“这次还好,没有受重伤。你满身是血,看来鲜卑人抵抗还是很顽强嘛。”转而又问邓三耀道:“你所部两营的损失是否严重?”

    邓三耀回答道:“我营和二营伤亡比较惨重,伤亡共计六百二十人。”

    张锐皱了皱眉,在老天的帮助下,突袭进行得非常成功。本以为鲜卑人在遭遇突袭的情况下,抵抗不会很激烈,没想到前锋的两个营伤亡就达到了三分之一。如果先行进城的游骑各营伤亡都是这么大,这场胜利的光彩也就显得暗黯了许多。

    高朔像是猜到张锐的心中所想,回报道:“殿下,游骑团伤亡八百三十四人,其中阵亡将士四百九十二人,重伤人员一百一十五人,余者皆无大碍,可以骑马行军,一周内可以参加战斗。”

    听此言,张锐便知道,抵抗最激烈的地方便是在北城门。伤亡基本出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