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骑军-第3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锐所说的地名,大帐中的大多数将领连听都没有听说过,更不要说那些地方的地形是怎么样的。可是张锐却说得如数家珍,连大约走多长时间,他都知道。如果是以前,他们很可能会认为张锐曾经去过这些地方。可不久前部队出马水峡谷的时候,他们都亲耳听张锐说自己第一次出国,还对他们开玩笑地说:第一次出国,就到这种地方来,以后再也不想走出大汉了。
由此看来,他也是从书上看来的。可是他们也没有看见张锐在战前看过有关的书籍,即便看,也是很早以前看过的。众将心里感叹不已,难怪他曾经高中探花,谁要有这种超群的记忆力,谁都能进三甲。
张锐的记忆力超群是没有错,可是他们不知道,张锐在数年前对刘武周提议,与鲜卑开战要以攻代守,部队进入鲜卑境内作战好过在国内作战。并且曾经提出过,以骑兵奔袭基普的方案。
刘武周老成持重,他虽然赞同张锐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略思想,可是并不赞同他提出的,派遣一支骑兵奔袭数千里,去偷袭鲜卑人的首府的方案。因为刘武周认为成功的可能性太小,不值得冒险。最后把张锐的建议打了几个折扣,计划里骑兵部队在支援乌河城堡方面取得胜利后,再去袭击右贤王的居城普六城。
张锐的提议虽然未被采纳,但他还是还是抽时间,仔细查阅了战区总部存放的鲜卑国的情报资料。自己假想制定了几种奔袭基普城的方案,其中一个方案的进攻路线,就张锐刚才提出的路线。沿途的地形、地貌他早就深入研究过,并铭记在心。
接下来,张锐又对众将说出了自己早在数年前就曾打算实施的计划:“咱们在莫斯地区休息两天,然后带着补充的粮草,再往南下。速度快的话,我们可在一周内到达基普地区;即使速度慢,十天也应该到了。”
范明刚刚看过地图,听了张锐这话不由有些奇怪,问道:“从地图上看,从莫斯地区到基普城,我们急行军只需三天左右的时间,即使每夜都扎营休息,五天内也能赶到。殿下为何说要用一周的时间才能达到呢?难道那里的路不好走?”
张锐道:“从莫斯地区到基普这一路除了有几条河流外,都是平原地带。即使没有人工修建的道路,咱们也可以驰骋战马。我说要用一周时间赶路,主要是考虑到咱们携带的食物会影响了行军速度。”
范明更加奇怪,问道:“就算把我们的备用马都带上粮草,也不会走得这么慢吧?”
张锐忍不住笑道:“我所说的食物,是能够自己走的,你们猜猜是什么?”
众人想了许久,也没能给出准确的答案,最后还是张锐揭开了这个谜团:“我所说的食物—是马。我准备把莫斯地区鲜卑人部落蓄养的马匹都收缴,并且携带前行。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减少鲜卑骑兵的马匹来源,二则,我们可以以这些马为食。你们想想,只要那些马不饿死,那么我们也不会饿死。先前我已经说了,莫斯地区是草原,而基普地区水草也很丰盛,加之现在是早春,草已经开始生长,那么马是不会缺少食物的,由此,我们也不必担心饿肚子。”
张锐的这个想法,是从蒙古人西征时的做法演变而来的。蒙古人是自己携带着大量的牛羊等牲畜随军而行,只要那里水草能让他们牛羊生存下来,蒙古人就能打到那里去。张锐考虑到,牛羊随行,太拖慢行军速度,还是只用马最好。反正那些马不是自己的战马,将士们也不会拒绝食用。这样不怕腐烂、不怕变质,能自己单独行走的“食物”,才是理想的军用口粮。
“不错,不错,这个办法挺好的。”范明恍然大悟,连声夸赞张锐的主意好。众人也为张锐的奇思妙想所叹服,一般人,还真想不到这一层。
大家正兴致冲冲地讨论着,怎样在基普地区引诱鲜卑军时,张锐却收起了笑容,口气严肃地说道:“各位,不要认为此去就一点危险也没有。我之前所说的都是达到苏霍那河后的那一段。我们西去这一路,真正不好行进的是从我们现在这里到苏霍那河的这段路。你们要按我的吩咐,全力做准备工作,否则很可能有一半以上的将士到不了苏霍那河。”
………………………………
第二百七十六章 消失的汉军
第二百七十六章消失的汉军
孤独康成在当天战事结束后一夜未睡,在他的脸上再也看不到初遇汉军时流露出的兴奋之色。他没有想到在这里遭遇汉军,没有想到汉骑兵会在这种地形上与他的六万人作战,更没有想到汉军人数至少在一万五千以上。种种可能性他都没有预测到,也难怪今天败得这样惨。
入夜后,他把溃败的队伍都收拢,清点人数后,发现能继续作战的人还剩四万人左右。只与汉军交战一天时间,就死伤了近两万人。两军之间的战力差距如此之大,让心高气傲地独孤康城实在无法接受。可事实毕竟摆在眼前,不仅士卒损失惨重,就连高级将领也战死了几个。
最让独孤康成感到痛心的,莫过于尉迟敬格的阵亡。在他看来,尉迟敬格是绝不会投降的,每战不留俘虏的疯虎也绝不会放过他,所以无论尉迟敬格是不是被俘,他都性命不保,说不定此刻他的首级正拿在疯虎手中。
尉迟敬格是个好小伙儿,出身好,又有才华,作战又勇敢,又得深得右贤王喜爱,本来应有远大的前程,可惜却这里送了命。真是天嫉英才!独孤康成不住地扼腕叹息,也后悔答应让他去前面作战。
为了严明军纪,也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恨,独孤康成下达了一项残忍的命令—在十个逃兵中挑出一个斩首。为此,有千余人掉了脑袋。不过这项残忍的军法却起到了作用,本来全军以处在草木皆惊的地步,这个命令一下达后,全军上下顿时稳定下来。退后是死,那还不如死在战斗中。
独孤康成暗暗称幸,如果不是夜晚及时降临,汉军如果趁着己方士气低落之时再来一次强攻,很有可能使自己全军崩溃。
他一项自视过高,认为自己训练出来部队不会逊于汉军。可是今日汉军的表现,迫使他既服气又惊恐。他惊叹汉军狂热的战斗士气、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作战作风,以及汉军每个官兵身上体现的置生死于不顾的精神。
这就是疯虎的部队,难怪他能取得骄人的战绩。他从前听到过这样一句话,疯虎曾经对他的将士们说;你们也许有的时候会不确自己的作战任务,那么请你们记住,我们的任务就是咬住敌人、击退敌人、打垮敌人。
此前,独孤康成看不起疯虎,也与他听到的这句话有关。从这句话里,疯虎给他留下的印象就是一个什么都不懂,只知道拼命作战的莽夫。独孤康成那时心想,疯虎运气好,与他交手的突忽将领其实都门外汉,他们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最高的将领特安达在突忽独立前,也只不过是一个郡的郡守。疯虎与他们交手,取胜是必然的。要是疯虎遇到我,他就没有什么好果子吃了。
独孤康成认定只懂得拼命的疯虎与自己对上阵,一定会败得很惨,所以当他昨日听说遭遇的飞骑军游骑时,感到特别地兴奋。众所周知,飞骑军游骑从以前的辅助兵种,变成了飞骑军中的绝对主力,疯虎功不可没。打败他们,也等于间接打败了疯虎。交战前,独孤康成基本认为胜利已经到手,正如他对尉迟敬格说过的那样,即使不能全歼游骑团,至少能消灭其中的一部。
愿望是美好的,可惜事实却很残酷。在作战中,疯虎部队一直按照他的话在做,始终咬住自己的部队,并且击退了自己部队,如果不是尉迟敬格等勇士用自己的性命拖住他们的进攻,说不定全军已经被他们打垮了。
独孤康成明白了,莽夫和莽夫也有所不同。疯虎即便是莽夫,自己抗不住他的疯狂。这里还是山地,如果换成是平原地区,让疯虎的骑兵们运动起来,六万人根本无法挡住疯虎如雷霆般的攻击。
独孤康成收起了轻视,转而对疯虎产生了敬畏。他暗思,从疯虎今天的表现看,明天他会接着进攻。我是不会再与这个疯子正面交战了,我就在这里竖起营垒坚守,只要挡住疯虎的南下去路便可。
于是,他下令部队连夜挖壕筑垒,并把随军而行的重型武器都组装起来。四万人整整忙了一夜,终于在天亮前营垒大体上修筑成型。望着还算坚固的营垒,独孤康成又有了信心,暗道;来吧疯虎,只要你敢强攻,我就让你尝尝失败的滋味。
事与愿违,天蒙蒙亮的时,一名传令兵来报,今早侦查的时,斥候发现汉军已不知去向。斥候们从汉军驻扎过的营地分析,认为他们应在昨夜就撤离了。
独孤康成闻言不禁目瞪口呆,半响,才想道:难怪别人都他叫疯虎,他的想法与正常人差别太大,以正常人的思维,永远无法揣测他的行动。昨日初遇汉军时,本以为他们要撤,结果他们是进攻;今日预计他们要进攻时,结果他们反而又撤走了。
难道是昨日的交战,也令汉军损失惨重,所以疯虎才会迫不得已的撤退?如果是这样,自己应该立即追击,即使不能消灭疯虎,也要用最快的时间赶到奈斯城堡,封锁马水峡谷,不能再让别的汉军再从那里入境。
独孤康成正想传令全军开拔,却突然意识到这会不会是疯虎的诱敌之计?也许疯虎就是想把我诱出草岭后再围而歼之。他犹豫了一番后,还是觉得谨慎行事,下令斥候继续向前侦查,如果出草岭还没有遇到汉军,就一路朝着奈斯城堡方向侦查,一定要查清楚汉军的去处。
此后数日,独孤康成一直在焦虑不安地等待,但斥候始终没有传来发现汉军的消息,有一部斥候与奈斯城堡内的守军取得了联系,得到的消息说确有一部汉军由马水峡谷返回汉境了,但不知具体人数。
独孤康成又陷入犹豫,从侦查结果看,疯虎的确走了,即便没有返回汉境,也没有在奈斯城堡周围。自己的这四万多人,不可能长期坚守此处,应趁着这个机会,立即进驻奈斯城堡。只要进了城堡,独孤康城就不再惧怕疯虎的骑兵了。别说疯虎只有一万多骑兵,就算他的部队与自己的部队人数相同,独孤康成也有信心守住城堡。
可独孤康成虽然与疯虎只交手过一次,但隐隐觉得疯虎不大可能会善罢甘休会,就这样撤回国去。他又想起路西对他讲起疯虎在征战西部草原时的一些战法,曾有一次,疯虎在达埴原与路西等草原联军失败后,也是让其中的一部佯装撤退,他却暗地带着人隐藏起来,等草原联军放松警觉之时他却突然出现,使得毫无防备的草原联军损失惨重。也许疯虎还想用这样的方法来麻痹我,可惜我知道了这些战例自然不会再上当了。
独孤康成仍按兵不动,并加派了侦查人数,扩大了侦查范围,他确信疯虎一定在某处藏着,正在耐心地等着自己出草岭。孤独康成心想,在找出来你之前,我哪儿也不去。
让他感到失望的是,之后几天斥候们几乎把草岭峡口到奈斯城堡这一路周围方圆数百里都搜了个遍,还是没有发现疯虎的踪迹。这时,独孤康成也不能再在这里驻守了,因为右贤王知道他到现在还没出草岭峡谷后十分生气,让人传令,命他在一周内必须赶到奈斯城堡。
独孤康成虽不情意,但还是服从了命令。他下令全军拔营启程,一路上独孤康成刻意放慢了行军速度,吩咐部下要高度保持警觉,一旦遇到疯虎来袭,全军立即在原地防守,任何人不能出击。
他紧张的情绪也感染了部下,全军将士都处在高度紧张状态下,甚至有时会到草木皆兵的地步,有一点风吹草动就觉得是疯虎来袭,慌忙吹响警报号角。等全军上下做好防御准备后,才发现警报有误。
让独孤康成难以忍受的是,有一天曾经发出了三次误报。他心想,如果全军一直处于这样的状态下,用不了多久自己也把自己吓崩溃了。
就这样,独孤康成的部队一日三惊,好不容易到了奈斯城堡,才把一颗高悬着的心放下。独孤康成进入城堡后的第一件事,就去了城中的教堂,他要感谢上帝能让他的部队安全的抵达目的地。
一番祷告下来,独孤康成又在想疯虎的去处。难道疯虎真的已经带着部下回国了?如果他真的回去了,那么他的任务自然也就失败了。自己的部队虽然损失惨重点,但也可以说与疯虎交战取得了胜利。这样的结局,是独孤康成最想要的。可是如果疯虎还没走,他又藏到那里去了?他的下一个目标又是什么呢?独孤康成脑子充满了疑问,对此感到迷惑不解。
………………………………
第二百七十七章 周旋
第二百七十七章周旋
开战之后,上都城最忙的就数太尉杨坚了,白天他要上朝处理政务,晚上回府还要会见各国使节,每天起早贪黑,直到凌晨才能就寝。
各国使节得知汉帝国对鲜卑宣战后,都深感意外。他们怀着各自的目的,纷纷前来打探消息。本来这些人由礼部尚书接见便可,但他们都把名帖直接递到太尉府上,希望能从太尉本人处了解汉帝国的进一步打算。
太尉以前极少在府上接见外国使节,这次却一反常态,基本上来者不拒。只是在接见安排上做了适当的调整,会见时间各不相同,有的只是寥寥几句应付应付,有的则要谈上约莫一个小时。
第一个到太尉府拜会的是罗马使节梅特罗,他重申本国愿意与大汉建立同盟关系的立场,并表示坚决支持汉帝国对鲜卑开战。他称鲜卑是极其贪婪,而又野蛮的国家,还举出鲜卑两三年前曾欲与突忽叛匪勾结的例子,并说:对待这样的国家只能以武力反击,不然他们是不会吸取教训的。上次贵国抱着宽容的态度原谅他们的行为,这才多久,他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挑衅,所以建议汉帝国这次一定要彻底解决问题。
当太尉询问他,什么是最佳的解决途径时,梅特罗回答,罗马皇帝认为,汉帝国这次出兵最好能取得部分鲜卑国领土。他说:“我国皇帝陛下知道汉帝国是不会贪图他国的领土,但取得这些领土后,贵国可以在上面成立几个小藩国。以这些小藩国为缓冲带,把贵国与鲜卑国彻底隔离开,这样做的好处是,以后贵国再也不用时时担心鲜卑人骚扰。”
太尉听罢没有立即表态,只是答应会慎重考虑罗马皇帝的这项建议,然后明确答复梅特罗,汉帝国愿意与罗马人结盟。梅特罗大喜,皇帝和元老院交待他的任务,终于完成了。
梅特罗刚走,汉帝国的从属国扶桑使节藤原秀真又接着来访。对他,太尉没有拐弯抹角,直接问其来意。藤原秀真道:“上国与鲜卑宣战,我国身为汉帝国的从属国,是否也要对鲜卑宣战?”
太尉回答道:“关于从属国是否对鲜卑宣战的问题,内阁还在讨论之中,如果有了结果,会派专人通知你们怎样应对。”
藤原秀真其实来的目的,并不是想问这个问题,犹豫了一下又问道:“不知上国是否需要扶桑为这次出兵做点什么事?如果有需要,请太尉明示,下官也可早点通知国内做准备,以免耽误时机。”
太尉闻之不禁莞尔一笑,他知道藤原秀真的本意是担心汉朝廷要从他们属国身上拿出兵军费。扶桑是个穷国,扶桑小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