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骑军 >

第325章

大汉骑军-第325章

小说: 大汉骑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问题,在那边我们有四个师,防御严密程度肯定比临洮这边要好得多。我敢肯定,如罗不是偷越国境回国的,他一定是利用本国商队做掩护才溜走的。”

    张锐点点头,认为此话有理。偷越国境毕竟要比蒙混过关危险得多,抓住的可能性很大。但利用商队做掩护就不同了,把守关口的汉军将士不可能认识每个鲜卑商队中的伙计,只要换了衣衫,混入其中一支商队,就有七八成的把握成功偷越国境。

    当初在上都商议时,大家一致认为通商关口不能关闭,一旦关闭就会引起鲜卑人的强烈抗议甚至产生怀疑。如罗就是利用了这个空子,才顺利溜回国去的。由此可以证明,万事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在缜密的计划也有疏忽或不足的地方。遇到计划突变之时,就是考验一名将领能力的时候。

    “汉商们是不是意见很大?”张锐又问道。

    柳大江笑道:“把他们的货都暂时扣押了,他们的意见能不大吗?私下里,早把我们骂得狗血淋头了。”

    张锐也笑了。为了避免不知情的汉商继续进入鲜卑国境,当初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对所有要出关的汉商,以各种名义扣留他们的货物,哪怕他们运的只是沙石,也要说是违禁品。只有这样才能把他们堵在国内,否则一开战,他们就会被鲜卑人扣为人质。

    “现在先让他们骂骂也无妨,等到一开战,他们就会感谢我们的。”

    “对,虽然扣押的货物后来都退还给了他们,但他们没机会赚钱,肯定是怨声载道。。战争爆发后,他们才会明白,怨气也自然而然消失了。”

    两人边走边聊,倒也十分畅快。又走了一段路,柳大江拉住马,对张锐说道:“就送到这里吧,再走就到临洮城堡了。”

    张锐也没有再坚持,有些事情他还要给高朔交待。于是便向柳大江告别,让他们先上路。直到望不到他们的背影,张锐才驰马往游骑团的营地而去。
………………………………

第二百六十章 久违的路西

    第二百六十章久违的路西

    三月,西屿山仍旧是一片冰雪世界,在正午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灿烂的光芒。

    “看,这里多美!北方的春天永远是凄清中透着残美。”尉迟易格在赞美大自然时,不知不觉又用上了诗句。

    “嗯?对,对,很美,很美。”路西坐在马上扭动了一下肥胖的身躯,还裹紧了身上的披风。心里咒骂着鬼天气,已是三月,迎面吹来的风仍像刀割一般刺痛。想起以前在西部大草原上,春天时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看着美丽的少女提着马奶桶欢笑走过,那才叫美。

    一想起西部大草原和美丽的云冈族姑娘们,路西心中一阵刺痛,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流下来。是该死的疯虎,让这美好的一切永远成为了记忆。疯虎活脱就是一个恶魔。如果没有他,自己现在还生活在天堂般的西部草原上,哪用得着跑到这冰天雪地的鬼地方来奉承一个冒充诗人的贵族哥儿,还要听他不断念叨什么文绉绉的诗句,真是倒了八辈子大霉了。

    路西腹诽之时,尉迟易格嘴角撇了撇,眼中闪过一丝鄙视之色。当初来的时候就曾经有朋友告诉他,这个路西是个十足的粗俗之人,身上没有半点雅骨。事实证明那个朋友说的一点没错,这一路而来,他只对吃饭、睡觉感兴趣,配上他的身材,和一头猪没有什么分别。

    虽然他很不想与这头“猪”呆在一起,无奈上级指派他与路西担任前锋,他再有一百个不情愿也只能委屈自己了。

    尉迟易格又看了看路西,正巧又看见他从袋中摸出一块肉填进嘴里,用力地咀嚼着。心想,他这样的人还曾经位居突忽的将军,难怪突忽人打不过汉人,很难想象一头猪能战胜一只猛虎。

    “你害怕了吧,路西。说老实话,你现在是不是害怕得要命?”尉迟易格故意刺激路西。

    路西一怔,问道:“我怕什么?”

    尉迟易格眨动着眼睛,说道:“怕汉人啊。当年你们突忽人被汉人打得落花流水,偌大一个国家,顷刻间便土崩瓦解了,听说你也是死里逃生。现在又要与汉人对上阵了,你难道不害怕?”

    路西脸上浮出一丝怒意,转瞬间就隐去。换上一副硬汉的面孔,眯着双眼,狠狠地扭着面部肌肉,说道:“我怎么会害怕呢?我正盼望着与汉军交战,好为我的族人报仇。”

    尉迟易格笑了笑,又问道:“路西,汉军有什么厉害之处?会把你们打得如此之惨?”

    “汉军很厉害,骑兵如云,行踪飘忽,步军如山,坚不可摧。与他们交战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不然一准要倒大霉。”在草原、在乌河城堡,路西见识过汉军两种不同的作战风格,对此深有感触。

    尉迟易格微微露出惊讶,不是因路西夸汉军,而是因为他还能说两句像样的话。“照你这么说,我的部队肯定无法与汉军抗衡了?”

    “尉迟大人,您是想让我说真话呢?还想让我说假话?”路西反问道。

    “当然要说真话,那些不必要的奉承话,就不要提了。”

    “好,既然您让我说真话,我就说。可是先说好,我说了您可不能生气。”

    尉迟易格哈哈大笑,道:“我尉迟易格的气量会这么小吗?但说无妨。”

    路西认真地说道:“您的部队如果遇到汉游骑,不说会全军覆灭,至少也会损失大半。”

    尉迟易格虽然已有了心里准备,但听了路西之言还是猛地攥紧了拳头,面色异常难看。路西像是没有注意到,继续说道:“运气不好遇上疯虎,恐怕大人性命难保。”

    “疯虎?就是那个传说中吃人肉的?他与你们云冈族有没有关系?你们云冈族不是也吃人肉吗?”尉迟易格反击讽刺道。

    “大人,我族吃两脚羊是一件神圣的事情,是我族千百年传下来的习俗,吃之前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每个步骤都包含了不同的意义,与疯虎单纯为了满足食欲而吃人有本质的不同,所以请不要拿我们与疯虎比较,他是个标准的野蛮人,只有野蛮人才会生吞活剥。”事关云冈族的声誉,路西说话时的声音也大了许多。

    尉迟易格呵呵地笑了起来。都是吃人,云冈族把自己族人的吃人说成神圣的事情,而把疯虎吃人视为野蛮人的表现。只有野蛮人才会有这样古怪的理论。这个路西就是典型的野蛮加无赖。

    能与无赖讲道理吗?显然不行,于是尉迟易格不打算再与他深入探讨吃人的事情,转而问道:“都说疯虎厉害,他到底厉害在哪儿?你能说说吗?”

    一提到疯虎,路西的双眼就开始充血,他咬牙切齿地说道:“此人是恶魔的化身,凶狠、残忍、狡诈于一身。与他交战要随时随地提高警惕,他有可能就在你的周围注视着你,静静地等待机会。一旦时机成熟,他就会发起雷霆一击,通常敌人还来不及反应就被他消灭了。”

    尉迟易格白一眼路西,心道:吓唬人哪,真成这样,还是人吗!?路西多半是被疯虎吓破胆儿了。顿了顿,尉迟易格又问道:“据传言白堡一战,他率领不到两千游骑成功地抵挡住了十余万突忽军的强攻,守了一个多月也没有丢失城堡。你说可能吗?”尉迟易格看来,白堡之战虚构的可能性非常大,任何有常识的人,都不可能相信两千人能抵抗住十万人的进攻。就是十万头猪一起涌来,也会把两千汉军踏成肉糜,更何况是十万个有头脑的人。

    尉迟易格认为,之所以有这种传言,只能解释为汉帝国为了渲染他们是无敌之军而夸大其词。他相信身为突忽人的路西定会揭露这样的谎言,不料路西却道:“白堡一战,在度信州的高级将领几乎损失殆尽,十万精锐一举被汉军歼灭。如果他们不是在白堡下被疯虎拖得精疲力竭,是不可能败得如此之惨。以疯虎的脾性,他完全能干出这种事,他因此又高升了。你要知道,在汉军中如果没有显赫的战功,晋升是极其困难的。由此可以看出,白堡之战确有其事。”

    尉迟易格心里暗暗冷笑,即使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也只能说明所谓突忽精锐部队连猪都不如,而不是说疯虎有多厉害。如果有我率领十万人,不,只率领一万人,早就得了疯虎的首级。

    他这样自信,是有一定底气的。尉迟易格出身鲜卑国八大族之一尉迟家,自小聪明好学,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同族中除了弟弟尉迟敬格还能与他一较高低,其余者皆不放在眼中。甚至在八大族的嫡系子弟中,他也是佼佼者。

    他十六岁出仕,在鲜卑禁卫军中任十夫长。他不仅功夫好,而且读过许多兵法战策,说起战术理论来,连一些千夫长也常常被他辩得哑口无言。没过多久,他就被提拔为百夫长。

    两年前,右贤王将他看中,提议把调他到自己的领地里担任一名骑兵千夫长。右贤王有正规骑兵两万,皆是精锐,待遇甚至高过禁卫军。尉迟易格也厌倦了京城的生活,于是欣然同意,来到了普六城。

    去年,他后悔过。因为鲜卑对罗马宣战之后,出兵攻入罗马境内的部队大多来自左贤王领地,另有一部就是单于的禁卫军,而右贤王没有出一兵一卒。不能参战,就不能争取军功,也意味着他的地位短时间不可能再提升。

    开始他还努力尝试过,请调回禁卫军。可是右贤王坚决不许,因为请调的人实在太多,大家都想争取军功,都想到一块儿去了。如果右贤王都同意,只怕自己部队中的将领要走掉一大半。

    尉迟易格正心灰意冷之时,没有想到事情出现了转机。右贤王召集将领对他们说,汉帝国准备对鲜卑开战,部队要马上进入临战状态,并且迅速向边境集结。将领们或忧或喜表现各异,尉迟易格自然属于后者,这派人也大多以少壮将领居多,他们就盼望着能用战功来提升自身的地位。

    尉迟易格还记得,路西就属于忧心重重一类的将领,并对右贤王提议,部队在边境筑起营垒专心防守,即便有机会也不要主动进攻。尉迟易格知道他是被汉军吓破胆了,已经不能称之为军人了。如果自己是右贤王,早就让他回家养老去了。

    可惜的是右贤王却同意了他的提议,并让他与自己带着两千骑兵先行赶往马水峡口支援那里的守军。临行时,右贤王还专门交待:“现在汉帝国还没有正式宣战,所以你们遭遇汉军袭击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遇到汉军来袭,你要听路西的指挥。他与汉军作战多年,是一员经验丰富的老将,你要多学学他的长处。你们只要坚持一周,后面的六万步军就会赶到,这其间峡口绝不能丢。”

    尉迟易格口中答应,可心里却不服气。他与路西同为千夫长,凭什么就要听他的指挥。跟他又有什么好学的,难道学他闻敌色变的孬样儿吗?

    路西也知道尉迟易格看不起自己,所以一路上从未对他下过命令,什么事儿都与他商议后再决定。可是他的忍让,根本没有换来尉迟易格对他的一丝好感,还是时时用言语讽刺他。

    路西心道: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没有吃过亏,你永远不能体会战争是什么东西,敌人是多么的狡猾。如果遇到汉军来袭,他要是不听我劝,也就由他去了。为了我的一千多族人性命,到时候我还是保命要紧。
………………………………

第二百六十一章 年轻的代价

    第二百六十一章年轻的代价

    三月十四日,尉迟易格与路西的骑兵到了距马水峡口不到五十里的领水镇。路西对尉迟易格建议,在领水镇休息一晚,并派人去位于峡谷口的奈斯城堡的守军取得联系。

    尉迟易格断然拒绝了路西的提议:“只需数小时就能到达城堡,何须再多等一日?你要是觉得累了,可以在这里休息,我的部队入夜前必须赶到城堡!”路西无奈,也只得跟着往前走。

    距奈斯城堡二十里,尉迟易格部的前锋突然遭遇一股汉骑兵,双方发生短暂的交战,交战不久,汉骑主动撤出战场,向着东边退去。

    消息传到尉迟易格耳中,这位勇敢的青年将领眼见第一次战斗的胜利唾手可得,不由兴奋异常,高声下令全军追击,务必消灭这股汉军。路西急忙劝阻,道:“现在敌情未明,贸然追击恐遭敌军埋伏。”

    尉迟易格胸有成竹地分析道:“这股汉军只有百人左右,定是过峡谷来侦查的汉游骑。人数不多,所以见到我们才会慌忙逃窜。我们应该全速赶往峡谷口,切断他们的后路,再围而歼之。”

    “你的想法不错,可万一他们是汉军的先头部队呢?我们如果贸然追击,很可能会陷入大批的汉军包围中。”路西仍耐着性子劝说。

    尉迟易格鄙视地望了路西一眼,道:“哪有这么多万一?象你这样畏首畏尾,天大的好机会都被你错过了。现在汉人还没有正式与我们宣战,哪会过来大批的汉军?我看你是小心过头了,杞人忧天。”

    路西没有读过书,不知到“杞人忧天”是什么意思,不过料定也不是什么好话。心里骂着这个自以为是、不知死活的家伙,如果都按照规矩来,那就不是打仗了,而是决斗。

    碍于尉迟易格的身份,路西强忍着怒气,再次劝道:“如果实在要追击,先派些斥候把周围的情况侦查清楚再说。如果贸然追击,失败了如何对王爷交待?”

    “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为将者不能当机立断,还能取得胜利吗?你不识兵法,不通战理,所以才屡屡败给汉军。王爷信得过你,才让你率部出征,你却临敌犹豫,徘徊不前,你能对得起王爷的信任吗?”尉迟易格牙尖嘴利,一番驳得路西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尉迟易格见路西被自己骂得狼狈不堪,也没有恶言反击,只是低头不语。又见他两鬓花白,面目显得格外沧老,心一软,他年纪大,没有进取心也是可以理解的。以后还要相互配合,关系闹僵了也不好,还得给他个台阶下。“也罢,为了谨慎起见,我部先行追击,你带着人跟在后面,如果真是遇到汉军大部,你接应我部后撤,如何?”

    路西点头同意,于是两人的部队分开行动。尉迟易格带着本部人马朝着汉军退出的方向追击而去,路西则带着剩余人马,在他们身后保持十里距离跟进。

    追击半个小时后,前方又传来消息,说那股汉军正在吃饭,见我军追到再次惊慌逃窜,连煮好的牛肉都没有来得及带上。

    尉迟易格大喜,这个消息,更加证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这股汉军却是越境侦查的小股部队,他们像是侦查任务没有完成,所以才会逗留不去。他们没有想到我军会全速追击,故此才会在这个时候吃饭。正好拿这股汉军来练练手,给部下们累积些实战经验。

    尉迟易格圈着马,在部下前面发表了一通简短而热烈的演说。他的口才很好,很快就激起了部下们的战斗欲望,口中“嗬—啦!嗬—啦!”欢呼着,跟着尉迟易格再次向汉军发起追击。

    又追了十里,眼看就要到峡谷口了,终于追上了那股汉军。那股汉军都是骑着矮小的北马,再绝对速度上明显逊于鲜卑人骑的顿河马。见无法再逃,那股汉军索性在一处山岗上停了下来,摆好阵势准备迎战。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尉迟易格这时早就冲到队伍的最前面,远远望见了汉军正在布阵。三军之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