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骑军-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事情的挑头者中必定有张锐,极有可能是张锐与陆柯发起的。他们一个说服了史万岁和飞骑军的将领,一个说服了元景山和暴熊军团的将领,至于王仲民的作用嘛,可能远远不及他俩。
这些事情,可以从朝廷下达的任命中看出。陆柯升任陷阵军团指挥官,张锐晋升中将兼任飞骑军副指挥官,而王仲民则只是代理勇武军团。他们在这次事件中的作用,与受到的奖赏应该成正比。
“三百多年来,朝廷是第一次晋升不满三十岁的中将,张锐可谓前途无量!”韩擒感叹,他不仅年轻,又能审时度势,自然前途光明。尚显与他相比才是一介莽夫。他是典型的“心事宜明,才华须韫”,假如张锐一开始就锋芒毕露、炫耀才华,自己必定会多关注他。
现在终于看清楚了他,但为时已晚。张锐已不用再对他有所顾忌,因为他现在只是一个修生养性的老头子而已,对他没有半点威胁。可见他是深思熟虑,感觉成功的把握极大,风险相对较小,才决心实施“倒韩”计谋的。“谋定而后动”,仅凭借这点,他就是一个优秀的将军。
韩擒对张锐的评价很高,也怕尚显不知深浅地得罪他。于是嘱咐尚显:“今后能与张锐结交成朋友最好,如果不与之结交,也不要与之为敌。”这是韩擒出于对尚显的爱护之心,并不想在背后说人的品行,所以也就点到为止。
他把自己能想到的重要事项,都一一嘱咐了尚显一遍。如此,他也算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了,也走得安心。至于尚显的结果如何,就看他的造化了。
韩擒走得无牵无挂,战区内的将军们却深感了惋惜和愧疚。不管当初是否反对过他,对他都十分敬重,也在衷心祝福他能安享晚年。相比之下,杨义臣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不仅是自己想不开,而且还受到大伙儿的嘲笑。
他想不开是因为,自己当时眼水咋就那么差,没有看出来这事一场有后台、有预谋的反韩擒事件。真是触了霉头,先就遇上韩擒对飞骑军下达任务。而张锐的拒战行为,他误以为只是张锐自己的意思,所以想借此打击他。
随着事情的发展,杨义臣才看出其中端倪,暗叫不妙,但又不可能陡然转变态度。会议结束后,他也曾想挽回自己的失误。找到了刘武周,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不是想支持韩擒,只是针对张锐。
刘武周显然对他的“解释”很不满意,也不客气地告诉他,他怎么决定是他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从刘武周的话语里,他感到自己已经被排斥出太尉党外,也断定自己将付出应有的代价。
他走投无路,便决心自寻出路。他的计划是利用韩擒在会上的指示,接管前师和游骑团,想要在这两支部队中寻求支持者。这两支部队倒是被他接管,不过明显所部的将领都不买他的帐。
游骑团已经不是他任职时候的游骑团,其中的营级军官,几乎都是张锐时期提拔上来的新人。就连高朔在他当团长的时候,也只是一个小小的连长,与他也少有接触。而且高朔还被韩擒给解职了,整日去医院与张锐呆在一起,也不知道他们嘀嘀咕咕商量些什么。从各营长对他的态度,他明白,想在游骑中找到自己的拥护者,基本上是白日做梦。
对游骑团死了心的杨义臣,又把目光转向前师。张锐也刚刚接手前师,没有深厚的感情基础,应该能争取到一部分支持力量。所以他在前师所在地白水镇足足呆了两个月,还经常去两个团部。
一去团部,就邀约刘文常和赵无寒喝酒。只要他请客,刘文常和赵无寒都很乐意去。席上只说风花雪月之事,别的一概不谈。只要杨义臣把话题转入师内之事,他们二人不是装醉,就是东拉西扯又转到其他话题。
两人不冷不热的态度,让杨义臣感到有点希望,他既需要维持现在的关系,又想进一步发展彼此的关系。直到有一天偶然得知真相才死了这条心。他的侍从官报告他,偶然听见刘文常对部下说,:“那个老小子自以为用点酒肉就能收买老子?做梦,老子吃他的、喝他的,什么事儿只听师长的。让他先数数自己身上的伤疤,如果还没有老子多,他凭什么指挥老子?”
侍从官把刘文常说的话转述得很委婉,但也够杨义臣受的,差点气得他吐血。搞了半天,他们两人是在玩自己,自己却被蒙在鼓里,心甘情愿被他们玩弄。从那天以后,杨义臣就彻底放弃了这个不现实的想法,老老实实回到风铃城,等待着自己最终的命运。
果然,他的预感很正确,朝廷下旨任命他为第二十一军团的指挥官。看似升了一级,但二十一军团是预备役,军团驻扎在秦州、夏州两个州的大州府郡县中,说白了也就是地方守备队。连乙等军团都不如。乙等军团起码还有着单独的驻地,而预备役军团,部队基本上都被各州的都督管辖着。除非以后将二十一军团集中起来开赴前线,否则他就是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
杨义臣接到调令,欲哭无泪。别人都是预备役的往乙等军团调,乙等军团的往甲等军团调。可他倒好,逆向调任,且不说以后再也没有晋升的机会,单是说起调动的事情,就会把人的牙齿笑掉。
就在这个时候,他想拉拢刘文常和赵无寒的事情,不知怎么也在部队传得沸沸扬扬,刘文常取笑他的话也广为流传。他简直成了大家的笑柄。
最令杨义臣怨恨的还是张锐。就在他接到调令的时候,也知道张锐要代替他的职位。而且他走的时候,张锐竟然专门赶来送行。他连韩擒都没有送别,反倒来送自己?
杨义臣知道张锐来是想当面羞辱自己,但他也无计可施,想不出什么办法可以拒绝他送行?最令他奇怪的是,张锐送了他三十里都没有说一个字。杨义臣正大惑不解的时候,张锐的侍从官许士基骑着快马赶来上来,对张锐说道:“殿下,统帅正找你开会,说要商议军务。请您赶快回去。”
张锐怒骂道:“你做事不长脑子吗?没有看见我正在送别老上司吗?你以后要机灵点,否则谁也不敢留你,就等着退役吧。”
许士基唯唯诺诺地答应一声,不再出声。张锐对杨义臣道歉道:“这些人平日就少点头脑,难怪一直得不到晋升。”
杨义臣面色苍白,嘴唇抖擞了半天也没有说出话来。张锐对他笑了笑,说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下官就送到这里吧。愿将军此去,前途远大。只是以后将军要是发达了,不要忘记顺便提携一下我们这些老部下。哈哈……就此告辞。”说罢,在杨义臣还没有发作的时,扬鞭纵马而去。
杨义臣是否被气得吐血,张锐也不想知道。回来的路上见许士基一直乐得合不拢嘴,笑问道:“我骂了你,怎么还笑得出来?”
许士基呵呵一笑:“殿下,这些话要是属下还听不出来,就真是没有脑子的人了。”
张锐见他明白自己骂人的含义,也很开心。许士基又说道:“这样的挖苦方式和话语属下还是第一次看见,第一次听见。”
“你说,我是否做太过分了?”张锐问道。
“过分?”许士基愣了一下,接着说道:“就因为你杀了黄涛,他就一直对你怀恨在心,这些年来时时刻刻想整你。这次他倒霉也是自己的原因,并不是殿下故意设计害他的。天作孽、尤可活,人作孽、不可活。他就是自己平日作孽太多,终遭报应。所以殿下做得并不过分,他活该挨骂!”
张锐闻之连连点头,许士基说得不错。杨义臣错就错在自己作孽太多,明明是他的侄儿不对,却一直耿耿于怀,无时无刻不忘害自己,结果终于把自己给搭进去了。所以常言道,害人终害己。
通过这事,张锐也深感到当初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路线问题不能错,一错便很有可能丧失前途。看看杨义臣,其实他还不是诚心帮助韩擒,就落得如此下场。当初要是拒绝陆柯和刘武周的提议,与太尉唱反调,现在就不是升官了,只怕也和杨义臣一样,不知被调到哪个旮旯里去担任没有任何前途的职务。
既然这次已经跟着太尉走了,那么明年对鲜卑人的行动也别无选择。张锐暗自安慰自己,我也该履行誓言了,不杀路西决不罢休!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外交
第一百九十八章外交
汉元793年十一月二日的早晨,罗马城里百姓几乎倾巢而出向大斗技场涌去。(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今天是罗马皇帝的寿辰,由皇家出资组织了一场盛大的角斗表演。为了观看激动人心的角斗赛事,谁都想早早地去占据一个好位置。
吉维尔。卢古鲁斯也随着涌动的人群前行,他不紧不慢踱着步,不像其他人那样争先恐后、步履如飞。周围嘈杂的声音仿佛离他很远,众人兴奋渴盼的情绪似乎没有感染到他。他偶尔被飞奔路人撞到,但仍然保持着他那四平八稳的步伐。
卢古鲁斯此行的目的不是去看角斗表演,而是去见罗马皇帝本人。本来他也打算去观看角斗士表演,只不过今日天还没亮,皇帝便传旨召见他,说有要事相商。他只能忍痛割爱放弃自己的爱好,转而去见图拉。
吉维尔。卢古鲁斯是罗马帝国的两个执政官之一。这时的罗马执行官与共和时期的执政官,已有根本的区别。因为此时执政官的职能,相当于汉帝国的丞相。按照汉帝国的官职,他们应该是左右丞相。
仪仗队取消了,法西斯取消了,战事也不再统兵出征,唯一保留的传统就是执政官中,有一个必须是从平民中选举出来的。吉维尔。卢古鲁斯身份不是平民,他家族可以追溯到汉元前的年代。
家族中最著名的先祖卢齐乌斯。里齐尼乌斯。卢古鲁斯,他是乌拉的党羽。汉元132年他的先祖出任执政官时期,发动了第二次米特里达梯斯战争,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他退休之后,继任者就是“伟大的人”庞培。
后来,他的先祖们先后还有二十七人曾经当过罗马的执政官,其中一人当执行官时遭遇到罗马历史上最大的奴隶暴动。不过这位先祖没有辱没家族的荣耀,在任期内成功平定了暴乱。
但是,吉维尔。卢古鲁斯年轻的时候,家里却很穷。因为家族到了他这一代时,除了祖先留下高贵的姓氏外,别无他物。吉维尔。卢古鲁斯自从了解了家族的历史之后,便发誓要重振家族。为此他发奋读书,在二十岁时,就成了罗马城中名声赫赫的辩论家。
他没有满足于现状,申请到汉帝国留学。以他的学识和身份,顺利地被汉帝国中央大学录取。在汉帝国生活的四年里,他拓展了自己的眼界,开阔了自己的思想。汉帝国的求学经历对他的人生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回国之后,吉维尔。卢古鲁斯便被委任到汉帝国当本国使节的助手。十年之后,又出任罗马驻汉使节。任期满回国后,出任西班牙行省的监察官。罗马帝国的监察官与汉帝国不同,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审查市民的财产,负责制定税收,同时监视、调查某些市民的隐秘行为,关注他们有无异常举动。
吉维尔。卢古鲁斯的官运较为顺利,在两年前,他被推举为本届的执政官之一。虽然他本人来自平民阶层,但他家族曾经是罗马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家族,人们还是把他视为贵族中的一员,他所占据的执政官名额也是贵族的那份。
也许吉维尔。卢古鲁斯运气用尽,噩运也随之而来,他刚刚上台没有多久,便发生了罗马历史上有名的战役—苏丹之战。会战的结果让全世界人大为惊讶,罗马人自己也羞愤不已。九万最精锐的罗马军团,被穆莱。哈桑所率领的苏丹军全歼。噩耗传来后,举国上下一片哗然。也有骂卢古鲁斯是无能之辈,欲轰他下台。
面对非议,卢古鲁斯没有退缩,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扭转世人的看法。就如他的祖先曾遭遇斯巴达克斯起义一样,他也要迎着困难而上,把家族的、自己的声誉挽回。为此,卢古鲁斯近几个月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整日忙着调派物资、调派军团去埃及。
眼看着事情都已经准备妥当,也该喘口气的时候,皇帝又有要事召见。一边走,卢古鲁斯一边想,到底是什么原因皇帝急于在这个时候叫他。应该不是小事儿,估计还是昨晚才发生的。因为昨日皇帝见他的时候,还让他今日好好放松一天,去观看角斗赛事。
“大人,您来了。”一名当值的皇宫将领见卢古鲁斯缓步行来,上前问候。
“你好,摩罗。”卢古鲁斯彬彬有礼地回应。
“大人,陛下才赏赐了您一辆马车,您怎么又徒步而来呢?”摩罗每次都看见卢古鲁斯步行到皇宫,十分不解。今日实在按捺不住,便问了一句。
卢古鲁斯可以算是罗马贵族中的异类,也是贵族们经常谈论的对象。因为虽然他的家已搬到帕拉丁山的富人区,但家中没有像别的贵族一样建澡堂。家中没有澡堂还算什么贵族?罗马的贵族们有权申请从引水渠分一条水源到自己的家中,如果家中很富有的话,还可以再接一根热水管,这样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在家中洗热水澡。澡堂可是尊贵身份的象征啊。
而卢古鲁斯家中用水都是到山下取水。每天清早,居住在帕拉丁山的贵族一出门,总能看到他家拉水的马车。正是因为卢古鲁斯特立独行、不合潮流,所以大家给他取了个外号,叫“拉水的卢古鲁斯”。
其实,卢古鲁斯这样做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他从小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加之考虑到家族刚刚有点起色,他不想铺张浪费,和其他的贵族攀比,也没有心思去享受这些贵族特权。眼下,他一门心思考虑着如何打败苏丹人。
不过这些事情,他也不能直接对摩罗讲,只能笑着回答说:“走路有益健康。一个汉帝国的大夫曾经对我说过,只要每日坚持走路一两个小时,就能活到一百岁。我想健康长寿,所以坚持步行。”
摩罗半信半疑,他知道卢古鲁斯学问高深,他说的话肯定是有道理的。当真每天走路,就能长命百岁?这可从来没有听说过。直到卢古鲁斯进去很久,他还在想,难道如此简单的办法就能长寿?不过试试也无妨,我以后也学一学,没准儿真能活到一百岁呢。
卢古鲁斯来到图拉的寝宫时,见另一位执政官艾米里乌斯。马林已经在这里。卢古鲁斯恭恭敬敬朝躺在床上的皇帝行礼,接着又问候了马林。寒暄结束,卢古鲁斯问皇帝:“不知陛下找臣来,要商议何事?”
图拉因为上次罗马军团全军覆灭气得中了风,虽然没有生命危险,却落得个瘫痪在床。不能行动,吃得也少,所以此时已瘦得皮包骨头,面色也是青中透着惨白。他用颤抖地声音说道:“昨夜,梅特罗的信使给我送来了一封信。信上说,苏丹人为了对抗我们,组成了联盟。”
卢古鲁斯和马林闻言大惊失色,苏丹人就已经够让他们头疼了,现在又多出一个联盟出来。马林更是感觉到形势危急,既是梅特罗派人送的信,那么苏丹人多半与汉帝国联手了。想到要面对强大的汉帝国军队,马林就忧心如焚。
他急切地问道:“是不是苏丹人与汉人联合了?”
图拉还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卢古鲁斯摇头说道:“汉帝国不会参加这个联盟的。”
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