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骑军-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过了好一会儿,那人才略微止住哭声,抬起头来哽咽地说道:“虎爷,您不认识小的了?”
张锐吃了一惊,他自来到这个世界,生活在公侯家中,在最好的学校上学,后来又从军。认识、结交之人皆是非富即贵的家族子弟,想不出谁会落魄到去当乞丐。他会是谁呢?张锐又仔细得看了看乞丐,但从其黑乎乎的面目上实在分辨不出此人是谁,只是发现那人的鼻梁很高,面部轮廓像是色目人种。
从小到大张锐在帝国内地认识的色目人很有限,只有帝大的老师刘自清先生和高照山两人与他的关系不一般,但刘老先生此时已经告老还乡,去了益州养老。高照山是匪首,更不可能来安江找他。除此之外,张锐就想不起还有他人。
“请自报姓名,你的面目实难辨认。”张锐也不想再浪费时间,直言问道。
“虎爷,小的是巴加。”乞丐睁大眼睛,神情紧张地回道。
巴加?张锐一听名字才想起来,此人就是前年他率部去度信州侦查时,被宋金刚抓获的那个叛军后勤官。当时张锐打心眼里看不起这个投降变节的突忽人军官,很想将他杀死。可是找不到借口,也就让他随军行动。
度信州都督哈山派大军堵死游骑回家之路后,正是巴加对张锐说了突忽人的存粮地点,才让张锐想出了突围的办法。后来张锐也放弃了杀他的念头,继续让他跟着游骑们一起疾行军。从未受过专门训练的巴加,差点累死在路上。
回到汉军控制区后,张锐也向上级汇报了巴加的情况。战区总部最后决定,赦免巴加曾经加入叛军之罪,可以让他在乌孙、大宛、大月州内随意挑选一处定居,并赏赐了他五百金币。
张锐将处置结果转告巴加,可巴加不愿意去这些地方定居。他知道在这三个州内,还有许多叛匪同情者,如果他们知道自己变节,还带领汉军杀死很多突忽将士,一定不会有好下场。
他苦苦哀求张锐,希望能他去汉帝国老州定居。张锐则摇头说道:“定居老州是要得到朝廷许可才行,你立的功勋还不足以被批准入籍老州。我们已经赦免了你参加叛军之罪,又给了你一定的奖赏,你怎能再有非份之想呢?”
后来见巴加哭得悲惨,张锐念及他也算救过游骑的性命,不忍让他丢掉性命,又建议他加入利西族。巴加这才放下心来,连声道谢。他知道要在西部地区苟且偷安,只有加入实力雄厚、坚定跟随汉军的利西族,才能保住自己的小命。张锐能这样安排,已经算是很照顾他了。
就这样,张锐给巴加一封介绍信让他去利西族找达须。后来,达须也给张锐来过信说,巴加此人还算能干,已让他分管一部分家族事务。此后张锐再也没过问此事,渐渐把巴加给忘了。对于这个小人物,张锐没有精力去关心他以后的生活状况。
当知道眼前这个乞丐便是巴加时,张锐特别惊讶。心想,他不是在利西族当管事吗?怎么会落魄到如此地步?张锐很清楚,巴加擅自进入帝国老州境内,已成流民身份。如果他被官府发现,立马会被抓起来遣送回原地。从乌孙州到安江有万里之遥,坐车都需要一、两个月,他走着来的没有半年时间是绝对到不了的。这么长的时间,他是如何躲避过各州府的官差,最终到达安江的?
巴加说出自己的身份,见张锐没有立即说话,以为张锐不认他,又“扑通”跪倒在地,抱着张锐的大腿哭喊起来:“小的就是跟随您,在度信州与叛军作战过的巴加啊。是您把小的从叛军手中解救出来的,难道您真的忘了小的?呜呜……”
“起来吧,我认出你了。你怎么会来到安江的?”张锐见他的口水、鼻涕沾到自己的衣装上,一阵恶心,忙把他拉起来。
巴加一边用油腻腻的衣袖擦着眼泪,一边哽咽着回答:“小的已经走投无路,只能来投奔虎爷。如果虎爷不肯收留小的,小的就再没有活路了。”
张锐与巴加交谈这阵,一些路过的行人频频侧目相望,如果不是看见有十余名骑士环卫警戒,这些好奇的路人,早就围上来看热闹。
张锐也不想再被人当成怪物看,于是对巴加说道:“此处不是说话之处,我会命人将你带回府,你再好好说与我听。”说罢,指定两名骑士留下与巴加同行,自己则带领其他骑士先一步赶回庄园。
来到前厅,发现和鄯正在等他。和鄯问道:“主公,军团不是允许你七月之前返回前线吗?这才刚到五月,怎么就催着你回去?”
张锐是在昨日深夜收到的军团通知,说因急务需要张锐提前结束修养,命他收到信后即刻返回前线。通知是由一排游骑团部的亲兵送到,他们将保护着张锐一同返回乌孙。
这份通知也让张锐心里不安,问亲兵可是游骑团出事?亲兵排长却回答说游骑团在代理团长高朔的指挥下,一切正常。在今年的春季攻势中,游骑团也是率先出击颇有斩获。这让张锐更加疑惑,不是游骑出事,为何会这般心急火燎地催我回去?
不管怎样,张锐接受了命令。今日一大早,张锐就去安江城堡向奶奶和父母告别,本打算下午就动身返回前线。回庄园的路上,被巴加从道边冲出拦住。没曾想今日遭遇巴加,他只好决定推迟到次日清晨动身。
前几日和鄯去外地查看钱庄分店,张锐本以为来不及与他道别,没想到此时见到了他。张锐当即告诉他:“军团来信只说是急务,没有说明具体的原因。我身体基本康复,军情又紧急,不能违令。明日一早就上路。你那边的事情如何?”
和鄯道:“几处分店属下都去察看过,运营较为顺利,主公就不必担心了。”
张锐坐下后,叹了口气,说道:“和鄯,我现在不担心钱庄,只是担心生意上的事情。我们动用定期款来做生意,如果陪了本钱,若存款期限届满,我们拿什么还债?”
这段时间钱庄一直在盈利,张锐的确放心。可是他仍然担心家族新成立的商号能否一直保持正常运转。如果大半商号出现长期亏损,本金血本无归,还款期一到就会现相。其实张锐成立钱庄,并不是想做前世的银行。他的主要目的就是圈钱来自己做生意,可是目的达成之后,就开始忧心忡忡,担心生意不好做,担心亏本倒闭,担心张家苦心经营的良好信誉毁于一旦。只是眼下七、八家商号成立不久,尚且看不出今后的前景如何,也不好表露出忧虑。
而现在他就要返回前线,此后不能亲眼看见商号的经营情况,实在放心不下,只好对和鄯说出压在心中很久的忧虑。
和鄯劝道:“生意上的事情由主母看着,主公大可放心。”
张锐愁眉紧皱,说道:“小意与乌兰都有了身孕,后面几个月,可能精力不济,理事会越来越少。我正是愁这事呢。不如还是由你来总理生意上的事情,钱庄之事就交给其他人做吧。”
和鄯一边向主公道喜,一边叹息,本来由董小意看管着生意,就不会出大的问题。即使有亏损或是经营项目不佳等问题,及时发现也能想办法解决。可主母怀了身孕,不能过度操劳。如果是因此出了意外,怕是血本无归。可是要他去总管生意,钱庄就无法再扩充。
家中可担重任的人才太少,光靠着他一人无法分身两处。家族扩充得太快,人才短缺是摆在眼前最现实的问题。没有可用之人,就是想出好的经营策略,也无法实施。
商议之后,决定还是由和鄯先去监督生意,至于钱庄今年之内就不再开设新的分店。六月份在西京招到的人,都派到现有的钱庄内实习,待明年董小意身体恢复,可以接手生意时,再由和鄯主管扩张分店的事宜。
张锐无奈地说道:“这样也好,可以让新招来的人员多熟悉熟悉钱庄的业务,以后也好独掌一方。”
深感家中缺人的和鄯道:“对招聘而来的人,如果发现有才品兼优者,属下建议把他们收为家臣。”
张锐点头道:“我与小意也有这样的打算。此事也需你多费心,但凡你觉得可用之人要随时留意暗地观察。宁缺毋滥,考察时间不宜过短,至少需要考察五年以上。考察期间,绝不能透露准备收录的意思。考察完毕,如果本人愿意,再正式举行接纳仪式。”
和鄯答应,想了想又说道:“贾菖来家里已经五年,一直表现很好。上次去新韩、百济收粮,又贩去豫州卖,都是由他一手操办,人也很有主见,能力也不凡。属下认为他已经符合被收为家臣的条件。”
张锐虽然见过贾菖几次,却没有单独与他交谈过,便让和鄯介绍介绍此人的来历。和鄯来家里的时间虽比不过贾菖,却是对家中人员都做过一番了解。便详细地把贾菖的情况,介绍了一番。
………………………………
第一百八十章 家中新成员
第一百八十章家中新成员
贾菖祖籍翼州人,二百年前其祖把家迁至玄州平济城安居。贾菖学历不高,只是中学毕业,来家之前一直做小买卖。
家族在平济城修建第一座庄院后,曾经在城内招聘过一次雇工。贾菖就在那次应聘中进了张府,开始他只是普通家人。董小意见他一贯办事认真、正直本分,便逐年提拔,前年升为府中的四大管事之一。
张锐听后,认为条件不错。贾菖出身平民,在张府五年从未出过差错,勤快机灵、办事得力,符合收为家臣条件。家臣与雇佣有很大的不同。佣人随时可能被主家解雇,本人也可以随时提出辞职,他们来家族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挣取养家糊口的工钱。
家臣一词,则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其文曰:“公臣不足,取于家臣。”“家”—也就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凡有采邑的卿大夫家,都设有两套家臣班子,即管理全家政务的家臣和管理采邑政务的家臣。
家臣与效忠的主家之间命运息息相关。古代没有科考制度之时,当官只能是世袭弟子出身。一般的平民很难出头,绝不可能直接被授予官职。平民家有才之人若想出头,就只能先去投靠一个主家。
成为家臣之后,再经过数代侍奉同一家领主,给自家的家世“镀金”,提升自家的地位,成为次一等的家族,这种家族被称为“谱代家臣”。历经几代人的积累,谱代家臣世家出来的子弟,会被上等贵族认可接受,其后代也有可能被委任成地方官员。就如左传中所言,公臣不足,取于家臣。
正是如此,成了某个领主的家臣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家臣只能与主公保持一致,绝不能起背叛之心。如果谱代家族还没有正式成为领主时,背叛主家就意味着自杀。之前数代人的努力都会化为泡影,其后代会受因家族不良名声的拖累,再也难以找到愿意收留他们的家族,也就失去了出头的机会。
做家臣也有一定的风险,倘若主家发达,他们就跟着发达;倘若主家获罪,他们也会受株连。如果明珠暗投,很可能随着主家一起灭亡。所以在选择主家的问题上,他们尤其谨慎小心。而一旦加入主家,不论遇到什么难题,都必须跟主家一条心,一起战胜困难。即使遇到主家造反,也只能硬着头皮跟随,没有退路。
他们知道,即使造反失败,他们的家族也会留下忠义之名。如果运气好,对手不是特别心狠手辣之人,他们的家族一般不会受株连。即使本人难逃一死,家族仍有继续生存的机会。今后这个家族的子弟,凭借着先祖留下的忠义之名,也能够寻求重振家族的机会。
成为家臣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其家族成员也能受到主家的保护。俗语:打狗看主人,一般人也不会去招惹家臣们的子弟。这些人可以成为主家的门人,身份就如投靠王宜的王秉真。王秉真凭借着门人的身份,便可以称霸一方,甚至连普通的官员都对他礼敬有加。正是如此,很多人都想加入大家族中混一个门人的身份,家臣更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身份。
但是,想当家臣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族在收取家臣的问题上态度非常谨慎。府士、门人、佣人可以养很多,但家臣却是精挑细选,少之又少。不仅要才品兼优,还需要被主家认同为心腹,才会被收纳。
家臣不再仅仅是执行者,他们在主家内外事务中都有发言权和建议权。家臣时刻以主家的利益为第一位,在危害到主家利益的情况下,家臣可以拒绝执行主公的命令,主公却不能因此开除他。
家臣不同于奴隶或者仆佣,家臣也可以和主公解除主仆关系,但必须在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才能生效。其中若有一方不同意,关系就要一直维持下去,主家也要继续供养并保护家臣。如果多收几个无用之人,主家岂不是要白白养活这些人,所以各家族收纳家臣时,都是三思而行,绝不敢轻易做决定。
张锐是帝国的新兴贵族,家大业大,却只有和鄯一个家臣,人手奇缺。考虑到贾菖来家时间不短,一直表现良好,又能独当一面,张锐才决心收他为家臣。
主意已定,便派人去叫贾菖面谈。贾菖来到大厅,张锐直截了当告诉他要收他为家臣,贾菖一时错愕。他应聘来张府做工,为的是挣口饭钱。凭借着勤快本分,被夫人提拔成管事之一已是很受抬举了,心想自己的地位也差不多到头了。他很清楚自己的学识,基本不可能被主家收为家臣。
此时一听家主决定收他为家臣,感到很突然,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这可意味着他的地位再次升迁,今后有机会独当一面了。家主如此器重他,让他以为自己在做梦,茫然不知所措。直到一旁的和鄯推了他一把,才将他惊醒。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怎能错过?立即跪倒叩拜:“谢主公赏识,贾菖愿为主公效力,万死不辞!”
张锐见他愿意,命人取来家族卷宗,亲自为他举行了接纳仪式。贾菖以前见过为家中武士、骑士举行的仪式,所以也能照着誓言念,最后用颤抖的手将自己的名字填写到武勇伯家族的名册上。
张锐合上卷宗,对贾菖说道:“今后家族议事,会通知你。议事时你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此外,家中给你分配一座独立的院子作为居所,你的子女由家族供养。月俸五十枚金币。”
贾菖激动万分,这样优厚的待遇他以前从未奢望过,他感激涕零地跪倒谢恩道:“多谢主公,属下一定为家族尽心尽力做事,决不辜负主公的信任!”
张锐将他从地上拉起,说道:“从明日起,家族钱庄的事情暂时由你监管。如果遇到自己处理不了的事务可以去请教和鄯,由他帮助你解决。能够处理的,你就放手去做,不要有什么顾虑。”
贾菖知道钱庄是家族的命脉之一,重要性非同小可。(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刚刚成了家臣,就被任命如此重要的职务,更让贾菖更加感觉自己倍受重用,暗暗发誓绝不负主公之托。
为了尽早熟悉业务,贾菖提出现在就去城里了解钱庄的运营情况,张锐也不留他,亲自写了一份任命书,让他带着去钱庄。
贾菖刚刚出门,一名骑士来报,说刚才在路上遇到的那名乞丐已经带回来了,问主公是否现在就见。
张锐摇摇头,他可不想再闻到那股恶臭味,反正今天已决定不走,便说道:“先让他洗洗澡,换身干净衣服,再让他吃些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