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骑军-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人拉着缓缓地往下放。
“妈的,想大白天就偷袭我们?我看山上的这些突忽人脑子有毛病。将军,属下这就带人去山崖边,保证下来之人不会让他们活着落地。”卢预亭气愤地骂道,说罢转身就准备去召集人手。
“等等。”张锐连忙将他叫住。
“将军有何吩咐?”卢预亭转身问道。
张锐认真地嘱咐道:“不管山上放多少人下来,你要将他们尽数活捉,然后送到我这里来。”
“是!”卢预亭虽不明白张锐为何要活捉的这些突忽人,但已经下了令,他便会毫不犹豫执行。
卢预亭走后,范明说道:“俺觉得山顶之人不像是敌人。”
张锐笑道:“如果我没有猜错,应该是咱们的救星到了。”
杜晗两眼圆睁,惊讶地问道:“难道是援军到了?应该不会这么快就到吧。而且他们是什么时候过的楚河,我们怎么不知道呢?”
张锐说来人是救星时,范明就反应过来,对杜晗解释道:“你忘了,将军也曾下令让高营长带队返回白堡附近伺机行动。我猜定是高营长他们到了之后,见叛军堵住去路,所以才绕道上山准备与我们取得联系。”
杜晗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两声,他的确将这事给忘了。心想,吉元带着大队人马来了,这下我们可有救了。
果然不出张锐所料,半个小时之后,来人被带到角楼里。张锐一见此人,惊讶问道:“秦书,怎么是你下来了?高朔他们都好吧?”
秦书一边对张锐行礼,一边说道:“将军,属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争取到这个任务。高营长他们都很好。”
杜晗、范明等人也很兴奋,围着秦书询问高朔有什么行动打算。秦书也抓紧时间,立即对张锐汇报了百里杨的想法。
秦书言罢,杜晗向张锐建议道:“将军,既然吉元已经将山顶占领,就不用再投粮食下来吧,将我们全部吊上去就行了。”
范明摇头说道:“不行。”
杜晗以为他舍不得放弃已经到手的白堡,便说道:“只要我们脱险,以后再找机会夺取城堡。你忘了将军一再强调的,人才是第一位吗?只要人活着,以后这样的机会多得很。”范明白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张锐问秦书道:“放你下来用多长时间?”
秦书道:“用了近十五分钟。”
张锐便对杜晗解释道:“你想想,放一个人下来需要十五分钟,吊一个人上去至少二十分钟。我们一千六百余人,需要多少天才能尽数上到山顶?”
杜晗愣住了,范明也才说道:“而且城外的叛军用不了多久,就会发现高营长他们的行动,我想叛军将领必定会派人去堵住安山的南侧,彻底切断我军对外的联系。”
张锐点头道:“对,吉元他们在山顶呆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突忽人将安山南侧堵死,我们整团人都会被他们包围。”
这时一旁的邓三耀指着山崖喊道:“看!高营长等人已经在投掷粮草了。”张锐等人往山崖处看,果然一袋袋的粮草从天而降,迅速落向地面。同时也有几十条绳索也在缓缓垂下,上面不知绑着什么东西。
秦书道:“绳索上绑着的是箭矢,高营长怕城堡内的箭不够用,所以也送了些下来。”
“将军,城下叛军有动静了。”角楼上一名观察城外的哨兵突然喊道。
张锐迅速跑到角楼的另一侧,向城堡外望去。只见远处叛军营地内,万余名叛军正在整队集合,像是准备出营。
“定是叛军发现山上正在投掷粮食,想去绕过去阻止。”范明焦急地说道。
张锐开玩笑地说道:“投掷粮食用不了多长时间,而突忽人绕道安山南侧至少需要三个小时左右。等他们到了,吉元早溜走了。你别忘了,他站得比我们高,看得更远,以他的鬼聪明,见到大队人去堵他,还不跑?”
杜晗呵呵地笑道:“将军说得是,吉元这小子鬼着呢,吃亏的事情他是绝不会干的。”然后又对秦书道:“真是感谢你们,不然我们可真是惨了。现在有了粮食,就算城下再来三万、五万突忽人我们也不怕。”
秦书道:“叛军会有这么多人来吗?”
杜晗大笑道:“这里是战略要地,之前叛军是准备拿这里做诱饵伏击我们的援军。我们已经将消息传出去了,援军不来之后,叛军必定会全力将城堡攻下来,不然他们真是成了偷鸡不成赔蚀把米。哈哈……”
这时张锐脑子里突然闪现出一个念头,激动之下差点儿跳将起来。心想,奶奶地,你们不是要困死老子吗?老子还就不想走了,这次再给你们点教训尝尝,看你们今后还敢不敢老想着要困住我。
想罢,对秦书说道:“我写一份信,还是烦你上去带给高营长,让他马上照办。”
秦书道:“如果要将属下再吊上去,至少需要半个小时左右。时间紧急,属下就不上去了。将军还是将信拴在绳索上吊上山崖即可,高营长就在山顶,他会看见的。”
“好。你留下来吧。”张锐也不再多说,立即命邓三耀取来纸笔,将自己的想法写上,然后命人送到山崖处。
一个小时后,山崖顶上的游骑退走。卢预亭兴冲冲地来向张锐报告,“将军,高营长投下来的粮食,够咱们一日三餐吃上一个月的,而且还放下来了十五万支箭矢。”
杜晗高兴地说道:“有了这些东西,咱们守上二十天没有问题。”
范明却并不开心,面带忧虑道:“现在,咱们的援军短时间是不会来了,如果叛军发现伏击计划失败,必定集合两岸部队强攻城堡。也很有可能再派有攻城器械的部队来,咱们能不能守城堡,能守多久城堡都是问题。”
张锐斩钉截铁地说道:“不论多久,咱们一定要守住城堡,就是全体战死也在所不惜。我相信只要咱们挺过十几二十天,便会有转机。”
范明问道:“您是说援军会在二十天后到来?”
张锐自信地说道:“也许是二十天,也许是三十天,战区一定会派援军来的,而且援军人数应该不少。”
范明疑惑地说道:“可是现在战区内的部队基本上都有任务在身,剩下的还需要据守西海州和大宛州的几处城堡,防备鲜卑人。哪里还有大批的援军?”
张锐笑了笑说道:“集合城堡内的全体将士,我要给大家讲话。”
范明等人虽疑惑不解,还是按照张锐命令,去集各自的部下集合。半个小时之后,城堡所有的人都来到了外城墙上,排成整齐的队列,准备接受张锐训示。
张锐大步流星走到队列的中央,大声说道:“兄弟们,眼下的情形你们都看到了,我们已经被突忽人包围在白堡之中出不去了。但是,兄弟们不要灰心,我们身后的战友不会看着我们送死的,他们会想尽办法来营救我们。所以在他们到来之前,我们要竭尽全力守住城堡。兄弟们,有没有信心?”
“有!”一千六百余名将士的声音洪亮而整齐。
张锐看着这些勇士们,说道:“我们游骑自进入西部战区之后,屠城掠地、破敌取首无算,杀人父兄、掠人子女无数。我们在突忽人眼中是魔鬼,是十恶不赦的凶徒。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天生就喜爱屠杀?
“错!我们是在履行军人的职责。身为军人,职责就是杀敌。我们与突忽人虽不是天生的仇敌,但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并无仁义可言。我们在前线的所作所为,都对得起国家,对得起陛下,对得起国内的百姓,对得起战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可是敌人却不这样认为,他们将我们恨之入骨,欲剥皮啖肉,方才解心头之恨。兄弟们,你们心里也很清楚,一旦被他们抓住会是怎样的悲惨下场。守住城堡,我们就还有生的希望,丢了城堡,定会死无葬身之地!
“今日之事,我们都不能抱有幻想,把我们的性命都抛开吧。拿出我们所有的勇气和能力,让突忽人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什么才是真正的无敌勇士。你们有没有信心与城堡同存亡?”
张锐的话语,调动起了将士们的血气,大伙儿放声高呼:“有我无敌,不死不休。我等誓死与城堡同存亡!”
张锐见部下的士气高涨,更加坚定了守城决心。他之前是想到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敌军不是再玩围城打援吗?那我就来一个守城待援,看谁能将谁吃掉。
用自己这部人将突忽军队牢牢吸引在白堡城下,甚至吸引更多的敌军到来,然后让他们拼死攻城。一边消磨敌军的士气和战力,一边等待战区有时间调集大军来白堡。只要计划、指挥得当也许会就此将城下聚集的叛军消灭干净,如果战事顺利,甚至有可能将兰城郡一起夺下。
他已将这个想法写在信中,让高朔尽快通知刘武周。张锐相信刘武周会对这个计划感兴趣,也会想方设法去调集部队,来完成这个利益极大的战役。
当然在围歼时机到来之前,最关键是看一千六百多名骑士能不能牢牢地将白堡守住至少二十天,还能不能吸引来更多的叛军。
………………………………
第一百五十四章 陷阵军团
第一百五十四章陷阵军团
汉元792年6月23日,即张锐等人被围困在白堡的第九天时,十余名将军先后走进风铃城汉军西部战区总部的会议室。
众人刚刚坐定,战区参谋长刘武周开门见山地说道:“将军们,今日统帅殿下召集各位来总部,是有一件重要情况要通报各位,希望大家献言献策,一起商讨如何解决问题。”说罢看着韩擒,示意由他讲话。
“还是由你讲吧。”韩擒将发言权留给了刘武周。
刘武周也没有客气,接着说道:“6月13日,白堡已被飞骑军游骑团占领……”
听到这一消息,众人都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有的甚至跟身旁的人悄声议论起来。白堡的地理位置,其坚固程度,夺取白堡对汉军的重大意义,在座之人全都十分清楚。这样一个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城堡,竟然被骑兵占领了?
杨义臣听到这一消息,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张锐这小子运气之好如有神助,这么大一件功劳又被他捞走。如果以后的他一直福星高照,一往无前,迟早有一天地位会超过我,要想整治他就更加不容易。
还没等大家平静下来,刘武周又讲出了另大家更加意想不到的消息:“张锐将军带着两营人虽然占据了城堡,却被随后赶来的一万五千突忽军围堵在城堡内。到今日为止,他们已经被敌人围困九天。众位都可以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去营救他们。”
杨义臣顿时心情大好,幸灾乐祸地想,那小子终于有背运的时候了。他死了活该,只可惜游骑团的两营人要给他垫背。为了游骑团的两营精锐,还得要派遣援军。无论如何,这次可要抓住机会定他的罪。
想到这里,杨义臣首先说道:“游骑团的两营将士被敌军围困,依我之见,战区有必要派援军去将他们解救出来,不过必须追究张锐的责任。此次游骑的任务是驱赶兰城郡的平民南下,占领城池并不在他们的职责范围之内。张锐此举明摆着就是贪功,为了自己的贪念,置游骑团众将士的安危于不顾,才导致游骑陷入被敌军围困的危险处境。若不严肃处理,不足以严明军纪。我建议,先解白堡之围,然后就地免去张锐的团长职务,押回风铃城做进一步处理。”
他的话得到了一部分人的首肯,纷纷说道张锐自大贪功,行事轻率,应该追究其责任。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时,史万岁面无表情地说道:“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总部召集我们来的目的是商议怎样解围,而不是商议如何处罚张锐。诸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明确主次轻重,老是讨论如何处罚张锐,而不想办法营救他们,恐怕张锐没有机会活到接受处罚的时候。”
刘武周也说道:“太平侯殿下说得对,时间紧急,不必要的话题以后再议,今日只说救援之事。”
史万岁和刘武周的话语,让这些人闭上了嘴。杨义臣也发觉自己表现得太心急了。张锐已经被敌人围困了八天,现在是否还活着都是问题,还谈什么处罚?
暴熊军团指挥官元景山,疑惑地问道:“我部的两师和飞骑军的一师不是在陆柯将军的带领下驻守在突忽人的楚河营垒对面吗?那里距离白堡只不过五百里,如果张锐请求援军,将求援信直接送到陆柯手里不就行了?为何千里迢迢向战区总部求援?这一来一回要耽误多少时间?”
杨义臣岂肯错过打击张锐的大好时机?说道:“我看张锐是急昏了头,被敌军包围后便不知所措,放着就近的地方不派人去求援,反倒将信直接送到战区总部,连我飞骑军总部也没有收到他的信。这样的人怎么配当……”
没等他把话说完,刘武周挥手打断了他:“张锐为什么会将求援信送到战区总部,这其中是有道理的。而且不止张锐的信送到战区总部,陆柯也有同样的求援信送到战区总部。现在我为各位将军详细地解释一下。”
听了刘武周的解释,众人才知道整个事情的详细经过。原来张锐占领白堡之后,便派人通知了陆柯。陆柯得知此事后,即刻派遣一团人前去白堡。那一团人上路两天后,就遇到了张锐随后派出的信使,才知道突忽人想用围城打援之计。
步军团立即退回到陆柯的营地,向陆柯汇报了此事。最初陆柯对突忽人是否果真采用围城打援的战术半信半疑,于是派遣了麾下的骑兵前去仔细侦查,结果发现白堡对岸的确埋伏有一支两万以上的叛军。
证实了突忽人的战术之后,陆柯感觉左右为难,如果派去救援张锐的人数少了,很可能会被对方吃掉。如果派去的人多,自己这里的力量将大大减弱。再或者全军开拔去救援张锐,对面的突忽人很可能趁机将班迪山口占领。一旦突忽人占领班迪山口,自己即便救出张锐,两支军队都会被突忽人截断退路。不得已,陆柯只得火速命人通知战区总部,速派援军。
而张锐后来又与城外的游骑取得了联系,并让这部游骑团给战区总部送回了一封信。在这封信上,张锐提了一个建议,准备用白堡为诱饵,吸取大量的叛军汇集城下,然后让战区总部调集足够的兵力南下。待敌军精疲力竭的时候,再一举将他们围歼。此战成功,或许兰城郡也会一战告捷。
大多数将军听到张锐构想出的这个计划,都惊讶不已。在他们的印象里,张锐顶多是个冲锋陷阵的料,制定作战计划,而且是这种大型作战计划,怎么看他也没这水准。但如果不是他制定了整套作战计划,又会是谁呢,谁又可能在这个紧急关头急中生智作出如此完整的计划,而且自愿将战功拱手奉送给他呢?
杨义臣怀疑这个计划是刘武周想出来的,假意说成是张锐考虑的计划。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张锐的过失。如果这个战役取得成功,凭借这个计划,张锐不仅不会受到处罚,反而还会受到奖赏。心道:唉!有刘武周这些人处处维护他,整他谈何容易?
认为刘武周做出计划奉送给张锐的大有其人,武勇军团指挥官杜陵就是其中之一。张锐与他无冤无仇,即使刘武周送功勋给张锐,也不关他的事。他只关心这个计划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他心中迟疑,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