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骑军 >

第200章

大汉骑军-第200章

小说: 大汉骑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一名偏将对纳瓦建议道:“长官,这样疾行,前后队伍拉得太长。属下建议,还是让前队稍事休息,等等我们吧。现在他们与我们之间至少有七八里以上的距离。”

    纳瓦看了看天上的太阳,正在缓缓向西坠落,两个多小时后,天就会黑下来。不加紧赶路,天黑前必定上不了大道。

    纳瓦道:“不行,待走上大道之后再稍稍放慢行军速度,夜里赶道本来就速度不快,小道又不好走,如果现在放慢速度,只怕会耽误更多的时间,那么明日日落前,我们不一定能赶回木尔城。”说罢,见那偏将还有些疑虑,便又说道:“我知你是何意思,放心吧,左师和一团昨日过去了,他们遇到疯虎自然会派人通知我们。既然没有通知,就证明疯虎还在木尔城附近或是已经转移到别处去了,你就放心吧。”

    “是!属下多虑了。”那名偏将诺诺而退,虽是口中不说了,但心里疑惑未消。

    此时,二团前队已经来到一条小河边,河上架设有小桥一座,两岸山岗起伏,但坡度都不大,树木也稀少。因桥面不宽,前队将领命令部队依次过桥,过桥再走一两里地,就可以转上大路。队伍才过去数百人,那名将领便听左侧山岗远处传来号角声。

    “有敌军靠近,准备迎战。”将领厉声高呼,前队的突忽将士们立即面向左侧,取出武器准备作战。就在这时,号角声从道路地前方和右侧同时传来。不断响起的号角声让大家都清楚了,汉军正从三个方向包围而来。

    不久马蹄声从远处传来,马蹄踏在山石和坚硬的土地上,像阵阵雷鸣,而且雷声越来越大,低沉的节奏震撼着所有的心人。

    军官们高呼着自己地部下,排好阵势准备迎敌。河对岸的数百士卒,被桥上拥挤的人挡住退路,只好在河对面单独布阵迎敌。虽然军官竭尽全力招呼自己的部下,可是士卒们显然都慌乱起来。有地甚至手脚颤抖,呆立着不知所措。

    正在慌乱时,突见左侧山岗上,冲上来两匹战马。一些举着弩弓的士卒正要射击,被军官们大声制止。仔细一看,才发现是己方的斥候,刚才正是他们首先吹响预警号角。

    这两名斥候像是非常紧张,一边朝身后观望。一边催马想冲下山来。马正离开山顶,几支箭从他们身后飞来,两人同时中箭,身体摇晃着栽下马来。其中一名斥候因脚挂在马镫上,被座骑一直拖到山下,全身血肉模糊惨不忍睹。见到这样的情景,附近的突忽士卒更是变了脸色,有的偷眼观望四周。有的去看本队长官。

    突然间,惊呼声四起,山岗上出现了一个汉游骑的身影,随后他地周围不断有骑兵冲了上来。“射击!”各队的军官们大声叫嚷着,命令着自己的手下朝山上射箭。

    其实不用他们下令。手上有弓箭的士卒这时都在朝着山上射击。一轮射击后,有数名汉骑被射落马下,当大多数弓箭手正在低头拿箭之时,山上传来一声高呼“前进!”随后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前进!”声。

    这是汉军发动进攻时必呼的口号。只要这句话响起。随之而来的必是如潮水般的攻势。呼喊声落下,如雷鸣般地马蹄声再次响起,山岗之上地数百汉骑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澎湃,朝着坡底地突忽人冲来。

    震天动地的声音,彪悍异常地气势,瞬间让大多数去年才加入第七军团的士卒崩溃。他们丢盔弃甲,双手抱头,哀叫着转身逃离。本队的军官无法制止逃亡。杀了一个,又有四五个开始逃离。

    待骑兵们冲入突忽人队列中时,背后的上岗上又出现了大批地汉骑。这些新来的汉游骑没有立即冲锋,他们停马立在山上,对着下面做精准射击。一些努力拼杀的突忽人即使躲过汉军的马刀,也躲不过随之而来的箭羽。

    接着更遭的情况出现,最先过桥的数百士卒已被河对面汉军击败,正在慌乱着从桥上败退过来。不过桥面狭窄。逃命的突忽士卒拼命拥挤。不断有人落水身亡。一些侥幸逃过来地士卒,又冲出队列中。推搡着一些士卒向后退去。队伍越来越混乱,几乎接近崩溃的边缘。

    前队将领见此,知道大势已去,命令身边的一名传令兵迅速将前队受伏击的消息传回后队。待那名传令兵走后,突忽将领大喝道:“将士们,为突忽献身的时候到了,疯虎是从来不留俘虏的,大家还是拼死作战吧。”说罢,领着自己的十余名亲兵向汉军发起进攻。

    他们刚刚冲出不远,便被山岗上的汉游骑发现。游骑见到一名将领正在组织反击,立即集中朝这个方向射击。两轮之后,那名将领以及周围地百余名突忽士卒均被射死。

    失去指挥地突忽士卒,顷刻间土崩瓦解,士卒们纷纷逃离。因汉军已是三面包围,他们只能向后跑去。汉骑们也让开道路,仍由他们逃走。待大部分士卒都逃走后,才缓缓地跟在他们身后和两侧的山岗上,射击跑在最后之人。

    在汉骑地驱赶下,这波败军跑了数里,遇见了纳瓦带领的中军。前队将领开始派出的那名传令兵根本没有能跑回中军,他骑着马,山岗上的汉军首先照顾了他。没跑出几步,便被连人带马射成刺猬。

    此时,纳瓦突听前面吵杂声大作,奇怪地抬头往前方望去,只见前方队形已是大乱,呼喊逃命声,一些军官的喝止声,惨叫声不断传来。纳瓦瞬间明白前队已被汉军击败,正向着这里逃来。

    “该死!”纳瓦怒骂一声。身边的军官也不知他是在骂自己轻敌,还是在骂前队没有及时将遇袭的消息传回。

    “命令各营列阵迎敌。速将消息传到后队,命令他们准备迎敌。你们都到各营去,监督士卒不能退,有不听令者,杀!”纳瓦虽突然遭遇袭击,但他毕竟是经历过沙林会战的将领,没有被突如其来的袭击慌了手脚。立即对身边的几名军官以及传令兵下达了命令。几人接令而去。

    纳瓦纵马登上左侧的上岗向远处眺望。十几名亲兵也慌忙跟着在后面跑了上来,立在他的左右。前面的混乱越来越严重,一些刚刚列好地阵势又被败退过来的前队士卒冲乱。部下不断地倒下,有的是被随后而来的汉军射杀,有的是被自己误杀,更多是被自己人推倒践踏而死。

    看到眼前的场面,纳瓦眼中流出了热泪。他又想起了沙林会战时,最后时刻第七军团被汉军突破之后的情景。沙林会战时与他交好的战友几乎都死去。当时他就发誓自己绝不再会败得如此惨。结果时间才过了一年多,因为自己地轻敌,惨剧再次发生。部下也因自己的轻率而纷纷送命,内疚之心使他又羞愧,又气恼。

    随着汉军不断靠近,利箭如飞蝗一样从纳瓦的身边和头顶飞过。在危险的局面中,在纷乱的千军万马和刀光箭影中,他像山岳一样地屹立不动。

    “长官。我们还是暂且退……啊……。”一名亲兵头目向他喊道。喊声还未落,便被远处射来一支箭射中胸部,惨叫着倒地。

    这名亲兵才倒地,他骑的战马也中了一箭,马狂跳数下。然后轰然倒下。纳瓦也被摔倒在地,被亲兵们扶起后,跳动了几下,倒地时被马身压住的大腿虽然很疼。但没有伤到骨头。

    抬眼见十余汉骑正向这里冲来,纳瓦拔出刀来,向下山的部下高呼道:“兄弟们跟着我来,冲锋!”说罢,带头举刀朝对着自己而来地汉军冲去。他现在想的是,用这一段的部下发起冲锋,拼死阻击汉军一段时间,只要遏制住汉军的攻势。待后面的部下重新整队,还有再战地希望,不然今天怕是要全军覆灭。

    “杀!”他身边的亲兵毫不犹豫地跟着他冲向汉军。山岗下的部下们或是没有听见,或是因为听而不闻,跟着他冲锋之人不满两百人。不过在山下冲锋的部下,还没有冲出五十米便会汹涌败退来地同袍推搡着向后面退去。

    只有纳瓦带着他的亲兵在山岗上接近了迎面而来的汉军,不过几十米的冲锋路程上纳瓦的亲兵几乎被汉军射杀干净,最后只剩下纳瓦与一名亲兵冲入汉军之中。

    面对飞驰而来的汉骑。纳瓦挥刀砍去的同时。身体猛地下蹲。一把骑刀呼啸着从他的头顶飞过,而他手中地刀却在那名汉军大腿上划下深深的一道口子。那名汉骑飞快而过。纳瓦刚刚站起身,感觉自己突然像是飞了起来。

    景物不断旋转着进入的他的眼中,但他看不清楚,因为他在空中转动的太快。转动数圈后,感觉自己已比较稳定的朝着一面。这时,他看见了一个无头的尸体,正在摇摇欲倒。他是谁?纳瓦很奇怪,他感觉那人很像自己,起码他的身体很像自己。

    难道自己已经被汉骑斩首?纳瓦像是有明白了,“咚”地一声,他感觉自己掉到地上,并且快速地翻滚起来。待停下之后,那具无头的尸体正好倒在他地身边,断颈之间流出的鲜血涌到了他脸贴地的一方。

    “他就是我。”纳瓦带着最后的意识死去,因为最后他看见了那具无头尸体的脖子上挂着的一串佛珠。那是他的妻子在沙林会战之后专门去庙里感谢佛祖保佑,顺便又为他求了一串佛珠,说是能带着更好的运气。

    纳瓦战死两个小时后,张锐出现在离他尸体不远的地方。

    “报告将军,我军已经击败这股叛军。杀死大约三千人,剩余叛军都逃走了。根据您的命令,部队入夜之后都停止了追击。”

    “卢预亭,你不愧是游骑团的一员猛将,在两个小时之内就几乎全歼了五千叛军。好!此功给你记下了,回去之后定会给你奖赏。”张锐高声夸赞着卢预亭,并当众许诺回去会奖赏他。

    “谢将军!”卢预亭感激地对着张锐行礼。说起来,提议攻击这股敌军的是范明,做具体攻击计划的是张锐。卢预亭只是遵照命令行事,现在张锐将此功记在他头上,自然对张锐感激不已。

    “范明。”

    “到!将军有何吩咐。”

    “你的功劳也记下了,今后要多提建议,知道了吗?”

    “谢将军!”范明也感激地对他行礼道谢。

    卢预亭和范明虽跟随张锐的时间不算长,但也很了解他的为人。在没有违反军令、军纪的情况下,张锐对部下一贯是以夸奖和鼓励为主,不仅不抢部下的功勋,而且会将功劳都记到部下的身上。这就是部下们心甘情愿为他效力的原因之一,也是令卢预亭、范明等人真心服从他、尊敬他的原因之一。

    “传我的命令,今夜就渡过度信河。过河之后,再寻找地点休息。”

    “是!将军!”卢预亭、范明、唐特等部下立即高声接令。

    当夜,飞骑军游骑团的两营人马在张锐的率领下渡过度信河,自此,他们终于冲出突忽人的包围圈,开始踏上返家的道路。
………………………………

第一百二十八章 军官培训

    第一百二十八章军官培训

    “报告!”

    “进来!”

    张锐与裴仁基一同走进房间,向三位战区最高将领行礼问候。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礼毕,张锐将一份报告递到韩擒的面前,道:“这是末将整理出来的最近两个月游骑团侦查敌情的记录及作战报告。”

    韩擒接过报告,低头翻阅。刘武周站起身来,打量着两位心腹爱将,见他俩都带有疲乏之色,便关切地说道:“战区统帅考虑到你们在外没日没夜地执行任务,本来特许你们回来后好好休息几天再来汇报情况的,可你们偏偏性急。这报告是你俩昨夜熬通宵赶出来的吧?”

    “将军,军情第一,属下不敢耽误。”张锐恭敬地回答道。

    “坐吧,坐下慢慢说。”战区副统帅刘炯挥手对他俩说道。

    待张锐、裴仁基坐定后,刘炯便问道:“游骑团的伤亡大吗?”

    “回殿下,游骑团在任务其间,为国捐躯者共计五百二十四人,受伤者一千三百一十三人。其中绝大多数伤员可以留在部队养伤,只有二百二十三人需要转移到风铃城内治疗。”

    “不错,深入敌后近两个月,经历大小战斗数十场,歼灭敌军三万余人,击败敌军七、八万。与你们的战功相比,这点人员伤亡算是很少的。这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足以证明你们都是优秀的将领。”韩擒大致浏览了一遍报告后,称赞道。

    “游骑团是最精锐的部队,从骑士到各级军官个个都是好样的。如果末将再有大的损失,就太对不起优秀的部下。”张锐谦虚地回答道。

    韩擒将报告顺手递给刘炯,又对张锐说道:“根据这次的侦查结果,谈谈你地看法。”

    “是!这次游骑团分成两队。分别侦查了新罗州和度信州的北部地区。末将就先说说东路,游骑团三营、四营、六营在末将的带领下对度信州的兰城郡、普尔郡、木尔郡进行了侦查。发现叛军在葱岭地区布置有大约十万人精锐部队,而普尔和木尔两郡也有近十万人,不过这两郡叛军的战斗力明显不如布置在边境上的部队高,里面有许多都是征召不到两年的新兵……”张锐将侦查到的情况在基本复述了一遍,并讲了几次与突忽第七军团地交战经过。

    “末将回来之时,无法再走葱岭地区。那里已经被叛军防备得更加森严,只得向西进入新罗州。后由草原返回乌孙。经过这次侦查,属下认为,兰城郡是续西部草原之后,我军必须要夺取的战略要地。只要占领兰城郡,叛军就失去了最后的屏障。到时候,我军既可以向西进攻击新罗州,也可以南下攻击普尔、木尔两郡。到那时,叛军再也没有取胜的希望。灭亡之日不远矣。”

    韩擒听了张锐的建议,微微点点头。葱岭地区北侧一直被汉军控制着,而突忽控制着南侧,葱岭地区是双方都想争夺控制的战略要地。长期以来,葱岭地区因地势险峻。又是双方重兵布防的重点地区,一时谁也无法轻易得手。

    数年来双方相互也都发起过几次攻击行动,去年突忽人还利用柏寒城堡为诱饵,吸引了汉军的主力后。发动了西海州战役,最后顺利地夺取了西海州。

    现在西部草原战略要地已落入汉军地控制之下,如果再控制了另一个战略要地葱岭,那突忽的末日就不远了。从张锐话语中,韩擒认可他,他能看清大局,也是一名合格的将军。

    张锐最后说道:“至于西路侦查的情况,由裴仁基上校介绍。(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他比末将更有发言权。”

    裴仁基是第一次见到战区的两位统帅,这时见他们地目光都转到自己身上,心里莫名地紧张起来。刘武周见他略显紧张,便说道:“仁基,将你看到的和心里怎么想的据实讲讲便可。”

    “是!”裴仁基稳定了一下情绪,说道:“卑职这部侦查的结果都在报告上,卑职也不再多说。只有一点,卑职一直心存疑惑。回来地路上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

    “哦?是什么问题?”韩擒感兴趣地问道。

    “回殿下。卑职在侦查新罗州西部的霍拉郡时,发现叛军正在往这里调集物资。”

    韩擒闻言眉头紧皱。霍拉郡北部是西海州的卡拉郡。西部是北波斯州的马蓝郡。突忽人往这里调集物资必是想攻击西海州中部或是北波斯州。

    显然刘武周与刘炯也是这样想的,都在思考突忽人具体的攻击方向,一时众人沉默不语,房间内立刻静了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