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骑军 >

第137章

大汉骑军-第137章

小说: 大汉骑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骑马,妈的样样都不耽误,要是等回去找医生取,怕是老子的命都丢了,哈哈哈哈……”

    张锐说得正带劲,一转头又看见乌兰站在达须身后不远处,正呆呆地盯着自己。乌兰何时过来的?张锐不自在起来。张锐经大战之后,兴奋劲儿还没有过去,又刚刚顺利取出了箭,伤口已无大碍,心里一痛快,口里就没遮拦地乱叫开了,本以为这里都是男儿,就算说些粗话,也无所谓。

    可是没有想到乌兰也在这里,作为兄长,当着她面说粗口,自然感觉有点尴尬。张锐讪讪地对乌兰说道:“乌兰妹妹也在这里?为兄不应该说粗话,妹妹莫怪。”突然又意识到自己还没重新穿好衣装,急忙对邓三耀叫道:“快将我的衣甲取来。”

    达须这时也才看见乌兰来了,于是呵斥道:“乌兰,昨天我是怎么吩咐你的,你不好好在迁移队里呆着,跑到这里作甚?”

    乌兰这才清醒过来,将目光看向达须,见达须身上也是处处伤痕,眼泪又落了下来,哭着说:“虎哥将草原部落的人赶走后,迁移队已安全了。(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我不放心你,所以便集合了二千人,也赶来接应你。”

    达须见她担心自己,心一软,也不再训斥她。缓和语气问道:“迁移队里的伤亡大吗?”

    乌兰蹲下身子,从怀里掏出一块方巾为达须擦身上的血迹,说道:“左右护卫队的人死伤近半,迁移队倒是没有受到损失。其实大家最担心断后队的安全,你们是族里的主心骨,如果你们都不在了,大家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

    达须放眼环顾战场,见方圆十余里内,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二万族人到底能剩下多少,达须也不知道。但是经过这战以后,青壮大多死伤,利西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到鼎盛之时。

    想到部落、家族都差点毁在自己的手中,心如刀绞。张锐这时已经穿好衣甲,见达须神色黯然,知道他担忧部落的未来,便上前拍拍达须的肩膀,安慰道:“五弟,不用担心。到了乌孙,那儿的牧场基本上没人使用,利西部落看上哪块就要哪块。那儿也临近汉军的控制区,族人的安全也不必担心,过几年利西族又会繁荣起来。”

    张锐说的是实话。原乌孙境内西部草原上的部落都已迁移到别处,那里几乎成了没人居住的旷野。利西部落在那儿安家落户,也是很好的选择。充沛的牧草资源,安定的环境,为快速恢复利西族的元气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达须点头道:“虎哥,小弟一切听从您的安排。前些时候,小弟为了通过一些部落的控制区,用大量的牲畜作为平安通过的交换条件。现在族里的牲畜已经不多,小弟担心以后数年,族人们会挨饿。”

    “现在还剩多少牲畜?”

    “还剩下不到三十万头。”

    张锐也有些为难,一个十万人的大族,现在只剩下三十万的牲畜。肯定不够全族人用,何况还需要用牲畜去换取必要的生活用品,如此算来,只怕利西真的数年里都不能吃饱饭。如果单靠战区补给他们粮食,也不是长久之计。怎么解决这个难题?看来要好好想想办法。

    张锐心里虽是这样想,嘴里却说:“别担心,利西族不会受穷挨饿的,这事就由为兄来考虑,五弟你就别担心了。”

    达须也不对张锐客气,点头答应。张锐又笑着说道:“五弟,你还不知道吧。为兄来时,乌兰妹妹正带着百余名姐妹对草原部落的人发起冲锋。利西家有这样的女儿值得骄傲,乌兰妹妹也是女中豪杰啊。”

    达须知道乌兰从小爱骑马射箭,但在达须心目中,一直只是个爱哭爱闹,遇到什么事情都需要哥哥们帮忙的小女孩。不曾想乌兰在战斗时,还能带人冲锋陷阵。达须感觉很易外,心想,什么时候乌兰的性格也变得如此坚强了?

    乌兰听张锐夸奖自己,顿时羞得满脸通红,低着头不再说话。不过张锐的身体又浮现在眼前,他那强健的体魄上,布满了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新旧伤痕。要经过多少次惊心动魄的战斗才会留下这累累伤痕啊。满身的伤疤,都是浴血奋战的真实印记,有着层层叠叠伤痕的人才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好汉。

    战场大致打扫过后,天已经黑了下来。张锐与达须商量后,认为伤员过多不宜连夜赶路,于是就地安下营帐驻扎下来。

    夜幕一拉下来,大伙儿便觉难熬起来。首先气温急剧下降,断后队辎重早就丢失,没有营帐取暖,感觉快要被冻僵。张锐命令亲兵们将随身携带的几座营帐搭上,把受伤较重的伤员搬入营帐。

    再接着,各种蚊蝇成群结队出动。白天虽也有蚊虫叮咬,但人们还能坚持。然而,一到夜晚,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轰”地窜出成片成片的蚊蝇。成群结队,密密麻麻,人们要不断挥舞着手臂才能驱散它们。只要稍有停歇,“呼啦——”一下,蚊虫又会围攻上来。

    受伤轻的人还好办,可以不断走动避开蚊虫,或者不断驱赶蚊虫,避免遭到大面积叮咬。可受伤较重的伤员便会满身布满蚊虫,远远看去,像是穿了一件外衣似的。许多受伤很重都没哼过一声的伤员,此时却不断地呻吟。

    正在张锐与达须急得不知所措之时,迁移队来了数千人,他们拉着几百辆牛车,上面堆满了柴草和干牛粪,也带来了无数的食物。

    达须迅速下令燃起篝火,片刻后,成百上千堆篝火燃起。来的利西族人又在火堆中放进一堆堆的草药,草药一经燃烧后,冒出股股浓烟,这才将可恶的蚊虫从身边驱赶走。

    张锐和达须、乌兰一起围坐在火堆前,吃着牛羊肉,喝着架在火堆上煮烫的马奶。张锐赞叹道:“五弟,迁移队是谁在管理?他能想得如此周到,实属不易,为兄也想见见这位人才。”

    达须一边嚼着口中的牛肉,一边说道:“是和鄯在管理迁移队。他也是利西家族的后裔,他的爷爷是我爷爷的兄弟。不过他只是善于管理内务,并不擅长武艺,族中很多人看不起他,都说他像个娘们儿,没用!”

    张锐笑道:“利西人崇尚勇士,和鄯不善武艺的确会被人看不起。不过依为兄看,他会成为一个豪杰,五弟你对他不可轻视,一定要好好让他好好发挥特长。”

    乌兰奇怪地问道:“和鄯哥哥不论骑术还是箭术都比不过我,甚至十一二岁的小孩子也比他强,所以五哥才会允许他不用加入护卫队。虎哥哥,您怎么会说和鄯哥哥是豪杰呢?”

    张锐爽朗地大笑道:“人活在世上不能只依靠武力,评价一个人也不能只看他的武力如何。看一个人,关键要看他有没有智慧和特长。如为兄和五弟是以武力擅长,大多数人不及我们,所以我们可以算是一个人物。但并不代表为兄和五弟对其他的所有事都很精通。所以人只要精通一样事务,让绝大多数人都不及自己,那么他就算是一个豪杰,值得世人尊敬。”

    张锐说完,见乌兰脸上还是带着不服气的神情,便问她:“乌兰妹妹,你说和鄯送来这些物资,是不是我们最需要的?”乌兰点点头,张锐接着又问:“我们并没有派人叫他运来,他是如何得知我们需要这些东西呢?”

    乌兰摇摇头,张锐微笑地说:“这是他根据今天战事的结果预见到的,他预测到后队经过一天的苦战,辎重肯定会丢失。没有辎重就没有粮草,作战的人就会饿肚子,也会被蚊虫叮咬,所以他立刻派人送来这些东西。乌兰妹妹,这里距离迁移队已经很远了,这些物资一定是你刚动身带人走,他就已经安排上路了,否则也不会在天黑之时赶到。而且,有了这些车辆,明日伤员也好运输。你说,他想料事如神,又考虑得这样周到,能不算是个精通内务之人吗?既然他精通内务,那么他当然也就是豪杰人物。”

    达须闻言若有所思,低着头琢磨着张锐的话。以前他的确也看不起和鄯,如果和鄯不是他家族的后裔,达须根本不会用他。现在仔细想想,张锐说的话很有道理,一个人能擅长一样,精通一样也是不简单的事情,也许以后族内的内务还要依靠和鄯来处理。

    第二日,张锐与达须带着战后剩余的万余名利西族人上路,追赶迁移队。这万余名族人中几乎有三分之一已不能骑马,昨日和鄯运输物资的马车,正好可以运送这些伤员,使得大部队的前行速度基本没有受到伤员拖累。这时,乌兰才心服口服,对和鄯的看法也大大改变。

    第三日,张锐一行追上迁移队的时候,追击突忽人的高朔与张旭义也带队返回。利西族的安全也更有保障了。张锐命令高朔营担任断后,走在迁移队后方五十里。张旭义带领两个连,对经过的部落进行监视。另二连人一左一右担任侧翼护卫,张锐带一连人跟随中央的迁移队。

    这时张锐也见到了和鄯,发现他年龄也不大,不到三十岁。人看上去,的确比较瘦弱,话语也不多,给人一种很斯文的感觉。张锐在利西人诧异的目光下,向和鄯敬礼,并亲切地与他交谈,语气也很恭敬。

    张锐表现出来的敬重的态度,也令和鄯受宠若惊。他没有想到张锐这样勇名远播的英雄人物对自己如此恭敬有加。自己不善勇武,多年在族内遭到的只有冷眼与嘲讽,从来没有谁对看重过自己。现在突然有人对自己言辞恭敬,彬彬有礼,一时间感觉很不适应。和鄯感概万千,也对张锐好感大增。

    以后的数日里,张锐大多数时间与和鄯一起聊天。从和鄯的口中,张锐了解到,和鄯也读过大学,七年前毕业于西京商务大学,算起来是王敬宝的同校校友。于是张锐对和鄯更加亲近起来,两人越谈越投机。待到达乌孙之时,张锐与和鄯已建立起了友情。

    利西族顺利到达乌孙境内,张锐对达须说:“你带着族人先看看附近的牧场,合适的尽管占用,不会有人阻拦。为兄先回去交令,为兄的部下也暂时留下。今后族人怎么生计,待为兄返回后,再作商议。”达须感激地点头答应。

    张锐又吩咐了高朔与张旭义一番,于是带着亲兵返回风铃城,向刘武周汇报这次任务的情况。

    张锐来到团部,与刘武周一见面,就见刘武周笑吟吟地祝贺他:“张锐,你回来得正好。恭喜你了,你被近卫军选中了!”
………………………………

第六十三章 近卫军

    第六十三章近卫军

    刘武周的话,让张锐一下子愣住了。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近卫军,这是多么神圣的名字。几乎所有骑兵部队官兵们都梦寐以求,希望加入该军团。近卫军是皇帝陛下的亲兵,也是大汉国第一位元帅亲自创建的部队,是圣祖时期立下过无数辉煌战绩的勇武之师。能成为近卫军中的一员,荣誉也会随之而来。

    将士们想加入近卫军,不仅是因为近卫军是皇帝亲兵,不仅在于它有辉煌的过去,也不仅是可以获得荣誉,更主要的是利益更大。

    骑士们想加入近卫军,是因为除了皇帝御驾亲征外,一般不会轻易上前线,这样就可以确保自己的安全不成问题。而且近卫军待遇好,他们每年除了国家给的俸禄以外,皇帝还会给他们另外一份俸禄。退役时,除了退役金外,国家还会给退役骑士额外的几十亩地作为特别奖赏。再则近卫军的驻扎之地,全在繁华的上都附近,一旦遇到休假期,骑士们也可以随时到上都游逛。

    军官们加入近卫军的好处就更多,特别是军衔越高、职务越高的军官好处也会越大。近卫军的军官们自中级以上,在朝廷内都有官职品级。如近卫军指挥官在朝廷内是正二品的大员,称谓是“枢密院近卫军统领”。他可以参加朝廷议会,可以参与朝廷议事。

    像张锐的营级职务,在朝廷里也挂着从四品的官职,地位可以与帝国五十州的布政史相提并论,也算是朝廷的高级官员。而且,如果张锐进入近卫军,随着以后地位的慢慢提升,将来有朝一日进入内阁,也不是没有可能。现任内阁成员中的贺若弼,就是前任近卫军指挥官。

    不过话又说回来,近卫军虽然好处甚多,却极难加入。由于近卫军的骑士们是皇帝的亲兵,要求他们必须绝对忠于皇帝。要进入近卫军,比的不是骑射功夫,而是比血统,比家世。谁的血统更接近皇室和王族,谁的家世越清白,谁就越有可能被选中。所以近卫军中的大多数骑士是皇室和王族成员的后裔,少数也是沾有这两族血缘关系的人。

    近卫军军官们的挑选条件略逊于骑士的挑选,军官都是从飞骑军和彪骑军中选拔出来。但同等条件下,血统就成为首要条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近卫军不至于成为摆设,不至于成为一支没有战斗力的部队。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军官们从主力部队中层层筛选出来,大多数经历过战火考验,由他们指挥和训练近卫军的骑士们,既可以使皇帝放心,也能保证近卫军的作战实力。

    如今近卫军选中了张锐,张锐猜想,除了自己有勇名,是经过战火考验的将领外,自己身上的血统也可能占了很大的份量。自己可以算是同乐皇帝的侄儿,自然符合进入近卫军的条件。

    去还是不去呢?张锐又一次陷入艰难选择的矛盾之中。如果进入近卫军,按自己血统,加上平日谨言慎行,晋升应该指日可待,有把握在三十岁之前晋升将军。成为近卫军的少将,在朝廷里就是从二品的大员,离进入帝国高层也不远了。只要不犯错,再加一点好运,在五十岁之前大有可能进入内阁。

    再则说,按自己现在的职务,到了近卫军就可以申请将家室安置在驻军附近。自己也有很多机会和家人团聚,以后子女也能在上都的学校读书,董小意甚至可以经常回上都的娘家看看。

    张锐不是圣人,也没有太大的野心,安乐稳定的生活曾经是他梦寐以求的。这样一个对自己、对家人都会有好处的机会就摆在眼前,自己能一口拒绝吗?显然不能。可是要说离开飞骑军,离开前线,张锐心里又充满了留恋的心情。

    飞骑军里有太多太多的朋友,游骑团里也有太多太多的战友,三营将士更是跟随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还有杨英、达须等等兄弟朋友们都在前线,自己能没有留恋,说走就走吗?

    刘武周见张锐露出苦恼之色,心里也是喜忧参半。能被近卫军选中,是千载难逢的好事。刘武周听一位在战区总部的朋友说,今年近卫军只挑选两个中级以上职务,一个营长、一个团长。

    战区的中军官尚显将战区内的中级军官名单研究了一番后,对韩擒建议马钰和张锐最为适合。尚显提出,马钰和张锐既是勇武之士,身上也带有皇室血统,虽然马钰的血统稍远,不过也符合条件,现在整个战区内就属他们二人最符合入选近卫军的条件。

    韩擒看过马钰与张锐的档案后,也点头同意,要求尽快办理此事。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就让他们立即移交部队,去上都近卫军报到。前几天,马钰已经动身前往上都。刘武周接到通知后,既为张锐能入选近卫军感到高兴,也为自己的队伍中即将失去一员大将感到遗憾。

    刘武周没有立即派人通知张锐,只对战区总部来的传令官说,张锐正在执行一项重要的任务,此时不宜更换,待张锐完成任务回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