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十万大道 >

第71章

十万大道-第71章

小说: 十万大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寒翅蛇的蛋,也被叫做玄蛇。”祝大师坐在地上,似乎陷入了回忆。

    “玄蛇?也是洪荒残存的孑遗之一吗?”唐云忽的想起了爪蟒,疑惑道:“为什么爪蟒非要得到这玄蛇蛋?”

    “不是要得到,是在保护,那玄蛇蛋本就是那爪蟒生的蛋。”祝大师徐徐道:“让你们知道也好,无论是角蟒、爪蟒、玄蛇。还是如今八域之中普通的蛇蟒,他们都有共同的祖先,在洪荒时代属于同一种生物。”

    “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洪荒以来它们就一直在进化,有的没有角,有的没有肢,最成功的进化要算生活在八域中最普通的蛇蟒,他们虽然无角无肢,但却繁衍迅速,适应力强。”

    “虽然稀少,但是像爪蟒这类半洪荒兽倒也存活了下来,在角蟒、爪蟒族类中每隔五百年就会诞生一只玄蛇,这只玄蛇会带来史无前例的大旱,大旱时期的环境最适合像爪蟒这类半洪荒兽的生存繁衍,而这对处在进化前端的生物无疑是一次残酷的屠杀。 q i s u w a  n g 。  c c  '   奇 书 网 '”

    祝大师抹了把额角冷汗,强笑道:“《山海经》说,玄蛇,五逆之一,见则大旱,万物残灭,重现洪荒。虽然现在的八域半洪荒兽势单力薄,但是它们每隔五百年都会诞生出一只逆天兽,这就是天意。”

    “《山海经》?”唐云警觉的摸向了绑在小腿肚中的两本书,见书还在,顿时松了口气。《山海经》中不仅记录了极南之洲上的妖兽,还记录了八域之洲上的洪荒兽的演变,这本书竟然记载了千年之前的事情,不愧是佛国城三宝,可恨在我手里却被人掉了包,唐云咬牙切齿。

    “这怎么可能,一只小兽就算在厉害也不可能使整个天下大旱吧?这不可理解啊。”倪丁听的冷汗直流,大叫起来。

    “从洪荒到如今的帝朝,其间两千多年,关于逆天兽的记载从来都写在正史中,就算再不可理解,但事实就是事实。”祝大师斩钉截铁道。

    “这到底是何道理?”寇宗也不禁问道。 q i s u w a  n g 。  c c  '   奇 书 网 '

    “生灵大地,千象万种,每种生物都有其生存的法则,现今的环境十分适合处于进化前端的生物,但对于半洪荒兽来说不啻于桎梏,现今的环境令他们繁衍缓慢,甚至灭绝。”祝大师道。

    “为了生存,为了繁衍,所以他们每过五百年便催生出一只逆天兽,然后逆天而为,真难以置信,这个世界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寇宗接道。

    祝大师摇了摇头,道:“不是一只,是五只。”

    “什么?竟然会催生出五只逆天兽?”倪丁大叫。

    “没错,逆天兽又被称为五行之兽,这只玄蛇就是会使天下大旱的火兽。”祝大师捻着卷翘的山羊胡子道。

    “竟是火兽为什么会散发出奇寒?会不会搞错了。”倪丁小声道。

    “这些寒气不是玄蛇发出的,是黑蛋发出的,玄蛇的蛋与爪蟒的白蛋别无二致,只有拳头大小。之所以有这层黑壳是为了防止玄蛇的火气外泄,以免引起别的生物的注意。”

    “如果将这只黑蛋毁掉,大旱会消失吗?”寇宗沉声道。能直接了当解决的事情寇宗绝对不会拐弯抹角,这是作为军人的潜质。

    “没用的,这是天兆,谁也阻止不了,就算破坏了这黑蛋,大旱依然会来临好了。我们回孤首山,时间不多了。”祝大师拍了拍手中的黑蛋,站了起来。

    突兀的,黑蛋表面飘出一股寒气,整个蛋身剧烈的抖动起来,寒气犹如针砭,直袭双手骨髓,痛的祝大师一声惊呼,慌忙将黑蛋丢了出去。

    众人反应过来之时,只听一声脆响,黑蛋撞在岩石坚硬的棱角上,应声而裂。

    一股诡异的怒火在黑蛋内部膨胀、爆发,将黑蛋表面的裂痕映射成无数条不规则的红线。黑红之间,显得诡异莫名。

    就在大家目瞪口呆之时,“哄”的一声,鬼火冲开了黑蛋,迅速将黑蛋包裹起来,一阵“咝咝”声后,鬼火化作一股浓烈的白烟消散在空中。

    余晖中,四人围在诡异的黑蛋前,默然无语。

    黑蛋不见了,显在众人眼中的是一只拳头大小的白蛋,和祝大师说的一样。

    “唐云去把它捡起来,除了你没人再敢动它了,”祝大师揉了揉被寒气所伤的双手,缓缓道:“看来天下真要乱了,连逆天五兽都相继出现了。还好玄蛇已经认唐云为主,还不算太坏。”

    在方才鬼火烧灼下,白蛋周围的岩石竟然被熔化,经过短暂的冷却形成了一道道凝固的黑色溪流。

    唐云没有想到这白蛋散发出来的饿热力竟然如此惊人,便连熔炉镇中的热力恐怕都不及这鬼火吧。

    “小心被灼伤。”白蛋周围的异象自然被倪丁尽收眼底,倪丁拉了拉唐云好心提醒道。

    “不用担心,只要不是别人动它,它是不会散发鬼火的,去吧,我们要走了。”祝大师说完便向鸟喙中走去。

    冷汗顺着鼻尖滚落到岩石上,“咝咝”的刺耳声令唐云脸色瞬间煞白。白蛋周围的岩石还是如此炽热,这白蛋只怕更烫吧。要是再散发出一股热力,只怕自己两只手都要化掉了。唐云弯腰伸手,却是停留在了白蛋上空。

    祝大师竟然让我拿,自然有他的道理,现在大家都看着自己,若是不拿起来,这个人可就丢大了发了。

    唐云深吸口气,猛的探手而入,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还好没有释放出那股可怕的热力。看着静静躺在手中暖烘烘的白蛋,唐云不禁露出了微笑。

    也许这就是缘分吧,既然你认我为主,我们就是朋友。唐云小心将白蛋揣入怀里,这才朝鸟喙走去。

    这白蛋为爪蟒所生,爪蟒虽然不是唐云害死的,但也是因唐云而死,何况唐云还大啖其肉,而这白蛋竟然还认唐云为主,这是何道理呢?而倪丁与唐云同样吃了蟒肉,但白蛋对倪丁却是排斥,这又是何道理?

    难道是天命安排,还是另有隐情,这些都不重要,祝大师担心的是玄蛇毕竟是五逆之一,会不会反噬其主呢?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

第一百四十四章 青鸟

    144

    二十年时间,孤首山已经不是原来的死火山了。'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

    盘旋在孤首山环形山顶的上空,唐云与倪丁兴奋不已,这是第一次站在这么高的地方鸟瞰大地,连高峻的山顶都尽收眼底。

    青鸟腹中一共有四个大舱,成一字型从鸟首一直延伸到鸟尾,与凤凰的三角舱略有不同,青鸟整个鸟身比较细长。

    首舱名为狎骑舱,舱在鸟首,舱内空间成锥形,能从青鸟的两只眼睛看到外面,而且整个控制机括都在舱中,其中绞盘、梢杆、铜钮令人目不暇接,可见这青鸟倒也不好控制,难怪首舱被称作狎骑舱,狎的意思是驯养,驯养安妥了才能骑乘。

    中间两舱都被称作腹舱,里面空间狭小,和一般甬道差不多,想必青鸟巨大的双翅连接在腹舱外壁吧,里面的机括定然十分繁杂。

    尾舱叫江濆舱,这里的空间是四个舱中最大的,至少可以容纳五十人,尾舱也安装有琉璃舷窗,可以看到青鸟外面的景象。

    “益愿狎青鸟,拂衣栖江濆。这首尾两舱便是从这首诗中来的。”祝大师将寇宗留在狎骑舱控制青鸟,自己带着唐云二人在青鸟腹中走动一圈,将鸟腹中的情况简单的述说了一遍,以满足两个青年的好奇心。

    青鸟是传说中的神迹,两人自然十分稀奇,但是倪丁转了一会,便索然无味,其实说白了青鸟和地龙车差不了多少,只不过青鸟体型要大得多,再就是一个天上飞,一个地上跑而已。(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好看的小说)这是倪丁理解的。

    但是青鸟对于唐云来说却多了一层意义,唐云涉猎颇广,尤精术数和机括,对于飞行原理的研究更是痴迷,如果大家还记得在倪公府中唐云用竹子做的那支竹蜻蜓的话,就知道唐云对于飞行也颇有造诣。

    唐云做的那支竹蜻蜓虽然小巧,但却没有多大用处,而且在空中也只能飞行一时。但这青鸟就不一样了,简直可以称之为神迹,青鸟传说是五百年前的天工门所造,其他两大神武械也是出自天工门之手。

    五百年前被人造出来,但是五百年后却被人称之为神迹,难道五百年前的人比之现在的人要聪慧很多吗?虽然唐云不愿承认,但是现在的人别说仿制神武械,连神武械的原理都一知半解,这种差距令唐云深感自卑,这是跨时代的自卑感。

    “来,你们过来,给你们见识一下千里镜。”祝大师走到狎骑舱中的舷窗前,将舷窗中的一个暗格打开,从里面抽出了一支黄铜管,铜管前尖后阔,约莫三尺来长,尖处直径只有一寸,阔处直径却又一尺。

    唐云捧着千里镜,细细看了一遍,原来铜管是空心的,在首尾处各镶嵌了一块圆形透明琉璃。(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无弹窗广告)如此怪异的物什唐云还是第一次看到,看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个用法,不由有些窘迫。

    倪丁站在一旁,好奇心起,从唐云手中接过千里镜,也**了起来。

    “祝大师,这黄铜管能放闪电?”唐云何此一问呢?原来这千里镜一词古已有之,乃是闪电的代名词。在《天象九数》中便提到,“惊世先生,雷之声也;千里镜,电之形也。”

    “此千里镜非彼千里镜,”祝大师正要打开谜底,却见倪丁忽的大叫一声,竟然将千里镜扔了出去。

    “小心啊。”祝大师以短小身材竟然高高跃起,当空将千里镜捞到怀里,虽然起跳潇洒,但落地却令人失望,直跌了个四肢朝天。

    “你小子小心啊,这千里镜我还没弄研究透彻,要是摔坏了就报废了。”祝大师摔的面红耳赤,气喘吁吁的爬了起来,用衣袖小心的擦拭着千里镜的表面。

    “哈哈,祝大师好身手啊。”寇宗坐在控制室中,正好看到这滑稽的一幕,忍不住笑道。

    “倪丁,你刚才怎么了?”

    倪丁搔了搔头,傻笑道:“我还以为青鸟要坠毁了,但是眼睛从千里镜离开却又看到地面好远,我还以为见活鬼了。”

    “见个屁鬼,愚蠢,世间之道何其深奥,终其一生有能了解多少,不要把未知嫁祸给鬼怪。”祝大师吹胡子瞪眼,生气道。

    “原来是这样,这么神奇。”唐云从祝大师手中小心接过千里镜,将尖口放在眼前,阔口对准舷窗。一瞬间像是穿越了时空,孤首山上的一草一木,还有那些奇怪的建筑群都历历在目,真是太神奇了。

    “这东西是我一位忘年之交在西域发现的。”祝大师捻着山羊胡子,神情肃穆道。

    “往年之交?”倪丁轻声道。

    “没错,他叫徐景山,虽出身白璧书院,却不进仕途,独爱游历。小徐年少丧父,五年前其母又病逝,三年守孝过后,了无牵挂,便追随游圣足迹,游历天下,志著游记传世。”祝大师拍了拍唐云,道:“如今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要多结交天下俊才,这探索世间之道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了。”

    “徐大哥不进仕途,独爱游历。可见此人性情忠介又颇为孤傲,如此人物自然要多多结交。”倪丁连连称是。

    祝大师轻咦一声,对倪丁青眼看去,这小子也是难得的人物,颇有见地。

    祝大师与倪丁你一言我一语,说的不亦乐乎,而唐云却举着千里镜,照着舷窗外,一动不动。

    透过千里镜,首先看到是孤首山顶那黑洞洞的火山口,如此深邃的黑暗,似乎可以将所遇到的一切事物吸纳进去。

    往下,是一圈赤色的岩石带,这里寸草不生,裸露的在外的岩石像一张张面目狰狞的鬼脸。

    赤色圈下出现了一些绿色,愈往下绿色渐深,一直蔓延到山脚下,在这些苍翠的树木之间还流淌着数道山瀑,犹如白练般飘荡在山间。在树木掩映的山脚下还有一片弯月状的湖泊。湖泊环绕在山脚东侧,可以看到有三座巨大的暗红柱子从山腰处的密林中直插到湖中。

    唐云脸上流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将千里镜紧紧贴在琉璃舷窗上,三座巨大的人造柱子,参照那些高耸的树木,足有二百丈之高,二百丈这是不敢想象的高度,一座城池中最高的建筑莫过于观星台,但也差了这些柱子五倍的距离。

    再细看,这些柱子好像还在转动,如果大家还记得闽牧州那些火龙炮的话,那么一定会觉得这些转动的柱子与火龙炮的炮身很相似,柱身自下而上都缠绕有一圈圈螺旋状的沟渠。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山腰处的那三道瀑布应该是人造的,这些转动的柱子通过柱身一圈圈螺旋状的沟渠而将水从低处引到高处,从而提供了瀑布的需求。

    虽然唐云这样猜测,但是唐云知道要打动如此巨大的柱子周而复始的转动,应该使用的是特别的机括吧,至于这种机括传输的是何种能量,到了孤首山自会知晓。唐云已经等不及了,孤首山对唐云来说,有太多的惊奇,所有的一切都应该是神迹般的存在,这算不算一扇对唐云悄然打开的门?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

第一百四十五章 重聚

    145

    孤首山下,飞瀑亭中。

    两位老人相对而坐,光洁的石桌上放着一支青玉酒壶和两只白玉酒杯。

    侍立在侧的童子端起酒壶将刚喝完的两只空酒杯填满。

    随着玉液潺潺流出,斜靠在亭柱上的魁梧老头望了望即将落下去的夕阳,轻叹了口气。

    “老祝就要回来了,我们什么时候动身,如今该安排的你也都安排好了。”魁梧老头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这老头虽然须发皆白,但身板挺直,倒也威武,高大的体格比之寇宗也不相上下,两指宽的黑带将长长的白发束在脑后,一脸花白长须飘在胸前,虽然胡须稀疏,倒也显出几分飘逸。魁梧老头手中不住把玩着一支短笛,短笛约一尺来长,通体玄黑,不似凡品。

    “我们还要等,这事急不得。”端坐在对面的老人身穿白袍,两鬓斑白,细长的双眼眯成一线,瘦长的脸上笑容可掬,显得温文尔雅,一派儒者风范。

    对面的小童见酒杯又空了,忙拾起酒壶就要填满,却见魁梧老头道:“这酒杯忒小,小陶啊,去取只碗来,顺便到山下观望观望,回来了没有。”

    看到这里,大家定然已经想起了这三人是谁,没错,正是文武二侯,闵君臣和廉如海,那童子就是救走寇宗的陶安。

    当日在朝堂上,文武二侯为了阻止唐侯说出天震之论,不惜缴上天牌,但结果却还是惹怒了帝君。

    这几年,朝中并不安稳,三侯殚思竭虑才稳住局势,对于宗朝余党的存在,天策府虽然没有采取激进的措施,但却一直在暗中监视,以控制宗朝余党的发展,毕竟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对于宗朝余党,闵君臣一直采取的怀柔策略,希望可以将其同化。

    但是令闵君臣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方缴了天策牌,在帝君的默许下,李复庭竟然率领天命教徒狙杀天策府的暗探,连闵君臣都不禁惊叹,自己策划了二十多年的天策府竟然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