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49章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49章

小说: 明末亲军锦衣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

    既然不能打压他,那只能是笼络他,让他成为自己的人,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人。让北镇抚司不脱离自己掌控,最起码,不是骑在自己的头顶。

 第107章 新的任务

    上司骆养性的心思,赵兴早就琢磨透了,面对赏赐自己宅子的笼络,赵兴赶紧千恩万谢之后小心的解释:“属下当了这么长时间的千户,做什么事当然逃不过大人的法眼,也弄了不少的钱,换一座宅子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赵兴的坦诚,骆养性很满意,这说明他对自己依旧是没有隐瞒私弊,很好,作为现在只是名义上的上司的,最喜欢的就是这种人。

    赵兴看到他眼神里缓和的神情一闪而过,赵兴得意:“后世的那本官场厚黑心理学,自己没白学。”然后就继续说着自己的理由:“我也提过买所新宅,但是这座宅子是老宅,娘住习惯了,不愿意搬走。所以我只能够将周围的三四座房子,高于市面三倍的价格买下来,让娘住的舒服些。”然后又一指那些笨手笨脚的丫鬟仆妇:“娘又舍不得这些乡邻姐妹,我就又将他们雇佣过来。与其说是雇佣他们做事情,还不如说就是陪娘做个伴儿。”然后苦笑着一摊手,“所以就是现在大人您看着这样子。虽然有长者赐,不敢辞的圣训,但属下也不敢忤逆了娘,所以,还请大人看在属下一片孝心的份上,请收回成命。”

    这样高大上的推辞借口,尤其那句长者赐不敢辞的说法,就连骆养性都没有因为赵兴拒绝自己的收买而恼怒,反倒不得不感叹:“家有孝子如你,真的让人羡慕啊。尤其你让我看到,你是一个念旧的人啊,好,很好。好吧,那么我这个长者就收回啦。”

    赵兴连忙感激涕零的感谢骆养性成全了自己的孝心。

    坐到简陋的厅堂里,骆养性翘着二郎腿笑眯眯的对赵兴道:“你的孝心,的确让我感动,虽然我也知道,父母在不远游,但有件事情还得需要你亲自去跑一趟。”

    因为有了赵兴有了对他长者的称呼,骆养性也就不再本官本官的,而是我的自称了,这样让人看来,再次回到了当初两人的关系,更拉近了两个人的感情。

    赵兴赶紧道:“大人吩咐,一定是公事,正所谓吃谁的给谁办事,为大人分忧跑腿也是我的分内之事,怎么敢因私废公呢?有什么事情,只要大人吩咐下来,就算是刀山火海,属下在所不辞。”

    对于赵兴的这样表白,骆养性感觉到非常满意,尤其在前面他的孝心念旧铺垫下,更显得这份忠诚的可贵。

    “什么水里火里,说过了,说过了。”骆养性就笑着摇手,但转而严肃的对赵兴道:“我交代给你的任务,也是当今皇上的意思。”

    赵兴立刻肃容聆听。

    “上次的时候,郭广生捅出了陕西巡抚欺上瞒下的事,皇上一直耿耿于怀。而你后来又说出了陕西已经有流民聚众造反,然而皇上悄悄的查遍了兵部和内阁送上来的所有奏折,却没有一点点的消息。虽然你说的可能是事实,大臣们说的也可能是事实,究竟到底谁说的对,皇上想要得到真相。于是就将这件事情交代给了咱们锦衣卫,我准备让你的北镇抚司去办,一万这是钦案,是北镇抚司的职责,也是皇上对我们的信任啊。”

    赵兴很理解现在崇祯皇帝心中的矛盾,魏忠贤擅权的时候,锦衣卫和东厂嚣张到了顶点,被文武官员,包括当时作为信王的崇祯单纯的正义所厌恶。

    这才出现了后来打倒了阉党,东林上位之后,崇祯皇帝能够接纳东林党人,裁撤锦衣卫和东厂的强烈要求。

    然而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变故,事实胜于雄辩,又不得不让崇祯皇帝感觉到,自己正在慢慢的被东林党人所架空,而赵兴和郭广生的事情,又让他感觉到,自己的确是被东林党人所蒙蔽了。也这样就出现了,他对谁都不信任的心态。但不过好在,同样是经过了这么多事,崇祯总算是明白了,自己最可信赖的,还是自己家的亲军奴仆。这算是一种进步吧。

    其实,不是官员集团不可信任,是因为官员集团一旦陷入了党派之争的时候,他们就迷失了自我,一切都以党派利益为最高利益,而党派反过来,又能最大化的维护他们的利益。

    党派可以团结更多的人为一个目标努力,但党派又会为了党员的利益,而危害了最多数人的利益,这就是党派的利与弊。

    所以才出现,他准备派锦衣卫去西北,查一查到底西北出了什么事。

    不过皇上派锦衣卫西北悄悄的调查事情,难道必须要一个北镇抚司的镇抚去吗?在山陕也有一个锦衣卫的千户所在,完全可以胜任的,为什么这次骆养性,却指派赵兴去,其中还不是夹带着私人的私货?

    赵兴蹿升的太快了,快到已经威胁到了他骆养性的地位,但他没有办法,因为赵兴的后台太硬,硬到了他真要想明目张胆的压制赵兴,最终可能是被皇帝直接将他踢走。

    拉拢是必须的,但如果能将赵兴边缘化那是更好。只有将他赶出北京城,将锦衣卫最主要的职权北镇府司,依旧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才是最关键的。

    至于赵兴去西北,会有什么样的结局,骆养性心知肚明。

    西北之乱,别人不知道,但天下耳目的骆养性怎么能不知道?他巴不得这次赵兴一去不回,死在外面才好呢。

    赵兴心念电转之间,就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关联,但他还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皇上的吩咐,大人的信任,属下敢不肝脑涂地。”

    对于赵兴这种毫不犹豫的接受任务,骆养性表示了相当的满意:“见贤,果然是我的忠诚手下,好好的做,你的前途无可限量。”

    面对这等于说与没说的许诺,赵兴在相当的感激涕零之后,提出了自己小小的要求,“属下为了连接咱们家的外援,留下了这10万银子给东江镇的毛帅。这笔银子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如果通过各级官员层层克扣下去,最终到了毛帅手中也不过是九牛一毛,就失去了我们的目的。所以属下有个不情之请,能不能让我将这件事情,直接经手处理完毕?还请大人裁决。”

    明朝的文官集团,贪污腐败可以算作中国历朝历代官僚集团之最,即便是东汉末年的那些官员,如果和明朝官员的贪污腐败相比,也只能羞愧的甘拜下风。

    不要拿明朝的官员俸禄低下说事,这只是其中之一。其他历朝历代的官员贪污,不过是维持在为自己的生活付出。但是明朝的官员,他们不单单为自己的腐朽糜烂贪污腐化,最主要的是,他们已经成为了一个阶层的代言人,为了他们所代言的阶层的利益,不惜损毁更多阶层的利益,最终将这个大名弄的是轰然崩塌。从这一点上看,东林党,已经极度接近于后世的党派性质了。

    这才是他们最可恨的地方,尤其以自诩清廉君子的东林党为最,越是君子,越是男盗女娼,龌龊无比。纵观前世后代,喊反腐败倡廉最高调的,往往就是最大的贪官。

 第108章 去皮岛的目的

    一想到文官集团那种贪污克扣到令人发指的行径,骆养性就恨的牙痒,想一想原本是自己的银子去收买毛文龙,却最终便宜了那些文官集团,怎么不让他肉疼的同时,感觉到痛心彻骨的愤怒?

    骆养性想了一下,然后询问道:“你将这笔银子押送过去,往返也就20天,可以。”

    赵兴赶紧辩解道:“大人,属下认为,将银子直接送到东江镇去,既不能吃也不能穿,不能救急。现在东江镇最缺少的就是粮食和军械,所以属下认为,将这一笔钱换成实实在在的东西送过去,对毛帅的作用更大。”然后解释:“10箱子的东西,和五六十船的东西放在他的面前,哪一个更能让他对咱们感激涕零呢?”

    骆养性略微想了一下,立刻拍手:“见贤果然是见识深远,掌控人心,连送礼这样的东西你都能拿捏的这么恰到好处,果然了得。”

    赵兴连忙一脸童真的谦逊,表示自己不会送礼的,就比如送您的东西,那都是不值钱的玩意,就是给您家的孩子当玩具的,嘿嘿,哈哈。

    骆养性大度的道:“好吧,给你三十日采购,然后我派人运到皮岛去。”

    足可见,骆养性想要撵赵兴离京的心情是多么的迫切。

    赵兴却请求道:“去皮岛,还是属下亲自去为好,这倒不是属下信不着其他兄弟,而是要想收买毛文龙做我们的外援,我认为还是属下能说的清楚。”

    赵兴要去皮岛是有他的目的的,做为一个先知先觉的穿越人,他要劝说毛文龙不甘心受死。

    从袁崇焕杀毛文龙的整个过程上看,毛文龙是甘心受死的。

    原因其一就是他在铁山之战中,没有得到一钱一米,一兵一卒的朝廷支援。

    没有支援也就算了,反倒是在开始到最终的胜利,整个过程都被闪动官员和朝廷官员弹劾诬告。

    毛文龙一个人在孤独的为国浴血厮杀,而身后却是一片看热闹的人在横加指责怒骂,这让本来就桀骜不驯的毛文龙这么能心理平衡?

    桀骜不驯的人,最容易将事情走入极端,要么和原先一样,一个弹劾的折子上去,毛文龙就毫不客气的怼回去。要么就是彻底的气馁放弃。而从这次大战之后,毛文龙再没有一个折子上来和群官打嘴巴官司,这让深知后世结局的赵兴感觉到担心——毛文龙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他心灰意冷想要放弃了。

    还有证明毛文龙自甘受死的地方就是,袁崇焕是在毛文龙的老巢杀的毛文龙。当时他可是带着三百百战余生的干孙子去的,那战斗力,根本就不是袁崇焕带的五百扈从所能比拟的,当时只要毛文龙一声令下,不要说袁崇焕不敢杀他,他袁崇焕都该担心自己能不能走出东江镇。

    而最后,袁崇焕有尚方剑,毛文龙也有,袁崇焕的尚方剑是崇祯给的,但毛文龙的是天启给的,在级别上要高过袁崇焕,只要毛文龙拿出尚方剑,指责袁崇焕捏造的罪名不实,争取一个自辩的机会绝对没有问题。只要争取了这个机会,袁崇焕擅杀大员的事情就会败露,即便崇祯不喜毛文龙,也得掂量掂量事情的轻重的,那么毛文龙就绝对不会死。

    结果毛文龙听完袁崇焕捏造的十条大罪之后,没有拿出尚方剑,没有辩驳反抗,而是亲自阻止了自己手下三百干孙子的反抗,就那么坦然的甘心就戮。

    从总总事情反应来看,毛文龙是自寻一死。

    所以,赵兴决定,单单从物资上缓解毛文龙的窘境是不能真正改变毛文龙的结局的,自己必须亲自去东江镇面见毛文龙,自己需要好好的和他谈谈,解开他的心结。

    还有一点,那就是,赵兴已经明显的看出,崇祯要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只能依靠他的孤臣。其中包括这次破格擢升他为锦衣卫北镇抚司的镇抚这个事件,虽然看着自己一时间位高权重,但从北镇抚司和锦衣卫整体的关系上看,更是直接让自己和锦衣卫分离,跟骆养性的锦衣卫分庭抗礼,让自己失去了整个锦衣卫的依靠外,又其实成为了骆养性的敌手,虽然也算是一种锦衣卫内部的制衡,同时让自己更为孤单。

    孤臣是什么?孤臣就是有事你上,有错黑锅你背。平时让你荣耀无比,出了乱子,就丢出去平息众怒的弃子。

    现在的状况是,自己愿不愿意当孤臣的事,而是不想当都不行,崇祯这个坑给自己已经挖在这里了,自己必须跳,而且跳进来,还得感谢他一点点的填土掩埋自己。

    我命由我不由天,虽然在这个万恶的封建时候,你崇祯也休想任意摆布我。我绝不做无助的孤臣,因为我有老娘要赡养,有小妹要培养,有小奶狗要照顾,有秀芬大小姐——算了,这和大小姐没关系,有秀芬要疼爱,我还要有孩子,孩子会有孙子,孙子——反正我又太多的责任,我绝对不能死,活不出灿烂来都不行。让我做孤臣?见你的大头鬼去吧。

    孤臣的命运悲惨,是因为孤臣真正的孤单,一旦皇帝不需要你的时候,就不费任何力气干掉你。

    但自己这个孤臣要是掌握着一股实力在手,让想要抛弃自己的崇祯都要忌惮呢?嘿嘿,那结果就不好说了,到时候,说不得,你敢对我这个孤臣不利,那我就和你掀翻桌子。咱们一拍两瞪眼。

    也正是存在着这个心思,赵兴绝对为国为民,拉毛文龙一把。同时自己这么努力的帮毛文龙,自己也会在东江镇的将士百姓心中,留下最大的好感影响。

    有了这样的良好开始,到时候再加以笼络,孤悬海外的东江镇,就是自己强大的奥援,就是摆脱自己孤臣宿命的资本。

    之所以赵兴能摆脱孤臣宿命,最大的本质是,赵兴生在后世,没有受到这个时代文人的那种儒家的毒害,他是一个纯粹的利己主义者。

    所以,赵兴要实现拉拢毛文龙东江镇成为自己奥援,他要给这个烟尘滚滚奔向灭亡的大明马车刹车,要撬动这个大明马车的运行方向。赵兴准备劝毛文龙和山东官员缓和关系,更主要的是,他要去皮岛,救毛文龙的命,为大明保住一个拖后金后腿的强大力量。

    只要毛文龙不死,今年十月后金建奴绝对不敢绕道外蒙侵扰京畿,那么京畿无数人将得活命,关键的是自己朋友的爹——英国公张维贤。

    对于赵兴的请求,骆养性微笑点头:“见贤果然勇于任事啊,那好吧,我就奏请皇上,你先去皮岛料理了这件事情的首尾,然后再去西北。”

 第109章 江南筹粮

    晚上的时候,赵兴见到了郭广生给他寻找到的商人。

    过桥居,一个雅间里,赵兴见到了江南的粮商郑宏达,现在苏杭粮商商会的会长。

    面对这已经是高高在上的镇抚司镇抚,郑宏达并没有表现出他的诚惶诚恐,因为他身后的实力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他也可以在这天下人人恐惧的锦衣卫面前,表现出他独有的实力和从容。

    在这个年代,按照后世的说法是,资本主义已经开始萌芽。说人话就是,资本家和商人,在这个时代,已经成为一个阶层,成为一股实力,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有了足够的话语权。尤其是以东林党人为代表的,士绅豪门大家族,和士绅权贵大家族经济来源的商业和手工作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经济规模,有了一定的势力。

    就比如说不久之前,爆发的杭州纺织业工人罢市的事情,4万纺织业工人为了抵制官府变相的苛捐杂税主敲骨吸髓,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罢市斗争。按照历史书上说,这叫工人阶级的觉醒。

    同样按照规矩,若是在其他朝代,包括这个大明,手工匠人是最低等的人群,你敢把事闹事,等待着你的只有以谋反罪给予无情的镇压。但这次却与往常不同,朝廷迫于各阶层的巨大压力,不但没有进行镇压,反倒杀了当时的杭州知府,才平息了这场民变,可见当时商人和作坊主的势力大到了什么程度。

    面对着这个让人谈虎色变的镇抚,郑宏达不卑不亢的施礼:“草民拜见大人。”

    赵兴是一身平民的装束,哈哈笑着一把扶起他:“在这里,我不是大人,只是想和你做一笔大生意的买卖人,来来来,快快的坐下,咱们谈了一下商业上的事情。”

    郑宏达微微一笑,心中充满了鄙夷,但也佩服赵兴的坦率。

    只要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