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42章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42章

小说: 明末亲军锦衣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没等崇祯说话,王承恩直接跪倒:“皇上,赵大人说的对啊,多吃,吃好才能多做事,做好事,这个连普普通通的百姓都知道,您何必为了省下一口,节约点银子就苦了自己呢。皇上一定要这样,老奴现在就宣布,老奴的司礼监上下百口,减食一半,请皇上吃好啊,只有吃好了,才能有旺盛精神处理国政啊。”

    面对这个忠仆,面对循循善诱的赵兴,崇祯放下筷子长叹一声:“朕,没钱啊。”

    赵兴一笑:“天下钱财如流水,若是不能让天下共主的皇上都吃不好,那才真的是群臣的罪过,天下的笑话了。”

    崇祯苦恼:“国库空虚,每有紧急,都要朕从内帑补足,而内帑压力实在大啊。”

    赵兴再笑:“增加国库收入,臣不敢提。”的确,如果一提,加辽饷就成为必然,一提,整个天下士绅官员会群起而攻。到时候,崇祯是绝对不会保护自己的,而说不定一个义愤填膺的死士,就真的杀了自己。赵兴不敢捅这马蜂窝。:“但增加些内帑银子,臣还是有办法的。”

    崇祯眼睛先是一亮,但转而暗淡:“爱卿还不是鼓动朕收取税收盘剥百姓,朕不为。”

    就这一句话,赵兴才真正理解了崇祯,真正理解了这个是真的一心爱民的皇帝。

    崇祯是真的爱民,这一点,不管多少喷子喷,赵兴也一直坚持。就从崇祯屡次下罪己诏,宣布对造反的百姓给予招抚上,甚至于对已经挖掘了自己凤阳祖坟的李自成都说出了,毕竟是朕的子民,只要接受招安,就既往不咎上,在诏书里说,不断的提出流寇也是朕之子民,可赦免上,这足以看出了。

    于是,为了这个可怜的皇帝,赵兴准备跟他好好的说道说道,帮他解决点实际的问题。

    于是,他放下了筷子,对着崇祯拱手:“财政艰难,有太多原因,臣无能一次解决,但解燃眉之急,小臣却有办法。

    一听能弄来银子,崇祯立刻来了兴趣,而是他最大的兴趣。

    自从内帑见底之后,崇祯每日最大的事情,就是为钱仇。

    赵兴施施然道:“首先依旧是厂卫裁撤问题。这是节流。”赵兴就再次将话头转回正事上来,像崇祯这样,光抱怨,是解决不了大事的。

    崇祯知道,这是一直争论不休的大问题,崇祯在赵兴的不断影响下,在赵兴的实际做为成绩表现下,锦衣卫的重要已经被崇祯彻底的接受了。若不是锦衣卫,说不定白莲教教主已经端了自己的老窝啦。他已经下定决心,保住这个保命的部门,保住自己的耳目手足。

    可是他面对的压力非常非常大,东林党人那个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性格,这次暴露的是酣畅淋漓,所以才这样僵持不下。

    一提这事儿,崇祯皇帝就头疼。

    赵兴笑着道:“保留,阻力太大,臣请明日早朝,皇上宣布裁剪锦衣卫。”

    崇祯大惊,为赵兴这种善变感觉到惊讶:“爱卿,你已经向朕说明白了锦衣卫的重要性,这一次怎么突然间又赞成起来。噢——朕明白了。”然后用筷子敲了敲面前的饭碗:“如果就为了朕的一口吃喝,就让朕自断臂膀,闭塞耳目,不可为。”

    赵兴很欣慰,欣慰的是在自己不断的努力下,崇祯皇帝总算是明白了锦衣卫的重要作用。

    “万岁,误解了臣的意思,臣说的不是裁撤,而是裁减。”

 第092章 干掉东厂

    崇祯愣愣的想了一下,才想起来赵兴的确是这么说的,“什么意思?”

    赵兴就狡猾的一笑:“既然大臣们全力以赴的坚决要求裁撤锦衣卫,那么我们就顺应了他的意思。不过事情得一步一步来,天下锦衣卫扣除百官子弟占据的空额,还有五六万,一下子都撵回家去,这些受过军事训练而且断绝了生活来源的莽汉,说不定就能闹出点什么事情来,万岁,您说臣说的对不对?”

    听到这样合理的建议,崇祯不由得心中一动,于是他就想起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有几个臣子开始提出裁撤驿站。锦衣卫们毕竟曾经有些家底,真的一刀切的裁撤了,都会出现这样的状况,那么呢,天下20万的驿站驿卒,会有什么样的结局?而在他的身后,就有不下百万因为断绝生计嗷嗷待哺的家属,一旦乱起来,那将是什么样的结局?

    赵兴不知道现在崇祯皇帝的思维已经跑到了另一件大事上去了,继续说着自己的办法:“既然要徐徐图之,那就先从裁剪开始,将15万,裁减成3万,这样就等于削弱了锦衣卫的势力,也有了一个缓冲借口。”

    崇祯没收回神来,倒是王承恩明白过来了:“赵大人说的对啊,既然现在在职的锦衣卫,一下子断绝了生路,会闹出乱子,那么就先裁减那些不在职的,嘿嘿嘿,十二万吃空饷的,一下子没了,那么内帑每月最少节省四十万,一年就是五百万啊。”

    赵兴对着王承恩一立大拇哥:“大伴,聪明。”然后加了一句:“将那些官员手下子弟们的锦衣卫裁撤了,他们还绝对不敢抱怨,因为皇上是顺着他们的思想办事啊,一下全裁撤了,在职的会闹事,但你们的子弟光吃空额,你们还闹事吗?你们凭什么闹事?这就让他自己打了自己的嘴巴,吃这大大的哑巴亏。”

    “但事情也要一步步来,到时候皇上再加恩,宣布当年赏赐给他们的锦衣卫头衔保留,不过是不拿俸禄的荣耀。那那些很要面子的家伙也就无话可说了,总不能说他们差这几个钱吧,即便他们差,他们也说不出口。”

    看着这个花样百出的赵兴,琢磨着他提出来的办法,崇祯想的却是:“裁减了那些官员子弟的空额,其实就是断了他们的一份财路,哈哈,这是一个得罪天下官员最直接的办法啊。当然,他瞄了下,他刻意没有屏退的宫女太监,当然,这个建议是赵兴提出的,朕不过是纳谏忠言,估计不会出半个时辰,那群等待在宫门外,关注着自己召对赵兴的有心人,会给传递出这么巨大消息的太监宫女什么价钱呢?

    想到这里,崇祯看到这些脑门上孤臣两个大字熠熠生辉了。

    然后决定,自己需要在赵兴的屁股上,再踹一脚,加把力道,那么,自己要求的,这个聪明能干有手段没背景势力不能祸乱朝廷的,成为天下官员死敌的,符合所有孤臣条件的愣头青,就闪亮登场啦。

    想到这里,崇祯回过神来,当时心情大好双手一拍:“绝妙,真的是绝妙的办法,我真想看看他们当时那种尴尬的嘴脸。”然后面对赵兴毫不隐瞒的敲了下桌子:“我已经受够了他们。”

    不知道自己已经掉坑里的赵兴心中一喜,哈哈,只要你受够了东林党人的嘴脸,那我以后在旁边时不时的加点油盐酱醋,祸国殃民的东林党人的好日子到头啦。

    于是,都认为自己目的达到的君臣,就对望着,一起端起小肩膀,笑的是嘎嘎的。

    刚刚高兴了一下,崇祯突然间又为难起来:“锦衣卫的事情解决了,那东林党人死咬的东厂该如何处理?”

    赵兴知道,真正祸国殃民,让大明灭亡的东厂,就是坏了皇帝名声,离散官心民心的真正罪魁祸首,这个东西必须裁撤。

    于是赵兴建议道:“为了平息百官的汹汹怒火,请皇上行弃卒保车的舍得之策,东厂是必须先彻底的裁撤的。”

    王承恩立刻面露喜色。

    现在的东厂厂督是大太监王体乾,这个人当初就是魏忠贤的死党。现在魏忠贤倒了,他就见风使舵,开始和温体仁周廷儒不清不楚,你和敌人勾勾搭搭,这不是明显的叛徒吗?

    也正因为如此,崇祯皇帝对自己亲自任命的这个东厂厂督,也早就心生不满,已经盘算把他一脚踢回家去了。

    “但东厂毕竟也有十万啊。”崇祯担忧的出口。

    赵兴道:“其实也没有那么多,最多也就5万,而东厂的番子,绝大多数都是从我们锦衣卫里抽调出去的精兵强将。将东厂裁撤了,堵住百官之口,再将这些精兵强将还给锦衣卫,不但安置了他们,更增强了真正的锦衣卫,这不是一举多得吗?”

    崇祯一拍桌子:“朕怎么没想到这个办法呢?”

    赵兴赶紧笑着解围:“万岁身在局中,当事者迷,不怪万岁不查啊。”

    崇祯立刻连连点头:“对对,是这个道理。”

    王承恩立刻敲边鼓,将这事做死:“按照赵大人的办法,不但裁撤了东厂,给了反对大臣一个交代,还节省了又一笔经费,单单裁剪锦衣卫空额,还有东厂,一年下来,就为内帑节约千万银子啊。”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腾挪出这千万辆的银子,就可以解决许多国潮的大事,赵爱卿,好手段,好办法啊。”崇祯夸奖着,但转而狡猾一笑:“不过,赵爱卿你说的这些,可都是节约朕的银子,官员解决朕的伙食问题,你可没有拿给朕一文钱啊,朕很生气的呦。”

    毕竟还是一个小年轻,自从感觉赵兴不那么古板之后,心情也就大好,不由得开了一个玩笑。

    赵兴顺杆往上爬,也想加深一下自己和崇祯皇帝的感情,就摇头苦笑:“万岁不厚道啊。”

    敢说皇上不厚道,这可是死罪,但现在的气氛相当融洽,在赵兴刻意的营造下,崇祯和赵兴已经潜移默化间,不再是严肃的君臣,更接近于朋友了。不过这个朋友是最爱翻脸不认人,背后捅刀子的那种。当然,赵兴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崇祯听赵兴说自己不厚道,不但没有恼怒,反倒开心的哈哈大笑:“既然你说朕不厚道,那我就不厚道了,一百万银子,十日内交上来,我赏赐你蟒服玉带。”然后得意的看赵兴,却突然发现,赵兴没了:“咦?赵爱卿,赵爱卿,你怎么跑啦?”

    王承恩赶紧回道:“赵大人没跑,桌子底下呢。”然后将帽歪衣乱的赵兴从桌子底下薅出来,按在了椅子上。

    崇祯认真的看着赵兴,“朕给你半个月,朕的蟒服玉带给你准备着。至于办不到吗——”

    赵兴苦笑:“臣当引咎辞职。”

    崇祯收了笑容,变得严肃:“第一,不得搜刮百姓。”

    “绝不搜刮百姓。”

    “第二,不能欺凌商贩。”

    “绝不。”

    “第三——嗯,第三,不能坑诬陷官员。”

    赵兴一笑:“臣,绝不诬陷官员。”赵兴重点的加重了诬陷一说。

    “好,只要解决了这一百万银子,朕就能给辽东督师送去三百万了。”

    听到这话,赵兴就好像吃了一个苍蝇一般的恶心,看来,为了复辽,崇祯接受了袁崇焕的要挟了,这让赵兴心有不甘。不管袁崇焕是不是如那本书上阴谋论说的后来如何,最少,袁崇焕擅杀毛文龙,就该死,但现在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锦衣卫,拿他没有办法。

    “能不能给毛帅二三十万?”赵兴争取着,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说什么都不能白白便宜来自己厌恶的人,为真正缺少钱粮的毛帅争取点吧。

    崇祯想了下点头同意。

    面对这个大事犹豫,小事刚愎的皇帝,赵兴决定改变主意,自己必须动用杀手锏,让崇祯彻底的看到文官的不可信,坚定对锦衣卫的信任,从而,让自己在体制里有攫取更大权利的机会。同时,也拿这个完成自己那百万的上缴任务。

    打一个大佬,两件事情就能都达到目的了。

 第093章 开始布局

    出了皇宫,站在巨大的午门广场上,赵兴再次回身观看的时候,他感觉那在夕阳余晖里,威武雄壮的凹字行的午门,不再是权利的象征,而是对自己压迫的巨大滚石。巨大的压迫感,让赵兴感觉渺小的自己,转眼间就会被碾压的粉身碎骨。

    现在,他似乎已经感觉到自己浑身的骨骼开始嘎嘣嘎嘣的响,正在一点点的碎裂。

    但他握紧了双拳,要紧牙关,努力的将躯体挺的笔直,竭尽全力与这压迫抗争。

    本不想卷进来,就想平淡的做个看客。但所有的人,都怀着各种各样的目的,非要拉自己进来。

    好吧,与其被动挣扎,那我绝对不跪地求饶,即便最后失败,我也要飞溅你们一身我的热血,不管是官员还是皇帝,我会让你们后悔你们的做法。

    就在黑暗彻底的吞没了皇城之后,昂扬的赵兴大步离开,走向了自己未来的第一个盟友,英国公张维贤的府邸。

    进了国公府,天已经黑了,这次,还不等张维贤让上桌跟着吃点,赵兴直接就扑了上去,客套两句,就迫不及待的开吃。

    看着赵兴难看的吃相,张之及和张翠艳简直惊呆了,而张维贤却哈哈大笑:“是不是午间被赏赐御宴啦。”

    赵兴满嘴食物,唔唔的一举大拇哥:“伯父果然经验十足啊。”

    张维贤深有同感的道:“老夫吃的是痛苦。”

    赵兴接口:“小侄儿吃的是荣耀和饥饿。”

    张翠艳难得的鄙夷了两个老小:“按照你们爷俩说的,那皇上赐宴都是要人命了。”

    一老一小就异口同声的回答:“还不如要了我们的命,来个痛快的。”然后相互理解的哈哈大笑。

    张维贤看看赵兴吃的差不多了:“从皇宫出来你就直接跑到我这里来,一定是有什么大事,说说吧,老夫能帮你什么?”

    赵兴就看了眼兄弟张之及:“麻烦兄弟,叫来咱们那些兄弟守住这个饭厅的周围。”

    张翠艳看着急匆匆走了的张之及,笑着道:“你们爷两个往一起一凑,怎么总有股阴谋诡计的味道呢?”

    赵兴苦笑:“屁股决定脑袋,已经坐在了政治的漩涡之上,政治,不玩阴谋,那还玩什么?”

    张维贤对赵兴这种直白的解释深有同感:“该死的政治,就是各种阴谋。”

    满屋子无语了。

    张之及重新回到了座位上,对着老爹和哥哥回禀:“自己兄弟围着呢,说阴谋吧。”

    一个心性纯良的家伙,让他去参与阴谋,实在是难为他了。但是他很不幸,当他从这样的家庭里出生的时候,注定了他再也躲不开阴谋了。

    “今天和皇上共赴御宴的时候,我一直贯彻了一个标准,身为监督官员和保证国家安全的特务组织,只能裁剪,不能裁撤。”

    张维贤就轻轻点头:“你处置的很恰当。”

    “但真正祸国殃民的东厂,却必须裁撤,我也做到了。”

    “你处置的非常好。”

    “但事情是这么定了,按照咱们皇上的心性,一遇到压力,说不定明日就变了,所以,我准备拿一个文官大佬开刀,让皇上明白,他一直信赖的官员,是最不可信的,这样他才能真正死了这份犹豫之心。”

    张维贤瞳孔一缩。

    赵兴忙岔开话题:“当然,皇上还交给我一个任务,那就是在半月内,向内帑上缴百万银子。”

    张维贤当时黑了脸:“胡闹,百万银子,那是小数目吗?你在找死呢。”

    赵兴拱手:“感谢伯父对侄儿的关怀,但这并不是我真正的目的。”

    张维贤饶有兴趣的询问:“你的目的是什么?”

    “利用皇帝许诺我的条件,我要展开惩治贪污犯罪,尽可能的厘清吏治,我要对那些贪官下手,做到一举两得。”

    张维贤大惊:“你知道后果吗?”

    赵兴淡然道:“我当然知道后果,但我会将这种后果变得名正言顺,让皇上认清那些官员的本质,让百姓称快,让那些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