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242章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242章

小说: 明末亲军锦衣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萨满都,带着自己的队伍打猎回来,到了城下,却见城门紧闭,就感觉到事情不对劲儿,冲着城上大声的呼喊,然而城头也没有人,这就更感觉到情况的不妙了。

    而仔细的倾听,城内却是一片混乱,哭喊声,叫骂声,从城门缝里都能听得清清楚楚。而不大一会儿,竟然在城中冒起了几股浓烟。

    “坏了,汉军华变了。”

    声嘶力竭的喊了半天,才有留守在城内自己的兵丁,艰难的打开了大门。

    打马进城,抓住一个自己的兵询问:“怎么回事儿?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个兵丁慌张的禀报:“先前的时候,李景芳接到南关被攻击。”

    “什么?南关被攻击了,什么时候的事?是谁攻击了南关?”

    这个兵丁就再次禀报:“昨天的事,东江镇攻击了南关。李景芳调来了他的侄子,带着2000人马去救援,结果在半路上就得到了南关失陷的消息,他们就逃了回来。”

    “南关失陷的事,先放一放,那这里是怎么回事?”

    这个士兵就赶紧禀报:“逃回来的那些兵里,有从南关逃出来的溃兵,结果回到城里,他们将恐惧和惊慌,传给了军营里其他的汉人。结果一时间人心浮动。”

    “那李景芳那个东西呢?为什么不加以镇压?”

    “李景芳已经收拾了所有的家当,逃到港口去了,他跑了。所以军营里面的士兵,就立刻哗变,上街抢劫放火。我们留守的八旗勇士,正在镇压他们。”

    萨满嘟的脑袋就嗡的响,这下子可彻底的坏了。

    “你们继续镇压,一定将他们收拢起来,然后带上城头防守,我去追李景芳。”话音未落,就带着他的10个戈什哈,直接穿城而过,向码头追来。

 第545章 自相残杀

    李景芳的财物实在是太多了,虽然抛弃了笨重,但依旧用了半天的时间,还没有装完。

    这时候,萨满都追了上来。

    他一见到李景芳这样的状况,就明白了一切。

    远远的停住战马,强压住心头的怒火,换成了一副笑脸。

    之所以萨满都这么做,是因为他明白,要想将城内的汉军再次收拢起来,将他们再次组织起来守城,自己是不行的,还是需要这个汉人。

    “李大人,城内发生了动乱,你不能再去游玩了,必须回城弹压局面。”这就明显的在给李景芳一个台阶,希望他能够在自己的威压下,乖乖的回城,继续替大金卖命。

    李景芳当然知道萨满都现在的鬼心思,现在回城,即便是万一守住了这座城池,但最终自己有了这个表现,萨满都也绝对不会原谅自己,战后也一定砍了自己的脑袋。

    于是悄悄的吩咐了一下李泉,就迎着萨满都走了过来:“主子怎么这时候才回来?局面已经发生大的变化,我想请示也来不及。于是我就决定,先将咱们重要的东西都搬运到船上来,然后再组织人手,弹压局面。”

    听到这样的解释,萨满都认为,自己往日的威风,和现在给他的台阶,他接受了。

    于是就放松了警惕,笑着邀请:“我的属下正在城中弹压,还需要李大人赶紧回城,主持大局。”

    李景芳就答应了,但又扯起了军情。

    而就在他和萨满都胡扯八扯的时候。

    李泉已经带着20个死忠的贴身包衣奴才,在一口大箱子中,悄悄的拿出了几杆火铳。

    这些火枪,可都是东江镇最顶级的精密打造,镶金嵌银,每一杆都价值不菲。

    东乡镇军工厂,按照赵兴的后事理念,刻意为了迎合那些纨绔们的喜好,打造了一批又一批最奢华顶配的火枪,来满足那些纨绔们的猎奇心。同时也为东江镇,赚来了大把的银子。

    这样的火枪,不在东江镇严密封锁的范围之内。

    因为即便是女真人买去,数量也绝对不能多,因为这种顶配的火枪,镶金嵌银,奢华无比,价格高的即便是普通的真人,也购买不起。

    而那些能够买起这种火枪的,也仅仅是那些奢华的上层人物,打打猎互相显摆一下还可以,若是用于战争,是不行的。

    因为战争,最终取决的是战略。

    这就好比后世,精雕细琢的虎豹式坦克,那不足的产量,只能作为一种战术武器运用。而苏联人的那种皮糙肉厚,生产工艺简单的T34,才是战略上的武器。

    几杆这样,花里胡哨的火枪,在战场上,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但却给东江镇带来了大笔的银子,掏空他们的口袋。

    然而,酷爱打猎的李景芳,却有的是钱,于是他就买了10把各种装饰的火枪。

    李泉带着10个家奴,隐藏在杂物堆后,对准了萨满都一群人。

    就在李景芳在那里七扯八扯的时候,已经为他们争取了时间,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李泉特意吩咐三个人和自己,一起瞄准了萨满都,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十杆精致的火枪,瞬间激发。

    呼啸的子弹,直接射向了骑在马上的女真人。

    枪声巨响,萨满都一愣,但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他就感觉到胸口一疼,还没等他观察伤口,他的脸上又中了一枪。

    炽热的铅子,从他的面门打进,翻滚着经过了大脑,直接将他后脑掀开了一半。赫曼都这个大金的第四巴图鲁,杀人无数的猛将,就这样不明不白的像一个口袋一般,栽倒在了马下。

    而其他7个包衣奴才,也随着主人不断的打猎,练就了精准的枪法,立刻也夺走了七个女真戈什哈的性命。

    剩下的三个女真人,立刻明白过来。

    主子死了,按照大金的规矩,他们要么杀了凶手,要么就为主子陪葬。所以他们并没有选择逃跑,而是立刻抽刀,杀向了就在眼前的李景芳。

    李景芳大惊失色,掉头就往回跑,一面跑,一面大呼小叫:“开枪开枪,快开枪。”

    装填是需要时间的。

    转眼之间,三个戈什哈就冲到了他的后背。

    马蹄就如同踏在他的心脏上,死神离他越来越近。

    这时候的李景芳真的急了,他已经奔跑到码头长长的栈道上,就在敌人的长刀快砍到他后背的刹那间,李景芳奋不顾身的一跃,直接跳进了大海。

    李泉顾不得去打捞营救,将装填完毕的火枪,立刻击发。

    十杆火枪一起开火,剩下的三个戈什哈当场毙命。

    丢下火枪,紧急跑到栈道边上,看见自己的干爹,正在海水里挣扎。

    他刚想上前抢救,李景芳冲着他大吼:“快快快,割人头,剥铠甲,收军旗。”

    李泉立刻明白了,顺手给干爹丢了一块木板,然后抽出腰间的宝剑,收割了萨满都的人头,还有他那一身雪白的盔甲。

    这是军功,山东的官员曾经为了5颗人头,就和当初的毛文龙争的头破血流。自己这一次收割10个人头,还有一个是牛录,加上那面军旗,去山东,立刻就是一片锦绣前程。

    落汤鸡一样的李景芳,被奴才们从海里捞上来,不顾一切的大吼:“上船,上船,赶紧的开船。”

    管家大急:“可是我们还有这么多的东西没有搬运上去呢?”

    “都丢掉都丢掉,有了那10颗脑袋,一面军旗,就比这些破烂要强的太多了。赶紧逃命要紧,要不然就来不及了。”

    是的,不远的旅顺城门,已经有女真人骑兵冲了出来。而在大海的海线下,已经有东江镇水师的牆帆出现了,再不走,自己就无路可逃了。

    所有的人连滚带爬的逃上了大船。

    李泉看到奴才们正手忙脚乱的解缆绳,当时大急,直接操起了一把大斧,猛地一下将缆绳砍断。

    早就鼓满的风帆,带着这一条吃水很深的大船,猛的朝前一跃,将甲板上的所有的人都掀翻在地。

    狼狈的爬起来,李景芳和李泉看到,女真的骑兵已经冲上了码头,但他们只能对越来越远的大船,跳脚怒骂。

    而在南面的海面上,已经密密麻麻地铺满了大明军队的战舰,已经开始有炮声轰鸣。

    呼啸的炮弹,越过了这艘大船,砸在了码头上,炸的那些女真兵人仰马翻。

    乘着东北风,这条大船终于冲出了双方的交火范围。李景芳和李泉父子终于松了口气,喜极而泣之下,不由得抱头痛哭。

    他们得救了,有着这一船的金银珠宝,再有那10颗人头的军功,他们父子将会有一片更美好的前景。

 第546章 光复旅顺

    毛仲明没想到,旅顺的夺取,竟然如此的轻松,几乎是兵不血刃,在发现港口上有敌人的时候,一顿舰炮下去,就轻松的歼灭了敌人。

    然后派人下船,就直接冲进了城门洞开的旅顺。

    但这时候的旅顺,已经成了人间地狱。

    原先李景芳的盘剥,就已经让旅顺几乎成了死城,而那些哗变的汉军,再一次将这已经死气沉沉的城市洗劫一遍。再加上一把大火,就等于将这座城市彻底的覆灭了。

    将士们冲进城池,那些为非作歹的汉军,看到威武雄壮的东江镇将士,马上乖乖的跪倒在路边投降。

    而残余的女真八旗兵,或者是被邀功心切的汉军砍杀,或者是在东江镇将士的火枪面前,做了一番无谓的抵抗,就全军覆没了。

    毛仲明第一件事,就立刻组织将士们,押解着三四千俘虏,开始救火。

    经过整日的奋战,大火终于被扑灭了,但是留给将士们的,是满城的断壁残垣,还有一帮行尸走肉一样的,嗷嗷待哺的百姓。

    刘光之是跟随着将士们的脚步,走进了旅顺。

    几百年的衙门,已经在大火中付之一炬。

    没办法,这个光荣上任的辽南巡抚,只能在一座简陋的行军帐篷里,开始了办公。

    他做的第1件事,不是上书报捷,而是直接找到了毛仲明,向他借粮。

    “据我带来的衙役们统计,整个旅顺城,现在仅有三千多嗷嗷待哺的百姓,我们必须开设粥厂,进行赈济。”

    随军的文官监军王良,就相当的为难:“按照咱们赵大人的规矩,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坚决不给予赈济,以免培养出百姓的懒惰精神。他们必须做工,才能获得粮食。”

    刘光之想掐死他:“原本被李景芳,将一个繁华的3万人口的城市,弄到现在只剩三千,而这三千人,还被这一场大火,烧的是片瓦无存。你现在让他们出来做工,我倒是有的是工作给他们,但是你得先让他们吃饱肚子啊,否则他拿什么力气来做工?”

    王良就摇头:“这个我不管,这是你地方上的事,赵大人可是有严格的规定,军政分家,地方不许管我们军队,我们也不管地方。办法你自己去想,和我无关。”

    碰到这个死脑筋,刘光之现在已经不是气愤的要掐死他,而是恨不得咬死他,是一口一口的那种。

    这时候,审问完了俘虏,发现旅大也没有守将,立刻调出了一个千人队,紧急夺战那个只有300个女真人把守的旅大之后,听到了这两个人的争执。

    毛仲明就果断的下令:“王大人,你立刻调拨一部分军粮给李巡抚,一切的后果我承担。”

    结果王良耿着脖子,将自己腰间的金花钱猛的拍在了桌子上:“毛将军,我现在就上报赵大人,告你越权。”

    毛仲明当时就愣住了:“这话是怎么说出来的?”

    王良就郑重的告诉他:“军事上指挥的事,我绝不插手;但是按照规定,属于我监军的这一块,你也绝不能干涉。如果你这样干涉我的职责,你就犯了大忌讳,我有权利上报给赵大人,上报给朝廷,立刻拿下你的总兵官职务。”

    听到这样的解释,毛仲明就真的无语了,也就真的不敢乱说乱动了。

    军事指挥官和文官监军之间,这种严格的规矩,是朝廷和赵大人,一再强调的,绝不允许任何人越界。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两个人都会被严厉的处罚。

    刘光之真的是无奈了,自己随着军队过来,根本没有带任何东西,派出船队回到皮岛去取,这一来一回之间,旅顺的三千幸存的百姓,就死光了。

    好半天,副营头站出来:“我发动将士们,今天晚上每人节约出一碗饭,拯救那些百姓。监军大人看这样行吗?”

    毛仲明和刘光之认为这个倔强死脑筋的家伙,一定会依旧反对。

    却没想到,王良上前一把,紧紧握住了这个副营头的手:“我真的感谢将军,您真的体会到了,赵大人常说的,我们是为解救辽东百姓而诞生的军队,我们就是辽东百姓的子弟兵。好好好,你们就是应该这么做。我建议,在最近没有大的战争的时候,所有的将士每人每天节约出一碗饭,给那些无依无靠的百姓。今天就从我做起。”

    刘光之和毛仲明就目瞪口呆了:“感情事情还可以这样变通。”

    王良就兴奋地对他们二人解释:“我掌握的物资,绝对不能擅自动用。但我将今晚将士们的口粮,发到他们的炊事班,那就是将士们的事情。而鼓励将士们爱护百姓,这也是我的职责范围之内,我应该以身作则。这样一来,就不和咱们的纪律相冲突了。”

    看着被绕迷糊了的两个人,王良看着刘光之:“我现在决定,提前发放将士们今晚的口粮。将士们捐献出来的口粮,交给刘大人。至于你刘大人还是违反赵大人的意思去赈济百姓,这个就与我无关。军队绝对不管地方事,这是纪律。”

    刘光之深深的,心悦诚服的给这个一根筋的王良监军施礼。

    不久,他得到了将士们自发捐出来的一碗饭的米。立刻组织自己的三班衙役,就在原先衙门的广场上,开设了粥棚。

    全城三千左右的百姓慢慢的聚拢来,围住了这个粥棚,表情是麻木的。

    刘光之站着一个凳子上,向百姓们大声的宣布:“父老乡亲们,这一顿饭,是东江镇的将士们,拿出了他们今晚的口粮,救济大家。不但如此,东江镇的将士们,还发出了每日解约一碗饭的倡议,继续救济大家,直到大家能够做工养活自己为止。”

    顿了一下,就拿出了一张布告,大声的念道:“辽南巡抚衙门发布第一张布告;从明天开始,官府征集所有的人,开始清理这座城市。干得动的,就做些重体力活;老弱病残,就随便的打扫一下大街。但这一次,官府决定,所有做工的人,都将领到一份相应的工钱,并且以此为例,以后官府所用的所有人工,都给付合理的工钱。”

    这样的消息一出,所有那些麻木的脸,死灰的眼神,就一个个变得有了生气。

    大家不由得交头接耳:“那些士兵来,不是来抢夺我们已经没有了的财产,而是给我们吃的。官府不再无常的奴役我们,而是发给我们工钱。这是真的吗?这是历朝历代没有的事,这难道是真的吗?”

    几个大胆的人,几次确认之后,百姓们相信这是真的。

    如同行尸走肉的百姓,那一张张麻木绝望的脸上,布满了泪水,他们向着军营的方向,想着大明帝都的方向,向着李光之站着的方向,跪下来,嚎啕痛哭。

    李光之也,不由得热泪满面,但是这个眼泪却是欢喜的——百姓知道了哭,百姓就活了。

    (

 第547章 快速恢复

    随着南关的陷落,旅大和金州的汉军立刻感觉到了变天的机会来了,平时他们惧怕女真八旗,他们变得温顺的逆来顺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