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218章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218章

小说: 明末亲军锦衣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地狱出口涌出,上了长街。

    躲在窗户后面的吴三桂仔细的观看,没有骑马的,而带队的那个人,从身形上看,也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个,再仔细的确定了再确定之后,吴三桂放心了。因为那里面没有他最怕见到的人,他也就可以放手大干了。

    当这群黑衣的敌人走到了大街中间的时候,两面的一扇扇大门,就纷纷轰然打开,从里面传出来一阵狼嚎鬼叫,“清君侧,恢复祖宗,杀佞臣赃官,杀啊。”无数的家奴员工,在他们主子的带领下,冲上了长街,和这一群蒙面人会合,一时间将整个大街堵的严严实实,塞的是满满当当。

    吴三桂嘿嘿冷笑:“大人说的对啊,别看你现在叫的欢,早晚给你拉清单。但大人评价我这个人年轻冲动,我可等不起早晚,我现在就给你拉清单。”

    嘴里嘀咕着,就跑到了院子里,翻身上了战马提起樱枪,然后从怀里拿出了一个钻天猴点燃,“嗖”的一声,带着清脆的哨音,钻天猴在天空中砰然炸响,一朵小小的靓丽的烟火,照亮了黑暗,绽放出了一道绚丽的色彩。

    带头的黑衣人,刚刚还在为这么多人的响应而欢欣鼓舞,感觉到自己是得道多助,然而一声噪音,一座小小的烟火,照亮了黑暗如铁幕一样的天空,撕开了黑暗的一角,让他肃然而惊:“不好,有埋伏。”

    随着她的一声惊叫,整个东区大街,两面黑暗的小巷里,突然间传出一阵又一阵巨大的炮声,无数的铁砂铅子如飞蝗一般,横扫了整个街面,立刻让密密麻麻街道上的贼人,如铁扫把扫过一样,扑倒一层。

    还没等他们发出惨叫,第2批炮火迎面而来,接着是第三次。一次次紧密的炮火射击,向大街上毫无遮蔽的敌人泼洒着死亡。敌人被一层层的打倒,惨叫哀嚎冲天而起,应和的是两面豪门大宅里女人孩子的嚎哭。

    遽然间受到突袭打击,慌乱的是那些家奴院工,那群黑衣人只是短暂的惊慌混乱,立刻就稳定了局面,随着带头人一声大吼:“进院子。”

    那些黑衣人立刻分队冲进了街道两面的豪门之中,轰然间将大门关闭,根本不管这座宅子的主人可能还在外面拼死的敲打哀求。

    炮火停息了,一队队锦衣卫在各个小巷里排着队,端着枪,缓慢的走了出来。而这时候,那片遮挡月亮的乌云也悄悄散去,再一次将皎洁的月光泼洒在这古老的楚雄,再一次将大地照耀的如同白昼。

    大街已经被死者伤者铺满,从大街上汇集在了一起的血水,流向两面的排水沟,最终排进污秽的下水道,竟然汩汩有声。

    但好在在月亮地里,什么都没有颜色,只有黑白,这道不那么让人感觉触目惊心。

    骑着战马,提着花枪,缓慢而潇洒的踏上长街,吴三桂有种志得意满的豪迈,看着端着火枪,上了刺刀的兄弟从街道两面的胡同里走出,吴三桂冷冷的道:“给他们补刀,我不需要活口。”

    全体的锦衣卫立刻卡上三棱枪刺,对着地上的敌人,不管死活就是一下。

    三棱刺,是赵兴的得意之作,扎的顺畅,放血顺溜,拔出省力。随着一下下轻松的刺杀,原本汩汩流动进沟渠的血水更大了,已经开始发出了哗啦哗啦的声音。

    而锦衣卫这种当着还在拼命叫门的家奴死士,和那些官员士绅子弟的面的好整以暇的刺杀,连看他们一眼都没有,就那么专注的刺杀着脚下的尸体和伤者。

    噗嗤,噗嗤的声音,单调槮人。那些还在批命敲打自己家门的建奴死士,还有那些官绅弟子们就不由自主的回过身,靠紧院墙和大门,张大着嘴巴看着,听着,刚刚还有喊叫哀求,慢慢的,就都发不出声音来,最终慢慢的滑落,瘫坐在了地上。

    这时候,他们的大脑一片麻木空白,再也抓住不他们手中的武器。他们这时候才知道,感情原先的那满腔的热血还有狂热,面对这种不对等的局面,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当锦衣卫杀过街道,用带着淋漓鲜血的刺刀对准他们的时候,他们艰难而努力的挣扎着,规规矩矩的跪倒,然后将头扣在地面,连哀求宣布自己投降的力气都没有了。

    一个千户走到吴三桂的面前大声的请示:“这些叛乱者,是杀,还是留?”

    清晰的声音在死寂的长街上传的很远,让街上和两面院子里的所有的人都听的清清楚楚。

    随着这句话传出,两面宅院里女人孩子老人的哭声更高,哭着哭着就开始变成咒骂,咒骂的不是锦衣卫,而是那群死士杀手。

    吴三桂大声的回答:“我们不是残忍好杀之徒,我们只对有罪,有死罪者杀无赦。既然他们已经认罪投降,我们就将他们交给三法司联合审问。”

    这时候,一个死硬的家伙大吼:“我们绝不向奸佞投降。”

    吴三桂看过去,冷冷一笑:“死不改悔,罪加一等,杀了。”

    三把三棱刺立刻刺进了他的胸膛。

    看着他萎顿于地的尸体,吴三桂对跪在长街两面的俘虏大声的询问:“还有谁,还有谁不投降,不伏法?说,站出来。”

    随着他的声音在长街回荡,没有人再敢反抗。

    吴三桂就冷冷一笑:“我不是一个好杀的人,我最大的理想是在辽西杀建奴,那样才最快意恩仇。非万不得已,谁愿意杀自己的同袍?”然后话锋一转:“但你们不要拿我的仁慈和不忍,当做我的软弱无能。现在,我再给你们一次坚持你对新政决死反对的机会,显示你们的风骨的机会,来啊,来啊,我期盼着呢。”最后的一句,彻底的露出来吴三桂的狐狸尾巴——这家伙想要赶尽杀绝啊。

    没有人回答他,在利益和生命面前,风骨算个屁啊。

    看看没有人发生,吴三桂失望的叹息一声。“来啊,将他们压入大牢——”

    “慢。”一个声音打断来吴三桂。

    。

 第491章 发动叛乱

    东门,黑黝黝的,几个卫所的老卒,抱着破烂的刀枪,躲在城门洞里无聊的抱怨:“新的大人来了快一个月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给我们分发这个月的钱粮。原先我们还可以在城门这里捞点外快养家,可是这新官上来,就掐死了这个来钱道了。如果还像原先那样,依旧不给我们发放钱粮,我们的日子就难过了。”

    一个小兵儿往前凑了凑,眼睛里带着希望道:“赵指挥使,已经解决了西北边军的军饷钱粮,据说他还要进行军事改革,让全国的兵丁足粮足饷,到了那时候,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伍长就拍了一下他的脑袋:“你倒是想得美,边军那是国家户部拿出钱养活的。赵大人手段高明,能划拉到钱,然后又让他的自己人看着,不让那些各级官吏们上下其手贪污克扣。按照指挥使大人的话说,这笔钱自己找来的,也就是自己的,他是绝对不让任何人贪占自己的钱的,当然就可以做到足粮足饷。但是咱们各地的卫所,却不在这笔使费之内,官府收上来赋税,有了,咱们就有点,收不上来,咱们就得饿着。”

    大明的财政收入,并不是大家认知的,每年户部仅仅收入300多万两。其实大明的财政收入,大体上分三块,一块是户部的,一块是内帑的,还有最大的一块,就是地方的。

    比如说地方节流这一块,其中有一大部分是粮食柴草布帛少量的丁口税,这是必须留给地方的,是各级官吏的俸禄,还有就是地方卫所的钱粮,以及其他各种各样杂七杂八的东西。

    据《明物治》1620年的记载,大明每年的实际军费支出就是两千万两,占据整个朝廷支出的六成,也就是接近三分之二。也就是说,还有两千万的收入呢。

    但为什么户部每年却只能征收入库的只有三百多万呢?其实,这其中地方截留在了。

    当时卫所兵,合计二百六十万。

    结果这巨大的卫所截留,就成了那俸禄极端低廉官员们的补贴,贪墨的收入。

    而所有将士期盼已经传出来赵兴即将主导的军队改革,也因为大明的这两种体系,而让有的欢喜有的愁。

    通过上次韩国公案,虽然已经提升了军队的地位,文官们再也不敢对有品级的武将随意的打骂,但实实在在的钱粮,才是真正提升大明军队战斗力的根本。

    正在嘀咕着呢,藏兵洞的门口一暗,却是负责这段城防的百户进来了。

    百户的到来,让这里的卫所兵无不感到惊讶。惊讶的是,从来不露面的百户,竟然来到了这里查岗,而且还是半夜来查岗,这真是太阳,不,是月亮从西面出来了。

    伍长忙站起来施礼:“百户大人百忙之中,怎么有机会到这里来?”

    结果这个百户不耐烦的道:“废话别说,赶紧的打开城门。”

    这个伍长就奇怪的询问:“按照规定——”

    “别婆婆妈妈的,县官不如现管,我现在是这里的头,我让你们干什么就干什么。”然后在怀里掏出了一个纸卷,丢给了这个伍长:“这是一千个铜板,真正皮岛的货,打开城门之后,立刻给我滚回家去。”

    一千个铜板啊,在云南这个地方,可以换上三两苗银,大家发了。

    上有命令,手中有钱,那还说什么?三个人就扛起了顶门扛,使尽了吃奶的力气,将城门缓缓的拉开。

    而就在城门打开的那一刻,伍长向城外望了一眼,结果就在那明亮的月亮地里,黑压压的站满了人,他们黑巾包头包脸,就好像地狱出来的鬼族,让这个伍长从脚跟升起一阵凉气。看向百户,却发现他还有一丝兴奋。

    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关窍,拉起自己手下唯一的两个兵,拔腿就往回跑。伍长厚道,跑到一个街角的时候,就将刚刚得的铜板包纸掰开,也不查数目,估计这差不多分给了另外两个兄弟,然后低声的吩咐:“赶紧回家,带着老婆孩子老娘,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天塌别管。”

    一个兄弟就哆哆嗦嗦的问:“为什么?”

    这个伍长就跺脚:“神仙打仗了,我们参合不起。”

    另一个就询问:“那哪里安全?”

    伍长就愣了一下,最终还是连连跺脚:“全城不会有安全的地界,我也不知道哪里安全。大家快跑吧,自求多福。”然后转眼就消失在小巷子里。

    而就在他跑出这个幽深的巷子,刚跑到赵老爷家门口的时候,他就看到赵老爷家的大门洞开,里面早就站满了他们的家丁奴仆,一个个刀出鞘,弓上弦。

    伍长当时吓的亡魂皆冒,一拐弯儿,钻进了另一个巷子,结果他刚钻进去,一只大手在黑暗中伸出来,一把就捂住了他的嘴。

    经验老道的他,立刻就放弃了挣扎,然而眼角的余光里,却发现就在这黑暗的巷子里,两尊黑黝黝的大炮,大炮的炮口,却正对着赵老爷的大门。是射速极快的子母佛朗机炮。

    “蹲到后面去,等事情完了,就没你事了。你要是敢喊一声,我的刀,绝对比你开口要快,你信不信?”

    伍长就猛烈的点头。

    那个人也不把他放在眼里,就让他在胡同中的人墙间哆哆嗦嗦的过去,然后抱着头,蹲在了胡同最里面,在这里,已经蹲着了十几个人。

    就在他刚刚走过人墙的时候,他已经默算了一下:“这里不过有50个锦衣卫。但是他们的装备,精良的让他从来没有见过。比那年三省总督张慎言来的时候,所带的标营亲兵要强上百倍。”

    于是他就在心中默默的祈祷:“赵老爷,你可千万别出来,否则我连给你收尸我都找不到你是谁?”在想了又想,想起了这个赵老爷平时那种嚣张的虚假的笑容,心中却有了一丝快意:“赵混蛋,你第1个冲出来啊,到时候,我家的那条赖皮狗,就可以美美的美餐一顿了。”

    这就是现在有些人的心态,神仙打架,在没有盖棺定论之前,是说不清楚谁好谁坏的。而在卫所里,上下尊卑,已经刻到他们的骨子里,他们对那些贪婪无比的官员,是又恨又怕。

    正在他战战兢兢的时候,就听到前面一个锦衣卫的百户低声的道:“来了,我们准备。”

    随着他的话音刚落,街道上已经传来了一阵沙沙的脚步声,然后,赵老爷家,就传来了赵老爷歇斯底里的一声大吼:“清君侧,恢复祖宗,杀佞臣赃官,杀啊。”

 第492章 致命的疏忽

    一声“慢,”打断了吴三桂的颇指气使,吴三桂很恼怒,这时候他正威风着呢,竟然有人敢打断自己的发号施令?

    谁?谁这么大胆。猛的扭回头,他看到老同知丁广新施施然走了过来。吴三桂一撇嘴。但紧接着他看到了丁广新手中的千里眼,郭生田提着的指挥使的金字腰牌,立刻下马相迎:“哎呀呀,老大人怎么来到战场?看看,左右还有没有投降的杀手呢,这里危险,非常的危险。”

    丁广新笑眯眯的看了他一眼,小声的笑骂:“势利小人。”

    吴三桂就笑嘻嘻的解释:“我不是那样的人,我这是尊老爱幼。”

    丁广新收起笑容:“机会难得,既然开了杀戒,那就大开杀戒。不给他们未来三法司面前诋毁的机会,告诉那些官绅世家大户,现在就签字支持新政,支持一体当差纳粮的新政,才饶他们性命。并且我做主,只要他们签了,就立刻当做无罪,放他们回家。如果不签,嘿嘿嘿,反正也到了这个地步,不但杀他,而且杀他全家。”

    狠人吴三桂听了这样的安排,都不由一口口倒吸冷气。“老人家,你太狠了吧。”

    丁广新冷冷道:“指挥使大人说的对,凡是变法,都需要流血牺牲,但我不想咱们这些变法者流血牺牲,而是让那些顽固阻碍变法者去死吧。”

    郭广生也提醒:“小将军,机会难得啊,千万不能再给他们面见三法司的机会。落到三法司手中,他们有一千种办法脱罪。到时候,我们可就真的前功尽弃啦。”

    吴三桂果断的道:“就依照丁大人的方法办。”

    然后转身对着那些跪地的官员士绅们宣布了大家的决定,最终恶狠狠的道:“顺应新政者生,反对新政者死。”

    死一般的沉寂之后,第一个站出来的,是一个穿着体面的中年人,来到了桌子前,冷冷的对丁广新拱手:“丁大人。”这个人是丁广新的同僚,同任楚雄同知(同知无定员)

    丁广新淡淡的回礼:“赵大人。”然后推心置腹的规劝:“新政虽然让我们损失了些利益,但这是国家昌盛的基石,是顺应时事的大趋势,我们这些深受皇恩国恩的人,理应带头啊。”

    赵同知冷冷的道:“不过是政治站队,这次,你站对了。也不必多说,胜者王侯败者寇,多说无意,拿笔来,我签纸画押。”话是这么说,但却是满胸的戾气无法消散,提笔的手哆嗦的厉害,名字一落,却是一口鲜血喷出。

    一个个的签字放行,但时间的确很慢。

    这时候,丁广新和郭生田心中庆幸自己即将大功告成,然而他们两人不懂兵贵神速,难道吴三桂还不知道这是战场,那些退进两面宅院的敌人还没有剿灭吗?

    真正的战斗还没结束,战场状况瞬息万变,怎么能如此浪费时间?看来,他真的是一个武状元书呆子,而不是真正从底层一刀一枪杀出来的将军。也正是因为他这种得意扬扬,以为一切尽在自己掌握,结果酿成了大祸。

    但已经经历过几次战场的锦衣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