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214章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214章

小说: 明末亲军锦衣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老实艰难跪倒,冲着北面,冲着衙门里的李守一磕头出声:“草民感谢大老爷宽仁,感谢皇上深恩。”

    “接受教训了吗?知不知道大明律法不可亵渎冒犯了吗?”

    王老实转身给那块石碑磕头:“草民今生今世教导子子孙孙,敬畏律法。”

    对于这样的场景,所有围观的百姓,无不心服口服。也心中有了底气。

    。

 第483章 釜底抽薪

    大堂里,李守一对得意洋洋的王士绅道:“你做为士绅深受皇恩,竟然还不知足,知法犯法,罪加一等,来啊,将他打五十大板,抄没家产,压入大牢。过些日子上宪复核下来,流配千里。”

    王士绅当时就跳起来了:“我是致仕的官员,我有功名在身,刑不上大夫。”

    李守一冷冷道:“刑不上大夫,那是惯例,惯例不是法律。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堂皇法律。来人,行刑。”但最终还是加了一句:“他罪不致死,清点。”

    三班衙役虽然平时人五人六的,但也吃够了这些士绅豪强的欺凌,这次出气,哪里手软,好吧,不打死就成。但都是多年老手,不打死你,却能让你生不如死,这手,熟。

    拖出去,当着乌压压百姓的面,打的王士绅那是哭爹喊娘死去活来。最终当然是死了几次,但还活着。

    王老实一乡跟着来的百姓一见,原先大家远远看到,都要跪地避让的王士绅有了这样的结果,当时是欢呼声一片又一片。

    二话不说,大家纷纷拿出了投献的文书,蜂拥而上,纷纷退投,然后不等大人行刑,大家就规规矩矩的趴在广场,露出屁股,等待衙役行刑。

    要求行刑的人太多了,最终,三班衙役齐上阵,一人给了结结实实一板子做为惩戒完事。

    挨过了板子的百姓如蒙大赦,心中的纠结也就烟消云散,对着大堂高呼李青天公侯万代,皇上皇恩浩荡。

    张老实也告投献,但李员外却死活不承认,因为没有投献的文书做为凭证。

    这事难不倒李守一,拿出官府存档,那里详细的记载着张老实的土地四界,这一点不容抵赖。

    李员外立刻拿出了买卖文书,上面还有乡老见证。

    “做的很充分吗。但本官便查官府文书,怎么没有过户纳税凭证?”当时李员外哑口无言,最终避重就轻:“当时小人一时贪心,偷逃了税款。”

    “嗯,偷逃税款,不是大罪,补齐,再缴纳罚款也就是了。来啊,请乡老三老,地方里正上堂。”

    乡老和里正战战兢兢的上来,第一眼就看到了地上的各种刑具,当时就一哆嗦。

    参拜之后,李守一淡淡的开口:“被欺骗做了见证,情有可原,不过是十板子惩戒,几两银子的处罚。但死心不改,大刑之后,再由锦衣卫侦查查明,那可就不是这样了。伪造公文,为虎作伥,横行乡里,侵夺人产,那就是流配抄家,子孙为奴啦。三位想好啦。”

    伴随着李守一的话,都头还特意的踢了下大堂的刑具,那铁料哗啦声,真的是惊心动魄啊。

    三老和里正明白,横行乡里的李员外完了。既然他完了,那自己还怕什么?二话不说,立刻认罪。

    至于张老实的事,那就更简单了,刘东家案,李守一是这么判的,乡里借贷事属平常,至于利息,也大家你情我愿,大明律里没有规定这是犯法,法无规定即为合法,这事不管。

    但是,但是你拿人家闺女抵债,就是拐卖人口,这不行,因为大明律例里也没有说拿人抵债合法。既然没说合法,就当然犯法啦。

    这么翻来覆去的说,大家有些迷糊,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法官怎么理解。法律解释权在法官。

    所以,你刘东家完蛋了。

    “强抢民女,无期。还要把人卖出去?贩卖人口,死刑。你还要把人卖到青楼,这叫逼良为娼,数罪并罚。可高的来,判刘东家死罪,秋后问斩,不许上述。”

    至于张老实欠李东家驴打滚的阎王债,人都死了,按照规矩,人死账烂。至于你的投献土地,人都死了,你投献给谁?出去,接受三十板子触犯大明律的惩罚,然后回家一家团圆过日子去吧。

    这三个案子一出,立刻轰动了整个云南官场。当时云南布政使和提刑按查使督查御史大怒,直接调李守一到省城备查。

    结果有锦衣卫指挥使亲自相陪监督,李守一执礼甚恭,说话不温不火,一点毛病挑不出来。而询问案子,李守一更是侃侃而谈引经据典,竟然没有一点瑕疵。要说偏袒,被告也处罚了,原告也处罚了,公平的不能再公平,即便三司绞尽了脑汁,却是无从下手,更别说翻案治罪了,连抓他一个藐视上官的错处,直接拿下他都没有机会。

    要想像平时那样,用官帽威压,随便处罚将他拿下,云南布政使不是傻子,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在风口浪尖上的李守一,已经被天下所有的人所瞩目,他的一举一动,都将是轰动全天下的大事。自己要是真敢那么干,不用明天,锦衣卫就会让自己就会踏入万劫不复。外面乌压压跟随来的无数百姓就能造来自己反。逼反百姓,按照大明的规矩,不管官员对错,先杀了平民愤再说。

    结果不但不能治罪,还得捏着鼻子夸奖一下李守一能员。

    回到自己的家里,李守一一放松,浑身就好像没了骨头一般。他的感觉,自己就好像在李自成的营地里,跟着冲锋陷阵一般。不,比那个都更凶险万分。

    好久才缓过来一口气,在确定自己暂时没有危险,而且第一把火烧的胜利了之后,开始他的使命,提笔向自己的同党,同窗,同年传授经验。

    而经验的核心就是发动群众,加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中来,说到这里,就不由自主的将赵兴讲的那及西之地,M太祖建国的历程零零碎碎的参杂其中做为佐证。

    赵兴说过的话,就是敷衍李守一,李守一期盼的那本书也没有出现,但他给诸位的书信里却带着这样的内容。

    于是就在不久,一个学问深厚的,喜欢写杂剧话本的同窗,将李守一信中的这些消息内容整理了出来,出版了一本《西行漫记》结果一炮打响洛阳纸贵,至于为什么一个浙江出的书,造成洛阳纸贵,谁管他呢。

    反正,最终这本《西行漫记》不但被无数人拜读,更成为了保皇党奉行的经典,等同于圣经,论语,道德经。那里描绘的社会世界,成为一代又一代人苦苦追寻的目标。这是赵兴实在没想到的。

 第484章 龙门客栈

    王庆一之死,案子显得扑朔迷离,当地的官府,虽然也曾经大张旗鼓的查办,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应付了事。谁拿着一个大家的眼中钉,没有后台根基的家伙的死当回事呢?所以,在赵兴来到之前,这件事就是一个悬案,就那么挂着。

    王庆一的老仆,也就是他那个光棍的叔叔,虽然几次到省城告诉,但每每都是冷言冷语,最终是不了了之。

    但是他们绝对没想到,对于这件案子,皇上如此重视,竟然派来了杀星赵兴亲自带着虎狼,来到了云南,摆开的架势就是说,这一次你们杀了天子的得意门生,杀了我赵兴的学生,就要付出人头滚滚的代价。

    而崇祯和赵兴也想利用这一件案子,来告诉自己的门生——你们注意了,我们这两个老师,是护犊子的,尤其是,你们的指挥使老师,就连别人从场面的一句不存在的对他家人的威胁,就敢当街杀人,就能够将那一批地痞流氓,发配3000里,真的做到了,斩草除根。就因为天下闻名的恶教白莲教,想要抬举他的妹妹做圣女,就直接炮轰白羊观,将势力遍布天下,人人恐惧的白莲教,在京城连根拔起,那么这个天下,还有什么他不敢做的?他不能做的。

    现在,你们受到了威胁,这个杀神出动了,就要保护你们,让全天下想要为难你们的混蛋,人人自危,让全天下想要威胁你们的人,人头落地。

    来吧,来吧,做我们两个老师的门生吧,忠心我们这两个老师吧,勇于为这两个老师做事吧,我们不但保证你们有光明的前途,更有人生的安全。

    赵兴和崇祯就是怀着这个目的,告诉那些带着金花钱的门生,在大明,你们可以横着走。

    而这时候,作为幕后主使者,也实在没想到,皇上和赵兴为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门生,竟然带着6000虎狼,武装到了牙齿,杀到了云南。这真是自己招祸呀。

    但后悔已经晚了,想赶赵兴走人,也是不可能的了,而赵兴并没有直接推行他的那个恶政,而是真的就查起了王庆一的案子。

    赵兴听着吴三桂和郭生田汇报,王庆一被刺杀案的牵连之巨大,也是实在没想到的。他现在不是想着按照锦衣卫的习惯,自己的目的怎么样无限牵连,而是头也疼怎么将这事,尽量的缩小的问题了。

    吴三桂看到这些为难,就小心的询问:“那那个游侠刺客还抓不抓?”

    不等赵兴回答,郭生田施施然过来:“抓,必须抓,不抓,就是示弱。抓了,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但可以不再深究,就是告诉他,我给你面子,我不抓你,但你绝对不能阻挡我。”

    赵兴听了郭生田的建议,背着手再心中反反复复的盘算,但最终站住了脚步,还是否定了郭生田的建议:“你的办法,依旧还是停留在师爷的层面,只为东主谋。但国事是大是大非,尤其是这种杀官案,更是容不得左右逢源大事化了。”

    郭生田就羞愧的退后一步:“学生受教。”

    赵兴就再次道:“而如果以先生所说,我们退一步,以那个人狂妄的性格,就认为我们是惧怕他,是软弱。而更坏的后果也是,让整个西南观望的官员们,认为我们怯懦了,为此,他们会更嚣张。”

    然后站稳了脚跟,挺起了胸膛:“现在我们处的位置,是大变革的前沿,我们不能退,退一步,前功尽弃,变革再难推行。退一步,就让身后的皇上认为连我赵兴都搞不定,皇上也就会彻底的放弃。如此,我们再想推行改革,皇上也就不会这么坚定的支持我们,我们就没有了法理上的依托。狭路相逢勇者胜,破釜沉舟,砸锅卖铁,我们迎难而上。”

    然后立刻吩咐吴三桂:“三桂,这个游侠在什么地方?”

    “在骑马镇,龙门客栈。”

    “这个所谓的游侠叫什么名字?”

    “陈淮安。”

    赵兴感觉耳熟。

    “抓这个游侠,六百缇骑够不够?”

    吴三桂信心满满的道:“杀鸡焉用牛刀?其实只要我手中一杆枪,胯下一匹马,足够了。”

    赵兴没说什么,还是有备无患吧。

    骑马镇,在楚雄边界定边县,是楚雄大理蒙化三州五县交界地,是真正的五不管。而且这里汉苗杂居,山高林密,山上多为苗人,更加溶洞众多,真是藏污纳垢,江湖亡命的好所在。

    而这种西南乱局,仇杀不断,雇凶杀人也是平常,所以,这里就成了周围两省买凶的好所在。

    而龙门客栈,地处偏远,且依山而建,一旦那个官心血来潮前来剿匪,推开后窗,一片腿就钻了山,你就是百万大军再也休想抓住。

    熙熙攘攘的江湖豪客,流窜的悍匪,每日都挤在这里,探听外面的消息,迎接着赶来的主顾,谈论着买卖的价钱。一言不合,抽刀相向那更是家常便饭。三五天要不闹出个人命,都算是出了奇了。

    这不,又一个一只眼的大汉,猛的将身上的衣服撕开,指着另一个汉子大吼:“不服吗?不服咱们外面溜溜,比划比划。”

    这个大汉当然不能相让,如果这时候退缩,以后就没法在这江湖圈子里混了,是死是活,必须走出去。面子对于江湖人来说,比性命还重要。他们最信奉的就是,18年后还是条好汉。当然,这不过是大家心里的安慰,至于18年后是条好汉,还是一个女子,亦或是猪狗,老天爷才知道。

    随着他们两个的约战,大堂里所有的豪客们就都放下手中的事情,跟着起哄,然后一窝蜂的跑出了客栈,来到了客栈前面那巨大的广场。

    没有人敢在这个客栈里厮打,那犯忌讳。不但这个客栈里的伙计,一个个身手了得,同时老板人缘也相当好,一时手中没有了银钱,人家也不撵你,即便有寻仇的来,老板还会让你跳出窗外逃走。而最关键的是,他手中掌握着大批的客户,只要你想做杀手这一行,他总能给你找一个适合你的买卖。

    同时你只要有钱,在这里想要什么,只要你招呼一声,转眼间就妥妥的给你办好。

    对于这样的客栈,是没有人敢惹,也没有人想惹。你真要在客栈内打起来,不要说那群伙计不让,就是这帮豪客们也绝对不答应。

    广场青石板上,还有昨天的血迹,两个人就对面站立,抽出了家伙,冥神对峙。

    揣着手看热闹的老板佟湘玉,对着身边跑堂的堂倌,兼龙门客栈的教师爷白展堂询问:“三楼的那个公子,今天还没有下来?他也憋得住。”

    白展堂一面拿眼睛瞄着外面的角斗场,一面嗑着瓜子,笑嘻嘻的回答:“这不嘛,上一次他做了个活,对方出手相当大方。真应了那句,杀手三年不开张,开张吃10年。这一趟活回来,提了沉甸甸的一大包金子,叮了咣啷的就堆在了地板上,然后就从外面叫起来一个叫莫言的女子。也不知道怎么两个人就对上了眼,就窝在他的那间雅室之中,再也不出来了。”

    正说着呢,那个叫陈淮安的雅室里,就再次传来叮叮咚咚的瑶琴声,曲调优美而舒缓,听了实在是让人赏心悦目,心情大好。

    正在这时候,身后的一个伙计小六子,跳脚大叫:“大嘴大嘴,我押独眼龙,你可不能和我押一个人。”

    大嘴就争辩:“我爱押谁押谁,你管得着吗?”

    小六子愤怒的大吼:“那咱们还赌什么?”

    大嘴就反驳:“我管你赌什么?反正我就压独眼龙。”

    正在两个人争吵的时候,楼上的瑶琴声突然一紧,从舒缓平和,转变为疾风暴雨。而白展堂也大吼一声:“动了,打起来了。”

    果然,角斗场上,独眼龙先声夺人,大吼一声,挥起他的大刀,柔身而上,刀光乎乎,大开大合。

    白展堂就拍手叫好:“这个人一定有过军旅生涯,否则使不出这么有杀气的刀法来。”

    佟湘玉就撇了下嘴:“在咱们这个客栈里,那些临阵的逃兵有的是,你怎么唯独对他叫好?”

    白展堂冷笑一声:“临阵逃兵,都是胆小如鼠,或者心里龌龊,怎么能使得出这般威猛堂皇的刀法?这是杀过人,而且是在冲锋陷阵中杀过人的。”

    这时候,这个独眼龙的对手,地躺刀法,那道法飘忽灵动,招招致人死命。转眼间,那个独眼龙就落了下风。

    这时候,小六子猛然大吼:“我押地躺刀。”

    大嘴也猛吼:‘我也押地躺刀赢。’

    这时候还在屋子里的一群赌徒,也纷纷大吼着押地躺刀赢。

    结果白展堂站出来,拿出了一定金子,砰的拍在桌面上:“我押独眼龙赢。”

    佟湘玉也立刻拿出了一锭金子:“我也押独眼龙赢。”

    白展堂看着押地躺刀赢的银子都堆成了小山,兴奋的大吼大叫:“买定离手,买定离手。”

    而这时候,外面的角斗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