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196章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196章

小说: 明末亲军锦衣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缓慢移动的时候,一匹快马,沿河追上了赵兴。

    赵兴一见,这是关宁铁骑的军服,这让赵兴愣了一下。

    飞奔到近前的那个关宁小将大声的对智风询问:“前面的可是赵指挥使大人?”

    赵兴点头:“是我,来的这位兄弟可有什么事情通报?”

    “我家大人请求您,停驻大阵,等一等我们关宁铁骑与您汇合。”

    “关宁的援军来啦?”赵兴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在这个时候,张克利真的带着关宁的援军追上来了?难道这太阳从西面出来了吗?

    “来了多少?带队的是谁?”

    这个小将军就挺胸回答:“回禀赵大人,来了一万关宁精锐,主帅是孙师傅。”

    孙师傅啊,这个就不奇怪了,因为也只有孙师傅能这么做,敢这么做。

    “拿凭证给我看。”

    这个小将就从怀里拿出了一封公文,双手奉上。赵兴就在阵前展开,那的确是孙承宗的军令,上面有冀辽督师的大印,还有孙承宗的亲兵签名,错不了。

    赵兴就松了口气,其实这次的军队指挥,赵星是被逼无奈,属于赶鸭子上架。但这次好了,经验丰富老道的孙承宗来了,自己就可以卸下担子了。

    “传令,大阵停下,炮兵对敌炮击,嗯,一来杀敌,二来继续向大凌河城内报信,我们依旧在进攻。”

    大阵停止,炮兵对对面的敌人展开了炮击。建奴见赵兴停止了行进,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迅速的后撤一段,和赵兴的人马,展开了对峙。

    一阵炮火轰鸣之后,战场出现了诡异的沉静。

    这时候,赵兴对这个小将道:“麻烦您回去通报孙师傅,我在这里等待和他会合。”

    这个小将翻身上马,说一声尊令,转身就要跑,这时候赵赵兴才想起来:“不知道小将军叫什么名字,身手不错嘛。”

    这个小将对赵兴大声报名:“崇祯元年武状元,关宁千总吴三桂。”然后绝尘而去。

    听到这个名字,赵兴顺手就抄起了防身的燧发枪——

    (

 第443章 吴三桂

    五千关宁援军,在孙承宗的率领下,和赵兴的东江镇汇合了。两军汇合,士气大振。但大振归大振,这仗今天是打不成了。于是,敌我双方默契的罢战一日。

    孙承宗介绍了自己来的目的过程,但赵兴心不在焉的听着,他现在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站在孙承宗身后那个英姿飒爽的吴三桂身上。

    “小将军今年十九吧。”没有听明白孙承宗说什么,赵兴抽冷子问了一句。

    孙承宗不高兴的闷哼一声,一个老人家在说话,你不洗耳恭听,你是不尊老。

    吴三桂上前一步,先看了眼孙承宗,然后给赵兴恭敬施礼:“末将今年是十九。”

    赵兴噢了一声:“很好,很年轻啊,你前途无量啊。”

    吴三桂就惊讶赵兴的表情,因为他刚刚说的话,是明显的夸人,但从他的表情上看,却是冷冷的,还有一丝厌恶的神色,虽然只是一闪而过,但善于察言观色的他,还是捕捉到了。心头就不由得一冷,因为一个官员,被锦衣卫盯上,绝对不是一件好事。而被这天下最大的特务头子赵兴厌恶的盯上,那就是不是好事中的不是好事了。

    吴三桂实在是不明白,自己从什么地方得罪了他。难道是自己在京为父亲走动的时候,没有拜过他的门?

    自己何尝不想拜见他,只不过在京的那两年,自己寂寂无名,连走近锦衣卫衙门门口的那个广场的资格都没有,我倒是想拜,我可见得着你呀。

    其实他应该庆幸,在京城的时候,他没有见到赵兴,赵兴也不知道他在京城。否则的话,他就没有机会站在这里了,他早就被赵兴用一千个理由,剁了喂狗了。

    在赵兴的思想里,这个腐朽堕落的大明王朝,有太多的叛徒,但所有的叛徒,都是可悲的,可以理解同情的。而他坚信,自己就是这个明末叛徒的改造者,三顺王是,洪承畴是,祖大寿也是。任何人都可以是自己改造的对象。同时他也坚信,自己绝对有能力改造他们。

    但唯独就是眼前的这个吴三桂,他是最不可以饶恕的一个汉奸。现在他不想改造他,而是想直接杀了他。改造不好的,你不毙了他,还有其他办法吗?

    看着眼前这个和自己年纪差不多英气勃发的小家伙,赵兴脑袋里疯狂旋转的是,我是在背后暗箭杀他呢,还是借刀杀人杀他,还是捏造个罪名杀他,还是半夜打闷棍,拍板砖杀他,还是——。

    吴三桂看到赵兴的表情,越来越阴森,眼中的杀机越来越浓烈,他开始有点瑟瑟发抖,心生恐惧了。不由自主之间,冷汗已经布满了他英俊的面庞。

    孙承宗也感觉到了赵兴的不对,猛的敲了一下桌子:“见贤,你怎么了?你为什么心生杀机?”

    这一声桌子的巨响,猛的将赵兴从无限的戾气中唤醒了过来。看到孙承宗那严厉的目光,不由得肃然而惊。

    这时候不能杀他,因为他的身份实在特殊。他是锦州总兵吴襄的独子,是前军总兵官祖大寿的亲外甥,最关键的是,他是崇祯元年第一个状元。如果杀了他,皇上一定怨恨自己,整个辽西的局面,就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掩饰自己没有来由的杀机,赵兴先声夺人:“吴三桂,你父吴镶,和大凌河近在咫尺,却见死不救,该当何罪。”

    吴三桂咕咚跪倒:“大人冤枉,我父带兵救援过,怎奈敌人强大——”

    “闭嘴。”赵兴勃然大怒:“带着一万人马出来救援,救援不力,我也不能拿办了你。但是,你老爹未见敌人,先行逃脱,造成救援的部队,未发一箭即刻崩溃,难道不该死吗?”

    孙承宗闻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感情赵兴不是针对自己的这个爱将,而是震怒于他父亲吴镶啊。

    “见贤,你作为锦衣卫指挥使,的确有拿办吴镶临敌怯阵的权利,吴镶之罪也是罪有应得。但你拿一个孩子撒什么气?没有城府啦。”

    听到孙承宗这么说,赵兴也就有了台阶,将神情缓和了下来,冲着吴三桂拱手,展现了他8颗雪白的牙齿,换上了最真诚的微笑:“实在对不住,我不过是心急祖将军的安危,还有满城百姓将士的生死存亡,心情烦躁了。”

    这个理由相当合理,也让人感动,吴三桂总算是舒了一口气。感情不是因为自己得罪了他,而是他太关心自己舅舅的生死了。赶紧单膝跪倒真诚的道:“三桂真诚的感谢指挥使大人对我舅舅的关怀。”

    赵兴拉起他,和蔼的道:“你的父亲虽然有罪,但罪不及你。这一次好好的表现,为你的父亲减轻罪名吧。”

    一听这话,孙承宗松了一口气,因为吴镶和祖大寿的关系,怎么处理吴镶,孙承宗一直拿捏不准。

    现在听赵兴这么说,首先从锦衣卫这一关上来看,吴镶不死了。而赵兴在崇祯面前的威望,他说不死,那吴镶就死不了了。

    吴三桂一听赵兴这么说,当时双膝跪倒磕头,扬起脸,充满了感恩戴德,大声道:“多谢大人之恩,三桂铭记肺腑。”然后转身向孙承宗请求:“请孙师傅开恩,让我一生一世追随赵大人,鞍前马后,万死不辞。”

    孙承宗老怀大快,抚须点头:“好好好,我就全了你的这份忠义孝顺。去赵大人的麾下历练磨砺吧。”

    赵兴当时是大惊失色,转而就是真正的大喜。

    大惊失色的事,这怎么说来说去的,把这天下第一汉奸弄到了自己的手下做了小弟啦?这不是让自己从此如芒在背,寝食难安吗。这是定时炸弹,说不得哪一天,这家伙为了那个陈圆圆,就把自己弄死了。从今以后,自己睡觉都要睁着一只眼睛了。

    但一阵大喜是,好啊,你这家伙老是窝在你的家族庇护之下,我还真拿你没有办法。现在你这个兔子主动跳进我的萝卜锅,看我不分分钟螚死你。

    看到赵兴发自内心的欢喜,吴三桂心中更加欢喜,就真的生出了,这一生一世,追随赵兴的忠诚来。

    孙承宗站起来,将俩个人的手交在一起,开心的大笑:“你们和当今年纪相当,正是大有可为之时,好好的互相鞭策努力,造一个兴旺的大明。

    好吧,按照孙承宗这么说,一个作死了大明,一个灭了大明,一个努力保住大明的三个年轻人,凑齐了。

    于是,吴三桂和赵兴俩个人,各自带着大欢喜的原因,狠狠的摇动着双手,貌合神离的开怀大笑。

    (

 第444章 胸有成竹

    简单的做了战况通报,赵兴主动交出了兵权。

    孙承宗却笑着摇头:“东江镇的兵,和你的战法我不熟也不懂,还是你来指挥吧,我全力配合就是。”

    赵兴想了下,孙师傅说的有道理,两个人的理念不同,再加上临阵换帅也不是道理,最终也没有矫情谦让,还是继续指挥东江镇的人马。

    “你的目的是什么?”孙承宗询问。

    赵兴坦诚道:“我的兵马少,面对五万皇太极的精锐八旗,我根本没有能力击溃他们,即便加上大人您的五千关宁铁骑也不现实。”

    这一点,孙承宗也知道,也就点点头,没有打断赵兴的继续诉说。

    “我现在能做的,就是象锥子一样,瞄准建奴的一点,不断的进攻。”然后指着急匆匆画的地图上的大凌河东水门:“我的目的,就是扎进大凌河东水门,占领这个码头,然后进入大凌河,和祖大寿总兵合兵一处,死守大凌河。”

    孙承宗皱眉:“大凌河城内已经早就断粮,你进去,也没有能力击溃皇太极,只是把你也陷进去了,那就更得不偿失了。”

    张大可探身报功的道:“我和赵大人已经约好,只要他占据了大凌河东门码头,我就派我水师中中型的鹰船,源源不断的往里面运输物资,保证赵大人守住大凌河。”

    孙承宗皱眉:“大凌河河宽不足三里,如果建奴在两岸架上大炮阻拦你,你可冲的进去?”

    张大可就信心满满的回答:“只要占据东水门,赵大人就将一百门佛郎机炮交割给我。赵大人的佛郎机炮,那可真是好东西啊,一门三百斤,就足可以抵得上五百斤的威力。同时,射速快,又有瞄准具,瞄的准,散热快,打的远。有这样的利器在手,嘿嘿嘿,皇太极跟我这个玩了一辈子炮的玩,看下官玩不死他。”

    之所以张大可战斗这么卖力,一来是赵兴大方的分润给他人头战功;二来允诺,战争结束,这一百门这个时代最先进的佛郎机炮,就是他的了。

    有了这一百门大炮加入他的水师,就会让他的水师战斗力成倍的增长。现在,张大可都开始计划,将来自己带着水师深入渤海黄海浪一浪,和那群海盗们干几架。军功是小事,黑吃黑,可是来钱最快的啊。现在,张大可的眼睛,就是孔方兄做的了。

    面对赵兴这样的安排,孙承宗很欣慰,但最终还是长叹一声:“你进驻大凌河,虽然能守住,但我们关宁,哎”长叹一声,轻轻摇头:“也不知道这场守城战,得到什么时候结束啊。”

    赵兴充满信心的对孙承宗道:“不会多久的,皇太极必须夹着尾巴给我狼狈滚回辽东去。”

    “为什么?”

    “因为,东江镇刘光祚带的光字营,一万两千人,已经轻装突袭皇太极的老巢辽阳盛京,直接砸他的王八窝去啦。”

    孙承宗闻听豁然起身,对着赵兴不可置信的询问:“你东江镇到底有多少兵?”

    赵兴笑着反驳:“孙大人错了,不是我的东江镇,而是朝廷的东江镇。至于多少兵,代总兵毛仲明。”

    毛仲明站起来骄傲的汇报:“末将报备登莱孙大人,按照战事需要,有足额五万,有炮兵四千,有守备兵两万五。”

    孙承宗咋舌:“都是你这样的兵?”

    “都是精选年十八到三十,身体强壮,心怀仇恨的辽东汉子。”

    “都是这样的装备?”

    “没有远近亲疏。”

    孙承宗再次咋舌:“这登莱一年得投入多少经费啊,我那个本家孙元化真能啊。”

    张大可回禀:“除了当年皇上答应两万四千员额,年给银四十万,粮五十万外,全是他们自给自足。”

    赵兴还指着自己的鼻子显呗:“皇上说的四十万银,五十万粮,还是空头支票,还是下官负责出的。”

    看着一脸得色的赵兴,孙承宗不得不开始更加重视这个赵兴了,发至内心的感叹:“见贤之能,我不如也。”话是这么说,但看毛仲明等东江镇将领,对赵兴言听计从的态度,心中一股担忧却不由自主的升起。

    强压下不安,孙承宗问道:“刘光祚营什么时候出发的?”

    赵兴回答,“照比我晚出发三日。”

    “为何如此安排?”

    “我先麻痹松懈皇太极,让他以为我带东江镇来这里了,就再无兵力侵扰他的老巢,让刘光祚将军能够获得更大的战果。”

    “那他的目标是辽阳还是沈阳?”

    赵兴无所谓的一笑:“我只给他大略战略,至于他怎么做,那是他的事,即便他跑去赫图阿拉,挖皇太极祖坟,我不管。也管不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只要他完成调动皇太极,我就算他完成任务。”

    面对这样的安排,孙承宗也无话可说,最终沉思一下:“那你准备将我的这五千援军怎么用?”不知不觉间,孙承宗就将自己定位为辅助了。势比人强,也是理所当然。

    赵兴毫不犹豫的道:“既然我的战法是一根锥子,可着一点扎破敌军阵地,瞄准大凌河东水门码头,那么,敌人也一定会加强这里的阻击。而锥子就是锥子,不能成为榔头,不能在我前进的方向上,形成一场决战的态势。所以,请孙师傅带着这一万关宁铁骑游走建奴四周,吸引他们的主力不能加强我们前面的实力。”

    然后笑道:“孙师傅一定记住,是游走牵制就行,一定遵循打的过也不打,见势不妙就跑。”话里的意思很明显了,打,你们是打不过的,也不敢打,但跑,你们总能跑过建奴吧,那可是你们关宁的强项。那么,你们就跑吧。

    孙承宗听明白了赵兴的意图,那就是,自己算是废物利用,自己来,在赵兴心中,算是可有可无。

    “好吧,那老夫就带着他们去扰敌去,你这里多加小心吧。”

    赵兴赶紧假惺惺的挽留:“扰敌是辛苦危险的,还请孙师傅去张大可舰队上坐镇,指挥全局吧。”

    孙承宗指着赵兴的鼻子哈哈大笑:“我知道你烦我,嫌弃我是你的累赘,巴不得我走开的好。但登莱水师战舰,等同登莱辖区疆域,官员无旨不得跨界,这一点你清楚吧。”

    赵兴尴尬嘿嘿冷笑,孙承宗这么明显的有所指,他再听不出来,那就傻的可以了,除非装傻。

    赵兴就装傻:“都是大明同僚,还是请孙师傅到海上安全些。”

    “算啦,你的小心思我懂。好了,我现在就去完成我的任务,你好自为之吧。”

    目送孙承宗带着关宁铁骑呼啸远去,赵兴带着恶心死自己的小将吴三桂,开始了继续的突击。

 第445章 解围

    看着沿着大凌河,排开如锥子一样阵型的东江镇大军,坚定的,一下一下凿着自己阻击的阵地,坚韧的向北一步步推进。站在一个小高地上的皇太极,放下了手中的千里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