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亲军锦衣卫-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拿着这个奏报,乐的浑身颤抖:“大明的白丁,都可以是三甲一等十五名了,可见大明的文人都烂到了什么地步了。我看赵爱卿你该参加科举,以你这丘八的文笔,保准一个状元。”
赵兴摇头:“我考不上。”
“为什么?”
“臣没钱。”
“无耻,厚颜无耻到了这种地步,该杀,全部该杀。”愤怒的崇祯就好像突然爆发的雄狮,将炕上的桌子一下掀翻在地。还不解气,抡起刚刚赵兴坐的凳子,对着东暖阁内的陈设家什就是一顿猛砸。
砸无可砸之后,崇祯对赵兴道:“殿试,明日就殿试,朕就选这些高才。”然后咬牙切齿道:“当年嘉靖爷杀了二十二个,流放近百,嘿嘿,你的刀子准备好了吗?”
赵兴立刻挺胸抬头:“时刻为您所用。”
“好,咱们兄弟这次要大开杀戒。杀,杀,杀——”气的连兄弟这两个字都出来了,可见崇祯已经到了什么地步。
状元楼,楼上楼下已经座无虚席,所有的顾客都是清一色的白衫儒巾,大家划拳行酒,诗词唱和,有意气风发的,也有借酒浇愁的。
明日就要殿试了,后日就要发榜了,是一跃龙门骑马带花出人头地,还是名落孙山打道回府,就看这一次了。
一个胖子,端着酒杯得意洋洋的向桌上的同伴敬酒:“来来来,不要客气,大家捡最贵的点,挑最好的酒喝,我做东,大家尽兴。”
对于这样的大金主,代名词冤大头,大家不吝赞美:“好,果然是江南十大家之一的大公子张大家,有钱,难得不小气,大家吃喝,造。”
一个同是浙江的举子站起来,酸酸的道:“你家商行遍地,海船十几条,这次上京赶考,定然是十拿九稳,先预祝了。”
张大公子哈哈一笑:“以我胸中才华,考中前三不敢,一甲绝对没有问题,因为我有份量。”说完,还故意的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大肚腩。大家心领神会,不由哈哈大笑。
这个酸酸的学子就颓然坐下。
江南商气重,大家讲究的就是个金钱实力,其他的都是虚的。人家多金财重,不服不行啊。
正在大家欢呼吵闹的时候,状元楼下突然一声大吼:“锦衣卫办案,闲杂躲开。”
就这一声,立刻喧闹的状元楼变得鸦雀无声。
大家一起跑到楼梯口观望,倒是没有什么紧张,因为在座的诸位,都是天之骄子,尤其是在这个关键时候,大家身份特殊。锦衣卫怎么啦,锦衣卫也得掂对一下,你知道在这里,未来不能出个阁老重臣。
结果大家正在安心看热闹呢,锦衣卫当头大声宣布:“皇上有旨,所有的举子立刻跟随锦衣卫去贡院休息,等待明日皇上抽点殿试人员。”
就这一句,大家当时大惊:“所谓贡院休息,历朝历代没有这规矩,你们这是软禁。”一个举子大声抗辩。
结果那个锦衣卫当头笑嘻嘻的上前:“你知道你犯了什么罪吗?抗旨不尊,污蔑皇上虐待士子。”然后退后一步:“来啊,将这个污蔑皇上的混蛋抓起来,拖出去砍了。”
一群如狼似虎的锦衣卫力士立刻冲上来,直接抓了这个举子。当街砍头?当然是吓唬吓唬,现在的锦衣卫,是一支讲证据,文明执法的队伍了。只是直接将他架走,丢进了贡院。
现在的贡院,已经被张之及的京营,锦衣卫的北镇抚司包围的风雨不透,就是怕有人逃跑,有人畏罪自杀。
这个当头看了看楼上楼下的所有举子:“还需要我们帮忙吗?诸位先生,走着吧。”
这样突然的举动,大家都不是傻子,立刻感觉到了事情的不妙,做贼心虚者当时感觉不好。张大公子知道自己身上,背负着整个家族的性命和许许多多官员的性命前程,当然第一个就感觉事情败露了,当下也是硬气,猛回身,踹开身后二楼的窗户,就要往外跳。
结果窗户一开,就看到一排锦衣卫的绣春刀晃在当面。
一对对纱帽飞鱼服,腰跨腰刀的锦衣卫,在各个街道上奔跑,看待酒肆茶楼里,有文士服装的,上前就抓,各个登记在册的客栈,也是门板三响,各个房间搜索,即便是床下茅坑里的,也绝不遗漏,一时间人仰马翻鸡飞狗跳。
大抓捕只是转眼时间,就在整个京城展开,所有的举子和恩科制科的考生,就被一个不落的押向了贡院。
在这一行中,有人惶恐不安,有人幸灾乐祸,更有人大呼老天开眼,所有的人都从这个举动里看出,这次,大明近百年的科举弊政要被清算啦。
第403章 查抄书院
这里一抓,首善书院立刻炸了锅。散朝后,聚集在这里的几乎所有的大小京官,都被大喜大悲的情绪所煎熬着。
原先的喜是,一大早的,大家在朝廷争论这次大考的利弊的时候,锦衣卫突然出动,将恩科和制科的两千考生一网打尽的抓捕了,这虽然让人大吃一惊,但接下来的消息是,恩科和制科里,出了舞弊案了。
所有的官员在下朝后没有一个人回家,全部带着兴奋的心情,赶到首善书院,这里早就聚集满了没有资格上朝的官员,大家相见,全都弹冠相庆。一个几近癫狂的官员仰天狂笑:“哈哈哈,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赵兴,自己找死啊,这就是奸佞的下场啊。”
所有的人都跟着狂呼大吼,原本被锦衣卫压的战战兢兢喘不过气来的众人,真的如泰山崩去,拨云见日的轻松舒畅啊。
魁首周庭儒正在贡院里阅卷,得后天才出来呢。现在坐在大堂上的东林魁首是孔贞远,孔子六十三代孙,接替被赵兴一首诗词羞死的国子监祭酒,成为现在的祭酒,大明的士子领军人物,说话当然相当有份量。
“这位同仁说的对啊,子曰”这刚要吊老祖宗的书袋,结果外面一个士子披头散发的冲进来:“不好啦,正考的考生举子也被锦衣卫抓啦。”
当时孔贞远大惊失色:“子曰,你刚刚说什么?”
这个披头散发,都跑丢了鞋子的士子大呼:“孟曰,锦衣卫把京师所有的正考举子也抓啦。”
一个官员跳起来:“诗云哎呦,你打我干什么?”
打他的官员大吼:“子曰,这都什么时候啦,赶紧的说人话吧。”
福建提学使的郑三俊大吼:“这是赵兴的反攻倒算,这是赵兴恼羞成怒开始转移视线,我们必须和他斗争。”
所有的人立刻群情激奋起来。孔贞远气得直哆嗦:“子曰,这是有辱斯,这是疯狗行径。”
若论经史天下无人能出其右,有好学者立刻就虚心求问:“圣人说过疯狗两字吗?做何解?”
要在往日,孔贞远会立刻好为人师的教导,但这时候却来不及了,当时大吼:“诸位,诸位,都不要回家了,我们立刻求见皇上,制止赵兴的疯狗行径,还斯于天下,下官立刻去国子监,号召监生午门扣阙。”
“对对对,赶紧走。”
结果还没等大家起步呢,堂外一声温和的声音道:“诸位,不必那么心急,事情的真相来啦。”随着话声,怀抱着圣旨的大太监曹化淳施施然,带着一大群孔武有力的太监进了大门。
曹化淳一进来,大家立刻变得鸦雀无声了,因为他代表的是皇上。不但如此,诗书法还是大明末期一绝,在座的无有人能及,还有就是,在打倒阉党时候,是曹化淳主持了魏忠贤时期的冤案两千多件,在座的诸位无不受其恩。
崇祯和赵兴一行动,早就知道东林基地首善书院会有人鼓动闹事,于是立刻派曹化淳出面前来处置。
曹化淳在士林里的诗词书画让人佩服,有恩东林他们也要给面子,是不二的人选。
曹化淳一到,连圣人的孙子都得避席让位,等曹化淳站稳,孔贞远恭恭敬敬施礼:“公公,请为天下斯请命啊。”
所有的人都一起躬身请求。
曹化淳微微一笑:“诸位骚安勿躁,事情没有诸位想的那么严重,锦衣卫不是抓捕,而是礼请。也不是将举子们下锦衣卫昭狱,而是请进贡院。”
“至于为什么?”曹化淳神色一凝,展开了怀着的圣旨:“诸位听圣谕。”
大家赶紧拜倒。
“制曰:今日一早,得某参考士子三人,联名上告锦衣卫,言曰此次恩科制科,正科科举有舞弊,且证据确凿。如此,便是十几年没有的最大科举舞弊案将发生。为对天下士子不枉不纵,还真正士子清白,让辱没斯者伏法,特令锦衣卫请全部考生再回贡院暂住,待明日殿试,后日发榜后处理。同时,特命各省进京提学,同入贡院以避嫌。望天下学子士林深体朕拳拳之心”
听到这样的圣旨,大家全蒙了,有那知道内情的,已经开始瑟瑟发抖了。
这是天大的事,这是绝对不能宽容的事,这是绝对不能瞎闹给自己惹祸上身的事。别闹了,谁闹谁倒霉,而且还绝对没有人同情你。
如果你敢闹,不用皇上震怒,天下认为不公的学子就能撕了你。
曹化淳端着圣旨半天,却没听到谢恩声,就悄悄的歪下脑袋,从圣旨后面看了眼跪满书院庭院的官员书生们一眼,微微一笑:“圣上爱护诸位之心,大家能深深体会吧,还不谢恩?”
大家这时候才醒悟过来,一起高呼谢恩,一面在心中各想心思。有幸灾乐祸的,有大难临头,有如何解脱的,有想立刻奔走同好串联的,真是人生百态俱全了。
曹化淳对着那些跟来的健壮太监吩咐:“请各省提学到贡院休息吧。”
十三省提学都在这段时间住在这里,倒是一个不少。不过太监延请的时候,一个已经倒挂东南枝,两个已经中风昏迷了,倒是有几个坦然而出的。
面对上吊的,中风瘫痪的,所有的学子官员都明白怎么回事了。所有的人都知道,这场科举舞弊案,不用说,已经做实了。这下,在这大案迭起的官场,将再次掀起一场腥风血雨,看谁能在这场腥风血雨中倒霉,谁能明哲保身了。
一个愣头青突然跳出来:“案情真假不说,士子怎么可以被锦衣卫带走,这是对斯的羞辱。”
曹化淳看了他一眼,轻轻的对他道:“找死。”
当时吓的这个愣头青一哆嗦,但还要梗着脖子坚持时候,曹化淳对身后力士吩咐:“拿下,交锦衣卫北镇抚司。”
当时这个愣头青就瘫倒在地,所有的人都自觉的闭上了嘴巴。
看着这样的结局,曹化淳叹息了一声,对着孔贞远摇头叹息:“人心不古,道德沦丧,这士林官场啊。”然后摇头叹息着脚步沉重而去。
这里没他事了,剩下的,就事顺天府,锦衣卫的事了。看来,北镇抚司又有的忙啦。
第404章 殿试
新的一天开始了,大明的殿试正式开始。但今年不同往年,往年一个殿试就完了。今年是两个,恩科和正科,今天是正科殿试,明日才是恩科制科。
卯时,三百四十一名贡士在礼部侍郎的带领下,穿过千步廊,齐聚承天门,也就是如今的天安门。按照会试的名次依次排列等待门前值守的金吾卫的例行搜查,准备入宫。
经过在承天门外两侧整齐排列的,专门为了殿试调派而来的两百来个锦衣卫校尉,也叫大汉将军的注目礼下,众考生接受完太监的搜查,继续跟着礼部侍郎的脚步穿过承天门。
穿过端门后,便可望见午门,在午门前,贡士们按照在会试中名次的单双数,单数走东侧的左掖门,双数走西侧的右掖门。这两个掖门只有在殿试以及大朝之时才会开启,正常情况下,王公百官进宫时走的是午门正中门洞两侧的门洞。正中的门洞除了皇帝出入专用外,迎娶皇后时,皇后可以走这个门,再来就是殿试结束,状元、榜眼、探花出宫时也可以从此门离开。除此之外,都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规定着,一旦走错门是很容易惹来杀身之祸的。
穿过午门,映入眼帘的是整个紫荆城最大的宫门奉天门。数丈高的朱红大门还紧闭着。到辰时,伴随着朝阳的升起,四周传来一阵鼓乐声,大门才随之缓缓开启,站在广场前的众考生继续穿过奉天门,立于皇极殿前广场的丹陛前,而以阁臣为首的读卷官和受卷官以及数十名执事则立于丹陛上,接受了众考生的参拜后,便静候着皇帝的到来。
辰时一刻,崇祯铁青着脸,在千呼万唤中走了出来。所有人均进入大殿,跪拜在地,行五拜三叩礼。随后,刚任首辅不久的周庭儒宣读圣旨,公布策问题目。
结果崇祯却突然开口:“朕有新规。”然后直接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份名单,递给吏部侍郎:“将朕这张名单上的考生都安排到前面来。”
这突然的变动,当时打了大殿上所有的人一个措手不及,但昨日那么大的动静,也是让大家心中忐忑而不敢违背。
重新调整了下座位,崇祯将名单交给了身后的方正化:“对这十位考生点名。”
一个执考官上前,小声的道:“皇上,这与礼不合。”崇祯就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点名。”
这个执考就没趣的退下,方正化就开始大声的点名。结果点到第五名张达成的时候,却没有人应答。
崇祯皱眉,冷笑询问:“为什么这个人没来?”
执考官上前回禀:“该生员病了。”虽说会试中式者皆可参加殿试,但参加殿试的人不一定全都是当年的三甲贡士,有些贡士在参加完会试后,可能因丁忧、疾病等原因不得不放弃这次的殿试,等下场再参加,这也是常有的事。
崇祯嘿嘿一笑:“去,给朕抬来。”
这又是头一次,当时群臣互相看了一眼,就知道,昨日爆发的科举舞弊案中,这个张达成一定有问题。张达成是浙江考生,当时在场的一个浙江籍的官员就冷汗直冒浑身轻轻发抖了。
当然,抬人要时间,不能耽搁了正事,于是,周庭儒再念策问题目,但他也不再是气定神闲,而是脸色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策问的题目也包含在了制诰内。宣读完毕,众考生依次入座,考试用的案桌在前一天已有光禄寺官员摆放好,准备就绪后执事官开始发放策题、答卷纸,就开始答题了。
答策题,就好比写篇议论文,既要能对论点进行阐述并以此为中心,联系从古至今的相关治国方针展开分析,还要能提出当今治国方针中的不足,和你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也就是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同时规定答题要一千字以上。但虽说如此,考生也不可太过于放飞自我,随意指责朝政。因此,历年来的答卷,大多数依然是停留在歌功颂德,并委婉提出建议的层次。偶有些愣头青想要靠着谏言搏出位,殊不知在读卷官这关前便会败下阵来,根本连令皇帝听见的机会都没有。
好半天,肥猪一样的张达成真的被抬来了。他是真的病了,而且病的不轻,面色苍白嘴唇乌青,肉山一样的躯体,每一分的肉都在颤抖,整个身体都好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而且身上还有一股尿骚味。
崇祯向熏香前靠了靠:“既然这位考生已经不良于行,朕就免了他殿试答题,不过,你把你的名字写出来吧。”
张达成开始还心中一喜,但听说让他写出自己的名字,当时就将求救的目光,看向了那个浙江同乡的官员,那个官员立刻就好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猛的跳起:“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