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152章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152章

小说: 明末亲军锦衣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这件事情的起因很简单,目的也很明确。

    中军都督府的同知,到锦衣卫指挥使衙门揭发薛濂直接贪墨军饷的事,赵兴立刻感觉到,彻底整死薛濂的事已经十拿九稳了。

    其实薛濂的罪行,据锦衣卫侦查,人家《甲申传信禄》说为人多不法,还真没说错他,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但是经过赵兴和赵梓两个人,蹲在那里仔细的研究了再研究之后,赵兴终于发现,感情这家伙和其他的勋贵们一样,那就是玩的好一手自污。真可谓是小罪儿不断,大罪不犯,巧取豪夺些别人的钱财,也积攒了能有百万两的家产,但每一笔巧取豪夺的钱财,数额都不大,你怎么弄也弄不上个死罪。

    从这一点上看,这个家伙是人人喊打,人人痛恨,但又拿他没什么大办法,最多是夺爵,贬为庶民,也就了事了。

    看来,他后来犯的那些大案,都是他当了这个中军都督府都督之后,胆子大了,性格膨胀,才做下来的。但估计这也没有什么大案,要不也不会从崇祯三年,活到李自成进京投降了。

    而最要人命的是,这些小事要是放在以往的锦衣卫手里,分分钟能弄死他。原先的锦衣卫心散了,是不作为,现在赵兴当了这个官之后,就将自己的权利关在了笼子里,只因为每一件案子,都必须有三法司的人参与。

    而三法司所有的官员,又都是赵兴和他代表的锦衣卫的死敌,做什么事都拧着干。既然赵兴想要弄死武阳候,他们绝对会和自己拧着干,看自己吃瘪的表情,好好的恶心恶心自己。

    还有就是,那些勋贵们,也会站出来极力保住他,他赵兴还必须给这些人面子。

    当时的赵兴,是真的无奈呀。

    不过这下好了,薛濂竟然敢苛扣六卫将士军饷不发,这是大罪。

    但这样的大罪,在上面的种种原因之下,也不一定能让武阳候死。现在,赵兴的目的就是要杀鸡儆猴,可这只鸡怎么也杀不死,可如何是好?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悲哀在于,你想整死人,却束手无策,没有办法。

    但赵梓这一回显露了他阴损的本性。立刻给赵兴出了一个损主意。

    在赵兴听完了之后,立刻急匆匆进宫,将赵梓的办法,老老实实,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崇祯。

    自从上次事件之后,崇祯和赵兴已经成了一丘之貉,什么阴谋都开始互相商量着办,这真是近黑者黑,近墨者墨啊。

    最终赵兴道:“只有用逼迫兵变的办法,将所有想为他求情人的嘴彻底的堵死,我们的目的才最终能够实现。”

    崇祯仔细的思考权衡之后,还是不放心的询问:“这可是京师内部,万一弄假成真,咱们君臣可就捅了大篓子了。”小年轻吗,没想事情的荒唐,却只想眼前为实现自己对勋贵又拉又打,为自己所用的目的。

    赵兴就拍着胸脯道:“皇上放心,一切尽在臣的掌握之中。”

    面对赵兴的保证,再想一想,从前这个家伙的确都能把事情做得圆满,于是,崇祯就同意了他的计划。

    结果的结果就是现在,事情彻底的闹大了,现在大家必须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否则士兵们真的哗变了,五六百年的帝都,转眼就会成为一座废墟死城,估计大家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了。

    新任的首辅成基命,本来昏聩老迈,这一下直接被吓出了病,就在大殿上抽了羊角风。

    而其他所有的文臣武将,一个个都是惶恐无地。

    就在大家拿不出主意的时候,周庭儒站了出来,大声的对崇祯道:“臣有办法平息兵乱。”

    听到他这么一说,所有人的目光就都望向了他。真的出了鬼了,谁都知道这件事情或多或少和那个赵兴有关。作为赵兴的死敌,年前还在首善书院开会的时候,想尽办法治赵兴于死地呢,这怎么突然间他站出来,为赵兴解围呢?

    周庭儒当然有它自己的想法。原先是那么计划的,而当首辅成基命一发羊角风,周庭儒立刻改变了计划。

    成基命完了,首辅空缺了,自己正是要在这关键时候站出来表现,为能接任首辅加分。同时,你赵兴不是想拿武阳候立威吗?那你得等,我借你造成的机会,我来立威吧。同时也能让文官们看看,我是多么勇敢的和勋贵集团战斗,以此来团结派系林立的东林。

    赵兴和崇祯真的没想这么多,他们两个始作俑者已经乱了阵脚了,巴不得有人出来,给大家出一个主意呢。

    崇祯毫不犹豫的立刻询问:“周爱卿,有什么办法,快说。”

    周庭儒就做潇洒并且胸有成竹:“子曰——哎呦,你干嘛打我。”

    赵兴血红着眼睛死死的盯着他:“这都什么时候啦,你还在这里吊书袋?直接说,否则我打死你。”

    周庭儒最终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圣人门徒,还是屈服了赵兴这个泼皮无赖拳脚的淫威之下,直接道:“第一,臣去乱兵之中,对他们说明真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哎呦,你怎么又打我。”

    “那你还不赶紧去,在这里唧唧歪歪做什么?”

    周庭儒当然不能这么去,哗变的士兵那可是杀人的。

    崇祯元年,辽东宁远官军缺饷四个月,士卒们枵腹难忍,群起哗变。辽东巡抚毕自肃、宁远总兵朱梅亲自去军营安抚,结果都被叛兵捉住,“棰击交下”,毕自肃惭愤自尽。

    自己是去抢功劳的,不是去送死的。虽然他知道,神策卫的士兵带着家属拿着饭碗去武阳候家讨饭,其实不是真的哗变,但谁知道后来是什么?

    “臣请皇上下旨,命锦衣卫查抄武阳候府,将薛濂贪墨的军饷拿出,证明皇上没有停发将士军饷,是薛濂贪污。如此将士自然对皇上感恩,心气就会消散一些。然后,臣再请皇上下旨,着锦衣卫将武阳候满门当着所有的将士面斩首,将士就彻底的平息了怨恨。如此双管齐下,一切就都解决了。”

    赵兴惊讶的看着周庭儒,自己狠,感情这家伙比自己更狠。同时,周庭儒也不是就会党争窝里斗,处理事情还是有些能力办法的。看来,那个明史的周庭儒卷,又一次不实了。其实满清将周庭儒写的那么不堪,其实就是在证明,崇祯的识人不明啊。

    看来,明史得反着看了。

    其实赵兴想多了,周庭儒的这次举动,其实还是在党争内斗的范畴之内。

 第345章 被夺了战果的心情

    一下下撞门声,就好像大木撞在心上。随着轰隆一声,两扇原本威严坚固的大门轰然破裂倒地。踏着漫天的尘土,赵兴,背着手,脸色铁青的走到了薛濂的面前:“薛濂,皇上有旨,你逼留京六营哗变,罪恶昭彰,不必三司审判,将你满门抄斩。”

    薛濂实在是没想到,事情会闹到这种地步,当初自己无权的时候,看别的官员都这么干的,那么他就认为,自己这么干,也不会出事的。但结果不但出事了,而且还出了大事了。银子还没捂热呢,士兵们带着他们的家属就把侯爷府给围住了。

    趴在墙头上,看着堵满街道的将士和他们的家属,拿着饭碗猛敲喊饿,却没有人上前撞门,薛濂的心就放下了,下了梯子,坦然的道:“不必开门,让他们闹吧,闹够了,也就自然散了,一群丘八,没那个胆子的。”

    薛坤战战兢兢的提出:“事情闹到了这个地步,要是皇上怪罪下来,我们可怎么办啊。”

    薛濂就一笑,自信的道:“哥哥我皇恩正隆,圣眷正好,没事的。”然后就问:“那片田地的事办的怎么样啦?”

    看到哥哥轻松,薛坤也轻松了下来:“做好了,风声也放出去啦。”

    “可隐秘,赵兴那小子鼻子可灵着呢。”

    “您放心吧,保准没有纰漏。”

    “嗯,只要挺过三两日,赵兴那小子一倒,一切就都天下太平啦。”

    正说着呢,突然他听到门外一下子静了下来,接着一个声音道:“来人,撞门。”

    这声音薛濂熟——赵兴。赵兴来啦。赵兴撞门啦。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一阵巨木撞门声轰然而起,还没等门房想要加固呢,大明轰然坍塌,紧接着,一群群北镇抚司的缇骑就冲了进来,然后蟒袍玉带的赵兴就背着手走了进来,对着属下吩咐:“锦衣卫办差,闲杂人等闪避,将薛濂一家老少以及他的亲兵护卫全部拿下。”

    按照规矩,大明的王,可有扈从三千,公,有五百,候,一百,伯五十。

    听到这样的命令,下人面色大变,这时候他们才知道害怕,知道大事不好。这时候院门外面,周廷儒那声嘶力竭的声音清晰地传了进来:“怀远大将军,皇上已经将军饷拨付给了中军都督府,是那个薛濂贪墨了。皇上已经下旨,将他贪墨的军饷搜出来,交还给大家,然后将他满门抄斩,以为后来者戒。”

    听到代表皇上和内阁的周庭儒这样的宣读,薛濂才明白,圣眷感情是这么的不靠谱,连给自己一个辩解的机会都没有。然后他就瘫倒在地。

    一箱一箱的银子,被抬到了门外,那上面还有内帑锦衣卫的封条,将封条撕开,满满的银子就在夕阳里闪烁出一片光亮。周庭儒得意的大声道:“将士们都回去吧,回到军营去,等待给大家发放军饷。”

    怀远大将军刘芳给周庭儒深深一躬:“多谢周阁老为将士请命,为我们归还了军饷。大恩不言谢,日后若用得着末将,水里火里在所不辞。这就按照大人的吩咐,带将士们回营等待。”然后对着身后的将士和家属们大声道:“皇上隆恩,周大人秉公办事,家属们先回去,将士们要看薛濂授首。”

    听着门外的对话,看着自己的手下面在抓人,赵兴的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了。自己上窜下跳一翻,却让人在自己的眼前明目张胆的摘了桃子,那种心情,怎么一个憋屈了得?

    正在他憋屈的时候,一个薛濂的扈从头目,突然间爬到赵兴的脚下,死死的抱住了他的大腿:“大人大人,我揭发可算有功?可免我死罪吗?”

    赵兴厌恶的挣脱开:“你真能揭发他天大的案子,我保你不死。”

    结果这个家伙如蒙大赦,跪地磕头之后,大声的道:“前几日张各庄灭庄案子,就是侯爷,啊不,是薛濂指使他二弟薛坤做的。”

    赵兴的脑袋就轰的一声,他并不是震惊于顺手破了个大案,而是震惊于这两个兄弟,下手实在是太狠了,已经毫无人性。50户,二百多口人,下到襁褓中的孩子,上到60多岁的老人,竟然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盯着这个扈从头目,赵兴咬牙切齿的道:“当时你在做什么?”

    这个头目就一激灵,立刻叩头道:“当夜因为我拉了肚,没能够参与,为此还被二东主打了20鞭子。”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撕开了身上的上衣,将后背展露给了赵兴看,上面果然是鞭痕累累。

    赵兴就咬牙切齿的道:“来人,将薛坤和当夜参与的护卫,全部抓进锦衣卫大牢,让他们尝尝咱们刑具的滋味。你们要是敢在10天之内把他们弄死,我就要了你们的命。”

    听到这话,不要说别人,在赵兴身后得意奸笑的周庭儒,都不由得浑身发冷,后背冒出了一丝冷汗。在心中颤抖的告诉自己:“以后自己做什么,一定要加倍小心,可不能落在他的手中,看着这个人畜无害的家伙,其实是魔鬼啊。”

    而就在这时候,那100个护卫群中,爆发了一声又一声惨叫,原来他们纷纷咬舌自尽,图个痛快。

    赵兴不去管他们,将薛濂和他的二弟,直接押出了大门,当着闹事的刘亮的面,毫不留情的将他们砍了脑袋。而将他们的子女父母却押进了锦衣卫大牢,吩咐不要虐待,准备等过些时候,再请皇上恩典赦免,最差弄个发配就算了。毕竟,从查抄上看,这个薛濂是为了挺门面,穷疯了——怪可怜的。

    郑国公坐到赵兴面前的时候,代表所有的勋贵,感激了赵兴的手下留情,不管怎么说,大家心知肚明,赵兴是拿这件事情,杀鸡儆猴。

    但大家还是感受到了赵兴的仁慈,薛濂家的丫鬟仆妇,都被赵兴放了,而薛濂其他的老弱妇孺,未来也有生的希望。

    “该死,他真的该死。但我们还是感念你的抗旨不遵。”郑国公真诚的对赵兴说。

    听到这话的时候,赵兴感觉到口中吃了20个苍蝇。原因是,他在回家之后琢磨了一番之后,总算是明白了一件事,自己被周庭儒利用了。

    但不过好在,勋贵集团已经明确的向自己表示出来,从今以后,唯自己马首前瞻,这也是患得患失吧。

    胳膊下夹着求情的奏折,再次进了御书房。一面走着一面想,下面的谎言用什么办法来遮掩?

    现在赵兴总算明白了,一句谎言,必须用一万句谎言来遮盖的道理,这很痛苦。而一万句谎言,要用10万百万句谎言来遮盖,那真的是痛苦中的痛苦,尤其是自己心不黑,那简直是痛苦中的痛苦的痛苦。

 第346章 开诚布公

    御书房,崇祯坐在书案后抱着脑袋,感觉很沮丧。赵兴坐在凳子上,抱着脑袋感觉很憋屈。

    方正化站在御书房的院门口,禁止一切宫女太监靠近,因为崇祯不想让自己的表情让别人知道。

    崇祯好久之后长叹一声:“我们君臣还是太年轻了,做事过于操切了。”

    听到这话,赵兴竟然莫名其妙的欣慰了,只要你能认识你的操切性格,就证明你进步了。好吧,这也算是一种教训吧,不过,这部包括我,我都是谋而后动,沉稳着呢。

    “周庭儒那个老东西,把我是彻底的利用了,臣自诩聪明,但还是没斗过那老家贼啊。”

    崇祯叹息一声,“从这一次周庭儒的表现,让群臣对他刮目相看,即便和他一直争权夺势的温体仁,也都退避三舍。现在任内阁首辅的,他的呼声最高。朕不得不顺应群臣的意见,答应他为下届首辅了。”

    赵兴就更加痛苦:“明明我知道,那个家伙是一个祸国殃民的东西,会将咱们这个朝廷推向更加混乱,但我却一时间无能为力,徒呼奈何?”

    崇祯好久之后,才喃喃地道:“作茧自缚,咎由自取。这是说的我们君臣啊。但是现在臣权强大到了如此地步,而刚刚培养的勋贵集团,因为薛濂,被大臣所诟病,还是根本不能和他们抗衡,朕也只能咬牙认了。先让他当一届吧。”

    赵兴就惊讶的看着崇祯,他惊讶的不是崇祯的神态,而是惊讶于他能看明白这其中的关键。在这个封建时代,中央集权的强大,才是核心。皇权的稳定,才是关键。而在这个关键时候,崇祯竟然没有像历史描述的那样,执拗的继续和臣权斗,而是明智的选择了暂时的他退让。

    在这个时候,年轻操切这4个字,似乎离着崇祯很远了。

    “好了,不要再想过去的事了,还是想想眼前吧。不管怎么说,我们君臣当初想的,和现在发生的事情,有些不靠谱。但毕竟,让我们及早的发现了薛濂的贪婪,及早的将他清除。如果不是发现及时,留京六卫发生动乱,那就后患无穷,在这一点上,只能算是你歪打正着,为大明的军队发展,铲除了隐患。”他没有检讨自己的用人不当,而只是一阵庆幸罢了。

    赵兴就只有苦笑了,一切都不在自己掌握之中的成就,都不算是成就,这样的事情,已经不能再做了。现在看来,年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