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143章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143章

小说: 明末亲军锦衣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旧奋勇冲锋。

    而那些不幸被射中要害的将士,绝对没有一声惨叫,就那么默默的扑倒在地。然后在最后一眼,看着自己的同伴,在自己的身边滚滚而过。

    面对这些悍不畏死的东江镇将士,建奴恐惧了,而就在他们恐惧的时候,毛有德冲到了敌人的面前,大刀一个力劈华山,随着一声酣畅淋漓的杀奴怒吼,一个八旗士兵,就在他的刀下,连人带马,被一劈两半。

    无数的将士扑上来,他们的大刀飞舞,一个又一个建奴被斩于马下。随着一声又一声杀奴的怒吼,口号变得慢慢整齐,而随着每一声怒吼,刀光就是一闪,整个战场上,打刀的刀光,变成一片又一片整齐的波浪,层层挥舞,层层推进,杀的建奴人仰马翻。

    没有冲击的骑兵,在这样长兵器,威力无比的打刀面前,就像黑云遇到了阳光般消融。

    城上所有的军民将士,看到那有韵律的大刀挥砍,真的是如醉如痴,随着那一片大刀的挥舞,城上也跟着节奏,忘情的大吼:“杀奴,杀奴。”一浪高过一浪。

    崩溃了,在这起起伏伏地大刀中,其实更是在那一浪高过一浪的杀奴怒吼中,八旗崩溃了,他们调转马头,向北狂奔。

    但就在这个时候,智风的六百缇骑飞扑上来,先是三眼火铳,接着就是连弩骑射,然后挥舞着绣春刀冲上来的时候,敌人已经所剩无几了。

    收割了所有的人头,毛有德和智风,受到了英雄该有的礼遇迎接。

    智风将负伤的那个后金章京丢在了赵兴面前的时候,赵兴一皱眉:“多事。”不过还是道:“好吧,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我是个守规矩的让,那我就让你回去告诉皇太极,朝鲜和后金,从现在开始,废除所有的条约,现在是敌对国家了。我大明东江镇,将协防朝鲜。去吧,也算是废物利用吧。”

    这个章京不理赵兴,而是看向了朝鲜的官员,结果还没等李光道说什么,金全石难得的第一次站到了文臣的前面,大声的宣布:“赵大人,说的对。”

    这个章京就点点头,咬牙切齿道:“你们,会为你们的决定付出代价的。”

    李光道也硬气的站出来:“不过死尔,给我滚出铁山,滚出朝鲜领土。”

    然后一群朝鲜百姓,就提着棍棒,将这个章京直接乱棍打出。

    这一战的意义是巨大的,他不但向皇太极宣示了大明重新协防朝鲜的决心,更让朝鲜人和在朝鲜的汉人看到,东江镇重建了,而且战斗力似乎比原先更强了。

    是的,因为这次东江镇的士兵,都是按照赵兴的要求,年满十八以上,三十以下的壮汉组成,不再是原先那种老弱妇孺都算战士了。

    损失了三百,绝大多数是牺牲在冲锋的路上,阵斩建奴三百,绝大多数是打刀的功劳。

    赵兴命令毛守义:“你立刻将这三百颗建奴的人头运送回京师,向皇上报告,东江镇首开大捷。如此,让皇上坚定重开东江镇的信心,让群臣看看,东江镇的重要。”

    毛守义骄傲的大声接令,然后下去安排。

    李光道也红光满面的道:“我立刻派人,八百里加急,将这里的一切汇报给我们的国王,请国王定夺。”

    八百里加急,天没黑就到了平壤,朝鲜国王仁祖看到了战报和情况,当时毫不犹豫的的决定,立刻与建奴翻脸,重回大明,坚决的跟大明并肩战斗到底。

    其实他也没有犹豫的机会,他早就受够了建奴的盘剥,如果照着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即便臣服,朝鲜也必死无疑。只是没有了大明的帮助,他没有实力反抗罢了,但对建奴敲骨吸髓的索取,也是能拖就拖,能糊弄就糊弄。

    这次好了,大明又回来了,而赵兴直接杀了建奴的使节队,直接连犹豫的后路都没有了。

    既然已经决定,仁祖连夜组织了使节团,带上足够多的贡品,赶紧去北京说明自己的忠心。

    不紧急不行啊,现在的朝鲜被皇太极勒索的,几乎到了没米下锅的地步了,他急等着使节团给自己带回来海量的大明的赏赐过日子呢。

    大明是穷了,但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爱干,这很中国。

    第二天中午,李光道就兴冲冲的拿着他们的国王的回书面见了赵兴。赵兴看完内容之后,总算轻松的道:“既然这样,我们一切重归以前,我需要的煤炭和铁矿石,什么时候能起运?

    李光道立刻道:“十日,只需十日,必定足额运到皮岛。”

    临离开的时候,将毛有德拖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小声的安排:“我的目的是,利用铁山给我们提供的物资钱粮,好好的修养我们的队伍。在这里你们好吃好喝,将身板养好之后,我会调另一个营过来,如此将五万将士,全部利用朝鲜,给咱们整顿好。所以,这一战足够了,从现在开始,即便是建奴打到了城下,只要他不爬城,你就千万不许出战,我的意思你明白了吗?”

    毛有德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猛烈的点头:“小叔叔说什么是什么,绝对不打一个折扣。”

    对于这个家伙所代表的毛家子孙,喊出来的这个称呼,赵兴没有拒绝。这一声称呼,就已经决定了,东江镇从此是赵兴的东江镇了。

 第326章 大明的军工

    第1批朝鲜的铁料和煤炭,运送到了皮岛,按照赵兴紧急建设起来的炼制焦炭的炉子开始炼制焦炭,然后炼铁钢炉,正式开炉了。

    看着光着膀子的赵兴,忙活在工地,指点着每一个细节步骤,毛仲明亦步亦趋,这让赵兴很烦,但也无可奈何。

    “我的目的是,利用这个海外孤岛特有的优势,在不受大明直接管辖之下,将这里建成一个军工基地。明白儿的对你们说吧,就是建设成一个属于我的军工基地。这个不归大明朝廷管,就是你我的产业,一定要建设好,绝对不能倒。我倒了,东江镇就完了。”赵兴毫不隐瞒的对这个已经绝对忠心自己的毛仲明,说出了自己的野心。

    没有必要隐瞒了,也必须让这个人和他的东江镇明白,你们已经是我的了,东江镇已经是我的了。在你们的身上,已经深深的烙印下了赵兴印记,我们已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对于这种接近大逆不道的话语,没有人表示惊讶和反对,因为,从再上皮岛的那一天,赵兴给这些将士和工人们,是足额的钱粮,而这些工厂,整整养活了1万多工人。

    钢铁厂,历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而这些足额的钱粮,1万的工人,身后是1万个家庭,也就是足足五六万的百姓。而从这一钱粮所带动的,就是接近十万百姓的生活。

    他们不懂得经济拉动的概念,但是他们东北的汉子最懂得感恩。

    他们清清楚楚的看到,原先那死气沉沉的东江镇,在港口开放,走私白酒,贩运朝鲜日本等等举措,再有这新建的各种工厂,已经让三四十万困死在皮岛的百姓,重新获得了生机。赵兴就是东江镇最大的恩人,就是辽东逃难到东江镇的百姓再生父母。

    而在这里生产出来的利润,赵兴已经承诺,将毫无保留的留足,在这里养兵。这让以毛仲明为首的东江镇的将领,看到了他们恢复辽东,为自己家人报仇,重回故园的希望,这更是恩人中的恩人。

    毛仲明跪地磕头:“叔叔,从此以后,东江镇的5万将士,东江镇的几十万百姓,只要你一句话,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感动中的赵兴,听到了这句话之后,心中是无限的欣慰。

    崇祯让自己变成孤臣,从现在开始,其实不过是在朝堂上,自己似乎是孤臣。而在京师之中,自己掌握着死心塌地的2万,再全国是六万锦衣卫的上下。在西北,自己又和洪承畴孙传庭结成了最牢靠的同盟,更有了王尽忠的死党。现在,又在东北,获得了东江镇所有将士的忠心,朝鲜的归心。虽然自己的实力,还没有足够强大,但已经足可以保证自己不死。

    左右这个大明朝廷,即将从现在开始。

    赵兴从现在开始,才真正有了改变历史的信心。

    光着膀子,趴在红红火火的高炉观察口,看着里面那沸腾的铁水,按照后世的经验,赵兴猛的大吼一声:“开闸口。”

    一个壮汉,穿着石棉保护的衣衫,抡起了大铁锤,狠狠的砸向了那高炉的门口,一股喷涌而出的铁火洪流,冲到了早就准备好的水槽。随着一彭巨大的水气升腾,一个老师傅,战战兢兢的走到了水槽前,用手中的小锤子,轻轻敲打水槽里冷却的铁锭。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再次敲打了一遍,就在所有人屏气凝神,赵兴忐忑不安之中,突然间发出了一阵狂吼:“是钢,真正的好钢。”

    随着这一声论断的呼出,整个车间爆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狂呼。赵兴双腿一软,然后努力的站起来,心中不由感慨:“一个写穿越文的老师,酒徒大人,真没有欺骗人啊,感情炼钢,在古代炼钢,竟然如此的简单。”

    踉踉跄跄下了高炉,对着兴奋不已的孙元化,赵兴以一种导师的姿态教导道:“实际,科学这个东西,并不是你眼前所看到的这么简单,他必须有一个深厚的积累,然后出现一个瓶颈,当一个伟人站出来,打破这个瓶颈的时候,就会让整个科学,如火山一样喷发。而很不巧,打破这个瓶颈的不是你,而是我——伟大的锦衣卫指挥使,真正的科学家——赵兴。”

    面对这样的自吹自擂,孙元化佩服的五体投地,然后和赵兴谈论的却是满嘴的铜臭。

    “你是一个东林君子,你和我满嘴铜臭,这合适吗?”赵兴痛苦的教育着这个君子,因为这个家伙,跟自己在斤斤计较,已经从原先,在这里直接用铁模铸造各种大炮,是更轻便的钢炮的家伙,比如,原先五百斤佛郎机炮,现在只有三百斤重,而且散热更快,更耐用,造价已经从原先,赵兴开价的1000两白银一门,谈到了450两了,而看着这个趋势,他的目的是100两。

    赵兴已经不得不再次感受到,道貌岸然的东林人士,对金钱的不要脸和他们对金钱的执着了,虽然,孙元化是爱国的。

    100两,完全可以让大明的火炮成为所有明朝军队,最烂的武器,是泛滥的武器了。但他自己赚什么?自己答应给东江镇带来养活自己的源源利润就彻底的没了。

    而最关键的是,当初自己离开北京的时候,可是答应崇祯皇帝,给他拿回一百万钱的,无论自己怎么折腾,前提条件是崇祯这个保护伞罩着自己,没他,真不行,至少是现在不行。

    “按照孙大人的铁模铸造办法,我们不但可以源源不断的铸造大炮,更能源源不断的铸造出枪管,是钢管。好吧,我现在还想不出膛线的办法,更想不出燧发枪的制造原理。但最少,能将原先大明朝廷制造的那个自杀神器,彻底的改变。为此,你孙大人将名垂千古。

    为了你的名垂千古,我现在决定,每一门佛郎机大炮,我东江镇的兵工厂,给你提供的炮管,将是450两银子,这绝对不能少。而给你提供的每一个火铳的全钢枪管,10两银子。好吧好吧,不要用怨妇的眼神看着我,九两半,实在是不能太少了。

    你要理解我,我不但要给东江镇筹集出足够的钱粮,而且我还要留一点点的小金库,锦衣卫要吃饭的。好吧好吧,四百两全钢的炮管,九两银子的枪管。不过我可说明,100万两现银,马上立刻给我。”然后直接逃跑。

    在孙元化心满意足的回到了登莱,毛仲明兄弟们心满意足感恩戴德的时候,就听到了赵兴的房间里,传来了压抑的狂笑。

 第327章 军火买卖

    临时的行辕里,再次登岛送粮食的郑宏达,面对赵兴的要求,有些为难。

    “我知道,这些钢能给我们商会带领利润,但你让我将这些钢贩卖海外,这个很难办。”

    “什么原因?澳门不是有葡萄牙人吗,台湾不是有荷兰人吗?还有菲律宾不是有西班牙吗,你完全可以直接卖给他们啊,郑大哥,你可千万不要和我说,你和他们没有联系,你的老底我掌握着呢。”

    郑宏达就尴尬的苦笑:“我当然明白,天下无孔不入的锦衣卫,怎么能够放弃对我们这些商人的监控。不单单是我们商会,江南的各大家族都有海船,向南洋,向欧罗巴走私各种各样的物资。那虽然是犯罪,但我们贩运走私过去的,都是生活用品,不关乎国本。而你让我贩卖你这么好的钢,可不成,葡萄牙和荷兰,对我大明一直虎视眈眈,一旦拿了我们这么好的钢,让他们造出钢炮,我们将后患无穷啊。”

    结果赵兴却一挥手:“大哥放心,你们走私,只是我们锦衣卫例行的监督,却没有别的意思,海禁这个东西,早晚我是要争取废除的。对于海外贸易,我是举双手赞同的。”

    看着郑宏达吃惊的表情,赵兴笑道:“我认为,拿我们大明泥土烧制的瓶瓶罐罐,桑蚕拉出的丝织成的绸缎,就能换回海量的真金白银,这样的好事,天下哪里去找?这不但给我们大明的百姓寻找到一份工作,更能解决大明的钱慌,还能给朝廷解决财政问题的大好事,却被那些怀着私心的东林党人阻止,简直就是奇蠢无比,所以,我要力争废除。”

    郑宏达就鄙夷的一声:“哼,他们不是蠢,是维护他们身后家族的垄断和不纳税。若是你能破海禁,将是为国为民做了件大好事。但我还是那句,向葡萄牙和荷兰卖你的好钢,绝对不行。”

    赵兴痛苦的解释:“老哥哥,我这不是被逼的吗,咱们大明财政已经破产啦,皇上每天都要我弄钱,我这是有病乱投医,还顾得什么以后啊。再说了,荷兰那个国家我知道,不过是咱们大明半个省那么大,屁大的地方,他还能生出什么幺蛾子来?”

    之所以赵兴有这样的底气,是因为不管大明到了什么时候,大明的水师不管对谁,就没有一败,即便南明灭亡,能歼灭大明水师的,只能是他自己——全水师自沉。

    以前和最近,大明就和荷兰打了一架。

    自从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流行后,很多西方人都认为,中国遍地都是黄金,荷兰人也不例外,万历三十二年,荷兰东方舰队副司令官韦麻朗占领了澎湖,在这里升起了东印度联合公司的旗帜,还宣称这里是荷兰的据点。明朝官员得知消息后,要求荷兰人立刻退出澎湖。可惜荷兰把大明当成了东南亚国家,还口出狂言:要求明朝与荷兰通商贸易,否则军舰就向福建进攻。

    当时福建水师有一个将领叫沈有容,他曾经率领29名士兵夜袭三千蒙古铁骑,身中二箭,杀了6人。就这暴脾气,他根本不给荷兰狂妄的资本,直接派出50艘海军军舰包围了荷兰的战舰,荷兰指挥官知道自己无法和明朝对抗,就率兵灰溜溜的离开了。

    但天启二年,贼心不死的荷兰人,乘着打败天下无敌手的威风,再次卷土重来,他们率领16艘军舰,1024名士兵,最后还是没有能够拿下大明,反而损兵折将,只剩下一条船,二十六人。

    郑宏达吃惊的看着赵兴,不是吃惊于他对荷兰这么了解,毕竟他是锦衣卫吗,他吃惊的是赵兴的无知。

    “虽然我们大明的海军无敌,但架不住群狼啊。就是那个西班牙吧,他已经制定了联合荷兰,葡萄牙人,准备合计用兵一万三千,先征服日本,再联合日本一万人,准备占领我们整个大明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