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幕1925 >

第188章

铁幕1925-第188章

小说: 铁幕1925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面面相觑,一时做不得声。

    星然张树声没明说与西北为敌要付何等代价但**滩一些帮派人物,丁点儿没与西北为难都弄出一个泼天的“夜刺案”。来,又遑论为难为敌?这是远比的报复更严重也更现实的威胁!他们可以不怕,但要说敢在吴安平面前挺直腰板,大言不惭说什么“也没什么””还真没这样大的胆子。

    杜月笙怔怔道:“这如何是好?若再往下进行,便恶了西北,若停下来,国民党也不会轻饶我等,里外都是一条死路”。

    黄金荣、张啸林显然也想到这个问题,俱是愁肠百结,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吴安平还真没说那样的话,只是张树声再一次扯虎皮做大旗罢了。但效果奇好,张树声早看穿了这些所谓的大亨,三言两语,便让他们胆颤心惊,早歇了政治投机之念。

    不过,也不能把人逼急,否则狗急跳墙反倒麻烦。于是张树声又道:“都是死路倒不见得西北只是不愿闹出人命,至于其他,可没对你们要求什么,这当中的区别可是不小。况且,随我司来**的,还有西北的特派专使,也会将吴总司令的意思转达,与蒋总司令讨论这件事,嘿嘿,眼下的局势你们也不是不知,你们觉得蒋总司令会拒绝吗?”。

    杜月笙眼前一亮道:“要真这样,倒说不准会有转机。…”

    张树声斩钉截铁道:“不是说不准,而是必定会有转机。北伐军还有安这个大敌,据说信阳那边,唐生智没挡住张学良,已被奉军反攻进了湖北,这种局面下,蒋总司令岂会与西北为敌?他不怕西北与奉系联合,致使北伐功亏一篑?要真是那样,嘿嘿,这国民政府能否维持住,恐怕都要另说吧?”。

    这倒让三位大亨有些安慰,脸色好看许多。

    张树声看三人没有精神,笑了笑又道:“黄老板、月笙、啸林,你们也莫觉西北欺人,虽在这件事上,你们不免要遭遇一些困犹,但吴总司令可不是一味难为你们,另外也给你们备了份大礼,想必足够让你们打起精神的。”。

    杜月笙勉强笑道:“计么大礼?”。

    张树声故作平淡道:“海洛因!几十吨的海洛因!足够你们赚几百上千万银元的。如何?这份大礼可够分量?”。

    三人又惊又喜道:“当真?”。

    虽然海洛因在**不常见,但三鑫公司几乎垄断了整个**滩的鸦片输入,他们这三位大股东,当然不可能不知道与鸦片一脉相承的吗啡及海洛因是什么东西,其中又有多大暴利。只是海洛因全世界都缺货,他们即便眼馋这买卖,也只能干看着,根本伸不进手去。吴安平把这东西拿来做诱饵,还当真找对人了,由不得他们不动心。

    张树声答道:“自然当真!只是有个条件,只能朝国外售卖,若你们能答应,这几十吨海洛因,你们不用出半分本钱,即可得五成利润!…”他又看了看张仁奎道:“当然,张太爷也要占一股的。”。

    杜月笙喜道:“就是朝国内卖,国人抽惯了烟枪,也不见得会对那些“白面儿,感兴趣!这条件尽可答应!…”

    张树声笑道:“这样看来,我就要恭祝各位多多发财了”。

    杜月笙是靠抢劫以前大八股党和潮州帮土商的交易烟土真正起家的,后来在黄金荣前妻林挂生的支持下,开了间烟土行,也就是“三鑫公司””最开始有四位股东,即黄金荣、林挂生、杜月笙及金廷荪,后为扩张经营,打通北洋泓沪护军使衙门把守的入港水路,又引入张啸林,使“三鑫公司…”成为了帮会、租界、军阀三位一休的鸦片走私联盟。

    在**滩,三鑫公司几乎可以说是一个无所不能的“鸦片保险公司””一方面,它专门从事鸦片包运,按价抽取保护费,如果鸦片被抢,也会照价赔偿:司时,它又是包销烟土的大土行,凡是运销**租界和华界的鸦片,都得有三鑫公司在鸦片烟土上盖戳才能入市。各鸦片烟馆售卖的鸦片,也只能从三鑫公司进货。

    这些烟土,并非只来自西南及东南几省,其中很大部分是经租界各洋行之手,由印度及南洋输入,虽然国外运输渠道大部分掌握在洋人手中,但另有一小部分却是被南洋土商及洪门掌握。南洋土商且不说,依靠遍布世界的洪门网络,便足以将海洛因安全输送到北美、西欧、日本及南洋。

    借助这一网络,黑水公司便可将触角伸向全世界。这便是吴安平的如意算盘。

    财帛动人心,也难怪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蠢蠢欲动。

    张树声见此情形,便知道自己没白费一番口舌,香饵在前,他们上钩了。

    【 注册会员可获得私人书架,藏书看书更方便!永久地址:。 】

………………………………

二三六章 风云上海滩(29)

    

    (免费小说请牢记

    按约定,西北接蔡元培、吴稚晖的飞机编队,将在这时抵沪。此次西北的飞机,需不间断飞行一千五六百公里,这将是世界航空史从未有过的奇迹。本来蒋介石等人是绝不相信的,但吴安平的电报上言之凿凿,不似吹嘘作假,所以这些人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早半个小时便抵达机场,想见证这一奇迹的发生。

    北伐是有空军的,名为航空处,隶属于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只是飞机的数量太少,只有十几架,型号也有“德哈维兰。”、“爱弗罗。”、“容克。”、“寇蒂斯。”等四五种,实力很弱小。

    其中,“德哈维兰。”、“爱弗罗。”是英国飞机,而德哈维兰公司恰是后来制造“蚊式。”的公司:“容克。”是德国飞机,而容克公司也恰是后来制造“斯图卡。”的公司:“寇蒂斯。”是美国飞机,而寇蒂斯公司此时主要生产水上飞机,后来与莱特公司合并后,生产了著名的p40战斗机和c46运输机。p40即是二战时陈纳德飞虎队使用的那种飞机。

    辛亥革命时,革命军有四支航空队。第一支是冯如的航空队:第二支是摔根率领的华侨革命飞机团:第三支是刘佐成任队长的湖北军政府航空队:第四支是厉汝燕任队长的**军政府航空队。

    虽然当时革命军未曾动用飞机参战,但对清廷却起到了恐吓作用。当时,北京的报纸曾转载沪电,称革命军有一支强大的空军。据说,袁世凯就曾利用这种传说,去威胁隆裕太后接受革命军的和谈条件。

    当然,现在说这些没意思,但有意思的是,辛亥革命时革命军四支航空队的队长,此时竟有厉汝燕、摔根、刘佐成三人在西北效力而唯一没有在西北的冯如则早已经逝世。

    不能说北伐军不重视飞行部队,实际孙中山逝世后,当广东革命政府改组为国民政府之时,其统辖的军事委员会就下设有航空局这一机构,而且人员也都是留学英美德法日各国的航空华侨,如丁纪徐、黄毓沛、摔秀、刘植炎、方景山、谓颂云、周诚、吴建文等人。一开始是苏联顾问李糜任代理局长,李糜回苏后,由张纪中继任局长,张静愚任党代表。

    北伐开始后,航空局不仅改组为航空处而且不再受军事委员会直辖,改为隶属北伐军总司令部,也就是落到了蒋介石这位总司令手中。此时林伟成任航空处长,张静愚仍任党代表,北伐飞机队队长则由陈卓林担任,后林伟成到苏联洽谈继续援助飞机的事,张静愚便又兼任了代理处长。

    此时张静愚也在龙华镇的临时机场,而且最不相信西北有远航飞机的就是他。

    他的理由很充足。拿北伐军的“德维哈兰…”式飞机来说,其具体型号为刀,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之一但刀最远航程不过数百公里,吴安平就算再厉害也不可能脱离这时代,拥有航程达一千五六百公里的飞机吧?况且,既然笃定安全,那么这一千五六百公里,肯定还是飞机的最大航程。

    蒋介石秉承孙中山的思想,对航空力量也特别重视,虽不专业,但多少知道一些当前世界航空业的发展水平。从技术方面来说,他其实也是不敢相信的但另一方面,他琢磨人很有一套,深知在这件事上,吴安平绝不会撤一戳就破的蠢谎,所以既不敢信又不敢不信,心情很纠结。

    当然,他纠结的绝不是几架飞机的事而是因为很明白吴安平想借此宣示什么,若一旦成真,还真不能不对西北的实力再提高些重视。偏偏看上去,吴安平一点也不安份否则也不会将冯玉祥遣去武汉,并派专使到**来摆明要插手国民政府内部事务及国共两党事务。要知道,最起码现在,这些事还跟他没一角钱的关系。

    与这样一个拥有着改变政局的强大力量、且又明显企图牵引政局的吴安平打交道,谁又能平静以对呢?蒋介石已经预感到,以后自己必然会受到许多掣肘,甚至想置之不理都不可能,除非他愿意放弃自己的政治前途。

    至于清党之事,虽然各省国共间的对抗已经很激烈,并且出现了一些流血及伤亡事件,但原本矢志付诸武力的蒋介石,还是决定接受吴安平的“建议””尽力控制事态发展,哪怕填满各处的牢监,也不轻易举起屠刀。

    无论蔡元培、吴稚晖的西北之行有何结果,都不影响他下这个决定,即便两人仍是不赞成,他也要强行推动与西北的妥协及联合。

    原本蒋介石还不坚决,但昨晚午夜时分,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三人突然联袂拜访杨虎、陈群,汇报了张树声突然在**滩出现的事。

    据他们说,张树声便是吴安平在**布下的暗棋,目的便是阻止帮会势力介入清党,而张树声这位青洪帮大佬宣告自己莅临**滩的方式,便是一夜之间清洗掉了五十余位帮派首领。在这番杀戮中送命的,便有为清党提供戮力帮助的小八股党的顾泉庚。

    顾泉庚是谁,蒋介石不是很清楚,也无需再了解,但他知道**滩这三大亨已经怕了,既怕与西北为敌,也怕得罪自己。

    当然,西北实力再强,毕竟**掌握在自己手中,要真强令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等继续行动,想必他们也不敢拒绝,但问题在于,张树声已知此事,并且另掌握了一股堪称强大的帮派势力,破坏起原定的计划来,将会十分简单,甚至不用其亲自动手,只要将风声放出去就足够了。

    若想与汪精卫争夺权力,晋身为民国第一人,并彻底掌控国民政府及国民党,直接由**驻军出面清党,是极为不妥的。这样势必会造成国民党进一步分裂,而且损害他登顶的正当性正因为这样才需要借助**滩三大亨,引入帮会势力,使之更像一次工人群休的内讧,继而革命军出面才更为顺理成章。

    但是吴安平连这都想到了,并派了张树声到**来,若不想与西北撕破脸,他便不能对张树声用强力手段,这种情形下,除了妥协还能如何呢?若当真不妥协,恰又是将西北推向了武汉中央若汪精卫得此强助,务实根基,那么就算清党再顺利,又有什么用处呢?

    思来想去,只有先沿着吴安平划下的道走,然后再看后续有无翻覆的机会。虽然极不情愿,但谁让自己的实力弱,且国民政府又正处于分裂当中呢?此时的蒋介石,已再不是当初那个只有革命理想的青年,他还希望得到更多。而得失心越重便越容易与外力妥协,这正是颠扑不破的一条真理。

    九点十五分正当众人以为吴安平的谎言已遭戳破之际,张静愚突然惊呼道:“他们竟当真来了!。”这些人中,只有他勉强算是专家,而且也最为关注,一直手持望远镜朝西北天际隙望,此时他如此说,显然是已经发现了陌生飞机。

    蒋介石动容道:“在哪里?”。

    张静愚将望远镜递过,指着一个方位道:“总司令,在那个方向…………………”

    蒋介石接过望远镜对空拨索一阵,终于看到几个小黑点,并且在视野中越来越清晰,没过一分钟,已可分辨出正是一个五架的飞行编队。

    “速度可真快!”。

    此时,肉眼已能看到天际的飞机。张静愚与以往的经验做过参照,忍不住再次发出惊呼。

    确实很快仿佛上一刻还是几个黑点,迅即就变成了黑斑、黑块,继而飞机的轮廓整个显现出来,并且越来越清晰。只是与航空处的飞机有些不司西北这几架飞机在高速飞行时,发出的声响并不算大。

    张静愚向地勤人员发出指令命其向西北的飞机编队发布指引讯号。讯号一发出,空中的几架飞机很快便发现,并随即微调了飞行方向。

    当编队抵达龙华镇上空,众人终于可以看清这些飞机的模样

    整休看,这此飞机机头钝圆,椭圆形断面的机身平滑而修长,机尾尖细,并装有漂亮的半椭圆形尾翼,后端流线形修形考究,座舱盖突出于机头上方,有多个柜架。它的布局不算怪异,平直中单翼,前缘平直,后缘前掠,备有襟翼与副翼,只是机翼梯形较大,而且外表的突出物很少。

    五架飞机虽然明显是司一机型,但有些小细节却各不一样。其中有两架在机头位置,可以看到明显装有枪炮,而且设有透明的投弹手视察床,这自然是战斗机型:但另外三架,却没看到周身有任何武器,而且颜色及绘制的图案也略有不司,这可能便是请蔡元培、吴稚晖乘坐的载客机。

    虽然临时机场的场面不算很平滑,但五架飞机还是很平稳地落地。座舱打开之后,陆续下来了十个人,他们早看到机场边缘有人等待,便齐向这边走来。蒋介石自然是不需要上前迎接的,张静愚是代理航空处长,这种事正该他干,便紧走几步,带几人迎向了来人。

    双方见礼后,互通姓名,听张静愚自报家门是国民政府的航空处长,来人中领头的两人,便直道“久仰””而他们两人说出自己的姓名后,却让张静愚大吃一惊,原来其中一个竟是厉汝燕,而另一个则是刘佐成。蒋介石或许对两人不算了解,但张静愚如何能不知这两位航空界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惊道:“你们竟都去了西北?”。

    见蒋介石的时候,厉汝燕及刘佐成也是不卑不吭,倒让众人又高看一眼。只是他们却不知,两人在西北的身份却不低,并非是普通的飞行员,只是这此倒没必要特意宣扬了。

    为蔡元培、吴稚晖的安全计,蒋介石自然不免要关心一下飞行的安全。

    厉汝燕微笑着道:“蒋总司令请放心,此次来的人都是西北空军的饺佼者,不是队长,就是教官,飞行经验都很丰富,此次由西峰出发到**,一路上也并未发现半点异常。另外,我们虽要途径战区,但这种飞机升限高达万米目前还没有任何武器能对在这一高度飞行的飞机构成威胁。呵呵,何况我们还有两架战斗机护航。…”

    蔡元培、吴稚晖见西北的飞机已到,也不多说,便提出尽早启程。厉汝燕、刘佐成有任务在身,当然也不愿多逗留,应付过一些询问,便下令补充燃油,准备返航。此时,蒋介石等才知道,这几架飞机中”竟还有一架是专门运载航空油料的。

    李宗仁对这些飞机很感兴趣,趁机一直问东问西。

    厉汝燕见不涉及机密,便不厌其烦为其解答,又见他有艳羡之意,就笑着道:“我们总司令曾提到过,如果一切如预料发展,一两年间,西北或将向国民政府免费提供两百架战机,虽不会是这种型号,但也比目前列强的飞机先进许多。届时国民政府当能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