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宝马公司并没有因此落下研制的进程,这其中,希瑞克功不可没。
希瑞克从美国的修斯公司,拉来了足够的资金,宝马的这款发动机,在快速地进入研制阶段,而且,已经不用担心销路了
霍华德一直都念念不忘的竞速飞机,就打算使用这款超级强悍的发动机,而打算和德国共同合作,研制大型跨越大西洋的客机,也打算使用这款发动机的
最保守的估计,这款发动机也能够有上百台的销量,一款发动机,能够生产这种规模,就已经能够回本了。
而且,这当然还不够,希瑞克早就计划好了,利用这款发动机,研制出一款更加先进的战斗机来在历史上,这种战机,叫做fw190
………………………………
第一百二十六章 气冷液冷
ps:这章华东之雄又犯病了,本来打算稍稍介绍一下,结果一章就出来了,唉,老军迷就这个不好。如果觉得枯燥,请忽略这章吧。
气冷和液冷,是发动机的冷却形式的不同,顾名思义,气冷使用空气冷却,而液冷使用冷却液,现在一般都是水。
最初的发动机,都是气冷的,这种发动机有一些优点。
比如,重量轻,相比液冷的,少了水套,少了散热水箱,只要在缸筒外面布置散热片而已,要比液冷的减轻不少的重量。
同时,因为省掉了液冷系统,整个发动机就少掉了一个麻烦多多的玩意儿,整体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
同时,在空战中,对方一炮干掉了冷却水箱,那液冷发动机就报废了,而气冷发动机的气缸分散到了一个圆周平面上,这样被一锅端的可能性有所降低。
但是,现在的主流,却是液冷,这是因为气冷有一些先天性的缺陷。
第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横截面积。
飞机是要飞的,迎风面积越大,空气阻力就越大,液冷的发动机,横截面积很小,而气冷的,需要把多个气缸排布到了一个平面里,横截面积很大,最后导致整架飞机的空气阻力增大。
同时,气冷航发的排布方式相对液冷航发会引起更加明显和剧烈的震动,这样的震动毫无疑问的会影响到飞机。
而且,由于气冷发动机是用散热片或者直接让部件暴露在空气中进行冷却,而散热片等是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加的,这样,论散热来说,气冷的要恶劣一些。
在飞机的研发史上,气冷发动机经常为散热而头疼,搞不好就发动机起火,而液冷的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其实,液冷好还是气冷好,是没有一个定论的,二战中,诞生了很多王牌的战机,其中有气冷,也有液冷。
比如,零战的中岛”荣“21型星型气冷活塞发动机和猫的r1830星型气冷活塞发动机,就是气冷的巅峰。
而喷火i的”梅林“12v液冷活塞发动机,bf109的db601液冷活塞发动机,40的艾利森v171033液冷活塞发动机,i2的米库林a35液冷活塞发动机,都是优秀的液冷发动机。
不管气冷还是液冷,只要能打赢,就是好飞机
而从现在的德国实际来看,虽然db601已经很优秀了,但是,产量是有限的,还有现在戈林摆出了一副架势,明显是哪怕吵架,也绝对不给。
干脆,另起炉灶
同时,以希瑞克的观点来看,海军,使用气冷的发动机,反而要更合适。比如,看看大洋彼岸的美国就知道了,美国陆军航空队都是使用液冷发动机,而海军,清一色的气冷。
为何保养麻烦,抗打击能力差
液冷的发动机,是有冷却液的,如果天气寒冷,启动发动机的时候,需要提前加注开水,预热发动机,而一旦漏水,那更是让人头疼,所以,在寒冷地区,液冷发动机很难伺候。
当初德国入侵苏联的时候,bf109的出动效率,都不到fw190的四分之一,就是这个原因。
而气冷就没有这么麻烦了,随时都能够直接点火而在航母上,远离大陆,军舰上的淡水本来就不多,如果还要给飞机准备,那就更是噩梦了。
而且,气冷的抗打击能力强,在战斗中,一旦被击中一个气缸,还是可能飞回来的,液冷的,就得跳伞了。
在陆地上,跳伞还有地面接着,在海上,跳进了大海里,和自杀也差不多。
虽然气冷的迎风面积大,但是通过高超的设计来弥补,也是可以减轻的,对此,希瑞克是相当信任福克武尔夫公司的。
因为,这本来就是历史上的发生的事情,而且,最终出来的fw190,要比bf109的性能还要先进
历史上,德国纵观世界,发现仅仅有一款bf109打天下,是相当危险的。
因为其他空军强国至少有两种现代战斗机即将投产服役,所以,历史上的37年,德国提出了新型战斗机的技术规范。
到了38年春,这些技术规范发往各主要生产厂家,希望在他们之间,诞生出先进的战机来。
而福克公司按照方案,设计了一种采用星形气冷式发动机驱动、结构紧凑的战斗机。
但是,当时德国高层都是直列式水冷发动机的拥护者,对福克公司的新战斗机方案并不认可,所以,这个方案根本就没有入戈林的法眼。
但是随后,被戈林寄予厚望的亨克尔he100和he112研制失败,同时,虽然有在德赛dessau的容克斯和在斯图加特的戴姆勒奔驰公司开足马力,也无法在短期内提供飞机生产所需的足够数量的液冷发动机。
这导致了亨克尔公司不得不大量缩减并最终停止了采用db601发动机的he111p轰炸机的生产,转而集中生产由容克斯的juo211发动机驱动的he111h。
结果,就和bf109的柳暗花明一样,fw190才最终重新进入了德国空军的法眼。
而福克公司也相当争气,这种飞机最终研制成功,而且比bf109还要优秀
至于迎风面积大的问题,也被设计师巧妙地解决了,将发动机冷却空气进气口设计在发动机罩内,并采用一个特殊的涵道式螺旋桨桨毂整流罩覆盖,这种设计既增大了冷却空气流量,又减小了空气阻力。
而现在,因为希瑞克的穿越,历史再次发生了改变,这款在历史上差点夭折的战机,将会更早地进入现役
“我建议,由海军自筹资金,挑选一个厂商,使用宝马公司的气冷发动机,研制出一款适应海军的舰载机来。”希瑞克说道:“我个人建议,可以请福克公司来设计,最基本的指标,就是全面超越bf109”
戈林张大了嘴巴,虽然没有说出来,眼睛还是出卖了他,那个样子,分明就是在说,希瑞克,你在吹牛吧
………………………………
第一百二十七章 海军自己搞
现在,德国的bf109,绝对可以横扫欧洲任何一种战机而希瑞克,却提出来要让其他公司,研制使用气冷发动机的飞机,而且要全面超越bf109
开什么玩笑
戈林绝对不相信毕竟,戈林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他知道研制飞机有多么困难,绝对不是说句话的事
而且,还气冷吹牛吧
“至于时间,就定在两年好了,这样,等到我们的齐柏林伯爵号完成了海试,可以进入服役状态的时候,刚好也会完成舰载机的设计,进入低速生产阶段。”希瑞克说道。
两年,也就是说,在38年之前,这款飞机,就要成熟起来
说完之后,希瑞克的眼睛,望着希特勒,而现在的希特勒,刚好也把目光望过来。
对希瑞克,希特勒是完全信任的,同时,希特勒也知道,用这么短的时间,设计一款风冷的飞机,风险性是很大的,能成功吗
“元首,我可以以我的荣誉作为担保。”希瑞克说道:“海军,需要这种新飞机如果研制失败,我愿意从装备部辞职”
“哈哈。”戈林在一旁笑了:“希瑞克,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你可别后悔。”
“我不会后悔。”希瑞克说道:“戈林,等以后,你的空军,可别眼馋这种新飞机。”
“那怎么会”戈林拍着胸脯:“我们的bf109,是最先进的。”
到时候,看你怎么来央求希瑞克在心里暗自想到。
两人的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于是,希特勒也没有说别的,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希瑞克一眼。
希瑞克点点头,意思很明白,元首放心,我有把握
这次会议,对德国军工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历史上的fw190,要等到战争时期,才算是正式地完成了研制,而现在,比历史上早五年,这款飞机,就开始计划了
除了bf109之外,德国的天空中,将出现一种更加先进的飞机
会议,结束了。
其他人陆续离开,只剩下了埃里希和希瑞克。
“希瑞克将军,真的很感谢您为我们海军所做的一切。”埃里希向希瑞克说道。
刚刚,为了给海军争取利益,希瑞克几乎是和戈林干上了,这让埃里希相当感动,同时,在心中,他对希瑞克已经无比的尊重。
“都是为了德意志,没有强大的海军,是绝对不行的。”希瑞克说道:“现在,海军要筹措出足够的资金来,支持福克公司的项目开发。”
埃里希点点头:“会的,这将是我们的一个重点。”
其实,只有战斗机,当然是不够的,只是,解决了战斗机,就解决了一切问题,等到fw190造出来之后,就不信戈林不动心
到时候,戈林想要这种飞机的话,就该受希瑞克的刁难了,到时候,不管是什么飞机,海军都可以选择所以,另一种攻击机,暂时还不用着急。
“海军研发的这款飞机,其他的指标是超过bf109,同时,我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这款飞机的航程必须要大”
德国的战斗机,很大的一个缺点就是航程太近,比如现在的bf109,航程只有七百公里而在不列颠的空战中,因为航程原因,德国战斗机,根本就无法为轰炸机护航。
所以,新的战机,必须要保证航程
同时,作为航母的舰载机,航程大也是有很大优点的,比如可以有更大的作战半径,万一要是迷航了,也不用担心燃料很快用尽
历史上的fw190,航程也才八百公里,这点距离,肯定是不够的
“最大航程,要超过三千公里,作战半径,要有一千公里,这才是舰载战斗机需要的。”希瑞克想了下,继续说道。
不知道这个技术指标提出后,这款飞机会不会和历史上的fw190有很大的出入,总之,希瑞克知道,这也不是信口开河。
毕竟,这个时代,是有飞机能达到的,最常见的,就是零式战机,就是这样的航程而美国的野马,更加变态,作战半径居然都能达到两千公里
腿短的问题,必须要解决,不能在设计的时候遗留下来
“希瑞克将军,还有我们的飞行员的问题。”埃里希记录下来了刚刚希瑞克的话,继续说道。
本来是打算请空军提供飞机和人员的,但是现在,结果已经很明显了,哪怕是有希瑞克在场,也根本就无法向戈林施加任何的压力
想把空军的飞行员调过来,是不可能的了
“是啊,这是一个问题。”希瑞克说道:“看来,不能从空军中抽调了,只能是临时招募吧,现在开始,经过两年的训练,应该够用,还有,也可以从国外招募,比如,从我们德意志的海外移民中,也可以找到一部分飞行老手的。”
埃里希点点头。
是啊,这也是唯一的办法了
埃里希的目光中,重新透出坚定,不管用什么办法,也要克服掉眼前的问题海军,一定要成为让元首最信赖的
“我上次去美国,准备了一些资料,我知道有几个不错,你可以派人去请他们回来。”希瑞克想了想,继续说道。
的确有几个好苗子啊
这些事,希瑞克就不会亲自动手了,他还有很多事要做,他这一生,注定是劳碌的。
在白天的时候,已经看到了英国人眼睛中的不满,以及苏联人眼睛中的羡慕,所以,希瑞克知道,英国人和苏联人,最近肯定是要有什么动作的
果然,和希瑞克猜测的一样,没几天,图哈切夫斯基带队,一大群的苏联海军官员,就来到了德国造船厂,考察德国建造的这艘航母。
既然是图哈切夫斯基都来了,德国方面也不能怠慢,于是,希瑞克再次跑过来,欢迎苏联人。
………………………………
第一百二十八章 改铁路
历史上,苏联人是访问过德国的,但是那要等到苏联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后,德国开始向苏联提供部分先进的军事工业技术和样品。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苏联造船工业人民委员会1939年组成了考察团访问德国各造船厂,考察了德国最新型战舰,其中就包括正在建造中的“格拉夫齐柏林”号航空母舰。
当时,苏方代表团中有第45中央科学研究所的设计师,他们对“格拉夫齐柏林”号完善的航空舾装、一流的自卫武器系统和先进的焊接工艺大加赞赏。于是,苏联代表团立即提出要向德国购买一艘同型舰,但是德国方面委婉地拒绝了这一要求。
同时,作为补偿,德方同意提供“格拉夫齐柏林”号的高射炮和火控系统。这是世界上唯一具有双向稳定结构的舰载高炮,可以减少舰体摇摆对射击的影响,整体性能一流,而与之配套的火控系统更是秉承了德国精密仪表的传统,性能领先于英、美同类产品。
而现在,才35年的夏天而已
这也不例外,主要就是上次的希瑞克的莫斯科之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德国已经帮助苏联建造了两艘军舰,苏联都是相当满意的,而在这个时候,正好赶上德国的齐柏林号航母下水,苏联人相当震撼,所以,他们再次来了
苏联人,来干什么当然是向德国订购一艘同样的航母
而在这个时期,斯大林的头脑也开始逐渐转变,随着苏联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苏联应该有一支强大的舰队了
而战列舰的计划,已经在苏联的国内展开,当这个计划开始进行之后,苏联终于发现,靠着自己的工业水平,独立建造万吨级的战舰的难度,真的是太大了
别的不说,就这种战舰的舰体,已经是相当的困难了,苏联没有足够的钢材
而计划中的航母,也就不可能开工了,苏联承担不起。
在这种时候,他们终于想起了当初希瑞克的承诺,只要苏联提供足够的矿产资源,那就可以从德国换回战舰来哪怕是航母,德国也可以给苏联制造
以前建造两艘军舰,几乎都是这样的模式的,德国严守了合同,按照正常的流程,完成了所有的建造工作,而且交给了苏联海军,这也是双方可以继续合作的一个前提了
所以,苏联人再次来了,由图哈切夫斯基带队
现在的图哈切夫斯基,已经成了苏联元帅,他身材魁梧,脸盘宽大,看到了希瑞克之后,立刻和希瑞克亲切地握手。
“希瑞克,真高兴见到你。”图哈切夫斯基说道。
“是啊,听说是您,我立刻就赶来了。”希瑞克说道:“现在,请我带领各位,一起参观一下我们的这艘军舰吧。”
其实,希瑞克也是第二次来,希瑞克在工厂的人员带领下,带着图哈切夫斯基一行人,穿过了码头上的巨大的吊车,进入到了正在舾装中的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