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第三帝国 >

第170章

第三帝国-第170章

小说: 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朗莫尔来这里,是打算给旗开得胜的归航的飞行员们鼓气来的,他希望利用自己的到来,让他们更加有精力地投入到下一次的攻击之中,为了摧毁德国在利比亚的石油基地,他们需要连续出动四五次才行。

    但是现在,他什么都没有看到,预定的时间早就过去了,还是不见人影。

    “我们的无线电系统,受到了强烈的电磁干扰,暂时还无法和轰炸机部队取得联系。”一旁,基地的负责人向朗莫尔说道。

    朗莫尔的心中更加不安起来,在内部的消息中,他知道斯卡帕湾基地遭受袭击的时候,也是受到了强烈的电磁干扰,对方故伎重演,那说明对方是早有准备的。

    那己方这次仓促起飞的机群,能完成任务吗

    朗莫尔想到这里,越觉得不对劲:“立刻起飞战斗机,前去迎接。”

    现在,英国在埃及的皇家空军的战斗机,根本就无法从这里的基地起飞,到利比亚再回来,如果现在起飞,恐怕就是单程的飞行了。

    必须要立刻就考虑在埃及西部设立飞行基地的事,不过现在,哪怕就是最后迫降,也得起飞几架,过去看看。

    就在他刚刚下达命令之后,一个眼尖的地勤大声地喊道:“回来了,我们的飞机回来了”

    远处,视野所及之处,一架轰炸机,正在晃晃悠悠地飞回来,近了,可以看清楚,那是一架布伦海姆双引擎轰炸机

    此时,那架飞机,飞起来上下忽悠,根本就不像是平时训练的样子,那么的狼狈,似乎后面有什么凶猛的怪兽追着一样。

    “笨蛋,放起落架”朗莫尔大声地喊道:“赶紧和飞行员联系”

    这架飞机上的飞行员,不知道有多么的惊慌失措,在看到了跑道之后,直接就下来了,眼看就要和跑道接触了,起落架居然还没有放下来

    无线电里面,立刻呼叫起来,可惜,没有用,在众人的瞩目中,这架轰炸机的肚皮,接触到了地面上,扬起了无数的尘埃,铝合金的机腹和地面的摩擦,放射出了一道道的火花,夹杂着一种金属被撕裂的声音。

    这个时候,飞行员才发现了失误,可惜,已经拉不起来了。

    轰炸机在跑道上,划出了上百米的痕迹,一辆消防车,已经闪亮了警笛,开动上去,还好,飞机没有爆炸

    飞行员的全身,都湿透了,他推开舱盖,在地勤人员的搀扶中,走了下来。

    “怎么回事”朗莫尔问到,此时,他已经看到这架飞机没什么弹痕,居然这么狼狈地降落下来,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

    飞行员两眼里都是空洞,他想起了自己死里逃生的经历,那架可怕的飞机,就在自己的后面追击着,自己以为到了生命的最后几秒,但是,对方没有开火。

    对方嚣张地从自己的飞机旁边飞过,气泡座舱内的那个家伙,竖起了中指,然后带着不可思议的速度,飞走了。

    从鬼门关里走了一圈,差点就见上帝了。当飞回来的时候,飞行员只感觉到自己的两条腿都在发颤,胳膊都控制不住操作杆了,飞起来,晃晃悠悠的,刚刚能降落下来,简直就是个奇迹。

    现在,看到了空军司令,他下意识地就想要敬礼,但是,胳膊居然都抬不起来了。

    “快说,怎么回事其他的飞机呢”朗莫尔问到,他用力地抓着对方的肩膀,摇晃着。

    其他人飞行员的眼里,再次浮现出那个可怕的场面,他不由得摇头:“不知道,我只看到中队长等等的飞机,都被击落了,我们的轰炸机,不断地向下坠,我也差点死在那里,我不知道别的飞机,有没有回来的。”

    其实,还是有飞回来的,只是,这些飞行员们,都受到了惊吓,四散开之后,有的飞错了方位,降落在了沙漠里,甚至有一架跑到了海上,最后迫降了,还有两架,在艰难跋涉,最后返回的航程上。

    被击落了朗莫尔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利比亚,没有空军啊,是意大利的飞机,还是德国人的”

    谁的飞机上,没有机徽,他根本就认不出来,他只知道,那是一架可怕的飞机,简直就是轰炸机的死神

    “不知道,我只见到了一架敌人的战斗机,那架飞机,很可怕。”

    “其他的中队呢”一旁的基地司令问到,还有第12和第218轰炸机中队的四十多架“战斗”轰炸机呢他们不会也遭到了拦截吧如果对方只有一架战斗机的话,那不可能消灭了己方那么多的轰炸机吧

    飞行员继续摇头,其他的中队他见到那些小巧的轰炸机,钻到了烟雾之中,就再也没有出来,现在想想,那么大片的烟雾,里面绝对有问题

    一问三不知,只知道摇头,朗莫尔相当的着急,差点就要咒骂起来了,就在这时,一名副官,急匆匆地跑过来:“将军,请立刻返回司令部,韦维尔将军有重要的事。”

    返回司令部什么重要的事朗莫尔知道,肯定是和这次轰炸失败有关的,他看了一眼飞行员,说道:“走,你们机组,和我一起去司令部。”

    不管这个倒霉的家伙心里有多么害怕,也得带走,写了这次任务报告再说。

    朗莫尔回到了司令部的时候,就迎来了韦维尔的问责:“朗莫尔,咱们的轰炸机是怎么干的不是说只炸油田吗怎么把绿洲给炸了这下麻烦大了”

    咱们轰炸机怎么干的没怎么干啊,咱们的轰炸机,被人家给干了还差不多

    朗莫尔还没有回答,就听到韦维尔继续说道:“洛克菲勒石油公司副总裁,被咱们扔的炸弹给炸死了”

    洛克菲勒,副总裁听到这话,朗莫尔顿时就是一愣,这怎么可能但是,如果是真的的话,还真是个大麻烦

    英国,需要和美国合作,哪怕是现在英国高层和美国高层关系良好,这也会是个大麻烦,毕竟,真正主导美国的,并不是美国高层,美国总统,而是美国的那些垄断资本家们

    这下倒好,己方把一个资本家给炸了
………………………………

第四百二十八章 犯众怒

    美国华盛顿特区国会山庄

    宽敞的大厅内,圆形的会议桌,如同河水中投入一个石头一样,一圈圈地想外扩散。中文会议桌的前端,一名议员,正在愤怒地控诉着。

    “英国人,这次做得太过分了”这名议员三十多岁,就已经坐到了这里,因为他有足够硬的后台,他是代表着洛克菲勒家族的

    可以说,在场的议员,背后都是有各种大家族背景的,一个草根,想要在这里指点江山,那是不可能的。

    德伦洛克菲勒,因为愤怒,都已经站起来了:“英国人明明知道,利比亚油田,是我们和德国,意大利,合作开发的,他们居然出动轰炸机,对油田进行轰炸,这简直就是挑衅”

    不错,德国是炸了英国的舰队,让英国损失惨重,英国人要报复,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英国人要报复,你找德国的舰队,德国的空军去报复,你们轰炸利比亚,算什么

    如果英国人仅仅把利比亚的油田给炸了,那也就算了,问题是,洛克菲勒集团的副总裁,也被炸死了

    不用狡辩,当时的保镖都在现场呢,眼睁睁地看着英国的轰炸机扔下来炸弹,机翼上的米字标志清清楚楚,甚至有的人都辨认出来了飞机的型号,绝对是英国的飞机

    英国人这么做,就太过分了,而洛克菲勒公司,必须要让英国人知道这样的代价

    “所以,有关出租给英国军舰的提议,我们是绝对不会同意的我投反对票”

    英国海军元气大伤,为了尽快地恢复元气,英国新任的海军大臣丘吉尔,提出了一个方案,就是向美国租借一些军舰。

    这个提议,现在被拿到国会上来通过,毕竟,美国是个民主国家,不是罗斯福和丘吉尔关系好,就可以把什么东西都借给英国。

    要知道,那些军舰,是纳税人的钱买的

    在后世,美国通过对英国和苏联的租借法案,那也是罗斯福在国会上慷慨陈词,赢得了国会的赞同,投票表决之后,才通过的。

    而现在,这个决议,洛克菲勒集团就不会通过

    德伦继续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战后,凡尔赛条约,就将德国桎梏得太厉害了,我们当初就没有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因为我们知道那个条约是不合理的。”

    “之后呢英法不断地压榨德国,就拿最近的来说,波兰人刺杀了德国元首,才引来了德国的报复,但是英法居然就这样对德国宣战,侵略德国,引来德国的报复,也是完全正常的。”

    “欧洲人的事,让欧洲人去解决吧,和新大陆没有关系。”德伦发表完了自己的看法,坐下了。

    德伦的话,说出了很多财团的心声。

    就在德伦发表完了自己的观点之后,代表福特家族的议员,也站了起来,他赞同刚刚德伦的话,欧洲人的那些烂事,让欧洲人自己去管吧

    现在,和历史有很多的相同处,也有不同处。

    历史上,美国的很多企业,都和德国有关系,比如福特公司,绝对就是德国人的亲密帮凶。

    不过,现在的这种关系,更加加强了,福特公司直接在德国开设厂子,赚取了大量的利润,同时,在德国研制的汽车,甚至还能返销到美国,居然也很抢手。

    而洛克菲勒公司,比历史上获得了更加丰厚的利润。

    比如,利比亚油田,洛克菲勒公司占有了百分之五的股份,利润源源不断,甚至,他们还有更多的想法,要开发更多的利比亚油田。

    他们和德国,关系密切,英国能给他们带来什么英国控制了大量的中东油田,和他们是竞争关系。

    所以,他们是支持德国的。

    对于资本家们来说,逐利是他们唯一的目的,哪怕就是看着德国开始势大,他们也不会放弃捞钱的机会。

    像历史上的洛克菲勒公司,哪怕是美国和德国开战,依旧偷偷地卖给德国石油,简直够得上叛国罪了。

    除了这些和德国有切实利益关系的人之外,在美国,还有另一类人,也是持支持的态度的。

    这就是德裔。

    美国,本来就是一个移民国家,土著的印第安人,早就被杀得差不多了。

    所以,在美国,各种肤色,各种人种都有。

    最初的德国移民大概是在1680年于美国纽约和宾夕法尼亚登陆。从那时起大约有800万左右的德国移民陆续来到北美定居。

    直到19世纪也一直有大量的德国移民来到美国。数量最多的一次移民出现在18401900年期间,自此德裔数量超过了爱尔兰裔以及英国裔。

    而在二战时期,美国人口为131亿,德裔大约为2200万左右,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德裔,都对德国有认同感的,比如已经被德国干掉的爱因斯坦等人,那绝对是恨德国的,而在二战中,亲自指挥美军登陆欧洲,和德国人大干的德裔军官也不少,比如著名的艾森豪威尔,就是一名德裔。

    仔细分析历史的话,就可以知道,这些所谓的德裔,都是在美国本土出生的,或者已经在美国呆了几代人,在他们眼里,美国才是他们的祖国,他们对德国,没有太多的认同感。

    而且,他们移民的那个时代,也没有德国,而是奥匈帝国。

    就好比新加坡,会因为自己是华人就认同华夏吗他们更喜欢的,是给华夏使绊子。

    没有太多的认同感,他们就只能凭借自己的主观看法去评价,而有那些垄断财团的宣传,德国现在几乎还是正面形象的。

    希瑞克在这里下了很大的工夫,想要取得欧洲战场的胜利,就绝对不能让美国搅合进来,所以,他想尽了各种办法,比如拉拢这些垄断财团,比如放弃和日本结盟,比如在美国大肆宣传。

    德国不是主动挑起战争的,每一次,德国都是被迫的,德国依旧是一战的那个受害者的角色。

    而真正全力支持德国的,则是在一战后,那些从德国移民美国的一部分人。
………………………………

第四百二十九章 罗斯福的难题

    一战,德国失败了,作为战败国,条件是很艰苦的,一些在德国本来就很富裕的人,就开始了移民,他们的目的地,就是美国

    每一次的战争,都会带来大量的移民高峰,一战后,很多德国人移民到了美国,他们的心中,是带着一战的耻辱的。

    一直到希特勒上台,德国逐渐强大,其中的一部分移民,重新返回了德国,比如,热爱飞行的瑞克,和自己的爱人,就返回了德国,他已经成长为德意志海军舰载机的优秀飞行员。

    还有一部分人,没有回国,但是,他们的心中,是惦记着祖国的。

    在历史上,1933年之后,回归帝国的德意志人,就大大地增加。

    不过在历史上,这也是伴随着移民潮的,大量的犹太人,离开了德国,前往美国。

    但是现在,情况又有所不同,在希瑞克的建议下,德国以纯粹的雅利安人为精神寄托,并没有胡乱地屠杀犹太人,只要对帝国有贡献,就可以继续工作,甚至被授予雅利安人的称号,这的确笼络了一大批的犹太精英,继续留在了德国。

    而那些依旧留在美国的一战后的移民,大多数都是支持现在的第三帝国的

    这就形成了一股浪潮,而现在,在国会,这股浪潮,成功地掀起了大浪

    英国人,想要租借美国的军舰没门

    国会里面的争论,在激烈地进行着,整整一个白天,就这样过去了,当晚上的时候,出席了国会会议的国务卿科德尔赫尔,带着一脸的疲惫,返回了白宫。

    “看来,不是很顺利啊。”坐在轮椅上,抽着大雪茄的罗斯福,向着赫尔说道。

    赫尔和罗斯福,已经是老搭档了,当年,罗斯福刚刚上台,就选择了赫尔做助手,当时的情况是相当严峻的,美国正在经历着经济危机。

    赫尔赴任之后,全力支持罗斯福推行的“新政”,以便使世界经济危机在美国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罗斯福则借助他执行外交政策,以平息一部分垄断资本家对“新政”改革的批评和不满。两人亲密合作,罗斯福连任四届,而赫尔也成为美国历史上在任时间最长的国务卿,更是1945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现在,赫尔是罗斯福最重要的幕僚之一,他的脸上的表情,就说明了一切。

    想要租借军舰给英国,恐怕是办不到了。

    “英国人真会想这种烂主意,居然去空袭利比亚的石油基地,这简直是要让欧洲彻底爆发大战的节奏。”陆军总参谋长乔治马歇尔说道。

    现在,美国还没有成立国防部,陆军的总参谋长,就已经是陆军中军衔最高的人了,马歇尔的目光中,透着担忧。

    欧洲,再次不平静起来了

    德国和英国直接动手,这就意味着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而英国简直就是火上浇油,居然去空袭利比亚

    历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没有马上参战。国内有人主张全力避免战争,有入主张积极参战。

    马歇尔将军认为,无论愿意与否,美国必然要卷入战争。而他作为陆军参谋长,积极备战更是责无旁贷。他支持罗斯福总统的援英战略。他认为英国人是在为美国赢得准备时间。

    而现在,马歇尔也是这样的想法,问题是,他这样的想法,是需要有人支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