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南明大唐王 >

第84章

南明大唐王-第84章

小说: 南明大唐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上,然后顺着索梯,涌上这几艘战船。
  清剿残敌的工作并不算难,但也绝算不上容易。
  躲在暗自的清军弓箭手,给了登船的郑家士兵以惨重的伤亡,但是郑家水师最不缺乏的就是这些水手,每艘船上陆续滑下数百水兵后,并且带着数量不菲的简易手雷后,清军的抵抗力量就越发的无力起来。
  财大气粗的郑家,在手雷的使用上,也绝对比朱聿鐭要慷慨的多,每发现一个船舱,根本就不管里面有没有人,先是数颗滋滋冒火的手雷扔了进去。
  这个时代的手雷,虽然无法奈何船舱壁,但对于人员的杀伤却是足够强大!
  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不断的响起,虽然大部分船舱都是空空如也,但单凡里面有人,就根本无法躲避开无数飞溅的铁砂铁钉,重则立即丧命,轻则也会被无数的铁砂打的直接丧失战斗力。
  清剿残敌的行动,用了不足半个时辰,当郑家上般的水兵将死尸全部扔进江中后,这数艘战船便即易了主。
  在江中的水战打的如火如荼之时,陆上的战斗却是变味了许多,在发现明军已经四面压了上来后,原本就不被满清当人看的绿营兵,首先选择了投降。
  当一批批绿营兵被解除武装,然后被带至阵后时,蒙八旗也开始坐不住了。不断的有骑兵三三两两的纵马而前,半路便即将所有的盔甲,武器全部扔在半路,高举着双手快速而来。
  骑兵松开双手,与武力不握方向盘几乎是一个道理,这也只能是自小便活在马背上的蒙古人能够做到,这些人当然也不会受到刁难,而是在喝令他们在数十步外下马,避免其中有些疯子趁机冲击明军阵势。
  这些首先开逃的蒙古兵,基本上都是在草原上无牵无挂的单身汉子,他们没有任何别的顾忌,唯一操心的便是自己的小命,不会被立即线束在这遥远的异国他乡。
  这些蒙古人的逃遁,自然让其他蒙古兵都开始有些燥动赶来,在明军四面合围,最后的进攻已经迫在眉睫之时,所有人都感觉到了死亡来临前的气机。
  唯一令蒙八旗不敢擅自投降的原因,那便是满清极其残酷的惩罚制度,若是他们这般招降,别说满清会疯狂报复,就算他们的头人不同意投降,选择战死在这里,那他们在草原上的家人,估计个个都难有好下场。
  眼下的蒙八旗,数场战斗下来,减员已经达到近两成,这已经是一个极为危险的数字,若非因为身处绝地,估计就早已经崩溃四散而逃了。
  对于是否还继续战斗下去,蒙古人的想法基本上都是一致的,那便是根本不可能了,这仗无论如何打下去,满清的失败都是不可避免的。
  眼下唯一重要的是,明朝皇帝会如何处置于他们,若是将他们全部罚为奴仆,那是说什么也要拼命一场。但若是肯让他们回归草原,那权且低头也算不上什么大事。
  “众军听令!进攻!将那些背叛我大清的贱种全部杀光!”
  虽然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但是苏克萨哈却依旧被那些已经投降过去的绿营与蒙古人恨到骨髓里了,咬牙切齿的下令道。
  但除了他身边几位满八旗将领稀稀拉拉的回应外,其他将领包括蒙古人,都只是一脸冷笑的看着他,根本没有任何的回应。
  被蒙古人冷笑一刺激,原本已经怒火九重天的苏克萨哈打了个哆嗦,终于从狂怒之中清醒了过来。
  如今还在他身边的满八旗数量已经只有千人上下,而此地的蒙古人数量,却是足有两万出头!
  如今的形势已经是主弱客强,又是穷途末路之中,再想压制住蒙古八旗老实听话,已经是一件不太可能之事了。
  甚至若是一个不妥,这些蒙古人一旦联手赶来,那他这千人满八旗,估计一个照面便即会消失在蒙古人的铁蹄之下!
  “眼下情况危急,大将军就莫要再端着你那大将军的架式了!”
  鄂尔根轻笑一声,轻蔑的看了一眼苏克萨哈,冷冰冰的说道。
  “你……”
  苏克萨哈没有想到,原本是满洲人最铁杆的盟友科尔沁蒙古人,居然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自己。
  同时也是心中一凉,在末路的沉重压力下,如今的满清南征大军,已经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大将军还是莫要轻启战端为好,如今局势,想要硬闯出包围,已经几无可能,还是好好想想对策与明军谈判一番,看能否找一条生路出来。”
  悍将鄂尔图也站了出来,手按着弯刀刀柄,目光紧紧的盯着苏克萨哈,避免对方狗急跳墙,语带嘲讽的说道。
  “正是!我大蒙古儿郎不惧死,但却也不愿意这般被人活活困死,不如找明朝皇帝好好谈谈,也胜过玉石俱焚!”
  另一个蒙古将领也开了口,话说的虽然漂亮,但很显然也是一个投降派,根本不愿意为了大清的江山而死战到底。
  “谈判?你觉得你们有资格跟明人谈判么?”
  苏克萨哈气急反笑,冷冷的看着这群人,十分不屑的说道。
  “这就不劳大将军挂心了,虽然你是没有的谈,毕竟只要你一过去,那些想军功想的发疯的明军士兵,十有八九会把你直接砍了脑袋,给上面报功用。但我们蒙古人与明人并没有什么血仇,倒是可以谈谈,看有没有什么活路可走。”
  鄂尔根却是并不在意,不怀好意的看了看苏克萨哈,不为所动的说道。
  这种态度已经极近于挑衅,苏克萨哈双目喷火,但却根本无力阻拦,如今形势比人强,对方没有直接拿自己的人头当见面礼,就已经是够给面子的了。
  当明军已经布置完毕,火炮都已经准备好试射时,清军阵营却是突然出现一队打着白旗的骑兵,并没有携带着任何武器,向着明军阵营而来。
  “难道想这个时候和谈?”
  朱聿鐭,曾国维举着千里镜观察着,心中也浮起了疑问。


第198章 筹谋
  虽然觉得这个时候没什么可谈的,但朱聿鐭依旧还是接见了这队清军使团,他也想听听对方都到了这个地步,还能拿出什么样的筹码来跟自己谈。
  不过无论对方提什么要求,朱聿鐭都不准备答应,他心中早就将这支满清重兵集团判了死刑,而且还是没有缓期的那种。
  但是朱聿鐭这点恶趣味却是被打断了,清军使者还没有被宣上来,郑成功倒是先一步过来请罪了。
  对于郑成功,朱聿鐭并没有多少责怪的意思,在这个没有无线电通信的时代,两路大军之间的配合,完全就是靠统帅的判断,有配合不到位的情况,也是情理之中。
  好言安抚了几句后,朱聿鐭便惊愕的收到了湖广方面的求援信,面对着满脸尘土,似乎已经数日没有合眼直奔而来的信使,朱聿鐭在看完求援信,却是久久无言。
  坦白说,湖广方面如今做的已经足够的好了,在满清大军增援到达之后,依旧可以牢牢的拖住满清大军,令之不能东进配合苏克萨哈大军行动。
  这才给了自己足够多的时间,可以围歼苏克萨哈这支重兵集团。
  眼下湖广形势不利,无论于情于理,朱聿鐭都不能坐视湖广明军出现危机,进而导致整个湖广局势崩溃到无法收场的地步。
  “你来之时,李帅与两位督师可曾说过能够坚持多久?”
  但眼下是全歼这支重兵集团的最好时机,贸然出兵求援湖广,很可能会两头都不落好,在深思了片刻后,朱聿鐭郑重的问道。
  “小的来到江西足足用了十日,堵经略曾言道,我军粮草还可支撑一月之久,只要军粮不尽,大军便无虞!”
  信使连日奔波,整个人都已经精疲力竭,但皇帝问话,却也不敢耽搁,立即振奋精神回答道。
  “只有一个月?”
  朱聿鐭顿时有些失望,开始在大帐里来回踱步,彷徨难决。
  若想彻底吃掉清军这支重兵集团,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他们彻底困死,按照估算,清军的军粮最多可以维持十天,若是杀马而食,或许可以多坚持七八天时间。
  再加上需要饿对方几天,让他们手软脚软时再下手的时间,也就是说,想要以最小的损失彻底消灭这支重兵集团,朱聿鐭至少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行。
  但另一边的李过等人显然不可能等这么久,就算李过等人也杀马充饥,那自己大军从江西到达湖广,至少也是需要半月以上,时间上完全来不及。
  毕竟一旦粮尽,大军便会不战自溃,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陛下,此事易耳!微臣愿率水师主力西进,多带粮草补给,若是顺利十天便可溯江而至李帅处,就算风向不利,半月也足以到达!只要李帅粮草充足,必可坚持下去,直至陛下援军到来!”
  一旁的郑成功眼见朱聿鐭踌躇不决,顿时上前一步,行礼禀告道。
  “还是不妥!洪承畴不是容易对付之人,朕料大江之上必定会有铁锁拦江,或是沉船阻碍航道,你部想要这般轻易增援李帅,不太现实!”
  对于洪承畴,朱聿鐭已经在湖广水师倾巢而下之时,便已深深领教到了这个老匹夫的不凡之处,根本不会再有丝毫轻视之心。
  “微臣愿立军令状!”
  对于航行之中的困难,郑成功显然比朱聿鐭考虑的更清楚,而且水师出身的郑成功,自信在水战之中,绝对不是洪承畴能够相抗的,有的是办法对付这些难题,十分自信的下了军令状。
  “军令状就不必了,既然爱卿这么有把握,那你便替朕解决了这个难题吧!若是你能成功将粮草送至李帅处,湖广战局你便是头功!”
  对于郑成功这般的自信,朱聿鐭倒是十分的欣赏,不过象郑成功这般的唐王系铁杆,朱聿鐭自然不愿意用军令状这东西捆绑他,免得到时真的有所不利,难道还真能以这个理由斩了他不成?
  起码在朱聿鐭心中,湖广明军的份量还远远及不上郑成功的。
  有了朱聿鐭的首肯,年轻气盛的郑成功根本不打算休息,向朱聿鐭告声罪,便即风风火火的再次回返舰队,开始组织粮草搬运以及出发的事宜。
  “你先下去休息吧,歇息两天后便辛苦回返湖广,告诉经略及李帅他们,务必坚守下去,等待援军到达!”
  既然如今形势已经完全逆转,朱聿鐭觉得要玩就要玩最大的,在彻底解决了苏克萨哈的重兵集团后,他也要将湖广的清军一网打尽,只要这个目标达成,那天下就完全成了南北对立的局面了!
  “小的代大帅谢过陛下!”
  使者得到了满意的回答后,精神一松后,只是谢了一句便即昏迷了过去。
  眼见湖广形势危急,朱聿鐭心中那点小小的恶趣味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对于清军使者也完全没了猫戏耗子般的心情,直接找来随军的文臣郭慧,让他去告诉对方自己的要求。
  对于清军,朱聿鐭当然不会放过,但这不代表他不会厚黑。他的要求很简单,只有两条,一条是苏克萨哈以及他麾下还剩下的新军,活的最好,实在不行,人头他也可以接受。
  第二便是蒙古人、绿营可以放过,但必须将他们的战马全部留下,少一匹都不行。
  朱聿鐭是肯定不会放蒙古人和绿营活着回去的,当然朱聿鐭也不是打算食言最后屠杀这些人,这些人可是上好的劳动力,后方那些危险的矿井与作坊中打铁炼铁的体力活,可是极其缺乏劳动力的,想必这些工作,这些强壮的士兵应该能够完全胜任。
  另外,只要对方交出了战马,那他们便是待宰的羔羊,若是不交,朱聿鐭也没有什么损失,只要按照原计划将他们活活困死就行了。
  对于战马,朱聿鐭虽然渴望,但却也不代表着他非要这些东西不可,毕竟这一仗打下来,他的家底基本上都被耗了个七七八八的了,没个几年的休养生息的时间,他是肯定无力北伐的。
  短时间内无力北伐,那过多的战马对他而言,也是一项极为沉重的负担。
  在朱聿鐭苦心积虑的为接下来的大战筹谋之时,湖广的战局也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感谢年华逝水情谊存等的打赏,谢谢。


第199章 倒计时
  洪承畴绝对不是一个容易对付之人,在堵胤锡将希望全部寄托在朱聿鐭身上之时,洪承畴便已经开始了他的连环杀招。
  在正面战场上,明清双方会战之时谁也没有占到多大便宜,但是在运动战上,清军却是完胜湖广明军。
  在成功让明军粮道不畅之后,清军庞大的骑兵军团开始肆虐于战场之上。
  任何出现在清军视线中的明军后方运粮队,都会遭受到骑兵的剿杀,就如同被排泄物引来苍蝇一般,运粮队只要敢于露头,就必然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在长江江面上,湖广水师的小半舰队更是横行无阻,江面上所有船只都在他们的攻击范围之内,尤其是运粮船只,因为载重过大,航速缓慢,一旦被发现,都会直接召之灭顶之灾。
  湖广水师不仅仅巡视于战场之上,更是不断的向南推进,八月中,便即到达明军后勤总基地岳州,将明军水路运输的道路完全的封死。
  已经有些寂寞无敌的湖广水师,甚至一度跃过岳州,骚扰其明军后方的城镇。
  在这种情况下,明军的补给道路已经被完全切断,已经处于事实上的后路断绝状态。
  明军也不是没有想过反击,但是明军的骑兵一出现,便即会召至数倍于己的清军骑兵围攻,闯营的骑兵还好,大多都是经历过无数战争活下来的精锐。
  但湖广本地的明军骑兵,那完全就是被虐待的命,数千人的骑兵队伍,甚至都挡不住汉八旗骑兵一个冲锋的势头。
  数日后,当明军组建起全部的骑兵,整整一万七千余骑,试图打通一个通道之时,却是引来了清军的全面反扑。
  近四万的骑兵压迫而来,让明军在备感憋屈之余,却也只能再次收缩回营,选择闭门不出。
  明军骑兵中堪称精锐的也只有闯营的数千三堵墙老兵,其他的都只是骑马的步兵,对上十倍于己的敌人,根本就没有任何胜算可言。
  如今的这个局面,就算明军想要撤退,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真的强行撤退,估计也就只有那数千闯营三堵墙与一些极为幸运的明军步兵,能够在清军的尾随追杀之下,逃得性命。
  但是明军的噩梦还远没有结束,在将明军逼的只能困营自守之时,洪承畴果断的对明军的伐木、饮水渠道展开了攻击。
  没有木柴,明军就无法立锅做饭,没有了水源,明军更是会要不了几天就会不战自溃。
  伐木渠道好控制,只要日夜不断的巡逻在明军与山林之间,以重兵伏击明军外出伐木的士兵就好。
  虽然不可能断绝明军的木柴,但却能让明军伐木的成本提升上数个档次,从轻易变为地狱级别。
  每次明军外出伐木,都需要数万大军沿路摆开阵势,阻挡清军的突袭和破坏,这种排面虽然大气磅礴,但对明军的消耗,却是极大,能让其更快的消耗自己本就不多的粮草。
  而对于水源,则是方便了许多。
  在突出骑兵出击,将明军原本取水的青龙水库这一处天然水源,以腐烂的动物尸体扔满后,明军的取水来源就立即变得极为艰难赶来。
  腐烂的动物尸体,可以让水源受到极大的污染,人如果喝这种水,轻则泻腹,重则会立即被感染病例,若是运气足够背的话,甚至还可能直接引起一场瘟疫出来!
  在失去了最后的水源之后,明军只能选择放弃原本的营地,开始向长江边靠拢,以获取安全的水源。
  但洪承畴又岂能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