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南明大唐王 >

第65章

南明大唐王-第65章

小说: 南明大唐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数万人围攻池州,号称无敌的满八旗并不敢出来野战,反而龟缩于坚固防线之后,根本不敢贸然露头,他们与绿营打生打死了近一个月,无论满八旗还是汉八旗,都没有一个冒头出来放个屁的。
  这种样子的八旗,更是与金军上下原本所听闻的那般数千破十万的满八旗相隔甚远,哪里还能有什么威慑力存在。
  金军虽然撤退,虽然损失不小达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但是并没有士气涣散的程度,因为他们败是败在了对方人多势众的形势上,并不是他们战力不及对方。
  当满清南征大军一分为三,近四成随着洪承畴去了湖广,两成前往苏松等地协防,只有最后四成大军近五万人扑向江西而来后,金军上下原本萎靡不振的军心,这才有所恢复,开始有了些信心。
  满清大军到来伊始,便即发动了对彭浪机、兔子山防线的试探性进攻。
  数千绿营炮灰,沿着狭窄的道路,高举着盾牌向前缓缓逼近,在其后方,无数的满汉八旗兵,或举弓箭,或举火铳,隐在其后,不断的靠近着。
  侧面山梁,金军的弓箭手一排排的探出头来,密集的箭雨挥洒而下,密如雨点,将清军的盾牌敲击的当当作响,时不时就会有人中箭倒下,但相比于清军的数量,这些倒下的人委实不足为虑。
  虽然遭遇袭击,但清军却丝毫不乱,隐藏在绿营之中的满清弓箭手瞬间便寻到目标开始还击,明军也开始出现了伤亡。
  行至两百余步时,金军的火炮便开始轰鸣,这些小炮射程并不远,两百余步时,杀伤效果几近于无,还将自己的位置给暴露了出来。
  而火铳手,更是因为火炮的轰鸣,全部跟着轰击起来。
  这些火铳杀伤效果完全没有,相反弥漫起来的白雾还严重影响到己方士兵的视线,委实是益人害己。
  数千清军趁着这个时机,呐喊着冲将上来,但冲近数十步后,迎接他们便是无数的石块,以及更加强劲的弩箭!
  明军虽然在热武器上,玩的还不如三顺王顺溜,但是在冷兵器作战上,却也有他们的独到之处。
  一阵密集的石块将清军乌龟阵打的支离破碎,然后密集的弩箭将暴露出来的清军杀的人人仰马翻,最后锐兵齐出,在弓箭手的掩护下,发起逆袭。
  激烈的肉搏战,快速在双方接触点发生,占据地形以及人数优势的明军,是清军根本不可能抵挡的。
  侧面箭如雨下,正面是如狼似虎的明军锐兵,绿营清军首先败下阵来,夹杂其中的少许满八旗士兵,虽然单兵能力强,但却也架不住群狼的嘶咬,很快被斩杀干净。
  短暂的接触战后,清军号角齐呜,试探的清军如蒙大赦,潮水一般的从战场上撤退下来。
  明军并没有追击,毕竟以他们的实力,若是脱离有利的地形,与数量庞大的清军肉搏战,必定会死的很难看。
  虽然探查出来明军的虚实,但是苏克萨哈却依旧没有太多的办法,这里不仅是长江最狭窄处,周边的山陵密布,道路崎岖,大军攻击面更是狭窄之极,数千人规模的进攻,就已经达到极限。
  数千人的规模,绿营根本不可能有这般实力打开局面,蒙古人更是对山地作战一窍不通,若是动用全部动用满八旗,是很有可能啃下这块硬骨头,但是付出的代价,却是让苏克萨哈不敢承担的。
  如今的满八旗,还没有坠落到十数年后八旗少爷兵的程度,刚刚入关不久,劲卒老将都还健在,在机枪还没有制造出来之前,其实力依旧冠于这个时代东亚的所有军队。
  这是事实,哪怕是欧洲殖民者的近代军队,若是平原野地决战,也并不是正在上升期,身经百战的满八旗的对手。
  虽然这些军队是硬骨头,可能给满八旗惨重的损失,但是最终全军覆没绝对是必然结果。
  唯一制约满八旗展现实力的因素只有一个,那便是满人数量的稀少,根本经不起连绵战争的消耗。一场战斗就算完全顺风顺水,敌军完全不堪一击,行军病死与厮杀时马失前蹄坠马身亡的也会产生非战斗减员也肯定不会少。
  虽然最多只是数十人、百人,但征服大明这样幅员辽阔的大国,只要明军还有抵抗,这样的战斗至少也得数百场之多,全用满八旗的话,估计自己就会被节节的胜利给直接灭了族。
  毕竟整个种族哪怕用八旗这种极限的组军政策,几乎将所有实力拧在一块的制度,巅峰时也就组建出来六万不到的军队。
  连年大战之下,虽然节节胜利,但是真正的满八旗数量,已经陡然下降至危险的境界。
  满八旗又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圈子,向来不与汉人通婚,这么大点的部落,彼此之间肯定会沾亲带故,关系复杂。
  若是一旦损失过大,别说皇帝与摄政王,就算其他死了亲朋甥侄的满清高层,也定然不会让他好过。
  但若是不派出满八旗,仅仅依靠绿营与蒙汉八旗,这些喜欢打顺风仗的玩意儿,想要打下这一道防线,又得需要多长时间?
  而偏偏时间,是苏克萨哈最为缺乏的,毕竟地方叛乱若不第一时间镇压下去,那就会给各地的野心家一个信号,那便是满清中央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之前的强横完全就是吹嘘出来的,甚至稍稍受挫就会给人十分不好的联想,到时清廷内部就会遍地狼烟了。
  既然硬拼费时费力,又不一定能有多大成果,那苏克萨哈便开始尝试诱降的政策。
  毕竟除了强攻江西,若是能将金声恒重新招降回来,那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主意。
  不过他的如意算盘很快便被打破了,他派出的使者人只回来了大半,脑袋却是被留在了明军大营之中。
  猛怒之下,苏克萨哈愤怒欲狂,连日来不断调派各军轮番攻打澎浪机,甚至连满八旗都出动了一次,但却是寸步难进,一连数日都被死死的堵在原地。
  在苏克萨哈在营中愤怒的如同一座活火山时,转机却是慢慢的出现在眼前……


第152章 早做定夺
  小孤山。
  阎可义这会儿过的相当悠闲,五千大军虽然大半都是水师,但是在这苏松水师已经退回老巢之际,在这江西江面上,还是并无天敌的。
  江宁水师虽然名字听着挺吓人的,但实际上因为处于内陆,他们最多的职责就是在江面上收收税,敲诈来往的行商,缉查走私等业务,论起战力,与江西水师半斤八两。
  但江西水师占据着地形优势,又有水流优势,并可以受到两岸的明军陆军保护,完全可以在主场上碾压对方,水面上的船队打不过江西水师,那就更加攻击不到小孤山。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唯一令阎可义稍觉危险的是前几日,自太湖过境直抵黄州增援湖广战场的清军大军。
  但是这支大军来的匆忙,去的更加匆忙,等到阎可义打听到消息,然后再密切关注之时,对方已经离开太湖县,毫不停留向着黄州滚滚而去,根本就没有什么停留。
  一连数日,斥候探查的结果都是对方头也不回的远去,根本没有杀一个回马枪的打算。
  当对方开进梅川镇,准备入蕲春县后,阎可义完全放下心来。
  双方距离已经超过百五十里,就算对方想要再来一个回马枪,这么远的距离,也足够他有充足的时间预警。
  不过阎可义并没有因此而大意,除却不断的派出斥候远远的侦查附近数十里方圆动静以后,每日间亦不间断的派出快船在江上侦查,尤其是夜间,更是派出双倍的快艇,小心提防着清军可能来的偷袭。
  不过一连数日间,却只是看到江对岸已经打成一片稀烂,双方每日间都会损失众多,激烈的战鼓声就没有停止过一般,双方肉搏时剧烈的呐喊着,隔着大江,都能清晰可闻,可见战况之激烈。
  五月二十九,金声恒与苏克萨哈在澎浪机已经大战了十数日,双方的尸体都快要将澎浪机周边的土地铺满,但损失均惨重的双方,却是毫无退缩的意思,呐喊声依旧毫不间断。
  阎可义立于小孤山的短峰上,与平常一般远远的打量着隔江的战场,心中却是庆幸不已。
  原本的他还觉得,自己被安排到这如同飞地一般的小孤山上,完全就是被当做死士来用的。
  但如今看来,自己这地方更象是一处世外桃源,别人打生打死,他只要每日间能够侦查好周边,避免被人偷袭,那就完全无虞,甚至连打生打死都不用。
  一想到侦查,阎可义在心中默默盘算了一下时间,这个时辰也差不多是斥候回报消息之时,但极目望去,并不见身插小三角旗的斥候奔驰的身影。
  “难道是出事了?”
  阎可义并不敢大意,身在飞地,若是还不小心,那就真的是取死之道了。
  斥候回归的时间虽然大多差不多准时,但也时不时会有斥候会因为各种原因迟到一时半会儿,这段时间足够阎可义从容下山,如果到时斥候回返,那便一切都好。
  若是还是见不到人,阎可义便打算让军队全面警戒,这个时候哪怕误会上一万次,也不能马虎一次。
  不过当他才刚刚到山脚处时,一阵急骤的马蹄声便由远而近,但阎可义却是根本没有任何放松的表情,相反一改之前的从容,一边飞奔下山,一边扯着嗓子大吼道,“敌袭!全军警备,准备迎敌!”
  作为沙场老将,阎可义清楚的听出,这马蹄声绝不仅仅只是十数骑斥候,而是至少百骑之多!
  这么多的骑兵,根本不可能是他麾下所有,那也只有一个解释了,那便是满清前来突袭!
  本来这个时候是白天,根本不存在偷袭的可行性。
  但这成也小孤山,败也小孤山。
  小孤山虽然依山傍水,地势易守难攻,但却也方便敌人精锐士兵悄悄借着山林摸至近处。
  在营外骑兵还未来到之际,营内却是突然骚乱了起来,也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的清军,数量极多不说,出现的位置更是要人老命,直接从腰间给了小孤山明军一记狠的。
  无数的清军不断的从一侧涌出,各种武器挥舞之间,逢人便杀,见帐便点,连绵的火光与惨叫声不断的相应着,再加上滚滚黑烟,真个就如人间地狱一般。
  阎可义的军队大部分是水师,陆上驻扎的军队并不多,只有千多人而已,在数量不明的清军袭击下,完全不堪一击,根本还来不及收拢,便即被杀的七零八落。
  无数的人被驱赶着,哭爹喊娘一样向着大江边上涌去,希望可以冲入水营之中,逃到船上逃生。
  但紧随其后的清军,很快将这些人的想法击成粉碎。
  大营失手之后,早就准备好的骑兵更是凶悍异常,追砍着明军杀入水营,乱砍乱杀,更是不断的引燃营帐与船只。
  阎可义部下的明军,有陆战能力也只有那千多人,在突然的打击下,已经彻底崩溃,水师的水手们,论起结阵而战,更远不是清军的对手,虽然人数更多,但败的也更快。
  无数人仗着水性过人,直接跳入水中,拼命向着岸边的船只游去,只为逃入战船逃生。这些人大多都被湍急的江水直接卷走,倒霉一些更是被清军箭矢射杀。
  对于水师战船,清军显然没有给他们多少机会,这些靠在岸边的船只,几乎完全就是他们的活靶子。
  清军不断的呼啸而过,手中的火把火油罐在战马的速度下,被一一扔上他们所经过的船只,不多时冲天的大火便即燃起,滚滚的火光与浓烟,就算对岸厮杀正酣的明清两军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小孤山遇袭!水师损失惨重!”
  这个惊人的消息不断的扩散着,虽然大多明军士兵根本不明白这代表着什么,但是金军的将领们则是纷纷脸色大变,都开始出现动摇。
  小孤山失陷问题还不算大,水师损失惨重之下,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那代表着江宁水师随时都可能载着满清大军,逆流而上登陆,将他们的退路彻底断掉!
  “报!江对面送来最新战报,阎将军大军崩了,小孤山上如今树着的是一面‘洪’字大旗!”
  就在人心惶惶之时,一个小校匆匆而来,报上来这么一个消息。
  “洪?难道是洪承畴那老贼?”
  王得仁脑门上汗滴都快要滚落而下,谁也想不到这老贼不是已经走远了么,怎么会突然这般来了这么一招阴的?
  但眼下已经不是想原因的时候了,水路凭仗已失,大军处境危险,如今还是需要飞马报备金大帅,是战是退,早做定夺。


第153章 撤退
  坏消息从来不是单独而来的,这个规模对于金声恒也是如此。
  在接到小孤山失守,水师遭受重创的消息后,九江也发来紧急战报,满清智顺王尚可喜与山东总兵刘泽清合兵两万人,已经顺江而下,连克马口,武家穴镇,富池镇,兵锋直指九江府!
  “洪承畴,老子和你不共戴天!”
  原本还是游刃有余的谨守坚固防线,转眼间就陷入三面受敌困境之中,金声恒气的拔剑乱砍乱劈,恨不得立即跳到洪承畴面前,将之碎尸万段。
  他当然明白这肯定是洪承畴的筹划,这老小子是大明难得的精通兵事的文官,带兵多年,无论指挥大军团作战,还是小规模偷袭战,都是门清。
  只是出手这一次,就让金声恒大好局面尽付流水,变得极其被动,动辄就会有全军覆没之险!
  小孤山失守还不算什么大事,满清想要突破澎浪矶防线,就算有水师配合,没个十天半月也根本成不了事。
  但是九江一旦失守,那大军后援就会断绝,后路更会被断,那就是泼天这灾了!
  “东家,撤兵吧!九江不能有失,否则大军再无生理!先退到坚城九江,只要九江不失,局面便来的及!只要陛下援军及时到来,事仍可为!”
  金声恒脸上阴晴不定,幕僚吴尊周轻咳一声,上前劝说道。
  “撤退?那南京来的鞑子大军压上来,又当如何?”
  眼下的局面是很危急,似乎根本不可能有其他的选择,但金声恒却是深知,若是让满清南京大军突破彭泽县这条防线,小十万大军压迫至九江,局面会更加的危险!
  “不就是两万人么?老子难道还怕你不成!黄应杰,杨大甫,杨有光,尔等立即回军九江,给老子守好九江,若有闪失,定严惩不贻!”
  敌前撤军,金声恒显然是不可能去做的,这一个不好,被对方咬着尾巴杀过来,能撤下一半人马就侥天之幸了!
  三将合兵一块,足有六千余人,再加上留守九江的吴高本部两千人,虽然还比不上尚可喜与刘泽清联军,但是固守住九江,问题应该不大了。
  “派人通知历武候,老子就在这彭泽城里,哪也不去,要人老子给人,要钱要粮,老子都不会短缺一毫,老子只有一句话,哪怕拼到最后一人,也不能放弃澎浪矶!”
  目前他的当务之急,还是南京方面而来的满清中央军队的威胁,若不能将之挡在彭泽之东,一旦令其突破进来,那江西的局面就会崩坏,他手底下的军队,根本不可能在野战中击败如此数目的满蒙大军。
  “立即给老子联系到阎可义,让其将水师收拢回九江江面上,不要再给老子惹事了,务必配合九江守军,守好九江!”
  对于阎可义,金声恒委实是恨的牙痒痒的,但却没有办法收拾他,如今还得用上他,只能先将这帐记下,容得日后再算。
  “报!急报!”
  正在金声恒还在筹划着如何在水师力量不足之时,在地图前不断的看着,寻找着满清可能会登陆的方位,坚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