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唐王-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有成功的经验,朱聿鐭显然是一个不愿意闲着的人,仔细思索后,立即就让李明忠出广东进入江西,准备拿实力最不济的金声恒先刷刷副本,给他的小弟升级。
但当这些败兵将消息带回南昌,报给金声恒之后,金声恒虽然大怒,但却没有发兵南下的意思。事实上,他在大怒之中还带着些许惊恐。
之前李成栋受阻于分水关,他与其关系莫逆,互通书信之中,自然得到了最详细的战况介绍,并且也得到了李成栋的友善告诫,绍武皇帝的士兵与其他明军可谓大不同,切莫大意。
李成栋是什么人?
那可是真刀真枪的从降军中脱颖而出,最后杀出赫赫威名的存在,向来便是他们这些江北四镇投降的明军中的带头大哥,是公认的实力与战力拨尖的存在。
连他都在绍武朝廷手下的兵手里吃了个大亏,而且好象还极为忌惮的样子,那他金声恒若是这个时候带着一两万人跟对方硬碰硬,那岂不更是将自己放在火上烤?
既然打是打不过,那防守就是最好的选择。
正好理由也极为充分,福建新败,自己独立面对湖广已经捉襟见肘,如今广东明军又开始与湖广明军响应,出兵北上,那他自保便成了最佳的选择,跟满清也完全有交待。
一念至此,金声恒不仅立即严令赣州守军不可南下半步,全力固守赣州这个南大门,更是不放心之下,将已经开始向袁州集结的军队,回调了数千南下赣州协防,完全就是一副被动挨打的模样,死活不愿意再出头。
对此一无所知的任良朋,数日之内便即将整个大瘐境内的土地踏了一遍,对各个适合大军会战的地点都了然于胸,甚至都已经开始制定他麾下骑兵该如何突击的战术。
但在他望眼欲穿盯着北方时,期待着接下来大战之中,大显身手时,却是迟迟不见那滚滚大军南下的踪迹。
又等了数日,终于被折磨的晚晚睡不着的任良朋,只能愤怒的派出斥候,向北不断深入,探查清兵的动向。
就在任良朋跳脚怒骂之时,身在广州城中的朱聿鐭,此时也在跳脚大骂着。
因为就在刚刚,他收到了自己传旨的小太监被当众斩首的消息。
“这个何腾蛟,还真是长本事了!既然你想死,那朕就成全你!传旨广西巡府陈际泰,如今广西精兵两万,出兵永州府!朕亲率大军一万,出兵郴州,衡州府!另外令李明忠部,退回广东境内,作为后援,随时准备接应大军!”
朱聿鐭眼中充满杀机,杀气腾腾的下令道。
虽然朱聿鐭杀气腾腾,甚至准备亲征,但这一次却并没有人反对。
毕竟这何腾蛟斩使之事实在太恶劣了,这不仅仅是使者的命,更重要的是绍武皇帝与朝廷的尊严和威望,这种恶劣的挑衅行为如果不加以惩戒,那岂不是谁都能在他们身上踩一脚?
第78章 多尔衮
今天头疼的厉害,勉强写了一章,整个脑袋都象是炸开了一样,不行,我要去看医生,我要好好睡一觉。抱歉,今天就这一章了。
北京,紫禁城上书房。
在朱聿鐭磨刀霍霍向着何腾蛟之时,远在北京的大清摄政王也终于拿到了东南方向近期的战报。
如今的上书房,顺治小皇帝虽然稳坐主位,但在他稍侧,则是坐着大清摄政王多尔衮。
“五千人的大军,竟然被一群海寇一天之内攻破城池,并全歼其军!佟养甲这奴才,还真是不堪大用!”
多尔衮猛的一拍桌子,怒气冲冲的咆哮道。
“主子(摄政王)息怒!”
他这一拍,下面的将下面的四位辅政大臣,以及几个兵部的主事官员吓的面无人色,‘噗通’跪地的声音不绝于耳,人人脑袋紧紧贴着地面,屁股撅的老高。
甚至连坐于主位上的顺治小皇帝,都被吓的小脸惨白,嘴巴一扁,差点直接哭了出来。
还好其身后还有垂帘听政的孝庄皇太后,她从帘后伸出手来,轻轻拍打小顺治的小手,见有老娘在后撑腰,小顺治这才觉得稍有安全感,强行忍住了眼泪,再一次安稳的坐着不动。
“息怒?!这帮奴才将差事办成这样,朕如何息怒?前些天,索尼你这狗奴才不还信誓旦旦的向朕保证,佟养甲与那李成栋不是信心满满的准备南下广东,一举荡平广东闻贼么?连海澄这个府城都丢了,就是这般帮朕荡平贼寇的?”
多尔衮依旧怒不可遏,指着索尼鼻子怒骂道。(他的尊号是皇父摄政王,是可以称朕的。)
索尼屁也不敢放,更是一肚子委屈,他只是递上了佟养甲二人的折子,可并没有保证两人一定能够荡平广东的。
但这会儿明显不是辩解的好时机,敢推托的话,指不定就会直接挨一顿鞭子。甚至他怀疑,多尔衮会不会借这个借口,直接把他给拉出去咔嚓了。
毕竟镶黄旗出身的他,和另一个不爽多尔衮的正黄旗鳌拜同气连枝,向来跟多尔衮尿不到一个壶里,若非双方各有忌惮,估计早就将对方剁碎喂狗了,如今只能算是达成勉强的平衡。
此时眼见索尼被逼到了墙角,脾气本就不好与多尔衮不对付的鳌拜眼睛一下子便立了起来,胸口开始剧烈起伏,眼看就要跳起来与多尔衮硬碰了。
但不等鳌拜站起来,另一有资格坐在椅上的人则悄悄踢了一脚他,自椅上站了起来。
“摄政王且息怒,那佟养甲办差不利,办他就是了,莫要因为他气坏了身子。本王觉得海澄城是丢不了的,毕竟李成栋率领大军在外攻打分水关,就算稍有阻碍,却也绝对不可能伤筋动骨,只要李成栋回师海澄,那些没有野地浪战能力的海寇,也只有再次遁入大海一途。”
眼见再不说话,索尼就要被打板子了,甚至被拿下狱,为了八旗不内讧,另一位摄政王,向来只是充当吉祥物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只能站了出来,小心翼翼的说道。
“那现在该如何?海寇今日能轻松拿下佟养甲那狗奴才所说固若金汤的海澄城,来日拿下福州应该也不是难事,甚至沿海各城在他面前都不会安全了。那么多的城池,难道朕每城都派驻大军?朝廷又如何能消耗的起?!”
事实上,多尔衮发火倒不是为了一座小小的海澄城,而是因为海寇这般猖獗,沿海那不是处处不设防了,这还怎么得了?
这下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谁也没想到原本遇城便灰头土脸的海寇,今日竟然给他们来了这么大一个惊喜,一时间大家都有些手足无措。
“索尼!你说!”
见下面这帮子奴才,又开始给他装孙子,多尔衮索性便一指索尼,含怒的说道,一副不将这货弄倒台就誓不罢休的模样。
“王爷,奴才觉得海寇猖獗,也唯有满洲大兵才能克之!不过我满洲大兵不耐南地酷暑,击败南蛮不是问题,可想要防守却是极难。”
索尼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眼下他却不得不开口,没话找些话来说,暗地疯狂的运转着脑细胞。
这话所有人都觉得完全是废话,满八旗战力无敌,是他们所有人的信仰,那是绝对不能被怀疑的。
眼见多尔衮的眼睛又要立起来了,索尼顿时打了个机灵,好在他已经找到了灵感,赶紧接着说道,“奴才倒有个办法,既不需耗费朝廷大笔钱粮,也无须动用我满洲子弟,却可安稳东南的办法。”
“说来听听!”
多尔衮这才松了口气,坐于自己龙椅之上,怒火消去了不少。对这索尼,他真是又爱又恨,这家伙虽然跟自己不对付,但论起玩脑子,确实是满族中不多的人材。
“三藩移镇东南!三藩投效我大清久矣,几位王爷也渴望为我大清再建新功。如今我满洲人大半入关,离开辽东龙兴之地,再让几位王爷留在那苦寒之地,可不是报答功臣的做法。”
眼见被逼到墙角,索尼索性把心一横,十分直接的说道。
多尔衮双眼一眯,顿时明白了索尼的意思。
辽东可是满清的龙兴之地,如今满族大半已经入关,再留三藩在辽东,就会让他们渐渐失去压制,没有了制衡,任其这般慢慢积累发展,说不定数十年后,未来会再次出现另一个满洲八旗,那就是大祸了。
“索尼的提议,你们怎么看?”
多尔衮眼中锋芒一闪而过,慢慢扫向了房间里的所有人。
“奴才无异议。”
鳌拜当然不会反对自己的同盟,闻言立即回答道。
多尔衮冷眼扫了一眼这个碍事的家伙,并没有出声,将目光再次投向其他人。
“奴才(臣)等无异议!”
其他人自然不会有想法,眼见多尔衮再次逼视过来,顿时齐声应诺道。
开玩笑,你们一个个的不是旗主就是爱新觉罗家的主子,你们商量好了,通知大伙一声就行了,这种旋涡岂是他们能够趟的,别说深入了,擦个边说不定就得粉身碎骨,家破人亡。
“那就依索尼的提议,诏令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立即入关!恭顺王率领汉八旗入湖广,分开伪明余孽东西联系,怀顺王,智顺王移镇东南浙江、福建二省,防御海寇!皇上,你意下如何?”
多尔衮是个果断的人,立即便下达了命令,不过最后的程序还是要走一个过场的,毕竟顺治才是皇帝。
“摄政王安排妥当,朕无异议。”
顺治小皇帝当然不会有任何意见,立即点头称是道。
第79章 没前途
真是羡慕全职的写手,尤其是咱这种元旦也只放一天假的苦逼上班族,真的是伤不起。没有存稿,又是手残党,只能这大中午的休息时间,吃完饭就立即抓紧时间码字……
李成栋回军的速度,远快于之前来时的时间。
虽然一部分原因是已经走过一遍,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害怕真的被郑成功截断后路,大军若是不能快速突破拦截,那等到粮绝之时,便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等他回到海澄时,留给他的已经是一座鬼城。
不仅城内的钱粮物资被清扫一空,甚至连百姓都看不到几个。只有少量老人或者病残之辈,因为走不了远路,或者已经无惧生死的,这才留了下来。
满清向来残暴,军队更是以嗜杀而闻名天下。
只要是丢失的城池,或者有抵抗的城池,一旦被拿下,往往就是直接屠城,以警戒后来者。
对于这点,无论士绅还是百姓们都是知之甚详,就算有不知道的,只要看到所有人在逃难,也会立即跟风而走,更别说郑成功在离开之前,更是特意将这些事通晓全城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李成栋得到的完全是一座鬼城,冬日的寒风呼啸而过,整个城池中沙尘垃圾飞舞,大白天都昏天暗地,根本不象是人间一般。
不死心的李成栋派遣了数队人马在城中搜索,最后也不得不接受了郑成功完成了刮地三尺的局面。
再望向数段城池那巨大的豁口之后,李成栋也完全失去了清理海澄城的心情,紧挨着海澄城还算完好的城墙安营扎寨休整了两天,便即直接放弃了漳州府,大踏步后退至泉州府。
这一段路上,已经粮草匮乏的李部,沿路更是纵兵抢掠而过,在到达泉州府城时,李成栋军队已经补齐了分水关下的损失,还多了两万多强拉来的夫子军。
但是来到泉州府城,李成栋却是愕然发现,他的麻烦这才是刚刚开始。
所有的麻烦来源都是同样的,那便是拿下海澄城后,军心士气都振奋起来的郑成功部。
最近这些海寇已经不再如之前那般,突然而来,抢劫几个小城和乡镇,便会在官军援兵到达之前退走。
如今的他们更加的有攻击性,攻击的频率也更加的频繁,之前大半个月来一次,如今却是数天一次,有的时候甚至一天数次!
这么频繁的攻击下,泉州府的清军真可谓焦头烂额,疲于奔命,但却拿郑成功部毫无办法。
没有舟船的他们,若是比起机动速度,他们差的委实不是一星半点,尤其是郑成功将大本营暂时设在距离泉州城咫尺之遥的金门外鼓浪屿之后,偷袭泉州府简直就跟邻居家串门一样方便,委实防不胜防。
李成栋刚一到来,便即是这种烂摊子,在无法坐视的情况下,他只能将大部分军队分散于泉州各城镇,自己亲领最精锐的骑兵作为机动部队,只要一地有警,他坐镇泉州城,就可以及时的辐射四方救援。
但数天之后,李成栋便敏锐的察觉到郑部人马似乎更像是为袭击而袭击,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章法,完全就是到哪打哪儿,一旦遇到抵抗,也并不恋战,直接便上般遁走。
更可气的是,这伙海寇明显就是同一支人马,只是因为机动性高,这才让所有人都误以为郑成功全军出去,四处骚扰。
李成栋越品越觉得其中有问题,郑成功的意思似乎不是来收复旧土的,更象是给清军找麻烦,让他们短时间内无法对他作出有力的回应。
毕竟这么强的频率进行骚扰,那无论再快的机动性,也会有人死,也会让士兵们疲惫不堪。这样一支可以袭扰满清地方的海寇,绝对可以称的上是海寇的精兵了,这样的精锐不用在关键的地方,反而用在牵制清军上,显然是有猫腻。
但一时半会儿,李成栋却是根本猜想不出来,郑成功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在李成栋苦思之时,卖药的郑成功率领四艘中型舰船,此时已经再次靠近金门岛,这一次并不是金门真正主人郑联的邀请,完全就是不请自来。
“家主,您还是难下决心么?若是如此,今日还不如莫要登岛,以免打草惊蛇。”
在郑成功身边,是一个长相敦厚的汉子,眼见郑成功目光还有些闪烁,顿时叹了口气,上前劝道。
“施琅,我大军一直在海上漂泊着,从来没有一块稳固的落脚地,海澄城原本是可以做为我等落脚之地,只是可惜,本伯低估了那,唔,威力,让海澄城数面城墙皆残破,短时间根本无法修葺,这才不得不出此下策,谋夺同宗基业。
我知道不该有这妇人之仁,只是尽管这郑联为人残暴,更是祸害地方已久,但本伯却不愿伤了和气,难道真的没有兵不血刃的办法,非要本伯落个杀兄之名不成?”
郑成功毕竟还年轻,读过的书中的仁义道德还没有被现实磨干净,有些痛苦的说道。
“家主,你可是郑家嫡系,郑联据于金门,原本也是老家主的安排,如今只是取回来而已。而且郑联嗜酒无谋,更是残害地方,不足以成大事,又不愿重新奉家主为尊,岂可不杀?
所谓成大事者,哪有不先清门户,统事权?菲不杀关联,恐其心腹部卒还有念想,终不会心服,早晚必有祸乱!只有断其根本,才能绝其部众之心,将人心合拢于一块!”
施琅眼珠一转,顿时跪倒于地,大声的劝道。
“大木,施琅说的有道理,这天下安有两全之美事?成大事者当不拘小节!类似之事,古来皆如是。唐太宗李世民,若不擒杀李建成,李元吉二人,又哪里会有贞观之治,威名远播万国的大唐盛世?!家主,该出手时,切莫手软啊!”
此时,郑成功的族叔郑芝莞也出声劝道,他也受够了这种只能在海上流浪的日子。
“家主若是还是下不了手,那便再给郑联一次机会便是。家主此去可邀其饮酒庆功拿下海澄,只要他愿意让出金门于大军驻扎,从此奉家主为主,那便留下他性命便是。只是这酒宴之处,却是寻一静幽之地,莫要被人趁了机!若是郑联死不改性,只须家主发出烟火信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