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南明大唐王 >

第214章

南明大唐王-第214章

小说: 南明大唐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半个个月,朱聿鐭一直就待在这第九区,不断的思索改进方案,与这里的大师傅直接面对面的讨论,倒是将这里的大师傅给吓的不轻。
  好在朱聿鐭对付上层阶级绝对算的上是无良的狗皇帝,但是对于这些科技工作者,朱聿鐭表现的却是极其的温和,在近十日的相处下,这些真正的一线师傅们,也终于开始慢慢忽略了朱聿鐭的皇帝身份,敢于直接向皇帝提出他们的意见,以及朱聿鐭这些方案之中无法解决的一些技术难题。
  尤其是一个叫邓汝先的大师傅,更是创造性的提出了一个曲杆连动装置,虽然朱聿鐭都听的有些不太懂,但是看着对方自信满满的模样,他直接选择了支持。
  科技创新本就是不断的摸索着前进的,任何创新的理论,无论有没有效果,无论是不是有用,朱聿鐭觉得都应该先给予支持,毕竟他如今的本钱可是极厚,足以支撑着这些人慢慢试错,直至达到他所需要的火车指标为止。
  在这里,朱聿鐭是觉得最为舒服自在的地方,似乎又回到他的老本行,但是他却是无法再停留太久,因为京城之中还有众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处理。
  虽然大多数的事情,都可以有内阁直接拍板,而且朱聿鐭更是一个丝毫不在乎被人骂为‘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骂名。
  不过朱聿鐭觉得自己若是不早朝,估计这帮子官员们还会大为松口气,毕竟他每次早朝,都是让朝堂震动,每次都是大批官员或是丢官,或是直接丢了脑袋,这杀伤力委实太过于恐怖。
  但是今日,他却是不得不出来,因为郑成功已经率领着庞大的舰队,自北而还,如今正在京城之中等待着他的召见。
  因为在北方已经基本上平定的情况下,朱聿鐭的视线已经再次转向了大海。
  而郑家舰队在数月前便即回返了江南,如今已经休整了数月,已经可以继续大用了。
  至于向南洋攻伐,这不仅仅是因为几个已经功德圆满,正在等待着绍武皇帝兑现承诺,海外建国的军阀们,还因为与海盗国的盟约,他们也有理由和借口,再向南洋发起大规模的进攻了。
  瓦尔克已经于去年便即再次满载货物回返海盗国,除了带着大明承诺依照合约向荷兰宣战的好消息外,也带着大明正式的国书,要求海盗国也要依照盟约,向西班牙人宣战。
  不同于海盗国无耻的,以荷兰一副油画侮辱了大英王室,进而对荷兰宣战的嘴脸,大明对西班牙人宣战的理由可谓极其充分,因为大明的侨民在马尼拉数次被西班牙人屠杀,他们向西班牙人报复并讨回一个公道的战争要求,自然是最为合情合理。
  而对于荷兰,同样也是理由满满。
  在澎湖之战后,战败的荷兰人被迫签订“澎湖条约”,承诺在吕宋等地,给大明侨民领事裁判权,更重要的是答应赔付给大明一大笔的军费赔偿。
  但是当朱聿鐭大军向北,东南沿海开始收缩力量防御之后,荷兰十分痛快的便将这一笔债务直接给赖掉了,这一年多来,一两银子也没有给大明送过来。
  对于荷兰如此这般的背信弃义,丝毫不尊重合约的无赖嘴脸,朱聿鐭十分愉快的将这个最佳的理由给保留了下来,这一次向荷兰人宣战,用的也是这个理由。
  这一次,大明新组建的东海、南海舰队,与郑家庞大舰队全面出征,外加上数不清的运输舰之中的封藩海外的几大军阀军队及其家属,以及被半协商,半强迫随同而前的士绅百姓,这次规模庞大的海上攻伐,已经基本上准备就序,只等朱聿鐭的批准,便即就要展开这次大规模的攻伐!
  谁也不知道朱聿鐭为了这一天,究竟准备了多长时间,如今大明东海、南海舰队虽然单个与郑家相比,还要逊色许多,但是若是全军一起,已经不比郑家舰队弱上多少了。
  尤其是有了战列舰实物再加上设计图纸,又有了充足的资金与物资的支持下,在已经开始快速恢复过来的大明造船业面前,大明的战列舰下水速度,绝对是极其可怕的,绝对要远远出乎荷兰等弹丸小国的想象极限。
  这次两大舰队之中服役的战列舰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近五十艘的规模,其他中小型战舰,更是有着数百艘之多。
  可以说,朱聿鐭是将他在海贸之中赚到的钱,基本上都投入进了海军之中,这才能让大明海军从无到有,数年时间里,便即一跃而起,成为整个亚洲最强大的海军之一。
  郑家舰队虽然也是朱聿鐭嫡系,但是郑成功已经封国吕宋,多少已经隔了一层,因此在这场大造船运动之中,郑家只是分得了十艘战列舰。
  在朱聿鐭到达皇宫之时,郑成功已经等待于此了,不仅仅是他,包括大明南海、东海两大舰队的主帅,以及已经准备好随军而出海的几个军阀,也已经全部到齐。
  人人眼望着龙行虎步而来的朱聿鐭,所有人都齐齐跪倒于地,不断的山呼万岁。
  “荷兰、佛郎机人,只以武力袭扰四方,从不通礼数信义之所在,乃蛮夷之辈耳!所过之处,肆意抢掳,屠戮生民,禽兽之举耳!
  此等蛮夷、禽兽之辈,决不可任其自专于大明之侧!朕决意顺天应人,出兵剿灭之,并封藩国以教化四方,为大明之屏障,令之不能侵袭祖宗故土!
  此行,以朱成功为主帅,赐尚书宝剑,王牌旗命!令许长语为监军,辅助成功督军!此战,有胜无败,有进无退!有不尊帅令者、畏战怯懦者、号令不前者、无令后退者,及三品以下可辄斩之!三品及以上,监军附议,便可立解其兵权,关押候审!
  此战关乎国运未来,诸位当奋发自强!”
  朱聿鐭并没有任何废话,直接了当的下达了总攻击令。
  下面黑压压一片的将领们轰然应诺,开始陆续登船,扬帆而去。


第506章 选择
  望着出南京门而扬帆远去的舰队,朱聿鐭心中澎湃万千。
  终于走到了如今这一步,大明开始发力于大海之上,以举国之力构建出来的庞大舰队,再加上家门口作战,又有这个时代大明最好的海战专家郑成功负责指挥,朱聿鐭完全想不到失败的可能性。
  大军将在台湾澎湖集结,然后顺着洋流和英国人提供的海图,还有郑家自己的海图,可以精确的定位西班牙人在亚洲的最大据点马尼拉的位置,然后以这个时代最庞大、豪华的舰队,以及经过无数恶仗锻炼出来的陆战雄师,对马尼拉等西班牙人的据点进行排山倒海一般的攻击。
  战略计划其实很简单,那便是在海军击败西班牙人舰队,拿下马尼拉后,再由陆军负责对整个吕宋岛上所有武装力量的肃清,相信他们是明白,朱聿鐭所谓的肃清是个什么意思。
  朱聿鐭的想法很简单,那便是任何与万历年间两次大屠杀有关联的人,无论其是当地土人的后裔,还是西班牙殖民者,都要落在全面清算之内。
  可以想象的到,一旦这些军队登上吕宋岛,必然会掀起滔天的血浪出来。
  因为这不仅仅是皇帝的要求,更是他们自己的利益所在,若不能将占据着这片土地的土人清理一遍,将所有不肯化身为奴的土人全部消失掉,他们又如何占据这片大地,如何能够真正成为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
  这只是第一批的开拓者,后续还会有更多的大明人登陆这座大岛,然后以吕宋为跳板,开始向瓜哇、新明洲不断的挺进,一直笼罩整个南洋。
  对于所谓的仁义道德,朱聿鐭是没有丝毫的心理负担的,别说吕宋土人曾经参与过对于明人的屠杀洗劫,就算没有参与过,朱聿鐭也不可能放弃这两处地方。
  后世的他,自然明白未来的制海权是何等的关键所在,尤其是扼守东西方交通咽喉位置的马六甲海峡,他更是势在必得!他绝对不能容许,在他能力范围之内,还将这处关键要地拱手送给西方殖民者。
  这无关于道德,而是国家民族的利益之根本,根本容不得任何个人感情在内。
  对于后世铁矿石一直受制于人的共和国的窘状,朱聿鐭显然也不会放弃新明洲这一块天赐的无主之地。
  若是鲁王朱以海能够以自己的本事占据此地,朱聿鐭自然无话可说,若是他无法挡住西方列强,那也就莫怪朱聿鐭说出的话再次被收回。
  这块地方,就算朱以海守不住,朱聿鐭也会以倾国之力前来抢夺,不过只要大明本土开始出手了,那这块地方便即与朱以海没什么关系了。
  反正他儿子不断的临世,这一年多已经有三个儿子,四个女儿出世,甚至已经可以预见,未来可以分封出去的孩子更是不在少数。
  其中最合适的,也莫过于如今在张皇后嫡子已经出生,地位已经有些尴尬的长子朱琳洛,等他长大成人之时,顺理成章的成为新明洲的皇帝,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吕宋、爪哇等地已经大半被分割完毕的情况下,分封于新明洲,甚至非洲、美洲,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些孩子有大明的支持,只要能够在这些地方立稳脚跟,那未来他们的前途有多大,就需要靠他们自己去折腾了,朱聿鐭觉得自己应该是管不到哪个时候了。
  在这些海外派全部离开后,在朱聿鐭面前的,便即只有西营刘文秀,以及他麾下的将领了。
  不同于全面投入海外,谋求自己建立藩国的闯营,西营内部却是直接分为了两派,一派是以李定国为首的归附派,他们没有任何建立藩国的想法,已经开始主动向大明内部融入进来。
  另一派便是以刘文秀为首的建国派,也许是出于对官府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刘文秀对于彻底融入大明体系,一点兴趣也没有,他对于皇帝分封出来的缅甸、越南都是极为感兴趣。
  这两个方向,却是令刘文秀有些为难。
  越南自不用说,几乎就是整个靠海的存在,如果将之夺取在手,开展海贸生意,必然很快就会富庶起来,子孙后代都可以吃用不尽。
  但是缺点却是,越南绝对算不上柔弱,相反是一个狠茬子,就算可以以精兵强将将之拿下,但日后维持统治的稳定,绝对是一件极大的麻烦事。
  另一个方向的缅甸,方向虽然靠海的区域有限,但多少还是有不小的领土直抵大海。
  更重要的是,在朱聿鐭给他展示的地图上,在缅甸旁边,就有一个幅员极为辽阔的半岛,虽然皇帝也曾说过,如今的天竺虽然已经有一个强大的王朝,但是刘文秀却也敏锐的观察到,皇帝在说起天竺之时,眼中那丝毫不加掩饰的蔑视。
  皇帝说起人口只有数百万,土地更是只有弹丸之地的荷兰时,眼中都丝毫不曾有所蔑视,而是相当的重视,但说起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天竺时,却是根本没有看在眼中,这其中的差距,委实令人有些难以置信。
  不过如今的刘文秀,已经不再是数年前的他了,在李定国充当辽东大战明军统帅之际,刘文秀也被极为礼貌的邀请前来南京,名为在这富庶的南京城享受皇家的招待,事实上来做什么的,谁都明白。
  在南京城中的这段时间,除了每日间的锻炼之外,穷极无聊的刘文秀也开始尝试着读书,不过并不是枯燥的四书五经,而是他比较感兴趣的历代名将的传记。
  当看到大唐之时,曾经出现过一人灭一国的传奇故事后,刘文秀从此也将那个反而典型,无能又自大的天竺国深深的铭记于心,这样孱弱的国度,若不拿下来,委实都有些感觉对不起子孙后代。
  因此,当皇帝将两个发展方向交由他选择时,他一番犹豫之后,便即选择了缅甸,除了缅甸这地方民风不似越南那般彪悍外,也是有想着打隔壁天竺的主意。
  在他看来,拿下天竺的收益,是绝对不会小于海外建藩的其他人,尤其是皇帝在地图上指出天竺唯一的破绽便是西北处那一道狭长的谷道后,刘文秀就更加忍耐不住了。
  这种易守难攻的地方,只要在古北口(刘文秀自己定下的名字)建关立城,辅以重兵守卫稳守,那整个天竺不就是最为安稳的地方么?
  虽然这土地比不得有大明的辽阔,但关起门来,子孙后代世代成为偏居一隅的无冕皇帝却是无妨的。


第507章 计划
  在江南诸军阀已经开始欢呼着,准备开始对着地图开始蛋糕刮分的时候,北方的李成栋却依旧在白山墨水之间不断的搜索着。
  不过,李成栋搜索的并不是满人,而是山林之中的生女真部落。
  随着手中的生女真越来越多,李成栋对于生女真的兴趣也越来越大。
  这些人都是最为犀利的战争机器,哪怕只是拿着简陋的武器,他们展现出来的攻击力,依旧令李成栋觉得十分的满意。
  他的封地在日本,这可并不是一个容易收拾的对象。蒙元当年的教训,还历历在目,令李成栋根本就无法轻视对方。
  甚至可以说,若非皇帝已经答应下来,在李成栋攻伐日本之时,朝廷不仅会派出海军辅助,陆军部更是会派遣一支不少于三万人的精锐部队,协助于他,那李成栋真的会有所怀疑,这是不是朱聿鐭想替自己老哥报仇,而特别的针对于他了。
  不过也正因为对倭寇的这份担心,李成栋这才丝毫不顾疲累,不断的穿行在林海之中,只为更多的招募来生女真,让他们为自己的嫡系军队,充当炮灰。
  毕竟这些生女真,在真正的冷兵器大战之中,战斗力可是不容小窥的,而且这些家伙们头脑也比较简单,李成栋可以一手以强军压制,一手以日本众多的利益交换他们的忠诚,确保自己的嫡系不会受损过于严重,以至于影响到他未来在日本的统治。
  因此,对于生女真的收拢和抓捕,便是他目前重中之重的任务,没有之一。
  对于李成栋的动作,朱聿鐭当然尽收眼底,不过他却不会去阻拦,一方面李成栋确实需要这些生女真为他而战,另一方面,朱聿鐭也希望这些辽东不安稳因素,能够尽可能多的被李成栋带走,让大明未来在辽东,可以平安、轻松的完成移民政策。
  而另一个实力派金声恒,并没有参与到这种掳掠生女真的勾当。
  在众军阀之中,他的实力是最弱的,因此第一波攻势,根本没有他的份,不过他却是同样在动作着。
  因为实力的原因,他无法象李成栋那般,无所不用其极的抓捕着生女真,同化并驯服他们为自己作战,他的目标是盯在了注定要成为下等残民的汉八旗身上。
  这些人的实力不可小窥,但却在失去了满清的统一指挥后,内部相互对立的矛盾,也已经开始浮出水面,而且对于大明来说,这些人及其家眷,都属于那种不可靠的类型,除了那些见机快,投降快的汉八旗外,其他汉八旗就算想要再次融入大明圈子之中,也是两代之后的事情了。
  这些人对朱聿鐭来说,根本就是浪费粮食的家伙,用也不能用,最多也只是被打发进矿井,终生为他们的过错还债。
  但是对于实力不强,但却足够压制派系林立的汉八旗降兵的金声恒来说,这些人却是他极为需要的。
  将这些人拉入伙,不仅可以充实他的实力,还不会让这些人能够喧宾夺主,而且这些人的家眷,也是可以被带入海外,扩充他未来王国的基本盘。
  毕竟这些人归根结底都还是汉人,虽然在辽东,他们与本民族对立极其的严重,但是到了海外,想要在众多的土人虎视眈眈之下,过上贵族生活,那就必须团结在一起才行。
  这些人既有军事能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