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唐王-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前的百多骑,在密集弩箭的呼啸声中,几乎一个不剩的全部栽倒于地,顿时让清军的冲锋直接陷入一片的混乱,接连倒地的骑兵络绎不绝。
几乎与他们同时,两翼方阵内的弩兵也开始陆续反击,虽然距离稍远,但侧面的打击却依旧令清军不断的惨叫倒地。
与弩兵一起的,还有明军的弓箭兵们,虽然这并不是弓箭的最佳射程,但是比起弩箭来说,弓箭兵们的射击频率更高,虽然只有数百人,但是却依旧形成了一片密集的箭雨群,几乎一刻不停的向着抛射而来。
几乎一瞬间,原本一切顺利的扎木哈便即直接陷入进退两难的绝境之中,狭小的战场空间,根本不能让他这支五千余骑的大军从容挪腾,另寻战机。
“冲上去!重甲兵下马步战,将这些南蛮子全部斩尽杀绝!”
到了绝境,人的选择都是不一样的,而扎木哈的选择,便是放弃一切的幻想,以进攻来破开困境!
第455章 难觅希望
在精良的盔甲保护下,重甲兵冒着漫天的箭雨,绕过地上倒毙的人马尸体,再次向次飞扑而来。
这些大多身披两层,甚至三层铁甲的锐兵,普通的弓箭射在他们身上,只能是丁当作响,根本无法破开其坚固的防御。
这些重甲兵只要战马能坚持住的,都拼尽全力的冲至明军阵前,然后抽出匕首猛的刺入战马马腹,自己却是一个纵跃飞扑下马。
落地后一个翻滚,便即跟着已经痛的快要发疯的战马后面,在发狂的战马撞开明军长枪兵之后,随后便即杀入明军阵列之内。
这些锐兵都是体格强健之辈,不仅身上披着重甲,所使用的武器也大多是开山斧,狼牙棒一类的重兵器,他们是负责破开明军坚固的外壳的第一序列,如果战马不能冲开明军阵势,那手执重武器的他们,就会以蛮力强行破开明军的阵形。
在接连的战马悲鸣声中,当面明军的阵列也被冲开一个个豁口,虽然战马无法单靠自身突破长枪阵,但将长枪阵直接撞的东倒西歪,却是游刃有余。
而这些重甲兵,要的也仅仅是这个机会而已。
落地选择的最为老道的重甲兵,大多都能把握的住这个机会,纵身一跃,跟随在战马之后,冲入豁口之中,便即对着贴身战能力几乎为零的长枪兵,开始大肆屠杀赶来。
虽然只有数十个重甲兵把握住机会,杀入明军阵形之中,但是他们所产生的破坏力,却是令得这个方阵的明军前排,立即开始剧烈的不稳之中。
在他们之后,便是下马的步弓手,这些步弓手有的比重甲兵还想落地,身披轻甲的他们,动作更不是重甲兵所能够比拟的,根本不用翻滚减去冲击力,稳稳落地之后,便即取弓在手,几乎不用瞄准,便即开始拉弓开箭,闪电般的重箭向着明军最前排的刀盾手们,呼啸而去。
这些明军刀盾手,是明军抵挡重甲兵肆虐的最大依仗,因此也是步弓手们优先选择攻击的目标。
在数十步距离内,这些本就是猎人出身,箭术高超的步弓手们,根本就没有失手之时,有些箭术特别高明的,甚至箭箭都直奔着明军的面门而去,中箭者无不立即倒毙。
以步弓手在后掩护,重甲兵在前不断的斩杀明军,这杀伐的效率极高,只是片刻工夫,明军的阵形便即一片大乱,整个方阵都开始动摇赶来。
而此时的重骑兵根本不用统帅下令,战场上配合默契的他们,立即策马前冲,向着已经失去了长枪兵保护的明军方阵,发起了正面突击。
在重骑兵之后,轻骑兵则是在其后缓缓加速着,等待着重骑兵破开明军阵形,便即立即全军出动,除了压迫败兵逃向他们需要的方向之外,还要尽可能的收取军功。
正在清军的形势开始好转之时,满清骑兵统帅扎木哈却是再没了之前的狂傲,手中死死的扣着三四千的轻骑兵,只是不断的移动着,控制着两翼明军的增援速度。
而扎木哈并没有轻举妄动,试图攻打正在移动之中的明军步兵,而是目光不断的移动着,等待着明军接下来的杀招。
人的名,树的影。
这一次再与明军交手,明军无论是装备还是战斗力,或者战斗意志,都已经刷新了扎木哈对于印象之中明军的固有印象。
若是在数年前,明军别说在这样的打击还在苦苦坚持,恐怕前两轮箭雨之下,对方的明军便即兵败如山倒了。
而眼下的明军虽然损失惨重,但却依旧在咬牙坚持,长枪兵们被近身后,许多人甚至还抽出匕首,与满清重甲兵殊死搏斗,这一切都如梦中一般的不真实,这还是他印象之中的明军么?
估计也只有天启初年,明军最后的辉煌,浙兵与四川白杆兵有这等气势和勇气吧!
此时明军的反应也到了,骑兵自侧翼呼啸而出,直奔清军主力而来。
这一路骑兵人数虽然只有三千余,但面对着数量更加多的清军,却是没有犹豫,直接扑了上来。
有了本部骑兵的增援和牵制,清军对于步兵的压制力立即下降了两个层次两翼步兵的速度立即加快了不少。
在更远处的明军,则是大踏步的向前,已经隐隐有将清军骑兵主力合围的趋势。
明军的胃口很大,打的更是一口将清军彻底吞下的主意,这一点无论明清两方都看的出来。
清军正前面的明军依旧还在抵抗着,只看明军的亡命架式,就能看出来一时半会儿还没有崩溃的样子。
不仅如此,扎木哈还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当面明军背后,两股尘土正在快速接近,显然这是明军的增援军队,已经很靠近这一路倒霉的明军了。
这种情况下,明军的抵抗势必更加顽强,更加难以短时间内被收拾掉。
真正令扎木哈彻底打消一战破明军的是,明军是有统一的指挥的,而且各部之间也根本没有之前明军死道友不死贫道的作风,虽然那些喜欢占便宜,保存实力的蠢货,最后的下场,都不会比奋力抵抗的明军好到哪里去,但扎木哈之前碰到的明军,却是从来都没有长进过。
而眼前的明军,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有统一的指挥,却没有各自为战,将帅之间相互牵制和消弱的旧习,这样组织力强,只有一个头脑的明军,就算单兵战斗力与之前的明军相同,但想要以少胜多,打一个辉煌胜利,就将变得极为困难。
更别说这些明军的战斗力远强于之前的明军,人数又是自己数倍之多,再想如之前那般快速战胜他们,那是半点可能也无。
明军骑兵开来之时,扎木哈便即直接吹号选择退兵,虽然只要这个时候他肯选择全军压上,那他便有十成的把握在明军援兵到来之前,击溃当面的敌人,但是这又有能有什么意义,他可以击败这两千人,但后面还有十数个两千人等着他,就算他全身是铁,又能碾的了几根钉?
既然无法快速在野战中击败明军主力,那击破其中一路,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撤兵而回,重新寻找战机,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但是他心中却是明白,想要重新寻找到战机,估计也是一件希望极其渺茫之事,这一战,他是无论如何也打不赢的。
更让他心中发寒的是,大明究竟还有多少这样的军队,大清未来的希望又是在何处?
感谢年华逝水情谊存等书友的打赏,谢谢。
第456章 攻城
虽然未来艰难,但路还是要走的。
同样心凉的不仅仅是扎木哈,还有立于堡头凝视着战场的兀雅特这只老狼,虽然不愿意承认大清铁骑已经不再是无敌,但是他心中却是明白,选择撤退而回的扎木哈的决定才是对的。
既然失败已经不可避免,那尽可能减少损失也就成了首要之事。
在扎木哈选择撤退的时候,兀雅特也同时下令堡内外的族人立即离堡,逃向深山老林之中,避开明军的围杀。
这种仓促的撤退,肯定无法带上足够的食物和生活用品,谁也不知道究竟能有多少人,能够在重新适应恶劣环境之后活下来。
虽然可以预见的是,肯定会有大批的族人会倒毙在这穷山恶水之间,但是相比于在这堡内被人屠杀,总是希望更大一些。
只要还有族人能够存活下来,他们就还有重新强大起来的那一天,汉人王朝兴盛期从来没有超过两百年,只要他们好好在这深山老林之中繁衍下去,就必然能够等到汉人再次衰弱之时,一定能够等到数十年前他们的首领,努尔哈赤那一类战无不胜的人物,再次带着他们强大赶来,重新找回这个场子!
只要族人们能够全部撤退而出,那赫图阿拉已经没有守御的必要了,而他们如今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族人们退回山林争取时间,尽可能的多争取一些时间。
这些人大多都是女人孩子,青壮年男丁没有多少,他们不仅仅是满人未来的希望,身份更是大多都不凡,其中不泛王公贵族的子嗣,甚至还有一些皇族位于其中。
由不得兀雅特不留在后面拼死断后,保护这些人先行进行深山老林之中。
不过这任务并不困难,因为赫图阿拉本就依山而建,进入山林中也不需要太多时间,只要小半个时辰左右,这些人就能成功窜入深山老林,那时就是他们逃命之时了。
看着满人老弱妇孺开始在赫图阿拉北门快速逃离,一直立于不远处矮山上的李成栋,却是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根本没有任何追击或者两翼包抄的意思。
他的注意力始终都在扎木哈所率领的这数千骑兵身上,至于那些满清老弱,自然有比明军更熟悉山林作战的生女真去执行。
李成栋不知道或者故意不去理会的是,他如今正在走当年努尔哈赤的道路,不断的用敌人的物资赏赐下去用以招降纳叛,然后用新招募的人丁,继续向前推进和进攻,而他的嫡系本部,则是只负责解决最棘手的对象。
只要这种趋势达到一定规模,他嫡系手下甚至根本都不需要再多出手了,只要将这些已经慢慢锻炼出来的杂牌推上去就可,本部嫡系只要适当的在旁协助他们打赢个几场,那这种滚雪球一般的情况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而如今的李成栋已经开始了第一步,与努尔哈赤唯一不同的是,他还没有用八旗制度将女真部落,这种社会、政治、军事组织架构几乎处于原始社会的部落制,压榨出最高效率的军政一体制度出来。
“传令郝尚久,给他一柱香的时间,给我攻入赫图阿拉城内,切断鞑子遁归山林的道路!”
“传令罗承耀部,向赫图阿拉靠拢,策应郝尚久部,切断鞑子向北道路,杨承甫、马光安二部于侧翼策应罗承耀!”
“黄先昌、邓先义二部自西南压迫向北,莫要急进,不要给鞑子可乘之机!”
“告诉张定策,骑兵给我全部压上,不惜代价给我咬住鞑清骑兵主力,莫要给他们逃脱的机会!”
李成栋快速的下着命令,指挥着明军三面齐进,收缩战场面积,继续压迫清军,并不急于立即动手。
在战场上的明军开始应旗而行时,许多已经步入深山之中的满人老弱所行的方向,却是响起震天的杀喊声,以及数不清的惨叫声。
这一惊变差点将兀雅特吓的掉落城头,他不可置信的目光中,却是看到原本已经步入山林之中的族人们,竟然快速的逃出山林,似乎里面有什么洪水猛兽一般。
他们女真人怎么会怕野兽,更别说护送他们入山的还有一队八旗兵,人群中的半大小子更是不少,这些人也都是可以上战场的野狼崽子,怎么会惧怕野兽。
但是无论兀雅特如何推想,都不得要领之时,一声声吼叫声却是从山林之中传出,听那语调,却是与他们满人的语调颇为相似,应该也是女真一脉的人。
只是看这光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来相助于他们的,果然很快丛林中便窜出无数身上披着五花八门兽皮的野人们,他们手中的武器大多简陋不堪,但却是极为剽悍,冲击的声势也远远超过那些护卫与人群中的半大孩子们。
这些野人追出山林后,并没有停步,相反一个个健步如飞,在山林之中如履平地,显然是长期在山林之中生活的部落,极其擅长这种山林战。
这些人远程攻击武器,便是一把把极为原始的猎弓,虽然大多数人用的都是些石箭头或者骨箭头,但也有少部分人已经用上了铁质箭头。
这些杀人凶器,在这些一辈子在山林打猎的猎人手中,绝对是恐怖的杀戮之器。
在这些野人不断的奔行中,他们的弓箭准头依旧极高,一个个还敢抵抗的满人,不断的被射杀于地。
这些人对一切东西都不肯放过,无论是死人的武器、盔甲,还是身上的金银饰品,甚至连衣服也没有放过,所过之地,地上除了不能吃的尸体外,什么也剩不下。
对于满人的男丁,这些人却是没有丝毫同族的情谊可言,根本不会理会他们的苦苦哀求,直接一棒打成脑袋桃花朵朵开。
事实上,在努尔哈赤创新的发明八旗制度之前,受到蒙古人的极大影响的女真人之间的战争,从来都如草原上的民族一般,从来都是灭族战争。
对方族中的壮年男子,老人,以及半大孩子,必须全部杀掉,部落战争之中,只接受女人和低龄孩子,因为其他人不仅都属于隐患的存在,更是会极大消耗部落之中本就不多的粮食。
虽然对于这些野人竟然倒戈帮助明人,兀雅特目眦欲烈,但他的注意力很快便被郝尚久部所吸引过去,因为明军已经冲至城下,已经开始徒手攀爬只有两三米高的赫图阿拉‘城墙’了!
第457章 全灭
虽然赫图阿拉是满清的龙兴之地,祖宗繁衍的开始地,但是没有太大战略价值的这地方,也一直没有被投入多少力量加固开扩。
虽然原本只是为了防止野兽突袭而修筑的木墙,在满清不断的胜利,物资开始慢慢充盈之下,已经换上了砖墙结构,但是高度却是并没有增加多少。
毕竟在这里浪费太多银子,那完全是得不偿失,最后在多尔衮率八旗大举入关,满清的战略中心开始全面南倾之后,就更加想不赶来在辽东的这一旮旯地。
这样的城墙,虽然在这方圆百里之地的穷亲戚面前,绝对算是体面的地主人家排场了,但真正面对着军队之时,却是显得那么的单薄和脆弱。
兀雅特不止一次的想要想要拉开他年轻时,轻松就能拉个满月的宝弓,但却是身体剧烈颤抖之下,无奈的选择放弃。
不过他还是幸运的,毕竟还能拉开弓的守城老家伙们,大多因为年岁渐大,反应迟钝,还没有寻到目标,就会被城下的明军直接反杀,在一声声悲凉的惨叫声中,跌下城头。
年轻时这样的高度,也许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的满清老兵,如今却是一摔下来,就会直接摔断不少骨头,根本动弹不得,严重一些的甚至就会直接摔死过去。
面对着青壮尽数跨马出城野战的赫图阿拉城,郝尚久觉得这是他当兵之后,拿下的最轻松的一座‘城池’了。
里面的老不死的,许多连站都站不稳,几个锐兵窜上城头,就能如万人敌一般神勇,直接在这些老不死之中,杀他个七进七出。
虽然有些胜之不武,但是郝尚久并不在乎,毕竟这些满清老兵早年屠杀起手无寸铁的汉人平民百姓时,也从来没有考虑过什么叫武德,如今轮到他们自己头上,也就怪不得别人心狠手辣。
城头上的满清老兵几乎没能给郝尚久造成任何损失,便即被快速的肃清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