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唐王-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伙明军是如何做到,让骑兵变得与步兵一般相互配合,联手攻击的?
这是悍将拜尹图落马之后最后一个念头,但转眼间无边的剧痛不断的袭来,那是无数战马奔腾而过落下的蹄子,只是片刻间,这人便即直接成了一团看不出来形状的血肉。
滚滚而前的骑墙阵,正面肉搏的威力大的令人心寒,不断汹涌向前的正白旗,在其面前就如同烈阳下的雪花,快速的消融着。
只是一个对冲而过,近万的两白旗已经所剩无几,剩下的两三千人更是几乎人人带伤,相互看着身边寥寥的袍泽,根本没有再次上前挑战的勇气,正白旗直接原地崩溃,四散而逃!
眼见明军中军骑兵并没有停止步伐,更是直直冲着自己而来,早就看的满头冷汗的阿济格,再没了之前的从容和自信,直接一拉马缰,带着镶白旗掉头就跑。
这一刻什么族人,什么财帛子女的,都成了过眼云烟,什么也比不上自己的老命重要。
他可不是拜尹图那种悍将,就算是他也不打算冲阵了,拿自己万金之躯换几个明军小卒,那是要蠢到什么地步?
第419章 袭击
正白旗的大败,令得右翼的汉军旗与两红旗快速的失去斗志。
在闯营的猛攻下,很快便即溃不成军。左翼的镶白旗与不多还忠于大清的蒙古骑兵,更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原本还稳占上风的右翼军队,在两翼开始崩溃混乱,阿济格已经开始跑路之时,已经顾不得再行突破李成栋与金声恒的联军,开始快速脱离接触,追着阿济格的脚步而去。
明军在震天的欢呼声中,呼啸而前。
开始跃入已经开始散乱逃跑的满清族人,以及其所携带的众多钱财物资的车辆之中,开始了大屠杀。
没有了军队的护卫,多是老弱病残的入关满人,完全就是被屠宰的牛羊,无数人奔走呼号,却是根本没有人愿意停下来救援他们。
有些上了年纪退下来的老不死的侩子手们,还试图反抗,但是在成建制下的军队面前,尤其还是这种大胜下的军队面前,他们的反抗连个浪花都翻不起来。
只要被发现了,就必定难逃一死的下场。
这一幕似乎是辽东的努尔哈赤时代时汉人的翻版,不过唯一不同的是,如今被屠杀的对象已经对换了个身份。
除了闯营对于骑兵对于满清军队痛彻心扉的恨意下,主力部队没有留下屠杀外,只留下一部参与分脏,主力紧咬着满清败退的军队穷追不舍外。
其他明军全部参与了进来,对于这连绵近百里长的队伍,就没有丝毫的怜悯,只要是在方圆百里之内,任何人都是他们屠杀的对象。
许多汉军旗的人,还在试图表明自己的身份是汉人,不是满人,但迎接他们的却是没有任何犹豫便即斩下来的屠刀。
明军根本无法判断谁是被迫向北,谁是主动参与向北的,但是只要人在这队伍之中,那就必然是满清的嫡系人马,否则不会被满清带着向北而去,因此不可能有杀错的可能!
自顺义至怀柔城这段数十里的距离内,尸体已经将大路堵的无法行走,放眼放去,只有一具接一具的尸体不断的蔓延向远方,似乎整个大地都被铺满了。
鲜血顺着路面不断的汇聚而来,就如同小溪一般的不断的流淌着,到处都是濒死前的惨叫呻吟声,到处都是如同疯子一般不断的四处乱窜的人群。
在怀柔北面的祝家庄,闯营再次咬住已经成了惊弓之鸟的两红旗,再一次交手之后,已经毫无斗志的正红旗,眼睁睁的看着数千镶红旗、汉八旗被闯营团团围困,却是丝毫没有解救的意思,与汉八旗一道,疯狂的打马而前,直直的向着关外而逃,再不回头。
后卫部队大败的消息很快便即传到了打头而逃的孝庄手中,根本没有任何犹豫,孝庄立即下令全军放弃不必要的笨重物资,轻骑全速向关外撤退而去。
两黄旗的速度之过,甚至都已经赶上了为大军先锋的两蓝旗后队人马,在得知了顺义大败的消息后,两蓝旗同样开始焦躁起来,但是两蓝旗却是没有更好的办法。
因为在草原上,如今再也不是满清一句话就可以号令天下的时代了,兀尔良,喀尔喀等本就不怎么恭顺的漠北蒙古人,已经开始零星的偷袭满清老巢所在。
虽然还没有大规模的兵戎相见,但是只看这些部落丝毫不对部众加以限制,就已经能够说明了一切——他们不会臣服于满清了。
而漠南蒙古人则是态度变得暧昧起来,不仅没有如往常满八旗入草原时,纷纷前来效劳的盛况,甚至连送补给的部落已经不多见了,只有一些恰好处在满八旗前进道路上的,而且还没有及时逃跑的部落,不得不赔着笑脸上来送上少量的牲畜以表示臣服。
但是这些都是些小部落,对于满清而言,他们那点补给根本就是聊胜于无,最多也只是表个态度而已。
若是换了之前,满八旗自有自己的补给,根本不会在乎这些部落送上来的东西有多少,要的只是这个臣服的态度。
但是如今的满清却是不一样了,在后卫军队被明军击溃的情况下,物资粮草自然也不可能保存的下来,必定被明军抢的一干二净。
在这种情况下,两蓝旗因为是大军开路先锋,自己带有行军干粮,倒也还并不着急。
但是两黄旗却是淡定不下来了,入关已有数年,两黄旗及其护卫的贵人们,都已经习惯了锦衣玉食,让他们因为粮草被抢,而降低自己的生活标准,那已经有些强人所难了。
好在有这些小部落提供的牲畜,虽然行军途中做不了太过精细的饮食,但总还算是能有比较体面的食材。
唯一可惜的是,这东西相对于数量已经变得很庞大的贵人来说,分量实在太少了,少到大家就算已经够节省了,但也却只够几顿吃的而已。
但是苦什么,也不能苦主子不是,大家们不约而同的对沿路的小部落不断的勒索强抢,等两蓝旗与两黄旗过去之后,这些小部落基本上已经只剩下羊崽子了。
许多蒙古牧人,看着自己还剩下的几十只,甚至十几只小羊崽子,都开始嚎啕大哭起来,如今本来就是牧民们最难捱的冬季,又遭了这些强盗们的抢劫,许多人都明白,若是再不想想办法,他们一家老小便过不了这个冬天了。
而没那么多花花肠子的蒙古牧民们,他们用他们朴素的世界观想了很长时间,得出的唯一结论,那便是抢劫,无论是抢谁,只要不抢到足够多的物资,他们就只能看着一家老小冻饿而死。
在生存的直面威胁下,往日令他们恐惧不已的满洲人,如今也失去了那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但虎倒架不散,虽然已经打定主意,但真正行动起来,还是让人不得不踌躇难决。
还不等这些小部落行动起来,败退下来的三旗及汉八旗再次蜂涌而至,这些已经没了补给,基本上都只剩下马上数日干粮的败兵们,更是将他们看到的一切东西全部抢掳一空!
看着仅有的小羊崽子连根毛也没剩下来,已经再没有任何选择的蒙古人,终于爆发出了怒吼声。
无数的小部落开始转移老弱妇孺,只要还拿的动武器的牧民,都再次跨上战马,开始展开对满清零散军队的袭击。
第420章 杂鱼
冬天不是一个适合战斗的季节,因为牲畜需要消耗掉战马体内用以熬过漫漫冬季时所需要的肥膘。
一旦损失过大,瘦下来的战马就会难以熬过这个冬季。
蒙古人虽然不缺马,但是真正能够用于战场上的战马数量,还是不多的,更是他们宝贵的财产,损失一匹,就能让他们心疼不已。
但在生死存亡的逼迫下,已经没有蒙古人再顾的上这个了,不抢到粮食,他们的妻儿老小就会冻饿而死,那保存这些战马来,又能有什么用,还不是便宜了别人!
本来入关抢劫是最安全,收获也是最大的。
但是如今一来距离太远,等他们大半个月一来回之后,估计族人们都要全部饿死了,二来连原本高不可攀的满洲八旗,都被打的这般狼狈退出中原,他们虽然人不聪明,但还没到愚蠢到判断不了形势的地步,明显这是汉人又一次强盛起来的征兆,这个时候再向南抢汉人的行当,已经变得极其危险起来了!
柿子捡软的捏,既然汉人已经再次变得可怕了,那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寻找打不过汉人的满人的晦气,毕竟他们距离自己最近,更重要的是,他们个个都不是穷人!
一瞬间,整个朵颜草原马贼数量变多了十数倍,只要清军不是抱团行动,就立即会被熟悉地形的蒙古人偷袭!
随着蒙古人屡屡得手,马贼们也开始愈加的猖獗起来,从一开始的十数骑小规模的伏杀,慢慢的形成了一股股人数都在数百人左右的大型马贼抢劫团伙。
这些马贼相比于之前的蒙古人,明显剽悍了许多,虽然武器依旧极为简陋,但是那股子无惧生死的亡命搏杀,还是令得满八旗小股部队不断的遭到毒手。
进入草原数日后,屋漏偏逢连阴雨,草原上开始飘起鹅毛大雪,天地一片白茫茫的情况下,连方向都难以辨认的出来,更令满清撤退的速度雪上加霜!
满八旗早就不是努尔哈赤时代那支可以爬冰卧雪的强军,入关数年就连满八旗最低的旗丁,享受的生活都已经赶上了在辽东时的牛录额真的待遇,甚至可以说,以中原的物产,他们的待遇都已经超过了当年的牛录额真们了。
想毁掉一支军队,最快的办法就是给予锦衣玉食,纸迷金醉的生活,更别说入关以后,大部分的战斗都已经被蒙汉八旗及绿营所代劳,满八旗大多时候起到的都只是督战队的作用而已。
生活优渥,又不用上战场,满八旗无论是作战意志,还是作战技巧,都已经严重的退化,虽然还因为大批老兵还在,并没有沦落到不堪一击的地步,但是比起入关前,他们坠落的已经不是一星半点了。
对于这些可恶的马贼,担任后卫的汉八旗已经出去过不止一次了,但是面对着凛冽、刮面如刀的寒风,以及在草原上逃跑功夫天下第一的蒙古人,汉八旗数次都无功而返,甚至有一次追击过远,先锋直接掉入埋伏圈,一个活着回来的也没有。
令蒙古人士气大振的是承德西北一战,数千汉八旗与正红旗残部,成功的找到蒙古马贼的聚集地,想要一战而彻底剿灭这伙如牛皮糖一般的马贼。
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令人大跌眼珠。
没有退路的马贼们,居然在这一次正面会战之中,击溃了满清前来围剿的正红旗残部!
尽管自己的损失比满清要大的多,而且还只是击溃战,杀伤数量并不算太多,但是这种胜利却是极大的鼓舞了所有蒙古人的斗志。
受到这次会战胜利的影响,周边刚刚被搜刮的底裤朝天的小部落,不断有青壮选择加入这支马贼,不知不觉之意,虽然刚刚损失了近千兵力,但短短十数日间,这支马贼的数量已经突破三千,膨胀至五千以上!
这样规模的马贼,已经不能再称之谓马贼了,完全就是一个中型部落的规模了,已经足以和满八旗单独一旗过上几招了。
人数规模的膨胀带来的,不仅仅是实力上的膨胀,还有心理上的越加膨胀。
绍武四年二月初,插汉河套草原之上,蒙古马贼再次粘上满清后卫部队,并且不断的发起一连串的袭击。
从各个方向不断袭击的马贼们,进展都极为顺利,士气极为低落的满清军队,甚至在人数稍稍占优之时,都已经有些不是对手,被蒙古马贼一次次的洗劫一空。
连战连胜之下,蒙古人已经有些不将满八旗放在眼中了,甚至有些人已经开始怀疑,之前对于满八旗无敌天下的传闻,究竟是不是人们的胡编乱造出来的。
眼下的满人,一对一的情况下,都能被自己打的灰头土脸,哪一点配的上传闻中的以一当十、满万不可敌?
不过蒙古人委实是过于自大了,满八旗虽然已经腐化,但是在老兵还拿的动刀兵之时,依旧不是可以随意欺辱的。
就在蒙古人连战连胜,连续攻破清军后卫数个营地,并且个个收获满满之时,冲天的号角声不断的响起。
无数早就埋伏在周边区域的镶白旗已经开始打马疾冲而来,不同于之前遇伏便即立即撤退就跑,这一次蒙古人反而狞笑着,向着镶白旗发起了反冲锋!
然后蒙古人就惊愕的发现,镶白旗骑兵完全不同于之前对战过的正红旗,他们的战力完全就象是两支不同的军队!
若说两红旗在皇太极时代,就被皇太极以创立前锋营的名义,不断的被剥离出精锐力量加强两黄旗,更在多尔衮时代,又一次的被剥离精锐力量加强于两白旗,如今完全就是一把又锈又钝的刀鞘,那甲坚兵利,老兵云集的镶白旗就是一把已经出鞘的利剑,寒光闪闪,摄人之极,大军还未近前,那滚滚的压迫感直接扑面而来!
灵泉一战,近万蒙古马贼对战数量只有五千左右的镶白旗,却是在正面骑战之时损失就超过两成,被镶白旗追击之时更是不知死伤几许,绝对可以说是大败而归。
更重要的是,这一战一下子将蒙古人刚刚膨胀起来,老子天下无敌的气势又直接给打的灰飞烟灭,让这些蒙古人又一次明白,满清不是他们这些聚集的数量多了后,就开始迷失自我、不知天高地厚的杂鱼,所能轻易挑衅的!
第421章 考量
虽然并没有命令不可追至关外,但明军的追击及至关墙,便即停了下来。
并不是说明军不敢出关追击,而是他们此次只是急袭北京,本来带着的粮草便不多,根本没有做好出关的准备。
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满清后卫的四旗,真正冲出关墙的数量最多只有六成,还剩下众多的散兵游勇,还需要他们进行清剿工作。
当然,最重要的是,是搜刮战利品,以及皇帝即将到来的大封!
满清已经遁出关外,也代表着满人所建立的大清已经彻底垮蹋,大明已经再次站了起来,日月重新照亮山河,天下重新一统!
这个时候不赶紧恭迎皇帝回归神京,还在外面浪荡,那才是脑子出了问题。
等到朱聿鐭到达北京城时,北京城昔日的辉煌已经不在,虽然大火已经被扑灭,但是过半建筑被焚毁,还是让这座大明曾经的心脏已经显得破败不堪。
好在皇城满清没有敢于肆虐破坏,或者说在鞑清皇帝还在的时候没敢祸害,而明军又来的太过迅速,让他们没有时间进行破坏。
但就算如此,皇城还是有近五分之一的建筑受到波及,损失也是极为惨重。
更可惜的是,其中无数的珍宝更是被孝庄打包了大半,只留下一些笨重的无法携带的,还能留在宫中。
这样的北京城,朱聿鐭是没有兴趣进去溜达的,更令他头疼的是,这一次兵灾过后,北京城中至少有数十万的百姓轮为流民,所有财产和口粮被抢劫一空后,只剩下嗷嗷待哺的一张张嘴巴。
城中如今已经没有多少粮食,清军第一时间抢劫的就是各个粮店,征用了粮食不说,更是一把火将个个米铺烧了个干净,让这些商人就算想要隐蔽粮食都做不到,只能剩下满地的灰烬。
不过北京城的粮食本来就不多,毕竟江南被大明统一之后,运河粮船断绝,南粮更是只有少量走私。而北方刚刚结束战乱,生产刚刚处于恢复之中,但却并没有给他们恢复的时间,两年多来从来没有间断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