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南明大唐王 >

第156章

南明大唐王-第156章

小说: 南明大唐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不等他说完,郑成功便即直接打断了他的话语,平静的说道,“使者先生,你还有一刻钟时间。”
  似乎看出对方没有听明白一刻钟是多久,郑成功挥手令人点上一根细香,解释道,“在这根香烧完之后,若是还没有贵方对本公的答复,本公就会直接发起进攻,贵使还是节约一些时间吧。”
  “贵我双方虽然发生过冲突,但是似乎还是贵国占了便宜,这般巨额的战争赔偿,怕是与贵国礼仪之邦的名头不符吧!”
  眼见这香烧的极快,最多十多二十分钟就会烧完,安斯艾尔再不敢卖弄他的口才,直接进入正题说道。
  “继续啊,还有时间。”
  让安斯艾尔愤怒的是,郑成功在他说话之时,甚至很没礼貌的微闭着双眼,靠在软椅上一言不发,直至安斯艾尔耐心的等待了近一分钟,这才察觉到对方似乎在等自己回答,便即懒洋洋的回答了这一句。
  “公爵阁下,我方认为双方都有过错,虽然是我方挑起战争,我方愿意承担部分责任,为了两国友好往来,也愿意对贵国进行赔偿,但这赔偿还请酌情减免些许。另外,我方还有一个要求……”
  安斯艾尔快速的说完,然后便即急切的看着那个不紧不慢翻译着的通译官,恨不得上前踢打对方一顿,揪着对方的头发,要求他能够快一点翻译。
  好不容易等对方翻译完,安斯艾尔再看向郑成功时,顿时愤怒之情再也无可压制。
  因为郑成功依旧没有任何回应的意思,甚至连眼睛都没打算睁开,只是伸手再次向那柱香指了指。
  “公爵阁下,你这般岂是待客之礼,我荷兰国虽然算不得什么大国,但也有战士数十万,舰船数万,若是大家真的全面开战,对两国都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
  安斯艾尔深吸了口气,语气再次恢复正常,但话语中却是锋芒毕露,威胁的意味谁都听的出来。
  “那还谈什么谈,你这便回去吧,反正开战的时间也就这会儿了,不用在这浪费口舌了!”
  郑成功闻言反而舒服的靠在椅子上,眼皮都没抬一下,直接挥挥手说道。
  “公爵阁下,我是代表荷兰国前来谈判,也请公爵阁下能够给我基本的礼节待遇……”
  郑成功这话一出口,安斯艾尔顿时有些进退两难,深深的吸了几口气后,这才放缓语气说道。
  说到底,他还只是一个信使传话桶而已,根本没有与大明翻脸的资格,尤其是在国内问题重重之时,否则第一个收拾他的便是派他出来的亚尔曼。
  “不威胁本公了么?”
  眼见已经将对方的气焰基本上打掉了,郑成功便不再在这个小人物身上耍威风,毕竟这实在有些太没品了。
  “你荷兰国区区数百万人,也敢说带甲数十万,战舰数万?想吓本公,还是先去把英吉利人打退再说吧!
  本公此来是带着和平的诚意而来,不是来与你们谈价钱的,你们只有两条选择,一是战败被赶回巴达维亚,二是立即答应大明所立的条件,没有其他的可能。”
  郑成功坐直了身体,看着这个已经有些局促不安的安斯艾尔,语气坚决的说道。
  “公爵阁下,你的条件委实太过于苛刻了。我们若是交出这些东西来,特别是那十艘战舰后,我们回到巴达维亚,又当如何面对西班牙人的贪婪爪子?明国与荷兰向来是友好的贸易对象,您这般做只会逼迫我国与大明对立,不仅会失去一个友好的贸易对象,更是会增加一个强大的敌人,对贵国怕也不是什么好事吧。”
  郑成功的强硬态度,让安斯艾尔彻底打消了其他的多余想法,硬着头皮劝说道。
  “这是你荷兰人挑衅在前,我大明惩戒在后。至于你们回到巴达维亚如何,这关我们大明什么事,没有你们主动挑起战争,也不会有如今的局面!
  至于你所说的贸易对象,呵呵,想跟我大明做生意的,何其之多,少你一个荷兰国,也会有葡萄牙国,西班牙王国,英吉利国,法兰西国排着队而来,生意跟谁都是做,对我大明并无什么不同。
  使者,抓紧最后的时间回去吧,跟你们伯爵说明本公的态度!本公再多给你两柱香的时间,应该足够你回到军中并且讲明本公的态度了,两柱香再没有答复,本公就认为你们选择了战争!”
  说完这句话,郑成功再不理会这个使者还想多想什么,直接挥手令左右将之轰了出去。
  如今的大明并不需要给谁面子,更不用如我大清面对列强一般,用仁义道德来掩盖自己打不过别人的事实。
  郑成功十分清楚绍武皇帝对于台湾那几乎毫不掩饰的欲望,以及十分勉强才压制住立即拿下的冲动,虽然不明白这种强烈拿下台湾的冲动从何而来,但是对于郑成功来说,皇帝所想就是他必须要去完全的事情,这和吃饱喝水一般天经地义。
  这个使者在郑成功面前时还极力挣扎想要多说几句,但被赶下旗舰后,反而再没任何费话,在看到明军船头立着的两根细香后,更是如同疯了一般的不断催促着侍从死命的划着快艇,恨不得立即回到亚尔曼身边,身他说明明国的态度,并提醒他立即做好战斗准备。
  事实上,根本不用安斯艾尔去提醒什么,随着明军舰队中几艘缴获的盖帆船从舰队之中越前,而两翼不断的有明军船只展开攻击阵形后,亚尔曼就已经嗅到了空气中那浓烈无比的战争气息……


第367章 倒计时
  受到明军舰队已经展开的攻击阵形所刺激,荷兰人的舰队也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调动。
  不同的是,他们摆出的不是进攻阵形,也不是防御阵形,反而是给人一种事态不妙便即撤退就跑的模样。
  不过大明舰队并没有立即发起攻击,荷兰人也没有我大清那般遇敌方逃为上勇的废物模样,而是静静的保持着戒备,等待自家使者回来禀报谈判情况。
  但是这不听比听了更加的让人郁气,大明的强硬态度,差点直接让亚尔曼直接暴走。
  好在残存的理智,让他并没有将进攻二字说出口,而是慢慢将愤怒压制了下来,开始快速的厘定得失。
  对于亚尔曼来说,银子并不重要,甚至船只也不是无法割舍的东西,毕竟与继续保持与大明的贸易,以及可以停留在这台湾岛的现状来说,这两样并非不能付出。
  最大的问题也不是面子问题,而是若荷兰人这次认了栽,会不会让其他列强觉得荷兰人已经开始衰落了,进而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这才是亚尔曼最忌惮的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是,他如今根本没有这么一大笔的钱财,肯定还会从其他方面给出利益来弥补这笔赔款。
  而十艘盖帆船送出去,那他的舰队就不仅仅是被创,而是直接元气大伤,完全只有自保之力了。
  以这样的舰队去面对实力还保存大部分的西班牙人舰队,亚尔曼委实没有太大的信心能应付的过来。
  但若是激怒大明,再次爆发一场大战,那自己的损失就太大了,不仅会让如今的舰队再次受创。
  虽然大明方面大概率不会一直追击至巴达维亚,但是台湾却近在大明咫尺之内,没有了舰队的掩护,荷兰人会直接失去台湾岛,更会失去东亚这条贸易航线,未来任何一艘挂着荷兰旗帜的船只,都不可避免的成为大明直接打击的对象。
  这一方面,亚尔曼相信海盗世家出身的郑家,依靠台湾岛这个基地,是完全可以将整条贸易航线完全置于控制之下的。
  不过亚尔曼如今已经没有多少考虑时间了,明国那边冲天的战鼓声与号角声,已经连绵响起,所有船只的风帆已经开始校正方向。
  在亚洲已经待了数年,对大明了解极深的亚尔曼知道,这是明军战争前的前奏,他们的一通鼓声敲完,接下来的便是进攻了。
  看的出来,大明方面并不是虚文恫吓,而是实打实的已经开始做起战前准备,根本不打算再多给他一丝一毫的多余时间。
  亚尔曼最后还是选择了妥协,毕竟比起东亚贸易与贸易咽喉点台湾岛来说,这点损失并不算什么。
  荷兰国缺的不是钱,也不是船,而是受限于人口数量不足,极为缺乏有经验的水手来操纵这些船只。
  眼见大明舰队已经风帆鼓动,舰队已经开始向着自己航行而来,亚尔曼再没了拖延的机会,直接下令在船头挂起之前约定好的三色灯笼,表示全盘同意明国的条件。
  在基隆港,大明代表长乐伯甘辉,与荷兰代表亚尔曼伯爵签订了明荷《基隆条约》,条约大概内容包括战争赔款,大明在荷兰所属领地享受的特别待遇等待。
  至于亚尔曼最希望得到的,大明对于荷兰拥有台湾的合法权,大明方面却是根本没有提到。
  条约生效,双方之间再次恢复和平。
  荷兰方面需要在三天内筹集至少五十万两的战争赔款,以及交付十艘盖帆船。
  对于船只,亚尔曼十分痛快的在条约签订后的当天,便即全部交付了过来。
  这些船只虽然都是中型船只,最多只有两层甲板,甚至船上的火炮等都被卸了个干净。
  但是郑成功依旧没有表示任何的不满,火炮这东西,他之前缴获的就有不少,而且以大明的工匠技术,只要有实际火炮可以参考,自行铸造也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对于荷兰人提出一时无法筹集到如此巨款,需要分批筹集银两的说法,郑成功却是表现的极为慷慨,只是要求三天之内必须拿到一半的赔款,其他的可以分批偿还,但却是需要计算利息。
  之所以这般慷慨,也是有郑成功的小算盘在内。
  毕竟以他对这些西方人的了解,这些只重视拳头,只尊重强者的家伙们,一旦时间过长就会好了伤疤忘了痛,只要自己不断的示弱之下,估计荷兰人事后必定会找出种种理由,不断的拖延款项的交付,甚至若是形势有变,他们会很乐意的将这笔款项给直接赖掉。
  这对他来说并不是坏事,毕竟日后台湾是必须要拿下来的,华夏人打仗向来讲究一个师出有名,那借口对方赖帐而发起收复台湾的战争,那便合情合理了。
  在基隆港外徘徊了数日,拿到第一笔五十万两的战争赔款之后,郑成功十分干脆的直接下令返航。
  因为他怕拖的时间越长,自己就越会忍耐不住,直接撕毁条约打上台湾岛上去。
  在郑成功在外海与荷兰人战争已经接近尾声之时,国内的全面大战已经开始拉开帷幕。
  绍武三年五月,接收到了绍武皇帝承诺而来的军事物资后,李定国留刘文秀镇守贵阳,自己带领数万西营精锐,越过赤水卫,直接杀入了四川叙州府境内。
  川人向来排外,更兼连续遭受过数次兵灾,因此无论是对于打着明清还是大西旗号的人,都没有任何好感。
  几乎所有还幸存的百姓,一听到有大军过境,立即就会消散于大山之间,根本不理会这些军队到底是为何而来,属于哪一个阵营。
  虽然没有从百姓中征召的夫子军的辅助,大军繁重的后勤保障就成了行军的巨大障碍。
  但是叙州府却是有长江之利,并且可以从两岸征调到足够多的船只辅助运输,反而让李定国可以将在贵州征调而来的众多青壮,大部分遣返回贵州,减轻后勤的巨大压力。
  到达大明已经开始慢慢恢复的统治叙州府城,李定国大军终于可以在知府组织起来的民夫帮助下,将千里跋涉而来的军队在此好好休整了一番。
  虽然叙州府依旧还在重建之中,但是自下游湖广运来,屯集于此的粮草却数量不菲,不仅可以给大军以补给,更是有多余的粮食可以用于当地的重建工作。
  在李定国已经跃入四川,南京的朱聿鐭也没有闲着,开始动员整个江南的兵力物力,缓缓向着南京汇聚而来,北伐已经正式进入倒计时之中。


第368章 立后
  这次集结的大军数量极大,江南的新军出动了大半,而各个反正而来的将领麾下,更是一个不落的全部在征调之内。
  毕竟对外作战,最忌讳的便是内部出现乱子,而这些反正的家伙们,并不是能让朱聿鐭完全放心,还是直接带在身边比较放心一些。
  这一次,朱聿鐭依旧是决定御驾亲征,毕竟这么多的军队,无论是交给谁,他都不放心,临敌总指挥可以选出来一人,但军队的指挥权还是需要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行。
  此次北伐,朱聿鐭更是从广州书院,南京书院这两个自己直营的学院之中,选出了百多名选择军事学业的半大小子随军而行,毕竟书上得知终觉浅,实践方能出真知。
  书院之中军事课,教的并不是笼统的兵法书,而是将古往今来的一些有详细经过的著名战例集中在一起,更是将朱聿鐭一路征战之时的战役也加入其中,这倒不是朱聿鐭想要炫耀,相反他这些仗,大部分都是运气成份居多。
  他真正想要教这些学生的,不是如何套用兵法,而是通过当事人的心理活动,大战前后对于战场的判断,以及临阵之时,将领们对于形势的变化是如何判断和把握机会,以及一些总结战场失误的心得体会。
  说白了,朱聿鐭培养的不是如同霍去病这样自带导航系统、自带攻击加成,自带武勇、果断、敏锐嗅觉天赋等等如同开了无敌挂的军事天才,而是培养一群合格的军事参谋人员。
  未来的战争必然会多样化,大规模化,与其指望大明永远不断层的出现一个个军事天才,还不如将希望寄托在建立一个完善的参谋系统,用来辅助一批经过军事学习,能力强过一般人,有天份的将领比较现实一些。
  而这些人就是种子,朱聿鐭将他们带在身边,既可以让他们直观的感受到战争的氛围,也可以十分自然的从这批开国元勋们身上,学到最宝贵的战争经验。
  不过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调动,尤其是他这个皇帝也要出生,那大规模的准备工作,显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至少也要数月时间才能完成。
  这不仅仅是朱聿鐭给李定国时间表现自己,也是因为郑成功那一边如今还没有传来消息,不知道海战结果如何。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选秀已经接近尾声,数月时间内,数万有资格进入选秀女子,已经被锦衣卫、东厂联合甄别了身份背景,大部分都已经被刷了下去。
  如今到达京城的秀女,只有三千人上下,这些都是在美女中百里挑一的佳人,眼看着美人已经近在咫尺,光棍了好几年的朱聿鐭,如今哪里还能走的动道。
  不过大明的规矩是朱聿鐭只能在最后,才会有他上场选择的机会,那便是从数万人中被严格挑选出来的三名秀女之中,选出一宫之主,与两位贵妃。
  但这一次却不同,许多人都猜测,如今皇城使唤的宫女都严重不足,这次被选中入宫的人,绝对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只是朱聿鐭却是不打算选出多少来,因为他觉得自己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全部照顾过来,若是霸占着这么多美人却不用,那绝对是会被天打雷劈的。
  另外从安全的角度来看,也不应该选出来太多的秀女,毕竟他朱聿鐭在大明得罪的人海了去了,而且个个都是有钱有权的人物,毕竟穷鬼朱聿鐭是不屑去收割的,不仅仅是个人思想道德问题,更因为崇祯皇帝的例子在前,这些人既榨不出来油水,而且一个不好,还会将自己逼死在歪脖子树上。
  虽然大明皇室联姻的对象向来是普通人家,但是这些有权有势的仇人,想要在其中动手脚,那简直是再容易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