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唐王-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那人却是冷笑一声,不屑的说道。
“那尔等大肆接纳投充之辈,从中损国朝而获利,这也是祖制么?若是尔等生在太祖之时,怕是要个个都免不了鬼头刀下走一遭的下场!”
吴姓士人身边一人,却是一个暴脾气,直接出声讽刺道。
“夏虫不可语冰!”
眼前这两个已经算是士民阶级一员的货,竟然这般的胳膊肘向外拐,顿时让之前说话那位贵公子极为不满,直接选择离去,不再与他们为伍。
事实上,不仅仅是这位贵公子,一同游街的其他的士子也立即散了大半,只余下寥寥数人还在吴姓士子身边。
“看来咱们这位陛下,可是将江南的士民得罪的不轻啊!吴兄可曾听说,这些人如今正在串联,准备发动本次恩科的士子们联名上书,请求陛下罢免首辅,次辅,同时裁撤税务部,以安天下民心。这次的游街赏玩,还有明日的诗会,都是在为此做准备。”
在几人有些无趣之时,一人却是开了口。
“这个愚弟知道,还知道他们准备在三天后正式一起拜谒孝陵,并且准备在孝陵前公开此事,向朝廷请命!”
吴姓士子点点头,这事在士子群中并不是什么新闻,属于大家都知道的情况。
“请命?我看是送命还差不多!今上可不是往昔,向来杀伐果断,这事传的这么广,根本没有秘密可言,依我看,估计厂卫两个衙门也已经清楚此事了,陛下自然已经有所安排,这根本不是什么请命,送命还差不多!”
那位脾气有些冲的士子却是摇摇头,目光看向已经走远的那群士子,有些怜悯的说道。
对于这些不知死活的家伙,这位士子是十分同情的,这些人还没有意识到如今这个时代到底是什么时代,这可不是大明歌舞升平之时,文官集团势力极其膨胀的年代。
如今是乱世,用这种近乎逼宫的方式,去威胁一个手里抓着屠刀的皇帝,也亏这些人想的出来。
大世家虽然能够给他们这些族中的精英子弟,提供比普通人高的多的起点,这种比较捷径的人生,虽然十分的令人羡慕,但却无法给这些人太多的历练和经历,有的时候被保护的太好,在众人的奉承之中成长,就会成为温室的豆芽菜,活在自我的世界之中。
在自我的世界中,他们都是左右逢源的存在,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而且这么多天之骄子汇聚一堂,大家想法接近之下,更是会产生一种极度的膨胀,觉得天下公理在手,让他们认不清现实,缺乏对危险环境敏锐的直觉。
“由得他们去吧,反正这些大家族的子弟,也看不上咱们这些寒门出身的人,咱们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专心备考便是。”
吴姓士子同样亦是深以为然,点头同意道。
几人相携远去,在他们身边不远处,一身便服的朱聿鐭悠然自得的慢步赏着初春的风景,但却自始而终发出没有任何的声音,事实上他并不赞同吴姓二位举人的看法。
事实上,这些出身大家族的士子无论眼光还是格局都比这些寒门士子大的多,他们并非看不到后果,而是自信皇帝不敢同时对这么多士子下手而已。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朱聿鐭的确做不到这一步,不是不敢,而是不想。但是杀上一批带头的,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在目送着两批学子离去之后,这才淡淡的道,“许卿,这事你盯紧一些,不过莫要露了形迹,朕等他们齐去拜祭孝陵。还有这几个举人,你去打探一下他们的籍贯姓名,报予朕知。”
“遵旨。”
许长语抱拳行礼,便即退了下去。
春意浓,游者众,朱聿鐭似乎根本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继续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慢慢而向前。
第300章 粗鄙
当然,做为一个心地仁慈,与人为善的狗皇帝,朱聿鐭还是觉得要给年轻人一个机会。
因此,朱聿鐭觉得自己先把路走绝了,让别人无路可走。
而他的办法就是将因为春闱临近,不得不向后顺延至下月开始的忠烈祠祭拜活动提前,预备在五日后,也就是春闱前十天进行。
这种拜祭活动一开始祭拜的必然是老朱,也就是士子将要前往聚会的明孝陵,只不过朱聿鐭这一道圣旨下来,他们就再也去不了这地聚会了。
毕竟皇帝要来祭拜,提前清场与预作准备自然是不可避免的,在皇帝离开之前,一切闲杂人等是不可能再靠近孝陵半步了。
这一场大祭,对于朱聿鐭来说是意义重大的,想要重新树立大汉血性,就必须先一步将武人的地位抬高起来,而隆重而盛大的祭拜烈士,并将之压在文人的根本科举前面,就是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政治秀。
受益于之前对朝堂的一再清理,朱聿鐭如今的圣旨,已经不再象之前的大明皇帝那般憋屈,还会受到内阁和六科的限制,如今的他绝对可以称的上是乾纲独断,出口便成宪,根本就没有人再敢说三道四。
譬如如今直接将烈士祭拜活动,摆到了文人最看重也是最根本的会试前面,满朝文官也没有一个人敢怒发冲冠弹劾一二,虽然大多都是暗骂昏君,但明面上却是根本无人出头。
但是这种轻慢士人的作法,官员们没有表示,士子们却是直接炸了。
原本自信满满,准备在孝陵前面慷慨陈词的士子们,在绝了去孝陵的想法之后,更是受到这种刺激后,开始空前的活跃起来,有人脉的开始联络朝中大员,没关系可走的便四处走访各地已经入京的士子们,开始了大串联。
不过在这个节骨眼上,根本就没一个官员愿意与这些士子们接触,一来是被狗皇帝杀怕了,二来也是为了避嫌,避免在会试之前与这些相熟的子侄辈们接触,以免给人口实,以可能泄密试题的名义弹劾自己。
但士子之间的大串联,效果却是出奇的好,年轻气盛的学子们,在听闻一帮武夫的身后事都将自己最珍贵的会试给压下来后,感觉到自己被羞辱到了,几乎是一呼百应,纷纷走出各自的闭关之地,向着召集人发起地点小九华山汇聚而来。
圣旨才下放了数个时辰,大肆串联而来的士子人数便已经达到了近两千人,几乎近半的士子全部汇聚于此,在此不平而呜。
“我大明祖制以文御武,何也?皆因武人以武乱禁,倘若不加限制,势必为祸天下,介时国将不国!如今国朝大比在即,此乃为国取仕,安定天下民心之国朝最大盛事也!
我辈士人,向来便是读着圣贤书而长大,才学过人者,居庙堂之高辅佐天子牧民,倾心为国齐国平天下,才学平庸者则修身养性,处江湖之远亦不忘本心,在乡间教化万民。
而这些厮杀汉们,拿着朝廷派下的粮饷,自当为国效力!所谓生死由命,富贵在天,既拿了这卖命钱,那战场伤亡自是应有之意!更何况朝廷如今对战死者,从来不曾吝惜分毫,更是赐下极厚的烧埋银子!
这样的恩赐这帮丘八依旧不满意,依旧还要这般为难朝廷,建立起这耗费极大的忠烈墓与英烈祠,更是欺在我等士人头上,将一场隆重的国家取仕之礼,弄的不伦不类!
而朝廷却是奸臣当道,行事无分轻重,为了几个不值半文钱的厮杀汉,糜费巨大钱粮不算,还劳动天子大驾而前,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在小九华山脚处搭了一个临时的台子,一个年轻的士子正在奋力的呐喊着,字字句句都是饱含感情,义正辞严,振聋发聩。
这些充满激情和煽动性的话语,甚至让躲在人群之中的朱聿鐭都觉得有些受到感染,当然这种感染是在朱聿鐭还没有看到这家伙,那脑袋上只有薄薄一层头发之前。
虽然朱聿鐭对这个已经剃过头当过大清顺民的士子,心中极为不爽,但是台下的士子却是个个对这人鼓掌叫好,气氛热烈,显然此人所说,极为深得这些人之心。
“这人是谁?”
朱聿鐭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人,轻声对身边的许长语问道。
虽然他不抱什么希望,但是许长语居然认识此人,直接回答道,“老爷,这人是苏州士子杜阳嘉,听说所观之书皆过目不忘,在当地向有神童之称。在其身边之人则是刘承祖、梁丘加、彭飞驰、邵乐山,此数人皆是苏松二府的士子,亦是之前孝陵之事倡议者。”
“还真是小瞧了这些人。”
朱聿鐭轻笑一声,再次认真的看了看这些人,将这些人的样貌记了下来。
“吾辈读书人所读何书?无过于孔孟之道也!何谓孔孟之道?孔曰取义,孟曰成仁!何解?路遇不平,吾辈当铲之!
朝廷如今奸臣当道,是非不分,前有诘难地方士绅之事,今有欺压吾等圣人门徒之举,如此黑白颠倒,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矣!取义成仁当此时也!此正是吾辈仗义直言之时!有胆的,随吾等前去宫前面圣,解我大明倒悬之危!”
杜阳嘉越说越是激动,不由的振臂高呼道。
就在台下纷纷振臂相和时,急骤的马蹄声却是轰隆隆的响了起来,众士子顿时脸色雪白起来,回首四望,再没了之前那般慷慨激昂的模样。
尤其是刚刚在台上还在振臂高呼的杜阳嘉等人,在众人目光被吸引时,便即纷纷跃下高台,直接混入人群之中,再也没有方才高谈阔论,指点江山的模样了。
急骤的马蹄声不仅仅是一路,而是数个方面包抄而来,直接将所有人隐隐全部围在中间。官兵们刀出鞘,弓箭蓄势待发,一副杀气腾腾的模样。
眼见这个场景,士子们全部脸色发白,大部分人甚至都不由自主的开始全身颤抖起来,这狗皇帝,莫不是真的准备大开杀戒了么?至于么?
咱们不就是聚个会么?你个狗皇帝若是看不过眼,派人过来好好说道一番,大家体面下台不好么?实在不行,直接派些衙役将咱们逐散不就是了,何必这般武刀弄枪的,真是粗鄙!
第301章 罢黜
无数军马涌来,将这里的士子们围的水泄不通,面对着雪亮的刀枪,生死就在眼前之时,士子们下意识的开始拥挤成一团,个个体若筛糠,噤若寒蝉,甚至有些人,直接被吓的湿了裤裆。
但是等待了好一会儿,却依旧不见任何刀枪加颈的场面发生,眼看对方似乎并不敢动手,原本被吓的不轻的士子们,慢慢镇定了下来。
“你们好胆,在京城之中恣意妄为,兵围国家栋梁,你们是奉了谁的令?敢行如此悖逆之事?!”
“就是,我等乃是入京应试之人,他日当为天子门生,你们这般冲撞我等,是何道理?莫非不知有王法?”
“跟这些丘八废什么话,大家向外冲,看这些丘八敢不敢动大家一根毫毛!”
随着气氛越来越缓和,士子们的胆气再一次恢复过来,许多被吓尿的,更是恼羞成怒,纷纷鼓噪着说道。
但是他们说的虽然够凶,但是却并没有一人敢于向前,人人都是在观望着身边的道友,希望有够胆的,给大家作一个表率。
胆大的很快便出来了,十数个彪形大汉突然整齐动手,簸箕般粗大的手掌发力之间,便将一众士子扒拉的东倒西歪,硬生生的在拥挤的如同沙丁鱼一般的人群中扒开一条通道,护送着一个中年人从士子中间走出。
在中年人离开人群之前,其中一人脱离队伍,高举一块令牌快速来到领军将领身前,低声的吩咐了几句,这个将领便即大惊失色,便即下马,恭身侧立于一旁。
看着自己阵营出来的这个猛人,竟令得这些丘八们都不得不下马行礼之后,一众士子满怀憧憬的准备跟随而前,却是突然听到一阵排山倒海般的呐喊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变故,委实出乎所有士子的意料之外,谁也没有想到,皇帝竟然这般不要脸,装嫩混在他们之中,躲在台下看热闹。
但是腹诽归腹诽,士子们却是极为尴尬的发现,他们委实不知道该如何行礼了。
因为在他们当面的官兵,竟然没有一人跪下,而是齐齐高举武器为礼,原地呐喊而已。
这些人不跪,但士人们虽然诧异,但是却也不敢不按礼而行,齐齐拜倒于地,山呼万岁。
但是朱聿鐭却是丝毫不理会这些士子们的行礼,而是给将领交代几句,直接翻身上马,带着近卫们便即扬长而去。
眼见皇帝离去,所有士子在心中痛骂之余,也纷纷长出一口气,这个煞星狗皇帝居然没有大动杀戮,委实是让他们都觉得劫后余生之感。
正当他们想要离去时,原本已经裂开一个通道的军阵却是再次合拢,紧接着统兵将领便即上前,高呼道,“有口谕!”
这一声口谕,让刚刚站起来的士子们,不得不再次忐忑难安的跪伏了下来。
“陛下口谕:依太祖制,天下时政,四民皆可议论,独士子当以学业为上,不得参与。今尔等聚于九华山,阴结串联,意图逼宫,此乃大逆之罪也!
念尔等皆年轻不更事,除杜阳嘉、刘承祖、梁丘加、彭飞驰、邵乐山等结党之魁首外,其他人等登记在册,屏除此次恩科之外!钦此!”
这个处理结果按理说并不算重,但是所有士子依旧极为愤恨的看向始作俑者,那倒霉的杜阳嘉、刘承祖、梁丘加、彭飞驰、邵乐山等人,人人都恨不得将他们撕碎。
人人都知道,这一次的恩科是含金量最足的一届,毕竟如今朝廷之中空缺之位众多,只要跃过这道龙门,就一定会有官身落下,而且还都是实缺之位!
但眼下好了,跟着这几人闹腾了几天时间,却完全将这个机会全部失去了。
而三年之后的再一次大比,就不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了,到时一个萝卜一个坑,想要拿到实缺,要么苦熬日子等待空缺出来,要么就是动员极大的人脉上下活动,这笔钱先不说会不会最后弄成冤枉钱,这浪费的大好光阴,就足以让人想将这几人撕碎了。
毁人前程,与杀人父母有何区别,这些人看这几人的目光还能有什么好的。
但是他们也只能想想,在一队锦衣卫已经上前拿人,谁还敢在锦衣卫手中抢人,难不成还想跟这几人一样进诏狱之中不成?
两千人的登记工作一直持续到了接近天黑,莫非这些士子身上有各地学政开具的身份证明,单单就算是核对身份,估计都要个几天时间。
当然其中也不是没有混杂一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这些没有身份证明的家伙,自然有一个算一个,被直接抓进军中充当杂役,劳改上一段时间。
两千士子全部被罢黜,并且被清理出此次恩科,这种动静委实太大了,当夜便即将整个南京传的沸沸扬扬,不仅仅是士绅们噤若寒蝉,其他没有参与进来的士子,也个个心中庆幸,并没有一时脑热去参与此事。
这件事对于百官的震慑力更大,通过直接处理两千士子这事,皇帝已经表明态度根本无惧任何挑战,这些官员们便全部熄了火,甚至有的鼓吹此事的官员,更是惶恐难安。
虽然杜阳嘉几人的处置还没有下来,但是被按上一个聚众逼宫的罪名,这又能落得什么好?
不仅他们自身难保,其背后的家族估计都要跟着一起遭秧,毕竟这狗皇帝抄家之事干的那叫一个顺畅,这才登基一年多,被他抄过的家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了。
当这群士子在九华山说的话渐渐传开后,被他们称之为不值几个大钱的臭丘八们顿时愤怒了。因为这些士子们表达出来的观点,显然是完全不将他们看在眼中,别说一个个国公候爷了,就算是底层小兵,都开始对这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