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唐王-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朱聿鐭浮想连篇之时,莫修伟却是再一次开了口。
听到这番话,朱聿鐭顿时恍然大悟,原本莫修伟之前强行前陈、彭二位推到高位,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
这倒是个好办法,陈、彭二人只要做了这次的副考官,就必然会因为这个名义,而收得大批的门生,有了这些门生站队,他二人资历不足,班底不足的弱点就完全被解决了。
“依卿之见,何人堪当主考官?”
朱聿鐭没有立即表态,而是有意无意的扫了莫修伟一眼,沉声问道。
“回陛下,自当是首辅操劳,再辅以顾、陈、彭三位阁老协助,必无失矣!”
其实根本无需皇帝提醒,莫修伟也明白这一次恩科注定与他无缘,在首辅还未主考过一次的情况下,他这个次辅若是先一步当了主考,那置首辅于何地?
“爱卿所言极为妥当,就按爱卿所言吧!”
朱聿鐭满意的点点头,当场便即批示了下来。
PS:今天三章,月底之前,应该每天都能至少三章。终于有点勇气要一下票票了
第278章 枷锁
敲定了最重要的几件事后,时间也已经接近了中午,朱聿鐭也觉得有些乏了。
“诸位爱卿,可还有人有本未奏?”
朱聿鐭扫视过大殿内百官,淡淡的询问道。
你妈的,还有谁敢奏事,奏事的人都被你给揍了,有的甚至还被人给剁吧了,都株连到子孙了,还奏,奏个屁!
你这朝会开的,完全就是你个人发言的地方了,早知道如此,还参加个屁的朝会,你直接下个通知不就行了,还害的大爷们五更天就爬起来参会。
这样危险的朝会,大爷们是一次也不想再参加了,这南京的风水绝对是有问题的,这几个在这里坐上位置的皇帝,就没一个是好东西,就会欺负俺们这些老实人。
半数的官员都在心中破口大骂着,但脸上却不敢有丝毫的表露出来。人人沉默以对,根本无人愿意接腔。
“苏爱卿,下月初,紫金山忠烈祠便要完工了,届时朕会亲自前往拜祭英烈,礼部要拟个章程来。”
再看看全部如同鹌鹑一般的官员们,朱聿鐭轻蔑的笑了笑,向着苏观生说道。
“臣遵旨!”
苏观生立即躬身行礼道,这是早就交待好的事,并没有什么讨论的。
“另外,朕最近读史,偶尔也有一些心得。譬如万历年首辅张居正所行之考成法,朕觉得甚为有理,欲重新施行,推行全国。此法已经有过实践,估计应该不难。此事便交于内阁办理,三月之内,朕要在大明之内,全面恢复考成法!”
朱聿鐭玩味的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再次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趁着文官们势头被打压下来的当口,直接强行推行考成法。
在朱聿鐭看来,大明也只有这个法案,委实算是划时代的杰作,别说在大明比较先进,就算后世的公务员考核制度,也是从中参考不少。
既然后世信息时代,都能用上这一套东西,显然这一套东西绝对有它过人的地方,至少对于文官体系有极大的制约作用!
既然有用,那朱聿鐭就绝对不会放过,对文官枷锁再加上一层的机会。
这套法案核心内容并不复杂,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底,另一本送六科,最后一本呈内阁。
由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每完成一件登记一件,反之必须如实申报,否则论罪处罚。
六科也可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也可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
这就形成了以内阁统领监察机构、再以监察机构监督中央六部,并以六部统率文武百官及地方官员,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官员考评机制。
虽然这制度不可能完全解决官僚们人浮于事的作风,但只要它存在着,就不怕官员完全将本职工作全部扔到一边,啥时候出问题了,才去想办法解决的废材行径。
再仔细想想,朱聿鐭觉得自己这些天想到的东西,已经全部落实了下来,便不再耽误,根本不理会这群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的官员们,直接起身向皇宫而去。
“退朝!”
见朱聿鐭已经站起身来,向后行去,王大用便即直接一甩拂尘,尖声叫道。
“臣等恭送陛下!”
眼见这狗皇帝终于要离开了,所有人都松了口气,齐齐拜倒于地,口中整齐的唱诺道。
何吾驺与王应华一系的官员们,走的最快,几乎是皇帝刚刚消失在屏风之后,便即快速退出大殿,似乎生怕晚走一步,就会被皇帝给揪着,直接给喀嚓了。
苏观生等寥寥数人是最后离开的,包括如身在梦境之中的陈之遴,这家伙前几天还被皇帝训的跟狗一样,若非苏观生念在他是为自己出力,出死力力保他,保证脑袋在前几天就得搬家了。
而今日原本以为还会吃一顿挂落的,但是却没想到竟然摇身一变,直接成了工部天官,更是得到了一个内阁大学士的位置,人生际遇之奇,委实无过于此。
这人生,似乎数十年也没有这几天时间来的刺激。
眼见苏观生莫修伟便要联袂而出,陈之遴急忙一路小跑的追了上来,口中恭敬的称呼阁老,还深深的躬了个躬为礼。
“陈大学士客气了,你我俱为大学士,这般大礼委实承受不起。”
苏观生虽然看不上眼这家伙,但是对方这般礼敬自己,却也不能完全没了礼数。
“阁老说笑了,在阁老面前,之遴哪里敢并肩而立?说起来,之遴还要多谢两位阁老今日提拔之恩!”
陈之遴虽然整个人还晕乎乎的,但却是深深的明白,以他的身份地位,根本无法与眼前的两位相比,因此姿态放的极低。
“彦升(陈之遴字)无须客气,以后同殿为臣,理当相互扶持,共度时艰。”
莫修伟呵呵一笑,扶起了对方,平淡的说道。
看着眼前的这家伙还根本不知道自己日后的下场,莫修伟的笑容就更加的和蔼了,因为皇帝早就有过交待,这家伙就是一块破抹布,哪里脏就用他去擦,不需要客气。
“如今陛下可谓雄才大略,说句不客气的话,就算是再造大明也不为过。这般开国之君,必不会容忍臣下还能如以往那般混日子了。彦升,本官虽然抬你入工部天官,但这个位置却不是那么好当的,无论陛下最看重的军械制备,还是工部督建的各项工程,怕是都没那么好从中捞取了。若还有什么私心,记得多想想太祖旧事,今上,怕是不比太祖多让啊!”
莫修伟拍了拍陈之遴的肩膀,总是觉得心中不忍,还是好心的提点道。
“阁老金玉良言,下官自然理会得,必不负陛下与阁老所托!不过下官刚刚上任,还不知道该如何入手署事,今晚下官在家略备酒宴,还请阁老赏光指点一番。”
陈之遴心中咯噔一声,但却并没有太在意。
毕竟他也是出身于官宦世家,本身家底就厚,他最在意的只是能够向上爬,直到达到权力的顶峰而已,至于这些外财,相比于权力而言,还真是不太放在他眼里。
“这些虚头的东西就不用了,陛下不会喜欢臣下拉帮结派的,用心做好自己的事,便足以了。”
但是莫修伟怎么可能会去赴这种,迟早都会被拖出去当替罪羊的家伙的宴会,直接微笑着婉拒了。
第279章 风暴
之后的几天,再没有朝会了,但是却根本没有人因此而弹劾皇帝懒政。这种动不动就掉脑袋,甚至累及子孙后代的朝会,更是谁也没有心情再来。
不过这一次朝会所造就的影响,却是如风一般刮向整个江南,只要有一点消息来源的人都会明白,一场全新的变革已经开始轰轰烈烈的拉开了大幕。
所谓船快要沉了,先逃跑的绝对是船上的老鼠,这一次也不例外,已经开始扩建的水师,每天从长江上抓到向北偷渡的细作数量,开始疯狂的提升着。
这些细作虽然身上没有什么通敌的信件,但是却大多都是死士,一旦意识到即将被抓,往往都会直接自我了断,宁死也不给大明朝廷留下任何的线索。
但是人数毕竟太多了,总有几个倒霉蛋被生擒活捉,然后被送入锦衣卫严刑逼供,这个结果不出人所料,果然都是向北通敌的缙绅官僚们的死士。
在被损害到切身利益之时,这帮孙子果然就没几个能够靠的住的。很多都是向北联络满清,希望他们能够打过江来,当然出钱出粮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出情报帮助‘王师’光复江南。
被问出名字的官员士绅的下场自然十分的难看,不仅全家尽诛,并且家产全部都被查抄一空。
而这些人临死时胡乱攀咬之下,更是让牵连入内的士绅数量开始激增。
眼看牵扯进来的人数越来越多,连主审此案的锦衣卫指挥使许长语都有些坐不住了,案子审到一半,便即急急入宫汇报,毕竟这数字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职权范围。
但是皇帝却根本没有任何退缩的样子,甚至再次派出东厂协助锦衣卫办理这轮大案!
朱聿鐭的态度十分清晰,而且极为的暴虐,许长语根本就没有见到皇帝本人,而只是从吴大用口中得到了六个字。
“宁杀错,勿放过!”
谁也没有预料到,在税务部正在建立当中,还没有真正开始运转起来之时,却是已经引起了这般的血风腥雨。
不仅仅锦衣卫开始全面发动起来,连各地驻军都接到旨意,全部处于戒严状态,更是给了极大的自主权,只要辖区地方有事,便即可以不用请旨,立即出兵镇压反叛!
当拿着皇帝旨意可以调动军队的东厂介入后,原本因为抗力极大,而导致进度缓慢锦衣卫,办案速度立即快上了不少。
任何敢于阻拦之人,别说聚集府中家丁自卫了,就算当地官员敢于出头阻拦,都会被直接拿下,一并按照主犯处置!
整个江南一股血色风暴从南直隶开始,快速的向着南方滚滚而来,一个月不到,已经有近三百家士绅就此除名,百多名各级官员被卷入其中,也是落得一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唯一没有受到多大影响的,也许就是广东了,广东做为朱聿鐭起家之地,又因为有议会制的存在,相互之间的串联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在那么多排着队等待着名额入议会的士绅们火辣辣的目光中,任何敢于玩猫腻的人,都会被第一时间举报,然后欢天喜地的看着同道落马,自己屁颠颠的赶紧将那个腾出来的位置占据。
任何想要造反的人,第一条就是保密要做好,没发动之间,绝对不能让官府知晓,为了保证保密,就需要让知情人处于最小范围之内。
但议会制却是一个难关,没别的,这里的人太多了,而且个个都要盯着别人犯错,在这种几乎个个都是暗桩,个个都盼着别人滚蛋,让自己人替补上位的环境下,想要在这里串连造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东南数省的血腥风暴之中,让朱聿鐭有些意外的是,并没有出现大量官员辞官不做的场面,更没有出现官员群起弹劾,要求自己不得大开杀戮的奏章出现。
一切都是情悄悄的,似乎根本就没有看到遍地杀戮一般。
这都有点不象朱聿鐭印象之中,动不动就会痛骂皇帝荒淫暴虐的文官们了,简直乖的就象是小猫咪一般。
最令朱聿鐭无语的是,这段时间来这帮子文官们的效率也提高了许多,最为得力的竟然是之前冲劲最足的都察院,这数日来一口气弹劾了十数位不干人事,只拿干粮的官员,而且一个个都是证据确凿!
最让朱聿鐭都不由得刮目相看的是,这些人还不是站在皇帝这一边的那些死党,而是之前那些反对朱聿鐭变法的官员。
不过这般不要面皮快速转变立场的行径,也造就了另一个结果,那便是都察院之中辞官的人数,要远远超过其他的任何一个部门。
至于其他各部官员,却是完全被朱聿鐭这种铁血手段给吓住了,毕竟之前任何敢于阻拦和抗拒的官员士绅,全部都落个身死族灭的下场,这种手段下,还有谁敢直愣愣的向上冲?
他们在朝堂上弹劾这个弹劾那个,可不是真的为国为民,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各自所代表的利益。
说直白一点,他们都是想树上个婊子的牌坊,可不是真的想去要一个烈士墓碑。
在一片寂静之中,大明税务衙门也已经开始新鲜挂牌营业了。
在这场因为这个新部门出现,而引起的血腥杀戮之景,原本所有人的视线都应该全部集中在它身上才是,但是此时所有人的目光,却是集中到了另一件事之上,甚至许多人都觉得,似乎天马上就要蹋下来了。
绍武元年腊月初,整个南京城的锦衣卫提骑,东厂番子几乎全部出动,一天之间几乎直接将整个南京城给掀翻了过来。
这一次被捉拿的人湟湟近千口,男女老幼皆有,其中包括数位御医,十余位各级官员,外加三十余家大大小小的商家,甚至还有两位朱明皇室成员。
只看这个阵势,没有人不明白,这肯定是出了大事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大事!
很快小道消息便即传来,宫中出现警情,皇帝的膳食中竟然有人下药,而且例行滋补的药物之中,更是出现极大的问题!
在王大用头都快要磕破的情况下,依旧被朱聿鐭劈头盖脸的一顿鞭打。
被打的连亲妈都快不认识的王大用,更是将这股子戾气全部发泄在内宫所有有嫌疑之人身上,仅仅两日之内,熬不过刑具而死的就有数十位。
在四天之后,在朱聿鐭给出的最后期限到来的前一天,王大用终于撬开了一个知情人的嘴巴。
没说的,在弑君这种罪名之下,涉案人员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缓和余地,近千口全部被逮拿。
更令所有人战战兢兢的是,这些人并没有立即被正法,而是再一次被关入天牢之中,接受着另一轮拷问。
肯定不用多想,这一次风暴绝对不会小,牵连之人更是会不知凡几,许多官员都开始认真考虑辞官归隐的可能性了。
第280章 由来
不过想归想,但却没有人会傻到这个地步,在这个时候去辞官。
毕竟如今真相未明,风暴正在酝酿之时辞官,岂不是让人觉得这是心虚了,这是想要直接畏罪跑路吗?
估计这请辞的奏章刚递上去,下一刻就会有如狼似虎的锦衣卫直接登门,邀请他们去镇抚司做客了。
不仅仅是他们被吓的不轻,就连朱聿鐭也被吓的够呛,若非之前研究过中医,外加他足够小心,每次送来的东西,都会给一个小太监吃上同样的份量,估计这一次就悬了。
事情起因是宫内太监中的三号人物,进献了一种名为‘玉露液’的仙药,说这东西可以提神养气,培本固元。
这东西的效果如何,朱聿鐭显然不愿意亲自尝试,而是让一个小太监试了一番。
结果却是有些出乎朱聿鐭的预料,这东西喝下去后,这小太监明显精神旺盛了许多,等了良久,也没有任何问题出现。
当被询问道时,小太监还自称感觉非常好,身体也没有感觉到一丁点的异常。
胆小怕死的朱聿鐭,绝对不是一个肯轻易相信别人的人,他将小太监留在身边伺候着,同时也是在观察着这小太监会不会有其他的反应。
还没过两个时辰,小太监精气神明显衰落下来,甚至比之方才未饮这东西时,还更加萎靡一些。
虽然这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