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东皇传-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进一封明问刘杲对宦官态度的书信,被刘杲连续诈用多次,前次压服河东太守,这次又借此使接收盐田行动,表面合法化。
盐官奉命,按照所列名单,一一为刘杲指引。刘杲占据盐池主要防御地带后,属下士卒亦以诛除阉竖亲朋为口号,跟随盐官,一一擒拿捕杀。
前面说过,汉世间,河东盐池为民营,各色势力纷杂,或几家联合,或独自经营。那些势力,下放到盐池掌权的诸人,也大都了解朝廷争斗,隐隐约约从自家大人那里知道:何进与宦官正在雒阳激烈斗争。
也是因此,这些人初始以为刘杲为何进一系。而且宦官势力既败,那些本属于宦官势力的盐田,却可能分散给他们这些盐商。因此,见到刘杲杀气腾腾,肆意捕捉盐商,那些与宦官无关盐商,反而各个暗自欣喜。
“只诛首恶,无关盐丁!”
“奉大将军令,诛除阉逆家属亲朋。”
“阉竖逆行倒施,祸乱大汉,今奉大将军令,拨乱反正,还我大汉正朔。”
……
类似这等口号,先是把宦官一系势力,与盐池其他势力割裂;而后又言无关盐丁,又把盐商与那些普通盐丁分开。
人之本性,趋利避害,盐丁、其他盐商见事不关己,也也都高高挂起,唯恐受到牵连,被军士所杀。
孤家寡人的宦官一系盐商,又怎堪刘杲大军屠戮?
滴水不漏的突然袭击,立即将这些牵连宦官的盐商,尽数收押。
刘杲收押盐商后,又把这些盐商名下盐丁集中起来,调查询问这些盐商平素行径,是否有甚恶举。之所以为此,刘杲一是想拖延时间,二是趁机学习后世批判地主大会,借盐丁之手,处罚这些盐商同时,顺便赢的这些盐丁好感,有助于以后计划顺利实施。
一系列举动完结时,刘杲非但没有收兵迹象,反而把盐池隐隐包围起来。直到这时,一些比较聪明的盐商,才意识到事情有点不对。但是此时,刘杲已经掌握盐池左右,军卒分布要地,手中刀戟弓弩,更是明晃晃的耀眼,他们虽知事情不妥,在刘杲暴力面前,也是无能为力。
如今毕竟已经距离昔日“盐铁专卖”政策一百年,这些盐商根本没有想到,刘杲竟然准备插足盐池。
后世之人,想想百年前中国人之思想,再对照后世思想,就该明白这世上:只有时间,才是永恒,至于思想潮流,百年之间,足以改变无数。
这些盐商并没有疑惑多久。
觉得已经武力暂时控制住河东盐池的刘杲,很快将盐池其余盐商中,一些势力较大的盐商,一一召集:“自古以来,盐有海盐、池盐之分。海盐,需煮海水以成盐,耗时费力;池盐,如此地盐池,借日晒以及盐风而成盐,待池盐结晶,则用盐丁反复捞采。虽不假人力,易采易得,但以我之见,这种采盐之法,却还是十分粗陋。”
“我在邯郸设学讲《格物》之道,不知众位可有人知晓一二?”
“《格物》之道,穷尽事理,由浅入深,由过去而推未来。格尽万物之理,发明今世所无之物。”
“我于采盐之道,亦略有所知。若经我改革,河东盐池产量将增产数番,且五六日,便能结一次盐!”
刘杲话一落音,全场盐商开始嚷嚷起来。
这也是刘杲声名远播。
那一句“点石成金刘伯兴,一坛清水捞赤金”,虽然难以让人相信,但是听的多了,人们总是有些印象的。再加上刘杲被四府征辟,郑玄、襄楷又为之张臂,如今刘杲又以少年之身,掌管一州之地。身披一串串耀眼光环的刘杲,令这些盐商不自觉的会对刘杲所言有点相信。
这就好比,后世人们虽然“砖家”之语乱砸,似乎对他们很不屑,但是一旦引用起资料,又不自觉的引用起这些所谓的“砖家”之其他研究。这就是名声威力表象之一。
“五六日便能结盐一次,州牧所言当真?”这些盐商对盐产知之甚翔,也是因为知之甚翔,才更惊讶这种超乎时代的制盐方法。
刘杲点头道:“不错。这新盐方法,我可免费提供给诸位。但,我亦有一个要求。”
“自此以后,我希望河东盐池,产盐、贩盐整体如一。”
“诸位将所有盐田合而为一,共建一商行。诸位之间,以人、财、盐田、运输贩卖渠道等,合伙经营。将新商行分割一万份资产,由诸位凭借各自盐田、人力等认购一定量股份。譬如某人认购万分之七股份,则商行每纯盈利万钱,则其得七;且其拥有商行总资产万分之七……。”
刘杲所言,正是后世17世纪出现的股份制经营。
接下来,刘杲又详细的将后世股份公司概念一一诠释出。这正是刘杲所思,既不得罪河东郡周遭权贵,又能把大多数士族世家,拉到自己身边的方法。
盐商们议论纷纷,或是言可,或是言非。
不过因为盐商间,早有联合经营例子存在,刘杲这种建立起河东盐池股份制联合经营手段,盐商们虽是茫然不懂其中精妙所在,却也能模糊理解大概。
唯一不能断定的是:河东盐池真要被刘杲如此整合起来,那也未免太过庞大。
盐税,为国家重税之一,一直到民国时代,盐税还占国家总税收五分之一强。
而在宋朝之前,海盐变革还未曾出现时,河东盐税切切实实的是国家盐税中大块头。譬如唐时,河东盐税,占全国盐税四分之一。
几个简单数据,足以一窥其中端倪。
刘杲呵呵笑道:“我知列座诸位,手中没有决定权。诸位可速速向能做主的人,稍稍回禀一下我之决策。至于新商行其中细节,却是需要诸位上司,能够完全做主之人,与我详细探讨。”
“另外,我自阉竖亲朋手中收缴来的盐田,明日就开始逐步施行新盐制法,以便大家观其成效。”
………………………………
第184 股份制联合经营(下)
第184股份制联合经营(下)
ps:喷子,住嘴吧!就我这破书,值得你老,披着马甲来刷屏喷偶么?
额又不是傻子!
纠缠这扑街文,有意思么?
额的书,既然不值得你老,花心思来看,却为何又口口声声让俺为你举例子贴资料。。拜托,咱没有那个时间,为你普及历史。。
额每天九小时上班、两个小时固定读书时间、晚上还有短跑锻炼、再加上额的业余爱好,算算还有几分钟来码文?
况且,即便我辛苦为你找到历史记载,你再换个话题,难道我再找埋头翻其他资料?拜托!我不是百度娘!我若找资料,不是打开网站,复制粘贴,而是亲手去翻家中数百本历史相关绿色∷小说上论战更无聊的是:同一个不看本书的人,来辩解书中背景。。
看球赛去也!
另:三场球赛相连,今天不一定有第二章文。。
作为伪球迷,希望大家理解。
=========以上为废话======================
刘杲所言新式制盐,其实就是完成于唐朝时期的垦畦{qi}浇晒法制盐。
一,垦地为畦,畦旁有渠、有路、有门,引卤水灌入畦地,人工晒盐。
二,引卤水灌溉畦地时,适量搭配淡水。这是河东盐田特色之一。
卤水饱和浓度在30摄氏度,但此时水中掺杂较多的硫酸镁等杂质,却不易析出。若是搭配一定量淡水,协调好温度、浓度,却能使卤水得以纯净,更易结晶成盐。
唐朝盐农,虽不知后世诸如饱和浓度、结晶析出等各色理论,但是他们却利用长时间实验总结,整理出这样充满无数物理、化学知识的制盐方法,并且逐步把这套制盐方法完善成体系。
垦畦浇晒法制盐,因为其大幅度增加盐产,提高盐质,在赵宋时代,已经逐渐扩展到海盐等各个产盐区,甚至成为制盐标准。
刘杲虽然不知河东盐田,垦畦浇晒法具体规划、步骤,乃至于淡水搭配比例为多少。但是刘杲却知道垦畦浇晒之法,确实可行,只需令盐工不惜成本,一遍遍埋头实验、总结,却也花费不了多少时间。
“南风起,盐始生。”
这是河东盐池一带谚语。
这谚语是说:自中条山缺口,刮来的南风,可以吹散盐田上空水蒸气,加大盐田曝晒面积,加快卤水结晶。
如今河东一带,前段时间虽然连续阴霉,但是气候毕竟不同雒阳那里连日霖雨。自从刘杲入据安邑后,河东天气逐渐正常。
南风吹起,太阳曝晒,这也加快刘杲的新式制盐的实验进程。
至七月中,垦畦浇晒法已经在实验盐田初见成效。
当然,这是小面积实验盐田产物,就好比后世“实验室条件下”成功,并不具备可推广性。但是无论如何,这却用实例向众盐商证明:垦畦浇晒法制盐,可行!
垦畦浇晒法制盐,比天日曝晒法制盐,产盐更纯净。
看着自畦田里采出的洁白盐晶,盐商们啧啧称奇:“吾等晒水制盐,州牧却引清水入池。偏偏却能制出如此精盐!州牧大人这《格物》之道,果然是夺天地造化,世间一奇,好比神人也!”
又有人联想起刘杲昔日“一坛清水捞赤金”,暗暗嘀咕道:“先是一坛清水捞赤金,今日又是清水出精盐。莫非这所谓清水之中,隐藏着天大秘密?”
盐商们称赞刘杲新式制盐同时,却又隐隐忧愁:刘杲携带新式制盐之术,赶赴河东盐池,肯定是用心良苦,早有盘算,而非一时兴致。
刘杲身为一州之牧,又亲率大军,假借何进之名行事,这些盐商背后势力虽大,却也不愿轻易与刘杲拼死争斗。
盐田利润是大,但刘杲既然不曾明言要切断他们所有利益,那么说明事情没到必须决裂之时。若是刘杲贪心较小,只是想自河东盐池分点利益,他们却也不会吝啬到一毛不拔。
一州之牧,又是海内知名,只要刘杲不张开血盆大口,吞吃所有利益,这些势力也愿意与刘杲这种实权派相结交,彼此利益纠缠起来。这里让着刘杲,刘杲在其他处能不有所表示?
利益交换,如此而已!
名门之所以世代长存,便是因为他们注重稳健未来,而非贪心一时强盛,四处树敌。不求暴富,但求源远流长,无所忧虑,这是大部分名门的心态。
因为怀着如此心思,盐商们背后名门士族,得到刘杲口信后,大多派来一些家中子弟亲信,前来商讨盐田归属问题。
七月中旬末。
占据河东盐田十分之七八的六七十商户、名门、士族子弟,在刘杲主导下,相聚一堂,探讨河东盐池未来走向。用后世视角来看,恰似一次股东大会!
首先讨论的是新商行问题。
参与河东盐池利益的士族、名门,很多人,都有其它用意,而非单纯的贩盐赚钱。也是因此,他们言辞模糊,纷纷论述新商行弊端,或言权力难调配,或言不易经营,或言贪墨难避等等,试图改变刘杲心意;甚至还有几位,断然否定刘杲的新商行计划,并称刘杲惊扰盐池。
早有准备的刘杲,压下众人纷纷议论,以强硬口气说道:“新商行之举,势在必行!当然,若是诸位中,有谁不愿合并入新商行,本官也不勉强,任凭他离去。不过本官志在革改盐弊,以后将逐渐规范盐监,量产纳税,这却容不得你们再自由。那时诸位却需准时纳税。”
刘杲这话,明言允许有人退出商行,继续经营河东盐池,但是亦隐隐露出獠牙,以盐监税收来威胁诸人。而且,最关键的,刘杲这是表明态度,若是诸人不愿意合并为同一商行,他们以后定然要面对刘杲的无数打击。
刘杲威胁话语一出口,大堂内,除两三人,怨恨刘杲如此态度,乃至愤然离席外,其他众人顿时沉默下来
六七十人推举出数人,向刘杲质问道:“州牧。若是我等合并为一商行,那么这商行由谁来经营?众人股份又该如何分配?”
却是见筹建新商行,似乎无可避免,众人便开始询问筹建商行后利益得失,瞧瞧刘杲条件,以及是否为这条件,与刘杲翻脸。
刘杲笑道:“我以阉竖全部盐田,并入新商行,并提供新制盐工艺、以及新商行在河东、并州境内行走的绝对安全等。如此等等,我以此占商行股份十分之一。至于其他十分之九股份,由你们众位自行协商分配!”
“商行经营。也由你们数十人自行选举,我并不加干涉!”
“盐税,亦由诸位共同协商,列出征税标准。”
闻听刘杲之言,众人齐齐松口气。
刘杲从宦官势力那里抢来的盐田,接近河东盐池十分之一。刘杲如今索求新商行十分之一股份,并不算太多。这,在众人可接受范围内。
六七十人仔细分析得失后,觉得刘杲只要不直接委派人,来管辖新商行,他们利益便有保障。再说如今世道渐乱,大家抱成团,联合刘杲,护住河东盐池这块庞大利益,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如此种种原因,在场一共六十四人签下姓名,同意筹建新商行,联合经营河东盐池。
………………………………
第185 河东裴氏
第185河东裴氏
ps:看完球,发文!
==========以下为正文===========
敲定筹建新商行相关章程,六十四人便开始彼此扯皮,努力为自家争夺更多股份。这些人不顾面皮,为万分之一点股份,在盐监城激烈争吵,甚至几乎上演全武堂。一时间,众人几乎将刘杲忽略。
数日后,六十四人终于协商完毕,将河东盐池新商行百分之九十利益,尽数瓜分。当六十四人股份,一一记录后,刘杲随手为这个刚刚组建的新商行,取名为“河东盐业商行”
与此同时,六十四人也推举出一人,暂且掌权新商行,任职商行会长,余下诸人为股东。
也许是因为河东盐池利益庞大,且众人并不放心这种经营模式,彼此互相猜疑,以致于被推举为新任会长的裴良,仅仅掌握1。7%左右股份。裴良能完全掌控的股份低,那么根据刘杲定下的商会运行章程,裴良稍稍作出决策,就需要召开股东大会,征求其余六十三人意见。
针对如此事例,刘杲没有过多干涉,任凭商会慢慢走向正规。这不是刘杲不想干涉,而是刘杲怕一旦自己干涉,只会使众人起疑,从而诱发其他事故。
裴良,出自于闻喜裴氏,其在盐监,亦代表裴氏在河东盐池的利益!
河东郡闻喜裴氏,自汉代而后两千年,乃至共和建国,传承不断,人杰辈出。河东裴氏一系,单是见于历史书册的名人,就有五百余人,位登宰相重位的更是近六十人!
便是在后世,刘杲也早有耳闻:“河东三名门,裴氏为最!”
自裴晔从安邑迁回祖籍闻喜后,裴氏已经开始步入繁荣昌盛时代。裴晔,曾担任过并州刺史、度辽将军。
裴晔有两子,一曰裴羲,桓帝时任职尚书令,行侍中;一曰裴茂,灵帝时曾担任过尚书令,侍中。
裴茂膝下四子,有两子最为出名,分别是裴潜、裴徽。刘杲昔日入并州为匈奴中郎将时,就曾征辟过裴潜,可惜当时裴潜拒绝刘杲征辟,以致刘杲当时颇为遗憾。至于裴徽,或许有人感到陌生,但是他一位直系后代却是众所周知,那就是注释《三国志》的裴松之。裴松之,即裴徽之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