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东皇传 >

第77章

大汉东皇传-第77章

小说: 大汉东皇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样的兵卒,经过刘杲简单组合、整编,就轻易破杀两千匈奴。虽说这是伏击战,但能打出这样伏击战,不更说明此人眼光明略?匈奴骑兵抄略西河、太原时,西河郡太守、并州刺史,哪一个不想伏击匈奴,但却没有一人能成功。

    李乐逐渐发现,盛名其下,必有优异:刘杲征伐西羌时,能立下大功,并不是依靠投机取巧,而是有真正实力。

    李乐如此愈想,愈觉得韩暹果断归顺朝廷,当真是眼光卓著。

    “似这般伏击战,中郎将能率领我等出击,这说明中郎将并不是真想温水煮蛙,而是真正想收服我们兄弟。也不知韩暹当初为何如此信任中郎将,由得他调走无兵卒。”

    破击匈奴后,刘杲又引军返回临汾县城休整。

    经过近一月的搜集,有关匈奴的具体资料,也送到刘杲桌上。

    如今匈奴有十九大部落:屠各、鲜支、寇头、乌谭、赤勒、捍蛭、黑狼、赤沙、郁?、萎莎、秃童、勃蔑、羌渠、贺赖、钟?、大楼、雍屈、真树、力羯。'1'十六部族,以屠各胡身份高贵。匈奴世代单于,皆出屠各胡。

    匈奴单于之下,有左右贤王。左贤王,由太子充任,单于死,左贤王继任。右贤王,为单于兄弟、或太子兄弟充任,辅助左贤王监管匈奴各部族。

    塞内匈奴,又有四大姓,呼衍氏、须卜氏、兰氏、丘林氏。四大姓之中,呼衍氏最贵,世代担任左右日逐,以汉世官职说法,这呼延氏世代担任匈奴丞相。

    历史记载:自归附汉帝国后,南匈奴日益羸{lei}弱;至三国时,又被曹操分割为五部,然后选汉人为司马,统帅匈奴。

    后世刺痛中国的五胡乱华,匈奴在其中比重似乎不多,而且比起其他诸胡,影响似乎也要小。甚至后世人还疑惑,为甚刘渊据离石{汉世西河郡离石城}称汉希望破灭后,匈奴飞快的消逝在中国历史长河?

    乱华五胡,刘杲最重视的不是貌似强大的鲜卑,而是如今看似羸弱的匈奴。对匈奴演变有所了解的刘杲,深深明白匈奴潜在危害,究竟有多大!

    五胡乱华之首,匈奴刘渊,是匈奴单于于扶罗的孙子。

    据高平,建立大夏的赫连勃勃,是之后匈奴右贤王去卑之后系。去卑,或说其为于扶罗次子;或说,其为于扶罗弟弟呼厨泉之子。但无论那种说法,去卑出自于屠各胡为真。

    建立北凉的沮渠蒙逊,其先人,为匈奴左右沮渠。沮渠是匈奴杂号官职,类似车阳。

    建立后赵的石勒,出自匈奴十九部的羌渠部。

    以鲜卑闻名宇文氏,在汉世此时,尚属匈奴一支。

    建立北魏的拓拔氏,在汉世此时,亦属于匈奴一小部落。甚至数十年后,这个拓拔氏,还以李陵在匈奴中的后裔自居。

    可以说,若是现在把南匈奴所有部从,集体残杀,以后的什么汉、前赵、后赵、北凉、北周、北魏、夏,全都玩完。

    从某种形式上来说,匈奴就好比欧洲罗马。

    虽然清楚知道,匈奴可谓是以后两晋五胡乱华之首,但刘杲也不准备简单粗暴的,将匈奴送进集中营,进行人道毁灭。

    五胡之乱,其本源在魏晋立国基础失衡,且国内经过百数年征伐,四方疲弱。就算现在灭杀匈奴,只要中国按照历史痕迹走下去,又有其他部落,代替这些匈奴后裔,上演五胡乱华十六国。

    兴盛中国,这是本源;灭杀匈奴,斩断五胡源头,这是末枝。

    知其所以弱,方能言复兴。

    刘杲正在沉思,如何以另一种形式,斩断五胡乱华源头时,宋典捧着数张写满大字的白纸,匆匆赶来。

    “这位匈奴大当户兰阜,才熬三四个酷刑,便供出现在匈奴如今现状、内幕。公子在邯郸改进的数十套酷刑,恐怕还须许久,才能整理出实验数据。”

    “匈奴虽按照旧例,立于扶罗为单于,但是国内大族,皆不服于扶罗,于扶罗命令,也难以下达各地。若兰氏、丘林氏已经联合须卜氏,准备推举须卜氏族中的左骨都侯须卜骨为单于。虽说匈奴旧例,单于必出屠各胡,但是这须卜骨之母,出自于屠各胡,也能勉强称单于。”

    “而且,因为杀死羌渠单于的是屠各胡内部人,所以屠各胡内部也起了纷争,单于之下十六王,多不听于扶罗号令。如今匈奴上层已经陷于泥潭。两方若是想分出胜负,只有取决于公子态度、朝廷态度。”

    “也是因此,大当户一听匈奴中郎将到任,立刻率军返回美稷。”

    刘杲起身,接过几页纸张,草草翻了翻,又问道:“左骨都侯须卜骨,此人如何?”

    宋典答道:“兰阜称须卜骨徒有虚名,之所以立他,是因为兰氏、丘林氏以及其他大族,不愿将须卜氏捧为新一代屠各胡。”

    “哦。若是如此,这兰阜还有大用,暂且留他性命。”刘杲沉思许久,吩咐道。

    注'1':此处以《晋书》处理。
………………………………

第154 征辟人杰,以及张辽……

    '''cp|;   嗯。弄了一张汉世时,并州南端以及冀州西端地形图,以及汉世城池的地理位置。{注意:地形图,是现在的,非汉世间。}

    另:图片只能打开单章时查看。

    ----------------------以下为正文---------------------

    破击两千匈奴一战,有价值的收获,也就是那千匹战马以及少量财货。

    被匈奴掳获妇人,刘杲全部交付给临汾县令安置,至于财货、战马,刘杲在临汾县令前,提都不提,直接充作军用。

    这让临汾县令暗自悱恻:“得,这麻烦的事,都推给我了!”不过官低权小,刘杲手中又有河东太守的函信,临汾县令也没有选择余地。

    刘杲脚步前脚刚离,脸上强挤出虚假笑脸的临汾县令,顿时拉长着脸,唤来所有属吏,把刘杲分配的任务,一一分配。

    由于刘杲曾经征伐过西羌,与匈奴一战后,刘杲在军中的威望迅速提高。不仅郡国兵觉得跟着刘杲有前途,那些流民出身的白波黄巾,也因击杀匈奴,成功复仇,对刘杲甚为感激。

    稍稍休整一二日,刘杲率万余大军,开向西河郡离石城。

    因为吕梁山一带黄巾,已经有韩暹、郭闻两人前去收编,刘杲为加快行军,直接绕过吕梁山脉,沿着后世临汾盆地与太原盆地相接的平原地带,过兹氏城{今孝义、汾阳之间}再入吕梁山脉之中的离石城。

    大军开动前,刘杲又以匈奴中郎将名义,连辟几位历史名人为彖属。

    王昶{chang},字文舒。太原晋阳人。历史记载:此人能文能武,是曹丕篡位后,比较倚重的老臣之一。当然,今日之时,王昶还是一位翩翩少年郎,了无声名。

    郝昭,字伯道。太原人。历史记载:此人堪称一代猛将,镇守河西四十余年。其守陈仓时,曾与诸葛亮熬斗多日,最终郝昭借助地势,让诸葛亮不得不黯然败退。因为此事,郝昭也曾被罗贯中花费不少笔墨描写。只可惜,罗贯中在书中,玩弄主角光环,生生改变历史,竟然让郝昭窝囊到被吓死。

    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人。历史记载:此人可谓说是蜀汉的克星。诸葛亮、姜维北伐时,郭准一直镇守西部地区。刘备斩夏侯渊,正欲乘胜大举进攻,不料郭准顽强的收拢散卒,扶起张颌为主将,成功击退刘备。马谡街亭之战,亦有郭准身影……等等。凡是与蜀汉交战之地,百分之八十,都有郭淮的参与。当然,此时郭准和王昶一样,也是少年郎,名声尚未显露分毫。

    孙资,字彦龙。太原人。历史记载:此人与刘放,两人并掌曹魏机密要事。而后曹丕死时,孙资、刘放,皆为托孤之臣。

    令狐邵,字孔叔。'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超多好看小说'太原人。因袁绍所累,其虽有才干,却始终难为曹魏重用。但即便如此,他也是横行官场而不倒。

    贾逵,字梁道。河东襄陵人。历史记载:此人虽为文臣,而有武略。当然,比起他儿子贾充来,贾逵的名声稍显不足。今日之时,贾逵亦是少年。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历史记载:此人为“五子良将”之一。徐晃后世声名远扬,不必多说。

    裴潜,字文行,河东闻喜人。历史记载:此人为典型文官,能力不俗。

    卫凯,字伯儒,河东安邑人。此人虽然也是官场豪杰,但是比起他弟弟及他儿子的赫赫声望,卫凯基本上属于路人甲。卫凯儿子卫?{guan},捕捉邓艾,斩首钟会、姜维,让人唏嘘不已。至于卫凯弟弟,更是传说中“牡丹花下死”的蔡琰首任丈夫卫仲道。

    ?{guan}丘俭,字仲恭,河东闻喜人。司马家开始控制曹魏时,作为曹魏亲信的?丘俭,面临危机,与诸葛诞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叛乱。在滚滚历史长河中,成功刻下自己名号。今日之时,?丘俭亦是少年。

    征辟十人,非是太原郡便是河东郡。从此小节,也可以看出,汉末时,并州一带除太原郡略具文官气息外,其荒凉甚于凉州。

    刘杲知道再过数月,灵帝一死,朝纲立即混乱。所以,在这之前,刘杲便打算笼络一批并州豪强,安稳并州根基,从而争霸天下。

    连续签下十人征辟文书后,刘杲兴致并不高:“也不知这些豪杰,有几人肯来我帐下效力。”

    不过不管被征诸人应于不应,总要试探试探一番。

    此话暂且不提。

    却说,刘杲帅大军沿着吕梁山周遭平原,向兹氏城开进,前方哨兵突然来报:“将军。前方有一路官军,自称并州刺史帐下武猛从事张辽,率军阻隔要道,不许我军通行。”

    “嗯?他怎么说?”刘杲勒住战马缰绳。

    张辽,五子良将之一,亦是后世声名赫赫之辈,刘杲怎会不知。

    只是,先前,刘杲没有声望以及合适理由联系张辽,而如今,张辽又归属于丁原,未来前途光明,何必再改投刘杲,从头做起。

    刘杲万万没有想到,在灵帝未死之时,能在这种情况下,与张辽相见。

    哨兵回禀道:“武猛从事张辽,言:将军身为匈奴中郎将,在河东招募近万余步卒,又绕道过太原郡,不合朝廷法度。”

    “嘿。我去美稷{ji}城平叛,不率大军,难道还要单马入匈奴单于庭?你回去告诉张辽,让他立即避开,否则我上书朝廷,告他一个勾结匈奴,阻碍汉军的罪名。”刘杲冷笑道。

    哨兵秉令,又飞奔向大军前列。

    “怕是韩都尉{韩暹}、郭从事{郭闻}收拢白波余部时,与张辽起了冲突。不然,将军率数万白波降卒征伐匈奴,虽非调用郡国兵,与国家法典不同,但紧迫之时,岂能拘于庸俗法典。若非有其他心思,张辽不至于率军相逆。”一旁的华歆说道。

    刘杲扭头望向华歆,道:“我也是如此猜想。不过冲突已起,这缘由又难以了解,只能考虑如何让张辽退兵。子鱼可有良策?若是他一心纠缠我们,耽误我们行程,却是麻烦。”

    华歆略略沉吟一会道:“他若纠缠我军,我军也可以装出一副和他纠缠样子,越过张辽,向丁原发难,甚至就如将军适才所言,把话题引向朝廷。张辽毕竟只是个小小从事,一旦上诉到朝廷,不论他有理没理,总要定一个忤逆上司罪名。”

    “张辽只要稍通一点人情世故,必定撤兵。将军与张辽之间,丁原肯定会舍弃张辽。不过,将军直接与张辽这个武猛从事纷争,却是有失身份。不如让我走一趟,与他交涉。”

    刘杲没有拒绝华歆的提议:“那就多劳子鱼!”

    望着华歆的背影,刘杲暗中悱恻张辽:“历史上:跟随吕布时,张辽与陈宫、高顺不和;跟随曹操时,张辽又与李典、乐进等人不和。也不知张辽是太过傲气,独立特性,还是此人不通人情世故。若是后者,华歆不见得能说动他。这却是个麻烦。”
………………………………

第155 并州人心

    第155并州人心

    河东,安邑,卫氏大宅。

    卫凯翻了翻刘杲送来的征辟文书,面现犹豫,单手托着下巴沉思。

    良久,卫凯拎起征辟文书,找到他父亲。

    卫凯父亲接过文书,仔细翻读一番,抬头望向卫凯:“你怎么想?”

    “自年初弟弟病亡后,我们卫家在安邑一带声望大落。按理说,弟弟病亡后,我这个不成器的哥哥,应该接过卫家重担……”

    “可是……九门侯少年锐气太盛。征伐西羌、设教邯郸,如此针芒毕露,怕是自取祸端。自古少年成才者,类如甘罗,也不免壮年陨落。九门侯年二十三,而为匈奴中郎将,传闻前些日,他又只手招降十数万白波贼……如此人物,只怕天子也要顾忌几分。”卫凯把心中顾虑,向他父亲和盘托出。

    卫凯父亲点点头:“你所思不错。九门侯看似声望高著,其实根基薄弱,又是赵王一系近亲。可以说,九门侯一旦入雒阳,必将受到朝廷诸公刻意打压。”

    “不过,我观九门侯此人,颇知进退。身携征伐西羌大功,果断辞官;拒四府征辟,又自荐为匈奴中郎将,这非凡夫俗子所能并为。贪功者,不辞官;贪名者,不自荐。孔子曰:‘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九门侯不贪功、不贪名,朝廷诸公又岂能相害?”

    “我卫氏志向,虽与九门侯不同,但你却可借助九门侯,踏入朝廷。外界虽盛赞你弟弟之才,但我却知你之才干,不下于你弟弟……不管怎么说,你弟弟死后,这卫氏门户就要转移到你身上。”

    “自你曾祖迁居河东以来,我们卫氏虽善于经商,然才学这块却丢下数十年。(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财、官,三代之福,家学,数代之福。九门侯邯郸设学,讲过《大学》《格物》,这都是可以造福后代数百年的学问。为父虽然希望你走进朝廷,发扬卫氏,但更希望你钻研九门侯学问,成为一方大儒,为卫氏立下数百年传承的根基。”

    卫凯被他父亲说动:“以父亲之意,我这就去西河郡应辟?”

    卫凯父亲道:“越早越好。另,匈奴贪恋财货,九门侯若想梳理匈奴内外事务,定会以财货诱惑。你去应辟时,把家中的财货宝物,以赠送军资名义,送给九门侯。”

    卫凯施礼道:“孩儿谨记。”

    ----------------------

    太原,阳曲。

    郭淮母亲扯着郭淮,一脸担忧:“你平素舞刀弄棒,我不拦你,可是军旅之间,刀箭无眼,死伤无数,娘亲怎能由得你胡闹?你再这般胡闹,我就将你送到雁门,让你父亲好好管教管教你!”

    年少的郭淮试图安慰他母亲:“我幼年时,母亲你,不是常给我讲卫大将军、霍票骑纵横绝漠故事么?不论是霍票骑,还是九门侯,他们年岁,并不比我大上许多!”

    郭淮母亲一怔,继而又恼道:“他们是他们,你是你。你再调皮,我就真把你送到雁门去。”

    “母亲,雁门郡和南匈奴单于府近在咫尺,你将我送到父亲那里,与我随九门侯去南匈奴单于府,有区别么?”郭淮装着傻傻的样子,眨着眼睛,反问母亲。

    “你……”一时之间,郭淮的母亲,被郭淮三言两语转晕。

    郭淮趁机逃脱母亲掌控,举起木刀,一声高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