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东皇传 >

第250章

大汉东皇传-第250章

小说: 大汉东皇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嘉准备策反麴义,突然袭击冀州,故奏折上向刘杲特意强调:“兵,诡道也,军事未,不可泄其密,若陛下允臣之计,请勿多召大臣议论。”

    因为此节,刘杲虽有心召唤贾诩、荀彧、荀攸、刘晔之辈议论时局,但是最终还是选择相信郭嘉与华歆两人,不经朝议,便签书,赞同郭嘉掩袭冀州的计划。正是因此,待一个月后,长安闻讯郭嘉东征时,朝政却无故掀起一场小动荡。

    这次朝政小动荡起人是荀攸荀公达。

    郭嘉袭杀上艾刘弥,兵出井陉消息传至长安当天下午,荀攸立即匆匆入宫请见刘杲,怒斥郭嘉误国:“讨贼司马郭嘉不顾国家安危,轻起战端;并州牧华歆妄欺君恩,大言无才。请陛下立即槛车征调其两人回长安。”

    刘杲一时满头雾水,不明白荀攸为何怒气冲冲,大呼郭嘉有罪:“公达,你先入座细谈。郭嘉、华歆两人征讨冀州袁绍的军令,朕早在半月之前,就已签,只是因为‘军情不厌其密’,故而未曾与诸大臣商议,却是算不得‘轻起战端’?公达怒气冲冲前来昆明池,莫非是征讨冀州之策,有甚不妥?”

    孰料,闻听刘杲解释之后,荀攸反而怒气更盛:“佞臣陛下,郭嘉、华歆两人是佞臣啊,他们竟敢妄施诡计,坑蒙陛下基业军情不厌其密……诚然,军事机密不可轻泄,但若是关乎国家安危之军事,尽数取决于前线一二主将,要枢何为?要尚书台何为?要朝廷大臣何为?兵卒出外作战,外须有上将军攻城略地;须有护军运输粮草武备;内须有能臣安抚民众,征调物资,三者缺一,虽上上之国,难灭穴蚁之贼关乎国家安危大事,岂可取决于一二私将密谋?郭嘉、华歆之所以虚言诡计,坑蒙陛下基业,就是因为他知道,一旦交付书散骑常侍商议,必然否决征伐冀州之谋”

    “郭嘉这是绑架关西十五万精兵,以显个人之才。他根本不顾此时征伐冀州是否对关西有益”说到最后,荀攸一语为郭嘉定性。

    刘杲顿时愣住:“你是说,倘若由八位散骑常侍商议,你们必然不会否决征伐冀州之事?”

    在刘杲概念,郭嘉征伐冀州之事,再稳妥不过,诸位散骑常侍岂会不允可?若说荀攸一人不看好征伐冀州之事,那也没甚,荀攸、郭嘉本来就是同一个级别的人物,能没个谁对谁错的时候?但若是八位散骑常侍齐声反对,那事情就大条了

    书省第一届八位散骑常侍,分别是华歆、贾诩、荀彧、荀攸、孙资、宋泓、韩暹、崔烈,其宋泓、韩暹、崔烈是外戚、亲信派系,刘杲主要看重团结在他们周围的力量,而非他们个人智慧,孙资若说散骑常侍紧急会议否决征伐冀州之策,其贾诩、荀彧、孙资必然有两人反对。

    这可不是小事。

    “除华歆之外,七位散骑常侍皆在京师,如若陛下不信,可招而议之。”荀攸自信满满。

    轻重缓急,刘杲还是分的轻的。于是,刘杲几乎毫不迟疑立刻召集留在长安的其他六位散骑常侍,齐聚昆明池太极殿议政。

    贾诩、荀彧、孙资、宋泓、韩暹、崔烈六位散骑常侍未至太极殿之前,荀攸已经从袖口摸出一叠书,上递给刘杲:“陛下请看,这是我关西四州一宣慰府各郡各县的户籍、粮食收成、以及自幽州、冀州、司隶、豫州、益州迁徙来的流民数量,还有自边疆贩卖来的匈奴奴隶、鲜卑奴隶、乌桓奴隶、三韩奴隶、西域各国奴隶、西海之外的昆仑奴隶、羌奴数量。我关西每日增长的人口,皆以数千计。流民要开荒,奴隶要做工,他们的口粮皆需由我关西垫付。因是,虽然今年关西大丰收,但是因为关西四州一宣慰府都不是产粮大地,盈余粮食皆很有限,勉强能够维持数十万大军开销。”

    “郭嘉征伐冀州这一战,若是一举成功还好说,若是战败失利,则不堪设想。诚然,今年春上粮荒,由于陛下及时应对,非但没有激起无数流民,反而趁机赢取无数民心。不过,陛下这些策略,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可一可二,不可再三再四。今年饥饿,忍忍就是;明年再饿,后年再饿,到那时,陛下再怎么节衣缩食,民众也不会领情”

    “郭嘉征伐冀州能否战决?陛下听我为你分析……总之,郭嘉此次出兵,绝难以蛇吞象,一举拿下冀州。与其鏖兵连战无所成效,不如及时悔改,在冀州平原地带,利用轻骑兵冲刺,打几个胜仗,消弱削弱袁绍的气焰,便及时退避为好。”

    与荀攸所猜相同,荀彧果然也不看好冀州攻略战:“陛下可知我关西有多少人口,冀州有多少人口?我关西四州一宣慰府,人口总共八百万人,然而因为董卓之乱、李催、郭汜之叛,桑田荒废,今年春上连八百万人都养不起。冀州又有多少人?近六百万人自去年以来,冀州连番兵战,先是韩馥与袁绍软对抗,再是袁绍、公孙瓒大战,而后又有青州之战,兖州之战,可以说,此时冀州大地一片荒芜,难有几亩好田地。桑田不存,粮食何在?”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毁田,后人无粮。自平元年蚁贼祸乱之后,冀州腹地因久无战乱,财货累积不少,袁绍之所以能够东征西讨,便是有赖于前些年的积存。然而,万贯家财终有花尽时,冀州持续一年的动乱,早已经不知令多少人破家灭门绝户,近一年来为甚有那么多流民涌入并州?不就是因为冀州如今已经无路可活么冀州详情,彦龙{孙资}你应该比较清楚。”

    孙资点头答道:“这一两年来,冀州的确衰败的厉害,尤其是冀东一带,饿殍遍野,触目伤怀。冀南一带也是十室九空,民众纷纷避难河南;冀州东北一带稍微好些,不过渤海郡土地盐咸,产粮寥寥,无甚助益;也唯有冀州西北一带——常山郡、山郡,尚可比拟并州内郡。不过自田壮反叛之后,吕布兵如同蝗虫一般,将常山郡里里外外抢了个空,怕是明年春上,常山郡也免不了饥寒遍野。”

    荀彧两手一摊:“粮食从来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冀州明年春上眼见就要生大饥荒,陛下此时若是取下冀州,又将准备如何接收近六百万饥民?关西地支撑八百万汉民以及数十万兵卒已经相当勉强,遑论战争消耗,乃至救济近六百万流民?可以预期,明年春上,冀州民众将会大量死亡、逃窜。凄惨之事若不能更改,愚臣以为,却是不如将其罪孽归于袁绍这个作孽人。另外,以我对郭嘉的了解,他攻略冀州之时,应该只会仅仅限于常山郡、山郡两地,以此来灭绝袁绍最后一丝希望,加其灭亡。也是因此,我得知郭嘉东征之后,才才没有上书陛下。”

    听荀彧这么一解释,刘杲顿时明白一切。

    回忆起真正历史,袁绍、公孙瓒冀州争夺战生在汉献帝初平三年,也即是西元9年,占尽上风的袁绍大举出兵剿灭公孙瓒,却在汉献帝建安三年,也即是西元99年。想来,袁绍之所以容忍公孙瓒七年之久,恐怕也是两人冀州大战后,冀州衰败的太厉害,不得不修养生息好几年。

    真正历史上,因为张燕一帮黑山贼在太行山纵横,冀西一带也被骚扰的厉害,公孙瓒、袁绍冀州大战之后,唯有山郡一郡未遭兵祸。袁绍与公孙瓒对峙期间,他之所以选择联姻无极甄氏,不仅仅是因为拉拢甄氏这个破落名门,更是他需要山郡财力的全力支持。

    粮食

    天下大乱之时,粮食就是一切的基础。

    眼下冀州虽好,但却是一个即将爆炸的炸弹。八百万人口的关西,救济近六百万人口冀州,略略想想,就该知道这有多难。汉世的农业水平,可没有番薯、土豆等等一大堆适合关西生长的农作物,关西土地虽多,但却是一片一片的荒野、森林。

    荀攸又道:“如若郭嘉攻克真定,短时间内拿下常山郡,那么一切自好,只会害了袁绍。若是拿不下真定,双方在真定鏖战许久,却是不但害了袁绍,也将害惨我们关西。天下之争,争在万民,若是任由浮漂遍野,岂是圣天子所为?山东诸侯为何怨叛?黄巾蚁贼,荆扬盗贼为何而起?皆是因为朝廷忽视民生,不管小民死活,这才令无数小民纷纷举旗叛乱。若是有衣可穿,若是有饭可吃,谁会冒险作乱?山东各州郡山贼湖贼遍地都是,并州却无大贼盘踞荒山,不就是因为此么?郭嘉图一时战利,却害我关西复兴汉室的未来。”

    “陛下若想横扫九州,一统**,关键的不是战必胜,攻必取,而是要给予天下万民一个希望:汉室复兴可期,太平盛世可期非若如此,陛下即便是横扫九州,也不过区区一项籍尔,今日才胜,明日又有新敌叛叛贼皆自汉民之来,汉民一日不得安抚,叛贼就一日不能清剿。唯有令天下人不必冒险反叛,才能真正光复汉室,再铸隽秀山河郭嘉之流,贪图个人功绩尔”

    冀州近六百万汉民,救与不救?怎么救?

    刘杲一时迟疑起来。

    刘杲将目光移向贾诩:“和,你怎么看待郭嘉东征冀州之事?”

    出乎刘杲意料,“一语祸乱天下”的贾诩,竟然也反对郭嘉东征:“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陛下应期受禅,关西归心,汉民皆思光武复生。此时此景,若外以德以羁诸侯,内用强兵以伐不顺,虽袁绍、袁术逆贼,亦将自缚双手以待陛下。至于攻取……袁绍有威望,公孙瓒有武略,田丰识虚实,沮授知兵势,审配有忠义,冀州外看虽摇摇欲坠,其实甚难一举攻克。用兵之道,先胜而后战,先势而后胜,无益之胜不可胜;无胜之战不可战。”

    “臣观乎冀西兵势,郭嘉无必胜袁绍之态。若是事前问臣,臣必答曰不可战;若是今日问臣,臣则答曰必战盖两军交兵,如覆水难收,既战而又不战,则必败之陛下与其问臣是否赞同郭嘉东征,不若问臣如何必胜袁绍”

    荀攸也因贾诩一席话更改态度,转而道:“诚如和所言,覆水难收,此时关键在于如何必胜袁绍。臣建议,一月之内,若是进军顺利,止于真定;若是不顺利,则兵取司隶,进逼荥阳,为郭嘉、徐荣两路军赢的后撤机会。不过,无论如何,此战了结之后,陛下必须重罚郭嘉、华歆两人,不然不足以警戒诸将”

    刘杲晓得荀攸口说重罚郭嘉、华歆,其实是在劝谏刘杲他莫要再如此隐秘专断行事。想起真实历史上,曹操对荀攸的评价“荀公达之退恶,不退不止”,刘杲暗下感叹:“荀攸却是很有谏臣风范,若是将来天下太平时,也不知他会不会演化成一个黑脸包公。”

    至此,七位散骑常侍对郭嘉东征冀州一事,定一个统一结论。

    但是,七位散骑常侍以及刘杲,却万万没有想到,今日这个统一结论,却在长安引一场朝政动荡。
………………………………

第401郭嘉V沮授:真定鏖战(二)

    第4o郭嘉vs沮授:真定鏖战(二)

    第4o 郭嘉vs沮授:真定鏖战(二) 张颌

    却说,青龙二年十月十二日,郝萌督率三千降兵,一路策反诸关戍卒,光复井陉,一时成为一颗耀眼的将星。命运的岔路口,轻轻向左一转,郝萌这位真实历史上被高顺随手斩杀无名小卒,却在莽莽太行山,突然闪烁出属于他的光芒。

    前有郝萌开道,上艾刘弥隐患又已被彻底根除,郭嘉督率着庞德、马、郭淮、李乐、郝昭诸校尉,很快顺利插入常山郡。奇兵掩袭,军机不可失,郭嘉立即兵分两路,一路由马、郝萌、李乐将帅六千步骑,快马奔驰,前去接应饶阳麴义旧部;大军主力则立即沿着滹沱河,溯流而下,直插真定、九门两县。

    面对郭嘉主力奇兵突击,攻入冀州,似井陉下游的绵曼城、蒲吾城城卒、县令,他们远远瞧见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边的关西汉军,顿时不劳汉军一个城一个城苦攻,便乖乖悬起汉帝国旗帜,选择归顺王师。似绵曼、蒲吾两城,户籍人口还没郭嘉督率的汉军人数多,当地又无袁绍驻军,他们凭什么抵抗郭嘉数万大军?

    话说前数日,麴义帐下三千步卒,一前一后加挟着吕布数千旧部,增援上艾时,曾遣信使向内郡通报过,郭嘉一手编造的并州数万大军业已入侵的假消息。

    麴义信使通报来的敌情,屯兵钜鹿郡北部下曲阳县城的张颌,最先得到。

    张颌原本在冀东战线,协助袁谭兼并青州,协助曹操围剿青州黄巾贼。后来,袁绍为彻底控制冀西、冀北,选择采纳沮授建议,齐时拔去麴义、吕布这两个隐患,遂假借协同麴义防备公孙瓒的名义,调遣张颌入驻,处在饶阳麴义部、常山吕布部之间的下曲阳。

    张颌戍兵下曲阳,明着说是防备公孙瓒,其实却是防备麴义、吕布作乱。入驻下曲阳之前,沮授暗交待张颌,如若井陉有变,或者麴义不愿入邺县请罪,张颌就立即溯河而上,配合上艾刘弥,雷霆一击,彻底剿杀井陉乱贼;如若麴义选择退步,孤身前往邺县证明忠心,张颌就引军东去饶阳,代替麴义抵御冀北公孙瓒。

    张颌虽不晓得沮授“两虎相残”之计的具体内容,但是通晓冀州大势的他,也明白袁绍这是在翦除隐患,集权力。说起麴义,张颌道与他勉强还有些情分。麴义、张颌,都是旧日冀州牧韩馥的属从,稍有区别的是,麴义投降袁绍在韩馥败亡之前;张颌投降袁绍在韩馥败亡之后。因为此节,袁绍翦除麴义势力时,张颌不免也有点兔死狐哀的悲戚。要知道,袁绍未萌生翦除麴义、吕布两人心思前,袁绍还准备依借张颌与麴义之间的这份情义,将张颌调至冀北与麴义共事呢

    今日翦除麴义,明日翦除的会不会是他张颌?因是,张颌虽然选择继续忠心袁绍,坚决执行沮授的嘱咐,但是在夜深人静之时,张颌却不免要暗叹一声:“袁氏两族,辅之不易呀”

    因为这个大背景,初次接到麴义亲信递来的模糊军情后,张颌将其毫不在意的随手扔在地上,哂笑道:“吕布、麴义是准备养贼自重么?袁将军如今荡平河北,兼并冀、青、兖三州,万民归心,士气正旺,连公孙瓒都不得不龟缩在幽州之内,并州怎会肯千里奔袭?嘿嘿,麴义、吕布,你们做假也得做到底啊,军情急报却无敌军详细兵甲、布置、数量、主将副将,你准备让谁信呢?我便是想装个糊涂,也没法装啊”

    尽管张颌不屑麴义亲信递来的模糊情报,但是为探明吕布、麴义是不是勾结在一起,张颌还是谨慎的向井陉派去十数位斥候。(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正是这几位斥候,今日快马加鞭的向张颌传递来紧急军情:“井陉兵叛变,并州大军正向真定进军,常山郡危矣”

    不意关西汉军竟真的攻来,张颌登时大惊失措:“怎么可能井陉兵叛变……难道吕布、麴义一起叛逃关西了?上艾刘弥呢?该死,我就知道他们那一帮叛来叛去的山贼靠不住”

    井陉戍兵叛变,冀门户瞬间打开。军情紧迫,张颌来不及考虑井陉兵为甚突然叛变,便立即一边遣派信使通报袁绍、沮授以及插入饶阳麴义部的监军,呼叫援军,一边整顿兵马增援真定。

    此时,青州、兖州战火还未彻底熄灭,譬如青州田楷、刘备余党,譬如困在兖州的黄巾贼,都需要大量军卒镇压。而且屯兵南阳袁术需要防备,袁术准部下,孙坚的侄子,豫州刺史孙贲,也需要防备。因此,此时此刻,袁绍帐下的军伍资源相当紧张,张颌受沮授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