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东皇传-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个人,三张折叠的纸条,不一时便聚集在案犊上。
刘呆先打开自己的纸条,向两人展现。
纸条上,只有两个字一“长安”。
收编凉州降兵后,在关西十三郡,川小面对的威胁,唯有长安朝几日。刘某苦苦思喇卜扑处不知该如何完美处理长安朝廷。
刘呆纸条的内容,仿若皆在华歆、文和预料之内,没有引波折。
其次,刘呆打开华歆的纸条。
华歆纸条上。亦只有两个字,不过这两个字不是长安,而是”“天子”!
天子,即大汉天子;大汉天子,即献帝刘协!
刘呆虽然不动声色的望向华歆,其实却早已心花怒放:“果然!华歆赶来长安,是因为刘协一事!白日间,华歆评价荀彧围棋时,游刃有余,似乎一切局势了然于胸。既然如此,想来华歆也该有一整套应对献帝刘协的方案吧!”
“手下有一两个一流谋士,就是舒服。当我为长安局势忧愁烦恼时。华歆却能瞬间为我指明前进道路!”
与刘呆欣喜不同,贾诩却是一脸惊奇的望向华歆,似乎他没有意料到华歆竟然书写出“天子”两字。不过模模糊糊间。刘皋又有一种感觉。似乎是贾诩虽然对华歆书写出“天子”两字,感到异常意外 但是贾诩这种意外,却是一种欣喜的意外。!
要着贾诩惊奇的目光,刘呆心中泛起犹豫:“贾诩来找我。莫非不是商谈如何应对刘协之事?不然,他也该对华歆的建议有所触动才是!”
怀着深深的犹豫,刘呆打开贾诩的纸条。
华歆纸条上,亦只有两个字。不过这两个字是废立”!
何谓废立?帝王废置皇后、太子。或者,类如董卓那般,废弃旧天子。改立新帝!
今日之时,献帝刘协尚不过十一岁,哪来的皇后、太子?
今日之废立,除废弃刘协,改立新天子,尚有何意?
“贾诩劝我废弃刘协?!”贾诩这两个字,如同一道惊雷,在刘呆脑海里猛然炸裂!
刘皋手捏纸条,愕然望舟贾诩。嘴唇动了动。却终是没有说出话来。
贾诩这两个字,对刘呆来说。未免太过于震撼!
华歆见刘最捏着贾诩纸条。突然神色大变,不禁有点好奇。华歆主动扭头,看了一眼纸条,双眼猛的一睁,望向泰然自若的贾诩。
密室内,足足沉寂近一刻钟后。刘暴才甩了甩酸痛的手腕,低声向贾诩询问道:“文和,这废立,?”
贾诩站起,弯腰取过案犊中间的三条纸条,依次摊开。
“废立”!“长安”!“天子”!
废立长安天子!
却是,贾诩用他的实际行动,向刘暴诠释,他的“废立”究竟为何意!
刘皋咕噜一严,吞下一口唾液!
刘呆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贾诩今夜来此,竟是为劝说他废弃刘协!
在此之前,刘最压根就没有过废弃刘协的心思!
不错,刘呆瞄准的是大汉天子的个置,甚至前几日还曾准备刺杀献帝刘协。正是因为此。刘最永远不会效仿董卓,废弃献帝刘协之后,再画蛇添足的改立个新帝。即便刘呆要废弃刘协,那登位天子之位的。也该是他刘最,而不是旁人!
至于登基天子。刘呆从来没有那个打算。因为刘最觉得。他现在的根基,也恁弱了点!
当刘呆沉浸在贾诩的突然袭击中时,华歆却与贾诩展开一场直来直去的交锋!
这是一场无硝烟,却直插本心的对话!
华歆问道:“废立长安天子?”
“不错!”贾诩迎上华歆的目光,沉着回答道。
华歆继续问道:“由谁废?”
“安汉大将军九门侯刘呆!”贾诩回答道。
华歆问道:“废谁?”
“废幼天子陈留王刘协!”贾诩回答道。
华歆问道:“立谁?”
“立安汉大将军九门侯刘呆!”贾诩回茶道。
华歆问道:“因何废?”
“君纲不振,一不能威临群臣,二不能护估天下万民,三不能守护皇家尊严!”贾诩回答道。
华歆问道:“因何立?”
“有谪则不立庶,有贤则不立不贤!如若帝王之脉,无谪无贤,则当选择天下贤良圣智辩惠之人,立以为天子!汉家制度,自有旧例。诸吕灭,修侯周勃迎代王为天子;孝昭皇帝无子,博陆侯霍光迎昌邑王为天子,而后昌邑王不贤,霍光遂废弃昌邑王,迎戾太子之后,立以为天子!” “且近代以来,先有蠢吾侯入主天子之位,后有解渎亭侯登基大统。有谪则立谪,有贤则立贤,然若是谪、贤皆无。则迎天子于民间。此本即是我汉家制度,有何不可!”
华歆问道:“如何废?”
“召集三公群臣于未央宫,宣布董卓逆行,幼天子不贤无能之罪!”贾诩回答道。
华歆问道:“如何立?”
“本是一家,禅让即可。无贤之君,既不足以荡平乱世,遂禅让于有贤之君,此安护汉家宗庙之善策。”贾诩回答道。,
………………………………
第345 天子(四)
华歆问道:“如何立?”
“本是一家,禅让即可。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无贤之君,既不足以荡平乱世,遂禅让于有贤之君,此乃安护汉家宗庙之善策。”贾诩回答道。
由谁废、废谁、立谁、因何废、因何立、如何废、如何立。华歆七句短问。将赏诩谏言的废立之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展现在刘呆
前。
贾诩的七句回答,犹如七道惊雷。直插刘皋内心,令他几乎神魂失拒!
立谁?
立安汉大将军九门侯刘呆!
“贾诩是在劝我篡位!”随着华歆、贾诩这一问一答,刘最双手不可控制的颤抖起来。
这是激动的颤抖,又是恐惧的颤抖!
不错,刘最心中壮志是登位大汉天子,君临天下。但是越是对汉世制度熟悉,刘皋越是对皇权敬畏。越是清楚他篡位的难度!皇权在汉世的地位,只能说比伦在后世中国地位更高!
当这个念头猝然由外人提及时,刘暴又是欣喜,又是恐慌。欣喜的是,七年经营终于开始收获;恐慌的是,如何应对贾诩的善意!
世人总是不可避免的去模仿成功者。
譬如后世和谐共和、和谐年间的小民,倘若穿越至民国初期,他若是想走上军阀混战,兴盛国家之路,同等条件下,其种种策略必然会模仿话、太祖的政策二而不会模仿国民党、蒋介石的政策。
世人眼里,凡是成功者的优点,放大十倍不为过;失败者的优点、。不是全部是一堆可笑的狗屎,也肯定是这里不足那里不足,充满缺陷。
常言道,历史由胜利者撰写。不是历史长河不接纳失败者的叹息,而是人们眼中永远只有胜利者。历史价值为何?《资治通鉴》如是解释:“鉴于往事,资于治道!” 以史为镜,观未来兴衰,此为历史最大价值。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既然以史为镜,身处尊位之人。就避免不了,尊崇胜利者,贬斥失败者。
胜利者的欢呼,高竖于庙堂;失败者的遗憾,流传于民间。亦是因此,历来胸藏大志者,无不尊崇刘邦此类人的丰功伟业,敬之为行事榜样,而民间白话故事,则多传播项籍悲壮豪情,以此博取同情。
世人总是不可避免的去模仿成功者,刘最亦不例外。
曹操、袁绍之争,曹操是胜利者,袁绍是失败者,所以刘皋不容许自己犯下类如袁绍那般的错误。亦是因此,刘暴无论是制定攻略翼州计划,还是更改为攻略关中,他都没有丝毫舍弃献帝刘协这个砖码的意愿!
曹操胜,袁绍败,所以刘最学习曹操,或是封锁关中路,或是攻入长安,将献帝刘协牢牢控制在手中。
亦是因为不可避免的去模仿成功者,刘暴预期之内的篡位时间表,也以魏国势力为参考标 夺取大半天下后,再借助南征北伐的威望。顺势废弃刘协。登基新帝。
当然,在夺取天下途中,献帝刘协无子而亡,那就更好不过!
简而言之,当刘呆听从荀彧建议,弃翼州,转攻关中时,刘皋压根没有想过在这个时间,突然篡位称帝!
正是因为毫无准备,面对贾诩惊人言论时,刘景才会不知所措,举止失度!
刘呆穿越这时空后,隐藏七年的宏伟志愿,被贾诩一言揭开,刘皋自然格当不适应。
所幸,华歆与贾诩的及时交锋,给刘皋留下一定的缓冲时间。
长吸长吐数次,刘最心神渐安:“今日篡位,未必是最佳时辰,贾诩莫不是在试探我?”
心中升起这个念头,刘皋遂虚伪的挤出一张笑脸,向贾诩说道:“长安兵祸才解,安慰天子尚不及,我岂可妄行废立之事?若是如此,我与董卓何异
然而,令刘最大为意外的是。贾诩尚未开口,华歆却长身而起,打断刘呆谦让言辞,向刘皋鞠躬道:“州牧!文和之策,正当其时,请州牧务必审度之!”
华歆拈来他所书写的纸条,指着上面的“天子”两字,郑重说道:“州牧。我所言“天子”非是指长安未央宫内的幼天子,而是指大汉天子之位!白日间,荀彧以势棋向州牧委婉谏言的争夺天元。亦不是言控制长安未央宫幼天子,而是争夺切切实实的天子之位!黑棋争夺天元,即是言州牧登基称帝,执掌天下八方之地也!”
“我适才之所以书写“天子。不过是因为不熟悉贾文和,不敢外泄机密。若是所猜不错,贾文和提笔之前,也当与我一般心思,所以他才犹豫良久,仔细决断是否可令我知晓密情。所幸,我平素最得州牧信任,参议大机密,最终使得贾文和冒险在我面前吐露心声!”
“诚如州牧所言,天下谋士,所见略同!臣与贾文和、荀彧,不约而同,劝谏州牧代幼天子为新帝。由此可见,今日实为州牧龙飞九霄之时!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自古以来,王者受命,嘉时龙而御天哉!不可失其机,不可失其时。州牧切莫坐失良机。
若是说,华歆、贾诩刚才的七问七答,犹如春日惊蛰时分的七道惊雷。华歆这突然间的劝谏,就是一道十米粗的电蛇暴雷,直接将刘果劈的心神麻木,不能言语。
“荀彧白日间的争夺天元之说。不是言长安幼天子,而是在劝我篡位称帝?。刘最下意识的反问道。
白日间,荀彧与刘呆连战三局围棋。荀彧貌似三战三负,其实却是利用其高的布局能力,委婉的劝谏刘果争夺天元。当时。刘呆下意识的以为,荀彧一如他所思,正在忧心他与献帝刘协之间矛盾,该如何处理。
刘呆本以为荀彧劝他做曹操,辅助汉室中兴,谁知闻听华歆的诠释。荀彧竟是劝他篡逆!
历史上,荀彧因为曹操加“九锡。”称魏公,郁闷而死。这个时空,荀彧竟然劝刘暴称帝?
刘易回忆起历史典册,又有一点释然。 真实历史上,荀氏一门里,真正属于帝党的唯有荀悦一人,至于荀彧、荀攸,虽然不乐意曹操篡逆。但是也未尝帮助献帝刘协。荀彧、荀攸所为,多是求献帝刘协与曹操两安。曹操做周公那般的一代权臣,献帝刘协做周成王!
可惜事不如人愿,荀彧、荀攸一番辛苦,最终化作虚有!
观历史上,荀彧、荀攸所谋,联想起眼前的万事,荀彧劝谏刘皋登基为帝,也不是不耳能!
毕竟,刘最为刘氏宗族。
毕竟,汉世观念,又不是周朝那种天子封建诸侯制度!
贾诩、华歆、荀彧,三个人的谏言,真可谓,一浪未平,一波又起。
而,刘呆此时就好比出于风暴之中的一扁舟!
无他,若是仅仅贾诩说说,那还可以视为,贾诩对刘暴的一种试探。然而若是贾诩、华歆、荀彧三人齐上,这就是属于黄袍加身,万万不可再当作一个玩笑话!
刘最若是今日拒绝三人劝谏。又不能给出一个好解释,那么华歆、贾诩、荀彧这三人,定然会寻机逃匿远方。
阎忠劝谏皇甫嵩效仿周武革命,废汉称帝不成,立即远逃凉州荒芜之地;耿苞劝谏袁绍代汉称帝不成,立时为袁绍捕杀。
天子重任,不容流言!
类如阎忠劝谏皇存嵩代汉,耿苞劝谏袁绍称帝,其性质就好比,后世某人劝谏某军权大佬,兴兵废弃估,再立新党派!此类事件。政权脑。那是断不可容忍的!今日之流言飞语,明日就可能是刀兵相接!
阎忠逃匿,遂能活命;耿苞持袁绍信任,留在近畿,遂遭诛杀之难!
若是贾诩单独试探刘最,尚可隐瞒一二。譬如、华歆虽然探知荀彧心意,却依旧不敢明言,不得不私下与刘暴密谈,亦是因此。
盖是因为华歆一旦对外谈论,无论是华歆还是刘呆,都立刻将外人被推到风浪尖上。刘最若是不能行施废立之策,他便必须斩杀华歆以明心意。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华歆这一席话,不但是劝谏刘呆篡位称帝,更是将刘皋逼向不得不抉择之地。若是刘皋有称帝之心。华歆、贾诩、荀彧将继续留在并州;若是刘最不欲称帝,除非他能完美劝说三人,否然刘呆必定要效仿袁绍诛杀耿苞,一次换取天下人对他的信任。
刘呆心中既有登位大汉天子的野心。他必然不会诛杀华歆、贾诩、荀彧,自断一臂。亦是因此,他不得不开始考虑:现在究竟是不是篡位的好时机?
足足半个时辰,刘呆才从一拨又一拨的震撼中清醒,转而思考今日篡位登基的可能性!
冷静下来的刘呆,右手食指不自觉的摩挲着鼻侧,针对废立之事,提出第一个关键疑问:“若是废立。成功的可能性有几成?”
“十成!”贾诩果然回答刘呆。继而又仔细诠释道:“自党锢之难后,朝廷内外大臣,早已无重节气。轻生死之人!而后董卓入主朝政。又大肆诛杀一批敢不顾生死,抗逆威权之朝臣!”
“轻生死,重礼仪的大臣,或死于党锢之难,或死于董卓之手。当今之时,朝堂上留下来的,尽是王允、郑泰、杨彪、黄绕等等芶求活命之徒!若是有半点不必死之可能。他们绝不会斗胆出列,抗逆州牧!可以说,当今之时,只要不是异姓代汉。长安朝臣必将屈服大半”。
“朝堂之上,数年之前,就已无君子矣!”
“倘若朝臣屈服,无有敢逆声者,州牧废立之事,还不是水到渠成。董卓率三千步骑,入主维阳数日,便敢行废立之事,秉持朝政;州牧总领并州六万步骑,凉州十万步骑。入主长安,废立之事,又安能不成功?。
“当然,废立之后,一如王允之辈,他们或许都是口服而心不服,时时刻宏准备诛杀州牧,再立旧帝。但是,这无关紧要!自古一来。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子可随时选取亲信朝臣,朝臣不能随时更换天子!待州牧登基天子之位,提拔亲信,罢斥2臣,更新朝政之后,那长安朝臣。即州牧之朝臣!”
“长安朝臣既是 胁七朝臣,万里江山岂不是州牧之万里江山?。 华歆点点头,向刘呆说道:“文和此语深得朝政三味。顺、桓之间。国统三绝,上至维阳内外,下至边疆野县,尽是粱翼父子党羽亲朋。然而粱翼一朝被桓帝诛杀,梁翼党羽瞬间破亡,昔日梁翼之佞臣,又为桓帝之铮臣。不说今日今时。单是桓帝末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