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东皇传-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文丑、马腾、马两人护卫,刘呆稍稍觉得安心。虽然若是王允真敢突兀剿杀刘呆,文丑、马腾、马三人纵然武力不弱,又能为刘呆挡下多少支弓弩?
但是,有三人在,刘呆总不至于被强弩瞬间射成刺猬!毕竟有个缓冲时间不是!
率领文丑、马腾、马三人。刘最趋步走向未央宫前殿。
然而,到未央宫前殿时,刘呆的心又是猛的一跳。
刘呆尚未踏上未央宫前殿阶梯。未央宫前殿数十虎贲,突然分成两纵列,手中高举刀戟,将刘皋夹在中央。两列手持明刀的冉悍虎贲,形成一条一步半宽约2米 的小路。
这分明是向刘皋展示皇家威仪!
数十名虎贲突然奔来,将刘最吓一大跳,霎那间,刘最还以为献帝刘协准备就地诛杀他!
所幸,刘皋反应快,想起来:这两列虎贲,亦是汉世礼仪制度之一。
汉世制度,统兵在外的,官秩可比于三公的大将军、车骑将军、膘骑将军等将军,以及太尉等封疆大将,若回兵长安的董卓、若平定黄巾的皇甫嵩,率领刘暴等,破击韩遂、边章的张温等,当他们入皇宫觐见时,必有虎贲执刃挟之,以天子威仪震慑统兵大将。
两列虎贲,手持明晃晃的刀戟,顿时令刘最产生一种身家性命不由己心的感觉。
虽然知道,这不过是汉世朝仪寻常制度之一,但是刘暴心底依旧泛起一股冷意。
今日是朝仪制度,明日就可以是杀人之刀!
眼前的景象,令刘皋瞬间想起历史典籍上曹操的遭遇。
真实历史上,曹操清理戴心朝臣,打压异己时,献帝刘协曾愤怒的斥责他一句:“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闻听献帝刘协言语,曹操不禁变色,惊恐不安,连忙退出朝堂。
待曹操出殿时,望着他两侧,数十名持刀的森严虎瓒,曹操更是不禁汗流浃背,唯恐这些明刀长鼻,一不留神斩向他身!
自从那次朝堂突变之后。曹操再也不敢亲自入宫请见献帝刘协。历史上,各路军阀多斥骂曹操为奸臣,视天子为无物,便是因为曹操不肯入宫,冒险请见献帝刘协。万事总揽,数年不见天子,曹操纵然无篡位之心,却也担不起一个忠臣称号!
回想起历史典册上的刘皋,扫视这数十名持刀虎贲,刘皋后背忍不住有点凉:“曹操不易为也!”
谁知道这些虎贲手中刀。会不会突然斩下?
死生之间,永远不要将希望,放在敌人主动犯下错误上。
孙子兵法有言:“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若想成就大事,权掌帝国,刘呆必须先谋求不败之地,而后才能攻城拔寨,建不世功勋。欲求不败,刘最就不能将自己的性命,寄托在敌人的仁慈上。
想通这一切,刘最越后悔:“我不该踏入未央宫!我不该令这些虎贲,将刀剑架在我项上!”
不过虽然后悔,却也无可奈何。刘呆已经行至未央宫前殿,难道还能突然返回不成?
若是那样,刘皋反而是逼迫某些人动手!
刘呆长吁一口气,默默闭上双眼:“今日走进未央宫,是我大意!曹操前车之鉴,尚在眼前,我怎能单身入宫?这不是羊入虎口,白白送给刘协把柄么!”
“宁失一子,不失一先。一入未央宫,在无数刀兵、斧钱胁迫下,我议论朝政时,都没有底气。连董卓很尽量避免入宫秉事,我却孤身走进宫门”唉,是我经验不足!以后。还是走一步瞧一步吧!”
“希望长安朝臣内,莫要出现几个胆大悖逆之徒,不顾城外万余并州轻骑,就强行捕杀我等!”
消极想法一起,刘暴便将与长安朝臣争夺利益的想法,彻肌 几脑后!“步活命老出未央宫要紧,然后再说其他!”
长安朝臣的利刃悬在头上,一些关乎并州未来的利益,刘呆哪敢与王允等人强行辩驳!
刘最收敛心神,低调的伴随数十虎贲踏入未央宫前殿。
由于刘呆关心自家性命。所以表现的十分退让。除未央宫北阙外,献帝刘协封赏的五千户食邑之外的其他封赏,刘呆皆是一一谦卑的拒绝:“无论是身为国家州牧,还是身为刘氏宗族,臣携兵救驾长安,皆是本份之事,当不起巨恩封赏。”
刘最虽说是一一谦卑拒绝,但若是王允等朝臣出声勉强刘呆接受,刘皋也装作盛情难却的模样,不得不收下。粗粗看起来,刘呆这番做作的行为,是好似博取声名,虚伪做作,但是仔细分辨一番,长安朝臣便会觉刘呆所为有点不合常理!
朝堂之上,宗正刘艾,见到刘呆过分的谦卑,本以为刘呆年幼,又是第一次踏入朝堂,故导致刘呆有点怵场。
却说,宗正刘艾,其实也是个挺有手段的人物。刘艾,为刘氏族人,待董卓入维阳之后,他全面投降董卓。遂被董卓辟用为长史。在董卓一系中,刘艾之于董卓,重要性甚于蔡琶等人。
不过,刘艾这人是个官场老油子,好猾无比。吕布刺杀董卓之后,消息刚刚确认,刘艾便又倒向王允,并为王允奔走左右,与蔡邑等人的狼狈下场,不可同日而比。鉴于刘艾为刘氏宗室一员,且与献帝刘协关系尚可,王允虽对刘艾有所不满,却也能勉强接受他。
不过,刘艾在董卓体系内,能够参与军国大事,投奔王允之后,却仅仅能担任宗正。宗正,在此时此玄,那可谓是切切实实的闲职!
刘最携军入长安后,众大臣都有变天的准备,刘艾也不例外。甚至刘艾因为受到王允的排斥,更准备再次投向刘呆。
本以为年纪轻轻的刘最,初次登朝,有点怵场,刘艾遂欲援助刘皋一二,为未来与并州军的穿针拉线奠定根基。不过,刘艾正欲开口说话时,却望见文丑、马腾、马三人。
年幼的马,对皇宫内一切充满好奇。时不时的偷偷打量着未央宫前殿。
马腾则比较稳重,眼皮下垂,对朝臣沉默应对。但熟悉的兵事的刘艾,却有一种感觉,马腾此时好比一张竖立的长弓,看似平和,其实却随时可以爆!
自从刘呆至并州,统帅并州精锐数年的文丑,已经隐隐有一种大将气度。虽然面临险境,但是从来不知什么是畏惧的文丑,却不似马腾那般内敛锋芒,而是肆无忌惮的挑逗长安朝臣。
马、马腾、文丑三人,一人少年心性,眸子里尽是好奇;一人内敛锋芒,藏刀入鞘;一人俾睨四方,肆无忌惮。
对比于马、马腾、文丑三人,刘皋却仿佛一个罗哩罗嗦,前言答不上后语的傻帽。
显而易见,这是刘皋仓猝之间的故意藏拙,甚至连他三位属下,都不能好好配合。
稍稍一对件,刘艾就能现刘呆另有心事:“咦!刘呆今日似乎不愿商议朝政?”
刘艾现刘最异常同时,王允、皇甫嵩也瞧出刘呆尽是随口应景话,根本不愿和他们议论朝政。
王允眉角皱起,出列结束这场干燥的朝议:“刘并州苦战一日,鞍马劳顿,精神困乏。若无大事,大家今日不如先散去,明日再与刘并州议论长安危局。”
刘皋虽然忧心重重,唯恐王允一声令下,数十虎贲迎面杀来,但是王允却其实却根本没这个想法。 毕竟,刚刚自凉州兵祸乱走出的王允,心中正对莽撞刺杀董卓有点后悔,此时怎会错上加错,在未平定凉州乱兵之并,又惹起并州军集体叛变?
闻听王允提议退朝,刘皋顿时抓住这个话头,也不理会他人看法,刘呆急忙撤出未央宫前殿。
未央宫虎贲长刀下,刘皋片刻不宁!
望着刘最疾步走出未央宫,王允与皇甫嵩对视一眼,露出苦涩笑容。却是他们两人,这时才终于明白:刘皋的最大心事,就是对他们这些大臣不信任!
刘皋怕是要成为第二个董卓。
待刘皋的背影走出视野后,王允长叹一声:“唉!若是令刘皋秉持朝政,也不知是祸是福?”
今日傍晚的紧急朝会,本该是刘皋秉持汉帝国朝政的第一步。
然而,刘呆因为对未央宫虎贲的恐惧。以致他根本没有心思。在未央宫虎贲长刀之下与长安朝臣真心议论朝政。
刘最主动退出朝会,那朝会,也没有继续进行的必要。
刘最疾步走出未央宫后,无数长安朝臣也不得不无奈的退散。
走下未央宫前殿,一名羽林郎突然快步走来,向王允小声嘀咕几句话。
羽林郎这几句话,令王允脸色徒然大变,愕然望向城外。,
………………………………
第340 李榷、郭汜归顺
羽林郎这短短几句话,令王允脸色陡然大变,愕然望向城外。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
短暂失神数秒后,王允长长叹息一声。鼻孔喷出的急促气流,将王允那黑白间杂的长长胡须,吹的一团凌乱。
沮丧的摇摇头,王允转向身后朝臣说道:“一浪未平,一波又起!你们可知道,就在我们准备推举刘暴,以膘骑将军之职,与我共录尚书事,总理朝政时,城外并州兵。却正在紧张张罗刘皋与董卓孙女渭阳君董白的订婚仪式?”
“渭阳君董白,她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娃。晓得什么屈节保身之道!操办这场婚事的,非是董卓残存部曲,便是他刘皋自己敲定的主意!”
刘最与董白订婚?
王允周围,数十名长安朝臣。一个个大眼瞪眼,不能接受眼前这个突变!
吕布、李肃于未央宫北阙刺杀董卓后。王允诏书宣判,夷灭董卓三族。身为董卓孙女的董白,亦在刑罚之中。然而,被王允判为死刑的董白,却被刘呆当众纳为侧室,其中意味,自是不言而喻。
“董卓宗室不是已经屠戮殆尽?董白一个十二三岁小女孩,怎会逃过乱兵劫杀?”忽有一人问道。
“呵呵,”王允轻笑起来。
这人思维,在王允眼里却是恁的幼稚。莫说董白逃离兵乱的可能性,便是董白真的死于长安祸乱,只要外人不能证明与刘呆订婚的,不是董白,而是她人,一切不还是徒劳无功?
刘最与董白正大光明的订婚,已经足够说明刘吊态度。
与刘最订婚的董白,是不是董卓真正的孙女渭阳君董白,其实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刘呆的态度!
一脚踏错,刘呆就是另一个董卓!
联想起刘暴在朝堂上的无故退缩。王允、皇甫嵩顿时对长安局势忧心仲仲:“刘皋占尽优势,娶董白之事,虽出乎意料,但也在意料之中。只是令人想不明白。朝堂上刘最为甚却又唯唯喏喏?”
一场新的暴风雨,正在形成。
“刘呆欲与何为?他的底线在哪里?”忽明忽暗的昏黄色灯光里,王允若有所失。
初平二年七月初七的黑夜,渐渐消失在第二日朝阳曦光里,不留一丝痕迹。
旧的一日淡去,新的一日降临。
京兆尹,新丰县,鸿门亭。
鸿门亭。秦末汉初年间,生在刘邦与项籍之间,赫赫有名的鸿门宴故事,就是产生于此地。
四百年后的今日,鸿门亭再次上演事关国家兴衰的大事件。只不过,稍有不同的是,如今抚守鸿门亭的不是百战百胜的西楚霸王项籍。而是李椎、郭记等董卓部曲。
话说,长安溃败后,李椎、郭记壮士抚腕,放弃与气势汹汹的并州轻骑血刃奋战,主动携军向东转移,欲与华阴、临晋凉州兵卒合军,以守代攻。'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超多好看小说'
一万五千并州轻骑,刀锋锐利,箭矢满囊,马健脚轻,士气高昂。在以逸待劳的并州轻骑面前。屡战一日的凉州兵一触即溃,狼狈东逃。尤其是并州精骑依仗轻骑兵度优势,围追堵截的手段,更是层出不穷,令凉州兵疲于应付,茫然不知东西。
形势不如人,尽管李椎、郭记皆是统兵良将,却也不能为溃败的凉州兵,加上几道士气光环、荣耀光环,一骑当千的逆击凉州兵。这毕竟是现实,而不是游戏,没有唔、秘籍来随时利用。
败局之下,李椎、郭记也只能努力收拢亲信,护住直系精兵锐卒,艰难的向东方撤去。所幸,刘呆一万五千轻骑,在俘虏大量凉州兵战俘后,因为种种因素。追击力度降低至不足平常的十分之一。
趁着这个天赐良机,李椎、郭记强撑着疲惫的身躯,以鸿门亭为中心。尽可能收拢凉州溃兵。忙至午夜凌晨,李椎、郭记勉强收拢两万余凉州兵,初步形成尚可拥兵自保的实力。直至这时,李椎、郭沼才能长舒一口气,闭上几乎已经睁不开的眼睛,忙里抽闲,补上一觉。
虽说是睡觉,但是因为凉州兵尚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况,李椎、郭记根本不敢解甲卧床休息。
一块青石板上,李椎、郭记两人。怀抱长剑,背靠背的依着入睡。因为连日苦战,李椎、郭记一直处在高度疲劳状态,故,具时背靠背酣睡时,两人的睡姿都异常不佳,有碍市容。
天为被,地为席。
四更时分,亲信卫兵们撑起一块搭营帐用的方布,稍稍改善一点 休息环境,为李椎”郭记两人遮挡清晨雨露。
卯时一刻刃,当七月初七第一道阳光。穿透朝霞时。一位凉州兵斥候,快步向李椎、郭记两人所在处赶来。
斥候行至青石板十余步外时,一位为李椎、郭记守夜的亲卫兵,拦住他的步伐,歉意道:“连日苦战,校尉未尝睡过一次安稳觉。
今日长安溃败,校尉定将更一山;、忙碌,整日不能小憩半刻。若是小事,烦请叉弟等月,飞,令校尉再多睡一会。”
斥候略略犹豫三五秒钟。笑道:“也没甚要事。不过是贾诩贾校尉刚刚归军,言有要事与校尉商议罢了。若是校尉此时不便,还请众位兄长等校尉醒后,传个话,我这就先回去安置贾校尉。”
斥候话音网落二脚步尚未抬起。青石板上的李椎却已经打着哈欠,从睡梦中惊醒。伴随着李椎的苏醒。郭记也揉了揉眉头,昏昏焉睁开双眼。
“何事?”李椎扬声向亲卫兵、斥候问道。
本欲退去的斥候,连忙上前参拜李椎、郭记:“适才,贾诩贾校尉一夜急奔,快马赶至鸿门亭,请见两校尉,言有要事商议。”
“贾诩?”李椎笑了笑:“我就说嘛!昨夜溃兵盛传,言贾诩临阵率众投降并州兵。(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然而,出谋划策。回攻长安的正是贾诩本计,他若是主动投降并州兵,岂不是自投罗网,飞蛾扑火!我就说他不会这么蠢嘛。”
“想来是贾诩部曲失控,因军中数百并州人,集体投诚并州军。这才导致溃兵谣言纷飞。”
听闻贾诩赶来鸿门亭,李椎下意识的,排除了贾诩投降并州兵的可
性。
“局势如何?并州兵有无追来?”稍微清醒点的郭记向身边亲信问道。
一名随时待命的亲信,上前答道:“并州轻骑追至霸陵以东数里。便主动退回长安,不曾夜袭。另。杨定、胡锋、王方三名校尉相继聚集鸿门亭。不过因为两位校尉熟睡,张济张校尉便越过校尉大人,亲自为杨定、胡输、王方等人接风。”
“至于兵卒,后半夜零散散的又聚集来**千人,粗粗算起来,鸿门亭已经聚集三万步骑,若是据险而守,实力不下一万五千并州轻骑,大事尤可为。”
听闻亲信回报,李椎若有所思,沉吟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