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东皇传-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暴虽是心腹之患,但此人重实利轻虚名,若是参与山东联军,不能带来可观有效利益,刘皋绝对不会插手其间。刘呆年纪尚有,却是不知,有些事情纵然于自己无利,损人不利己,但为谋求大势运转,却是必须做的。刘皋爱惜羽毛,不肯自损,没有壁虎断尾之决心,却是他现在最大弱点。”
“等我击溃山东叛军,稳固长安、睢阳两京之后,再来全力攻取河东、太原两郡,将刘枭基业彻底抹除。当然若是可能收降刘皋为我用,却能以其攻略山东。”
暂且不说董卓如何向部下解释为甚要苦攻孙坚。
却说,徐荣接管胡输部曲兵卒之后,稍稍整顿改编,便立时奉董卓军令,奔袭鲁阳孙坚。
不过经历过鲁阳城门危机的孙坚,知道董卓正在谋划自己,自然早已广派斥候,巡视睢阳周遭山脉、山谷,探察董卓大兵动向。'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超多好看小说'孙坚瞧见董卓今日出兵,也立刻兵河南尹梁县言今河南省汝州市,屯兵于汝水之南,霍阳山北,与徐荣对垒互攻。
初平元年十二月初,冒着冬日寒风,徐荣与孙坚在梁县,连续厮杀数阵。见两军僵持不决,孙坚遂舍弃梁县,屯军梁东汝河南岸渡口 一是抵消徐荣骑兵优势,二是欲绕到徐荣大军背后侧击。不料,孙坚刚移军汝河南岸,徐荣就趁势杀来,将措手不及的孙坚杀的大败而逃。
可怜孙坚将帅数万步骑,当此溃败之时,身边竟不过数十亲信骑兵。乱兵之中,孙坚率领数十亲信骑兵,好似没头苍蝇一般,艰难的向东方逃亡。
不一时,孙坚部下兵卒卒,已经有人投降徐荣,并供出孙坚行踪:“头戴红巾者为破虏将军孙坚。”
闻得降卒上报,徐荣帐下骑兵顿时彼此高呼:“头戴红巾者为孙坚,诸兵将随我追击孙坚,立下斩将功!”
徐荣兵卒中骑兵近万,一声呼应下,顿时有千余骑兵自战场上分出,直奔孙坚数十骑而来。双腿狠夹双马,死命逃奔的孙坚,听到后方追兵高呼,云欲捉拿红头巾者,连忙一把扯下头上红情,甩给身边亲信骑卒祖茂:“你率三五骑,分头引开追兵。”
战马上的祖茂,扬手接住孙坚红色巾桔。祖茂手持红情,犹豫数息,短时间内分快回忆一番孙坚的知遇之恩,遂咬牙换上这顶红帽子,随即调转马头。这祖茂先是左右奔驰,舍命吸引来无数追兵注意,而后又向孙坚逃亡相反方向奔驰,最终协助孙坚成功逃亡。
乘此大胜,徐荣立时抽兵沿着山谷平原,携军南下,欲顺势再破鲁阳。
然而就在此时,天公却不作美,飘飘荡荡的下起鹅毛大雪来。这时节,若论二十四节气,则处于小寒、大寒之间;若言九九歌,则正在三九四九冰上走时。
天降大雪,道路难行,天气转冷,军阵不便,尤其对骑兵不利。
徐荣为避免大军被袁术、颍川郡国兵趁机掩袭,也适时撤兵回雅阳八关。
孙坚这一方,经历梁东惨败。赖得天公作美,令徐荣不能趁势破击鲁阳,方得饶幸护住最后一点根底。这一战之后,孙坚气数衰落,从此不得豫州人心,仅能勉强维持豫州刺史称呼。还好,孙坚还能从豫州索要来粮草供给。
因为孙坚这次大败,豫州却又强势崛起一人,这人便是平定黄巾时,大出风头的陈王刘宠。前豫州刺史孔佃已死,今豫州刺史孙坚大败,陈王刘宠当即心思一动,自称辅汉大将军,聚兵数万,耀武扬兵,拱卫陈国,兼顾颍川、陈留、梁国、沛国、汝南五郡。
这陈王刘宠,精于弩弓射杀之术,手下亦有能工巧匠,改革过汉世制式弩弓。陈国所用弩弓,将弩弓内部弩机再设九宫图,进一步加强弩弓弓**度。黄河以南,最善弩弓者,唯有陈王刘宠。
昔日黄巾之乱时,陈王刘宠便是依靠陈国精锐弩弓手,击溃无数来奔袭陈国的黄巾贼子。此时孙坚大败,豫州内部空虚,陈王刘宠又籍借手下数万精锐弩兵,崛起于豫州中原。
陈王刘宠自称的辅汉大将军,类比于何进的大将军,却是比袁绍自称的车骑将军,官秩更高。当然这也是因为刘宠本就是一国诸侯王 位高于三公之位,他若不自称辅汉大将军,才是自降身份。
豫州刺史治所,本在沛国该县,与孙坚隔着陈国、颍”郡。陈王刘宠崛起陈国,自称辅汉大将军,却是宛若一枚铁钉,深深扎在豫州中央,斩断孙坚掌控豫州梦想。
从这个角度来说,徐荣虽未曾破击鲁阳,斩杀孙坚,但是董卓这次冬季攻略也能勉强能算上成功。
陈王刘宠贵为一国封王,只要他不出陈国,便无人能寻到藉口来诛杀他。孙坚虽然恼怒陈王刘宠横插一刀,但也不敢再主动进击陈国。前两次诛杀王钡、张咨,已经令孙坚名声亏损严重,如今怎可再无故斩杀诸侯王?
无奈之下,孙坚只得将掌控豫州的计划,缩小至卓控临近南阳的颍川郡。
初平元年十二月的一场鹅毛大雪,断断续续下了四五日。直至大雪淹没卜脚腕,雪花才悠悠止住,天空逐渐放睛。
这一阵不但给孙坚带来深远影响,徐荣的一生也因之改变。
徐荣本是幽州人,自成一系。于董卓部下中名声不显。此时对阵山东联军,徐荣连战连胜,渐得董卓重视,却是引来凉州系的嫉恨。凉州系以为,是因为他们皆在关西收拢改编皇甫嵩帐下步骑,才令徐荣这竖子成名。
胡枪击孙坚无功,徐荣却偏偏大败孙坚,这不是直接打脸凉州系么?
………………………………
第274 江东猛虎孙破虏
胡枪击孙坚无功,徐荣却偏偏大败孙娶,这不是活生生打脸凉州系么?
自从徐荣大败孙坚以来,凉州系各方军将,结成一体,纷纷以琐碎小事构陷徐荣,欲令董卓疑心徐荣。
在这种局势下,徐荣无奈选择退步,主动向董卓举荐胡输:“胡输至鲁阳时,孙坚散兵在外。孙坚绝非庸将,之所以散兵在外,或另有计策,欲引诱胡输进击。军阵,国家大事,宁肯无功,不能有过。胡枪见孙坚诈计,选择撤退,虽沮相国董卓 计划,然却能护军不损。当年征伐西羌时,汉兵七出,七将皆败,唯有相国虽不能胜韩遂叛羌,却能护军而还。今日胡锋之事,亦是遵循国相平素强调。
“今群贼聚于雏阳之侧,欲图大不逆之事,却正是相国急需用人时。胡玲,关西名将也,岂可因一次失利,便弃之不用。且,自伊阙关、辗辕关至成皋、荣阳,战线曲折雍长,以吾一人之力,恐难以防护。若是稍有不慎,令群贼诈计寇睢阳,却是有损国相威名。是以,还请国相重新启用胡聆。”
董卓如今一方面改编关西十余万步骑,一方面还要防护旗阳八关、维阳至长安通道、河东郡等地,人手乏缺严重。前些日录夺胡枪所有兵权,也是董卓因胡输浪费他谋划多日的心血,暴跳如雷下,董卓才草率作出的决断。冷静下来的董卓早已后悔,心中早已准备即将再用胡枪。
大兵当前,董卓怎会草率弃将?
凉州系构陷徐荣,董卓早有耳闻,心中正不知如何处理。眼下见徐荣注重大局,不以私人恩怨废公事,董卓顿时大喜过望,欲好生栽培徐荣一番。
趁此机会,董卓召唤来胡枪。先是狠狠责备胡输一番,而后董卓又向胡枪道:“之所以今日又令你统兵,全赖徐荣一人担保。'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超多好看小说'你为我凉州军军中老人,熟知人事关系,也当知,现在凉州不少军将嫉妒徐荣之功,屡次欲使阴谋构陷他。徐荣不因此恼怒,反而考虑大局,劝我起用你,可谓心胸甚为宽广
“常言道,人敬我一尺,我须还人一丈。你回去后,与那些构陷徐荣的混货。仔细沟通一番,令他们切莫再搞些阴谋诡计,坏我大将之材。”
“徐荣接连破敌,却不曾因之傲慢,今日更是不计小人构陷,劝我再次启用你。幽地人能有如此心胸,我凉州儿郎,难道已经不能容人?。
因董卓从中斡旋,胡轻对徐荣略有好感,从此以后他遂与徐荣渐有交往,而徐荣与凉州系矛盾也一日日淡去。此节暂且不提。
董卓安抚胡输一会,这才恢复胡输原来军权。不过因为胡输攻击鲁阳孙坚,斥候、骑兵先锋失调,乃至浪费时机,主力不能及时破杀孙坚。胡枪率数万步骑。又占尽天时地利,却毫无战果。董卓心里,胡锋的个人能力也因此打了大折扣。
为避免南线因胡聆疏忽,再出现漏洞,且因为胡输暴露的弊端皆在骑兵,董卓遂将南面步卒骑兵分成两部,改令吕布为骑将,总揽南线骑兵军权。
当然,名义上,还是胡枪为正,统帅全军;吕布为副,仅辖骑兵。
至此时,董卓虽为安稳旗阳局势,认吕布为义子,然董卓对吕布的信任却依然极为有限。吕布自从杀丁原投奔董卓以来,军权日日削弱,终不能自帅一军。用后世话语来说,吕布尚在董卓考察期。
地上积雪,树梢寒霜,屋檐下一串串冰棍,银妆水墨画,天地空寂廖一巴
时不时的西北风,偶尔的雪花飘,将董卓与孙坚之间的愿战,一日日延迟。维阳虽属中原,但是每逢寒冬风雪交夹时,亦令人不得不唔手呵气取暖,担忧脚趾生冻疮。
是以,因气候有变,且陈王刘宠强势崛起,成为豫州中流砥柱,致使孙坚整合豫州兵卒计 破产,是以董卓也不必冬日冒雪急行军。
因此,自入冬第一场大雪,至初平二年初春,孙坚、董卓之间无战事。
雪融、土松、侯鸟迟暮费,转眼又是一个春。
初平二年正月间,除夕刚过,锣鼓声尚未落音,北方的袁绍又做出一件震惊汉帝国的大事。
去年冬季,董卓与孙坚苦战时,河阳津一役惨败的袁绍,也在积极谋划。去年冬季,董卓数次出兵,北破河阳津王匡,南败梁县孙坚,兵威传遍天下,无人能挡其锋锐。当此时,所谓的山东联军个个惊惧,不敢再与董卓交兵。
山东联军不能在军事上川获二卓,盅叉转而思索其他策略。袁绍与韩馥筹土许久 洲“在诸侯盟会上,提议道:“如今大汉政事变革,只闻董卓之名,不见天子之人。董卓残暴无人性,昨日诛杀少帝,今日亦敢诛杀天子。董贼当国,持强兵绳索天下,欲坏大汉四百年江山,吾辈深受大汉恩惠;怎可置之不理?”
“国有难,臣不可不救。今幼天子杳无弃信,或已死去。诸君,何不效仿修侯因勃废少帝,迎立代王之旧例,改奉大司马刘虞为新帝?”
吕后 吕雉 死,吕氏欲作乱,周勃趁势诛灭诸吕,迎代王刘恒为新天子,史称汉文帝。代郡,西汉时属并州,东汉末属幽州。
袁绍废天子刘协,改奉刘虞为帝之议,顿时引来山东诸侯的集体震动,甚至山东联军也因袁绍此策分化成两派,进而各自决裂。
袁绍废立之议前,山东联军虽好似一盘散沙,但表面还集连成一体。他们,或彼此各怀异心,有人出工不出力,有人人在此地心在他方,有人欲称霸一方,有人欲复兴,无论他们如何不齐心,但却有一点,他们绝不至于内部火拼,互相率兵攻击。
袁绍提出废立之议后,山东联军形式虽然还在,但是彼此已经彻底撕破脸皮,视所谓山东联盟为破布,历史亦从此进入军阀纷争,互相兼并阶段。
袁绍提议立刘虞为帝后,按例送给书信于袁术。眼下山东联军里,势力最强大的有三方,充州系、袁绍系、袁术系,若是袁绍袁术同心,那么两人占据大势后,亦能勉强推动立刘虞为帝决议。
可惜,此时的袁术与袁绍已经离心。
袁绍虽然有盟主之名,手中却无半点实权,行事皆赖王匡、韩馥支持。与袁绍相反,袁术自通过孙坚占据南阳郡后,渐渐混的风生水起。这却是,南阳郡与汝南郡相距不远,作为出身于汝南郡的四世三公袁氏一门,在汝南郡的根基非常雄厚,有汝南郡隐隐约约支持,袁术在南阳郡就不算是无根之萍。
已经在南阳郡站稳跟脚的袁术,却是瞧不起袁绍这种虚名盟主。
孙坚如今手握数万步骑,虽然被徐荣击败,但是并不是王匡那般,精锐尽失。自梁县溃败后,孙坚不久便收拢溃兵,又自南阳郡、颍川郡补充来不少兵卒,孙坚如今军力,算是已经大概恢复七七八八,不弱于年前冬季。尤为难得可贵的是,孙坚虽经此大败,却毫无惧意,屡屡对外人说,梁县之败,只是他运气稍差,他日再战,必能大破董卓。
自董卓去年北破王匡,南击孙坚以来,山东联军中,统军大将敢言战者,唯有孙坚一人。
孙坚虽自成体系,部曲也尽是他亲戚朋党,袁术不能插手分毫。但无论如何说,孙坚如今名义上总归是袁术部将,孙坚的威名就是袁术的威名。
袁绍来信,伪言天子刘协非灵帝亲子,不该立为天子。袁术回答道:“弘农王、天子皆为先帝亲子,何来伪乎?若言非先帝亲子,养于民间道人的史侯尚可怀疑一二,自幼为董太后抚育的董侯,怎会有假。山东联军起事所为何哉?破灭董卓,光复汉室也!本初 袁绍,今日何至于妄论天子血脉。”
却是袁术不软不硬的讥讽袁绍一顿。
袁绍见袁术语气不善,连忙又试图以亲情绑架袁术:“全家皆被董卓屠戮,公路 袁术 与我,何不效仿先贤伍子胥,为家复仇?”
楚国杀伍子胥全家,伍子胥遂入吴效力。而后伍子胥兴盛吴国 一举破击楚国都城,鞭尸楚平王,为家复仇。
袁术随即回复袁绍:“张让、赵忠悖逆,袭杀大将军,欲图危社稷。当时维阳人心惶惶,虽叔父亦不知所为。也是幸得你我提兵冲击南门,遂诛杀群丑,转危为安。”
“安定维阳者,你我之功劳也。董贼何人也?不过饶幸巧合入维,遂以大军胁迫朝廷三公而已。若是黑山贼不袭击刘呆妻子,刘皋得以提前入睢半日,董卓焉能祸害大汉千万里江山也!”
“董卓之所以能统帅雄阳,非天下人心服他,而是他坐拥强军。当此时,只要破击董卓大军,必能营救出天子。昨日我能令维阳转危为安,今日亦复能令大汉转危为安。”
“本初你不思当如何破灭董卓,却反而心怀饶幸,欲行废立之事,此所为何哉?为袁氏一门念,恕我不能参与此谋。”,
………………………………
第275 江东猛虎孙破虏
“本初你不思应当如何破灭董卓,反而却心怀饶幸,欲行废立之事,缘木求鱼,此所为何哉?为袁氏一门念,恕我不能参与此谋。”
袁绍不肯死心,又努力游说袁术:“大司马刘虞,宗室元老,天下归心。一但我等立大司马为新汉帝,天下各方诸侯,类如益州刘焉、并州刘呆、充州刘岱,敢不顺心?”
“山东联军之所以疲弱,因无轴心故也。天子存亡不知,董贼暴逆镶阳,众人虽有心赴国难,但却一人有一人心思,不能全权统筹。若是立大司马刘虞为帝,则山东诸侯归心,东面而望长安。纵使一时之间不能破灭董卓,亦能成东周、西周分治之局,延续汉家江山。”
袁术冷哼一声,又提笔回信袁绍:“今天子聪慧,有周成王资质,岂可妄论东周、西周分治之衰世。周武王殁,周成王继嗣,而周公与召公遂行共和制度。当时大周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