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东皇传 >

第12章

大汉东皇传-第12章

小说: 大汉东皇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巾由于是仓促起事,此时军将威严大多是靠个人魅力,而不是倚借权利威压,这也是黄巾与官兵最大的区别。如张英在北城门,深得军心,几乎可算是一方渠帅;但东城门侯,那里却因为称门侯威望不足,其部下大都是各行其是,以致东城门侯几乎成一个只能签发命令的傀儡。

    刘杲听到东城门状况时,双眼一眯:“我为何不向这东城门侯学习?”心思一定,刘杲又把种种情况一一列出,好生琢磨一番,越发的觉得此计可行。

    后世流行“能赚钱的才是好活计”。汉帝国此时虽然与后世观念不同,但也是唯才是重,若是刘杲成为东门侯模板,肯定会受到激烈攻击,以致倒在官场漩涡,成为别人上位的踏脚石。

    别驾从事,虽说掌辖百人卫士,为城内诸人敬畏,但毕竟还算是个闲职。又因为这个别驾,位高而权低,卫士又都是黄巾老卒,尾大不掉,凡有野心的人都不会在意别驾从事,因此也不会对刘杲太过关注。

    但是城门校尉,虽然仅仅是名义上掌辖三万多人马,但也算上是黄巾阵营里少有的重职。黄巾军中,不知有多少野心之辈为城门校尉这个空缺蝇营狗苟。刘杲后来者居上,肯定要引起某些野心之辈的强力反弹。这些野心之人,藏在黑暗中,盯着刘杲一举一动,刘杲若是稍微犯些错误,就会被这些以之为藉口对刘杲打压、诬陷。可谓说此时刘杲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死在某人的暗算下,甚至刘杲临死之前,也不知自己究竟倒在谁手下。毕竟,刘杲在广宗城内毫无根底可言,仿若一张白纸。

    这也是,刘杲为甚皆好张阿牛缘由。(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作为一个千人部将,张阿牛已经团结一批可靠的善战之卒,能在必要时为刘杲遮风挡雨,算得上有一定价值。

    在广宗城无所事事不行,但是全心全力为黄巾效力更不行。刘杲最终敲定一个“精兵策略”。刘杲在后世,是“逆风”出来的政委,对特种兵的沿革,很是熟悉。刘杲这次就准备在黄巾军中组建一只八百人的精兵队伍,只要这八百精兵战力强悍,就算刘杲在城门校尉职位无所事事,也无甚关隘。毕竟刘杲上一任的城门校尉,也是如此作为,毕竟,张角此刻正在总揽诸部黄巾大权。

    刘杲把诸事计划妥当安置后,就令李晋、左政在四个城门张贴数十张类似汉帝国此时“宫门抄”的招兵启事。城门校尉,虽然不能直接辖制各城门部帅,但是却有权抽调兵力,所以刘杲直接批示文书,让四城门所辖各部允许部下兵卒参与庶勇营报名。

    这种虎口夺食的行径,虽令各部黄巾首领无限愤慨,但是碍于刘杲身后的张角,在这一段时间正打压各部,集中自己权利,这些各部黄巾集体对刘杲这种行径默许,以免为张角收拢自己兵权留下藉口。

    ――――――――――――――

    “不遭疾风,不知劲草,时无艰难,勇士不显!今卢逆,心无仁德牵挂,不识天时人心之变,妄倚阉竖,屠戮万民,以求富贵。卢逆避仁义而用残暴,兵出两月,十数战间,残杀小民三十万,其豺狼之性,古之无能比者。

    天有怜悯之心,降大将军于人间,施太平之道。今日为战死,功及后五代,民不畏死,卢逆岂能以残暴惊惧我等哉?今,天赐劫数,以验我等之志,心有猛虎者,何避于行伍?

    吾辈应天地日月星辰,因铸就太平之念,而临世间,当以扫除卢逆为念,当以靖安天下为念。有此心者,皆豪杰也,凡豪杰者,请共行!

    吾奉大将军令,领城门校尉,掌诸城门事,欲建新营,名曰“庶勇”,员额八百,足晌千六。凡欲革命兴国者,来之;凡欲天下天平者,来之,凡欲留名世间者,来之。

    时逢大乱,诸君请共之。切之,切之!”

    卢植,在后世诸史书中评价,还是很高的。但是刘杲此时身在黄巾,城外就是卢植大军,当然不能说卢植好话。

    刘杲这种“宫门抄”似的招兵宣言一出,黄巾阵营诸兵卒群议汹涌,甚至连张英都若有所思,盯着招兵启事半晌。能抛家弃子入广宗城的士卒,大多对朝廷心怀不满,或以为朝廷施政失措,或以为朝廷近年赋税太重,或以为天地连现灾异,不保大汉。

    南城门处,张阿牛盯着招兵启事,长叹道:“上马为将,下马为相,楚卫也!”张阿牛言下之意,是感叹刘杲如汉帝国那些知名之士,上马为国安疆,下马入朝为相,文武双全。

    张阿牛本来自视甚高。张阿牛自幼驰勇,闻名于乡间。稍后黄巾事起,张阿牛聚乡民六十余人,赴难依附张角。路上,张阿牛与十数股流民合并后,张阿牛已经统帅数百人。只可惜,广宗城外一战,千数流民,被官兵轻易驱散。张阿牛根基也在那一战完全覆灭。

    那一战之后,张阿牛心中不甘,是以率领仅有亲随,查探官兵布防,这才与刘杲不期而遇。

    入城之战时,刘杲举止间对张阿牛冲击很大。张阿牛怎么也不明白,刘杲如此幼稚的身躯里,怎会隐藏如此力量。刘杲的如幽灵一般冷酷战场击杀,与刘杲平素温和笑容,让张阿牛感觉这个身躯似乎有两个灵魂一般。凡是和刘杲共处一段时间的人,很快都会下意识忽略刘杲年纪,这也是因为刘杲两世灵魂年龄和加起来,几乎等于普通人一生阅历。

    张阿牛出于乡里大户人家,又曾游行河北,眼光不凡。张阿牛自入城后,就隐约觉得刘杲不简单,虽说刘杲在广宗城内公开身份是信使,但是张阿牛更愿意相信,刘杲是张角背后隐藏的一把利剑。

    “张甲!这一部千人,你给我看好。”张阿牛有点神色恍惚。
………………………………

第021 庶勇营(中)

    张阿牛出于乡里大户人家,又曾游行河北,眼光不凡。张阿牛自入城后,就隐约觉得刘杲不简单,虽说刘杲在广宗城内公开身份是信使,但是张阿牛更愿意相信,刘杲是张角背后隐藏的一把利剑。

    “张甲!这一部千人,你给我看好。”张阿牛有点神色恍惚。

    “大哥?你……你不是要应募庶勇营吧?”张阿牛身后的张甲脸色一变。

    “不错。若是随波逐流,这千人部将恐怕就是我最高官职。但是你我怎会甘心做一先锋?楚卫组建庶勇营,定有大将军之深意。这是一次冲破重围的机遇,我必须要抓住他。”张阿牛望向远处。那里,一队队兵卒正在应募庶勇营,只不过他们大部分都被刷下来。张阿牛望着这一起,若有所思:“张角这是在培养大将?”

    “可是,李晋……”

    “李晋有勇无谋,左政忠厚谨慎,两人皆不足为虑。再说,我怎么也是千人部将,我若是忠心于楚卫,楚卫又怎么会因为李晋,就降罚于我?他若真降罚于我,那么他根本当不起我忠心!”张阿牛握紧拳头,心中思道:“家人常说,我有封侯之相。我怎会折服于庸才!”

    “可是……”

    “莫再说!我决心已定。你和来贡替我看好这千人步卒。这是我们在广宗城最大的依靠!”张阿牛道。由于东城门侯无为,张阿牛也和其他部将一样,把所辖制千余人,当成自己私产。

    这八百庶勇营构建计划,并不仅仅是刘杲应付张角而为。刘杲准备把庶勇营打造成一支当代精兵,一只类似于后世特种兵团的辅助团的兵种。刘杲在练这支庶勇营时,会全心全力,不是以之在黄巾成名,而是将自己练兵能力与汉帝国时代兵卒结合起来,为以后无数战争,提前培养基础能力,作为储备力量。

    总之,这是刘杲在借助张角钱财,对自己练兵能力进行一次时代融合,也可以说是一次实验。刘杲对此很有自信,自己在后世也是“逆风”的政委,少校军衔,再加上两千年来文化累积的影响,这庶勇营怎么也得能入张角法眼吧?

    刘杲虽被张角任命为城门校尉,但显然张角不会这么儿戏的把诸军各部,全都托付给刘杲,也不会完全信任刘杲。与信任无关,这只是张角统辖下级的必备手段。

    张角在任命刘杲为城门校尉同时,又任命留章为城门司马,辅助刘杲管辖诸军。留章是张角本郡人,亦是太平道长老级别人物,从这可以看出,张角无论如何,都在深化自己对这个部伍影响。

    刘杲新立一营的文书,上给张角后,张角对于刘杲所提到的“足额千六”犹豫不决。足额千六,是说刘杲这个八百人庶勇营,要供给一千六百人员额。广宗城虽然已被围困两月多,但由于张角很早就重视粮草问题,是以按照张角配额发放制度,城内粮草储备还能支持到年底。庶勇营双倍晌额,不过是多给八百人粮草而已,这点物资在张角这里不足为虑。

    张角顾忌的是,一旦多给刘杲八百人粮草,其他部将也会以此为借口,前来要粮。配额制度,是保证广宗城粮草储备完善的基础。一旦这个基础动摇,在不知战争走向的情况下,广宗城很快就会陷入缺粮危机,从而使整个战况陷入被动。张角划掉“足额千六”供给支配,刘杲很快上门,言自己部伍训练不同其他精兵,这双倍份额是必须的,不然自己的庶勇营根本没法练!

    张角委婉的说,不能练就别练咯,太平道这么多精兵,也没有说非要双倍晌额的。与张角争辩不可得时,刘杲干脆撂挑子:“若粮草不够,庶勇营不必立。”刘杲立庶勇营,再应付张角同时,更是对冷兵器部队建制一种探讨试验。若是晌额不够,庶勇营根本经受不起,那近乎后世普通特种兵的练兵计划。若是这种探索不能再次完备,刘杲根本没有练兵的心情。

    张角很是恼怒刘杲顽固,若不是张角小师叔劝诫,张角还真有心把刘杲下狱。也许是见到张角对较为忍让,刘杲更是变本加厉,固执的坚持:“双倍响额,不然这城门校尉不做也罢!”

    最后,刘杲向保证:“庶勇营立一月后,若有他军能练军如我者,这八百份粮草定当奉还!”直到这时,在小师叔强烈劝说下,张角才犹犹豫豫的签发这双额供给。

    粮草问题解决后,庶勇营的招收工作进行的很顺利。虽然刘杲对庶勇营兵员身体素质较高,但在三万多士卒中选取八百精英还是可以的。三日招录后,正式录选者,六百七十四人,而后刘杲又从落选者之中挑优,补足八百名之额。

    人员招收满额,全营修整一天。之后,刘杲如身在别驾从事时一般,把所有关于城门校尉工作都全部推给城门司马留章。留章是太平道长老,又好权术,平素间本就多与其他各部黄巾首领来往。

    张角深知留章迷恋权术,是以平素对留章多有压制,若不是今日城内缺人,留章再怎么蝇营苟苟,张角也不绝不会提携他。现在黄巾被围两月,诸多战将死亡,张角身边能用之人,已经无几,留章虽然迷恋权术,但起码,他对太平道是忠心的。留章虽是太平道元老,才能本就不足单帅一军,又因被张角压制多年,不曾历练过。即便在危机之刻,留章也不被人信任。如今,留章挂职司马,而身为校尉的刘杲又彻底放权,可真是喜煞留章。

    留章自然不会自断前途,对刘杲多加维护,暗地里射向的刘杲的利箭,都被留章轻松抚开。留章的权术,连张角都忌讳,这些试探性的暗箭根本没有给留章带来半点麻烦。

    刘杲推开公务后,全心练兵,而留章也借着刘杲名号,串访诸城门,结交小渠部将。两个人各得其所,一时关系无比融洽。年已四十的留章,甚至不只一次,想联姻刘杲:“楚校尉,等破官军后,一定要到老夫家中拜访呐!老朽的小女……”当然,根本不想与黄巾纠葛太深的刘杲,对留章的提议完全无视。

    庶勇营之名,刘杲取自于庄子“庶人之剑”典故。刘杲以“上斩颈领,下决肝肺”为主旨,强调勇士之行为;又以后世共和年间出名的“狭路相逢勇者胜”,强调只有勇武敢死之心,方能战场活命。

    汉帝国兵制,是平素养精兵,副以郡国兵,临战再招募强壮之士。如,北军五校、三河骑士、羽林军等,这些军中兵卒,最低都有爵位。在大战时,这些士卒就是低级军官。换句话说,汉帝国正规职业军队,培养的都是低级军官,类似于西欧中世纪骑士。而郡国兵,就是汉帝国主体部队,养于民间各县城,汉帝国需要征伐、讨逆时,才调遣这些郡国兵。当郡国兵调用紧张时,汉帝国就会根据情况,或是调发精壮,或是调发罪犯等,充作兵员。一般郡国兵为军队主体时,是以汉帝国职业军士为低级军官,若是调发丁壮、罪犯,就以郡国兵为低级军官。

    也是因为汉帝国军队是变化的,不唯一的,所以编制往往并不是绝对的,同样的护羌校尉,在和平时期有可能仅辖军卒八百,在战时有可能突然辖制军卒十万,相差非常巨大。因此,汉帝国时,军队编制,往往只是粗略规划,然后由主将根据战役大小再细细决策。

    张角的黄巾军编制,也是深受汉帝国兵制影响,在粗略框架下,由各校尉、渠帅自行编制。因此庶勇营编制完全取决于刘杲。

    刘杲在军营中游荡三日,才确定下具体编制。刘杲最终采用的是三五制交替编制。八百劲卒分为四部,一部为亲卫,五十人,刘杲自领,其他三部各五百人;然后亲卫除外,每部之下不设军侯,不设屯长,每部各辖五队,一队四十七人,部将亲兵五人;每队辖三伍,一伍十五人,伍长亲兵一人;每伍辖三组,组长无亲兵。即一组之内,一人为长,两人为普通兵卒。

    刘杲考察一番,觉得冷兵器时代,采用后世流行三三抱团作战,还是挺有效果的,于是就采用三三抱团为基础,演化成层层负责制度的八百人亲兵。基本编制确定后,刘杲就开始加大训练力度。由于八百人尽是步兵,训练也相对简单。
………………………………

第022 庶勇营(下)

    刘杲对这些步卒的强化特训主要体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膂力,腰力。汉帝国主要的兵器,如刀、剑、弓弩、盾、戟,都要求士卒有强健的膂力、腰力,不然根本没办法在战场生存。后世火器时代,枪支只需轻轻一扣,就能发射,但即便那时,各国军队也不敢放松膂力、腰力等单兵作战技术。何况在这个需要冷兵器,直接对杀的年代?力量是冷兵器作战的基本要素。

    二是,脚力。冷兵器时代,步兵作战,士卒冲锋,一般不过十里。但是刘杲强行规定,士卒必须达到每日持兵器强行三十里的目标。为防止士卒不用心,刘杲特意强调:“战败时,有力气跑,活命希望更大!”

    三是:三人小组协同、小队五组之间转换替补。这主要是要求同一个小队内士卒,每个成员都能互相构成小组。譬如三人组,一人战死,这两人可以最快与身边三人小队,构成五人协防,或者与其他两人残组,组成三人协防等等。刘杲要求,士卒无论在何时,最少三人同战,最多五人同战,即避免单人受困,又防止有士卒油滑投机。

    这三个要点,非是刘杲原创。经过一千多年战争沿革,由历代兵家总结来无数训练基础,刘杲只不过是依照某位练兵大家,在其练兵基础上进行延伸而已。当然,其实汉帝国此时练兵,早已经具备三个基础条件,只是那仅限于北军五校、羽林军这样的精兵队伍,而且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