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东皇传-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一个人,二十岁智慧,与四十岁智慧,已经天差万别,不能同日而语。”
“本是心痛三国战乱,死伤无数,欲趁战乱初起之际,便努力更改历史进程,避免历史上那些无数悲剧。但是历史进程的顽固性,比我想象的大;我也因为历史书籍上那些片面的历史记载,小瞧了董卓。”
“虽努力亦不能更改山东诸侯大乱进程,但是这也无可奈何。毕竟我刚夺下河东郡,万事初建,不能与董卓数十年经营相抗。今日我已尽力,虽不成功,心亦稍安。”
“既然战乱不可避免,那我便回并州好好经营,与各方军阀厮杀。只要不使元嘉之乱、五胡乱华之类悲剧再次上演,我总算对历史有点功绩。”刘杲落寞的望向雒阳方向,心中萌生退意。
………………………………
第218 金蝉脱壳(上)
第218金蝉脱壳(上)
九月初七,刘杲弃守小平津,千余人溯黄河而上,过平阴,入崤{xiao}山东北分支山谷{今为黄河、小浪底水库包围的崤山分支山脉}。(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
这支千余人部伍,掩旌旗,烧辎重,藏匿行踪,避胡珍、牛辅两将,逃入崤山连绵山谷。崤山这东北分支,隔河相望河东郡。但是因为崤山险峻,此地黄河又是幽深难渡,虽与河东郡仅有一河之隔,但是却不能补给粮草,可谓是一块死地。
刘杲这支部伍,弃守地理优势绝佳的小平津,却仓惶奔至属于死地的崤山山谷,这种不拘一格的军事调动,令胡珍、牛辅非常疑惑,不知刘杲意欲如何。
且刘杲行军时,素来注意保密。这千余人行走时,行迹又伪作成两三千人左右痕迹,更是令两人惊疑。
若是千余人,便是留在河南尹也难成气候,但是两三千人,再突行诈计,难保不会出现什么幺蛾子。董卓不就是凭借三千步骑,成功入据雒阳么?
胡珍、牛辅兵不血刃,夺取小平津之后,小心派斥候追踪这支部伍,窥视刘杲意图。(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小平津内,胡珍与牛辅仔细议论:“行迹虽仅有两三千步骑,但是刘杲素来善于山战,不能忽视。昔日刘杲以数千弱卒,转战湟中,未几又沿大河而下,攻略金城、榆中,一改凉州局势,是当时击溃韩遂、边章的关键所在。”
“这两三千步骑,人数虽少,但却是刘杲精兵,可比昔日入湟中的五千弱卒。昔日湟中是死地,今日崤山山谷亦是死地。刘杲善于诈谋,精于用兵,敢入死地作战,必有其他依仗,不能随意轻视这两三千步骑。”
也是刘杲平西羌、收编白波、破击匈奴,有胜无败,威名远扬。
若是凡夫用兵,牛辅、胡珍丝毫不用迟疑,直接率兵猛追,将这千余人部伍困死在崤山山谷。但是如今对手是刘杲,牛辅、胡珍却因为刘杲昔日作为,高看刘杲许多。
刘杲随手一支部伍调遣,胡珍、牛辅便要好生思量:是不是刘杲又有其他布局?
类如刘杲这样的军阵之才,若是没有缘故,怎会轻易兵入死地?胡珍、牛辅都是这样思度。
牛辅、胡珍思考许久,也猜不透刘杲弃守小平津,引军崤山山谷,到底掩藏何种心机。为稳妥行事,牛辅、胡珍飞速禀告董卓有关刘杲动向,又留下五千人屯戍小平津。
之后,胡珍、牛辅又兵分两路。一路由胡珍所帅,尾随这支千余人部伍,进逼至崤山山脚;另一支由牛辅所帅,自小平津向北邙阪靠近。无论如何,割裂刘杲本部大军与这支部伍联系,总是对军阵有益。
九月初七夜。刘杲留下北邙阪空营,引军进击孟津。
自丁原火烧孟津之后,孟津残弃,守备器械残缺,船只寥寥。而后雒阳举兵,袁绍又以何进名义,将小平津船只尽数迁至孟津,责由小平津戍卒镇守孟津,看守门户,隔拒有可能宦官援兵。
袁绍攻破宫门,擒杀赵忠,局势渐渐明朗。为求功劳,丁原又尽数抽调孟津戍卒,准备入雒合谋大事。谁知,丁原未曾入雒,董卓已暗下收拢吕布,使之斩杀丁原。
丁原死后,刘杲又与吕布相持在北邙阪。因为种种事务,孟津此刻虽有船只数百余,但是却是防备空虚。不过因为朱?在孟津北岸聚集数千兵卒,刘杲唯恐与朱?矛盾激化,以致朱?不再心怀顾忌,出兵截断箕关至小平津的粮道,刘杲也就不曾攻据这残破的孟津。
孟津戍卒乏乏,好比围棋棋局上,早已经不能做空的必死之棋子。这类随手可攻下的棋子,一般都是收官阶段才会处理,未成功之时,便去攻据孟津,除浪费人力、再增添朱?大敌外,毫无益处。
宁失一子,还要争一先,何必早早的擒杀敌人必死之棋子,浪费自己布局先机?
今日刘杲又有其他打算,所以才会攻据孟津,延缓时局变化。
刘杲五千兵卒,不费一个时辰,便摧枯拉朽的将残败、空虚的孟津收入囊中。
刘杲这一系列的军事举动,令众人迷惑不已。
刘杲这是究竟意欲何为?若是刘杲退兵,当应回兵防守小平津,逐渐退兵。这,一路弃守小平津,转进崤山死地;一路挥军而下,攻据孟津,与朱?隔河对峙,却是当真奇怪无比!
连雒阳的董卓,望着司隶一带的地形图,都眉头紧皱,不知刘杲究竟如何打算:“刘杲莫非真正的意图,不是入雒与我争锋,而是另有打算,别有筹划?若非如此,我实在不能理解刘杲一系列的举措。”
李儒也是摇头叹道:“刘伯兴善于观察兵势大局,虽细小变端,他亦能趁机克敌。昔日刘伯兴进逼榆中受阻,遂转战湟中,看似险而又险,但是如今再回首而视。韩、边当时虽有小胜,但是汉军却已经进逼汉阳郡。汉阳郡地势绝佳,又有马苑,欲得陇右,必镇汉阳,是双方必争之地。短时间内,汉军,叛羌各自有胜有败,必定在汉阳郡形成僵持之局。”
“昔日,湟中看似是死地,却是暗含生机。今日雒阳大局,父亲虽然大略安定,但不过是暂时强力压下各种矛盾,以后肯定还会有反复。刘伯兴兵退孟津、又分兵入崤山,怕是看出雒阳局势的软肋,欲固守以待雒阳再起刀兵之乱。”
“新安县{今渑池东}、函谷关{今新安县附近},地接崤山,是联系关中的重中之重。这两地务必增守戍卒,以免被刘杲袭击。”
李儒正探讨局势,一位亲信匆匆进门来报:“将军,函谷关守将发现,北面崤山山谷,隐约有刘杲部曲旌旗闪现!”
董卓一怔,继而向李儒笑道:“果如我儿所料,刘杲这是以退为进,尚不死心!山谷旌旗闪现,这是疑兵之策。传令下去,令胡珍入山谷围剿,而新安、函谷关守将警戒四周,切不可大开城门出战,被刘杲诱杀、伏击。”
………………………………
第219 金蝉脱壳(下)
第219金蝉脱壳(下)
九月初八,刘杲主军戍守孟津,挖壕沟,列弩阵,建障碍,一副稳扎稳打,欲与董卓长期对持模样。(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
董卓一方,牛辅与吕布合兵后,共同夹阵孟津。
汉世武器装备中,刘杲最倾心的便是强弩,这种超时代的利器。尤其是连发弩弓,其杀敌效果不让于初期火枪。之所以弩失被历史淘汰,却是因为弩失改革已至尽头,且工艺复杂,不如火枪易制,亦不如火枪易发射。
但是就汉世而言,自此以后千余年内,弩失却是步卒守阵利器。弓弩利失利于防守,短于进攻。唯有敌人冲击本阵时,弓弩手才能发挥最大作用,简直能以一当十。
弓弩这种器械,最耗弩失,对于后备要求很高。刘杲入雒前,好生努力积攒,才为箕关挤出三万弩失。
三万弩失什么慨念?两千弓弩手,三连射制式强弩,一轮六千弩失。三万弩失,不过五轮射击。若是战阵激烈,五轮射击能撑多少时间?
数月积攒,不到一日耗空,由此也可见战争对财政的负担有多严重!
亏耗虽大,但是弩弓的强效作用却是不言自明。'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超多好看小说'戍守孟津的刘杲本部五千余人,有强弩士卒一千。便是这一千弓弩兵紧急之间,挽回劣势,击退牛辅、吕布的合击。
这一阵,一千强弩兵,耗箭一万,杀伤敌军一千三百余人,战果甚是丰厚。
但这却不能令吕布、牛辅死心。
九月初八夜晚,吕布、牛辅又趁夜来袭。
夜间,强弩望角失效,不能瞄准,杀伤力较小。吕布、牛辅便是欲趁弩弓失效之时,前来夜袭建功。
这一夜残杀,孟津几次差点失守。所幸高顺率步卒,陷阵猛冲,固守阵前,逆击吕布、牛辅两人冲阵骑兵。
高顺这些部下,最后杀伤无数,个个皆是血染全身。颇有历史上著名的“陷阵营”作风。
一个时辰后,孟津骑兵东出西回,诈作援兵,拦腰袭击牛辅。牛辅久攻无利,又怕刘杲布局袭击本营,遂与吕布退去。
九月初九,崤山残部旌旗布满函谷关北侧山峰,继而又以本部千余人马,叩关叫阵。函谷关守将早得牛辅命令,恐刘杲诈计取函谷关,切断董卓与凉州联系,遂闭门自守,虽见来攻士卒只有千余人,亦不敢主动出击,惟自守尔。
九月初九午后,胡珍趋兵来援。胡珍援兵未至函谷关,崤山残部又望风而逃,避入山谷。
当此时,孟津、崤山残部,皆陷于董卓重重包围中,仅能偶得喘息之机会。
而且朱?又得董卓诏书,使河内郡国兵,兵分三路,一路扣箕关,一路出击河阳,一路隔河相望孟津渡口。叩箕关、出击河阳,这是一举截断刘杲强渡黄河,入据小平津之后,自小平津至箕关的补给粮道。隔河相望孟津渡口,这是断绝刘杲渡河逃匿之念想。
孟津、崤山残部陷入重重包围,又远离并州,可以说败溃之日可期。
期间,董卓连连发书,辟刘杲为虎赍中郎将,令刘杲入雒。似董卓这般秉持朝政者,对于刘杲这种敌意不太浓的势力,采取的态度大多是击而降之,以其之才能为我效力。
刘杲出兵藉口是何进相召,而后何进身死,董卓废刘辩立刘协,秉持朝政后,刘杲的藉口也不曾改换。似刘杲这种携军入雒,与历史上的关东诸侯迭起,有本质的区别。关东诸侯,以讨董为口号,董卓尚且欲与袁绍、袁术等人和解,何况于今日。
只是董卓所辟文书,仿若投石于水,不起丝毫波澜。
刘杲一日不答应臣服、入雒,董卓也一日不肯停止逼攻。
就在孟津风雨飘渺之际,九月十二日,刘杲的意图终于暴露。
九月十二日,陕县信使,快马直奔雒阳,报告紧急军情:“前日夜晚,刘杲自曹阳亭渡黄河,攻破陕县。”
华阴至湖县,湖县至古函谷关今弘农县,弘农至陕县,陕县至渑池,渑池至新安,新安至函谷关,这雒阳联系关中要道。一处被断,雒阳城的董卓就成孤军。无论如何,董卓数年经营,依然在关西,若是一旦关西要道被断,譬如刚收拢的吕布、何进部曲等等,怕皆要心生二意。
“刘杲?出兵陕县的是刘杲本人?”董卓两眼瞪的通圆。他之所以连连发书征辟刘杲便是以为刘杲尚停留在孟津,与吕布、牛辅熬斗。
“正是并州牧刘杲本人以及其麾下徐晃、张杨、张燕、杨奉等部将。当天夜晚,刘杲煽动陕县城内逆兵,里应外合,为其打开城门。陕县八千兵卒尚未临阵,就被刘杲团团堵死城内。”陕县信使详细报道。
董卓额头皱纹越来越浓,一脸横肉跳动:“作势关东雒阳,其实却是击我陕县要地,断我后路。兵法有言‘将欲之西,而示之以东’,这刘杲竟然果断舍弃雒阳六千步骑,单身私奔至并州。”
“呼!前日间闻朱公{朱?}言,刘杲兵渡大河前,其妻子过淇水而为黑山贼所略。然而刘杲却丝毫不顾妻子安危,进击小平津。若不是我一路急催,虽道路泥泞亦不敢停止片刻,不定当时入雒的便是刘杲。”
“昔日不顾妻子,今日不顾部曲,果然是将中异端。昔日霍骠骑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吴起杀齐国之妻,以证明其愿效力鲁国,与刘杲何其类似。这类军将,皆是心如冷石,布局天下,不为俗事蒙蔽双眼。似这等人,身无牵挂,心无羁绊,皆是驰骋天下之俊才。”
“若是大汉中兴,刘伯兴或许为仁士所弃,但必是风云人物,单身逆击半边天下。若能得他为我效力,镇守中原,虎视四方,朝政可无忧也!”董卓不禁感慨道。
杀伐之将,看惯无数人生死。
刘杲弃雒阳部曲,金蝉脱壳,奔至并州,又趁势逆击陕县,董卓只会更看重刘杲大局视野。军阵之上,弃小求大,是为常情。
董卓感慨之时,又开始苦苦思索如何应对刘杲这种反扑。
便在此时,李儒跨步进来,小声道:“执金吾宋泓来访。怕是刘杲想与父亲和谈。”
………………………………
第220 和解董卓(上)
第220和解董卓(上)
段煨,字忠明,武威姑藏人,故太尉段?之族弟。(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段煨又与同县贾诩私人交情不错。历史记载,李郭之乱后,贾诩第一个投依对象便是段煨。
董卓虽因效力张奂门下,以军司马之职,登堂入室,逐渐成为大汉一方大将,但是董卓最初却是被段?所举荐。只是段?举荐董卓时,段?手中兵权正逐渐被朝廷剥夺,段?为董卓前途着想,便又推荐至张奂门下。
黄巾大乱之前几年,董卓之所以式微,甚至一度有官无权,便是因为段?被司隶校尉诛杀后,董卓也因为与段?之间关系,受到一些牵连。
因为董卓深受段?举荐之恩情,且段煨本人也甚有才干,董卓相当看重段煨,并倚之为亲信。
历史记载,董卓迁京之后,段煨便屯兵华阴,看守长安与雒阳之间最后一道屏障。汉世之华阴关口,便是后世赫赫有名的潼关,此地是关中三辅的东大门。华阴失守,自东而西,则关中不保;自西而东,则雒阳危急。但看段煨之权职,便知其人虽不为后世人们注意,但是着实是董卓亲信人物。
历史记载,董卓死后,李榷、郭汜合集数十万凉州兵卒,攻破长安,擒杀无数,致使汉帝国中央老臣一时死绝。最后攻入长安,斩杀李榷,为汉献帝刘协以及诸王公大臣复仇者,便是区区段煨。段煨也因此功投靠曹操,并主动交出兵权,虽是武将出身,却担任文职,累迁大鸿胪、光禄大夫等不太重要却又有名望的官职,得以善始善终。董卓部下诸武将,结局最好的便是这颇知时务的段煨。观段煨行为,便知此人非庸俗之辈,心中自有沟壑,虽虽不显三国,但是其才能不让于大放异彩的李榷、郭汜。
董卓携军入雒,路过陕县时,刘杲突然出兵河东郡,并令徐晃镇戍大阳城,隔黄河望陕县。大阳县南,有茅津渡口,是以徐晃宛若一根利剑,直刺长安与雒阳之间狭长要道。
当时董卓急于入雒,遂留下亲信段煨,率兵卒八千,戍守陕县,监察河东郡动向,确保归路无恙。
却说刘杲在北邙阪,心生退意,遂与华歆相商:不如就此退去,继续经营并州,待时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