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海上升明帝 >

第64章

海上升明帝-第64章

小说: 海上升明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轰轰轰的数声连响,无数铅弹铁钉等轰入。
  十分密集的阵形,让这杀伤力成倍的提升。
  阵阵惨叫中,成片成片的人马倒下。
  居然打出了比红衣大炮还要狠的杀伤效果。
  一条船上,阮进抹了把脸上汗水,兴奋的喊道,“再来!”
  片刻后,又是无数铳鸣炮响,接着是惨叫连连。
  鞑子虽然射箭本事厉害,可此时也被打懵了,弓箭再厉也不如这铳炮啊,仅是这声响就够吓人的了。
  鞑子的马就吓的惊叫连连。
  几什哈摇摇脑袋,让震的翁翁做响的脑袋稍恢复了点,看着越来越多的船自两面汇聚而来,他也只得扯起嗓子大声,“撤!”
  几什哈带头骑马避离此地,退后三舍。
  望着依然还在喷火的战船,几什哈下令绕过去。
  经此伏击,千骑人马被一分为二,一半过桥一半还在这边,现在也只能各自为战,各寻道路,继续奔往马腰湖畔朱武营地。
  张名斌跳上阮进的船。
  “想不到南海蛟龙到了这嘉兴小河沟里,依然能兴风做浪啊。”
  阮进掏出两颗槟榔,一颗扔进自己嘴里,一颗扔给张名斌,“鞑子反应挺快。”
  “没事,咱们赶往下个路口,继续干他。”
  ……
  李遇春跟严我公带领着几百骑兵在前为满州大人开路,桥被炸断后,他们便跟几什哈分开了。
  目中几欲喷火的李遇春咬牙切齿的咒骂着明军的无耻,要打就堂堂正正打,这一路上偷偷摸摸的算个球,还埋炸药炸桥。
  “明贼是不是早料到我们要来?”李遇春有些怀疑。
  严我公伏在马鞍上有些气喘吁吁,“绝无可能,若真料到我们会来,只怕早就埋伏了更多的伏兵,但看刚才情形,他们也不过是闻得警讯,匆匆赶来阻击而已。”
  “现在怎么办?夜袭暴露,撤还是继续?”
  严我公毫不犹豫道,“学生以为,既然偷袭失败,不如先撤回祝家庄,另寻机会。”
  “可是,岂能无功而返?”
  若严我公一意劝他继续袭营,那李遇春就会怀疑这人是不是伪明提督派来的奸细,可现在他却毫不犹豫劝说撤退收兵,李遇春倒反而不怀疑了。
  他甚至开始分析起来,“那些伪贼阻击的如此顽强,岂不正说明伪提督朱武果就在马腰湖畔?那这正说明咱们计划没错,这一棍子是打到他们七寸上了,所以他们才害怕,才这么拼命的赶来阻击,那我们就更得继续奔袭了。”
  “机会难得,不可错过。”
  “可是军门切勿轻敌啊,现在与满州大兵被分散,咱们就五百轻骑不到,行踪已泄,偷袭不成改强攻,就怕未必打的过啊。”严我公赶紧继续劝说。
  “几什哈不会轻易放弃的,你看那边火光,不是正继续往马腰湖那边去了吗?咱们只管奔往马腰湖营地,到那自然能跟几什哈汇合。”
  “军门请三思啊,咱们行踪暴露,没机会了,不如暂且收兵,再寻机会吧。”
  李遇春摇头,“战场之上,战机瞬息万变,机会就此一次,不可错失。你不是将军,不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退,必须得摒住呼吸一口气,一鼓作气才行。”


第97章 围杀
  几什哈与李遇春都选择了继续突击,此时距离马腰湖营地已经近在咫尺,就算被明军发现拦截,可哪有到嘴边的鸭子还放弃的道理。
  虽遇袭折了点人马,但损伤不大,他们仍然认为自己这一千骑仍是那些伪明贼兵不可抵挡的存在。
  幻想着斩将夺旗,一举拿下伪明提督,这周围几万贼兵乱民自然也就全部溃散,这大功便能到手,谁又舍得放弃。
  两支骑兵继续向目的地疾驰前进,一路上又遇到数股拦截明军,但都没能拦下他们,反而更加坚定他们的决心。
  终于。
  马腰湖在望。
  此时东方一抹鱼肚白出现,天微微放亮。
  江南提督的帅旗在晨风中高高飘扬。
  鼓角声响起。
  一支明军踏着整齐的步伐缓缓从晨雾中涌现。
  大批的甲兵推着盾车、举着长矛缓缓逼近,后面旗帜飘飘,弓箭手、火铳兵、盾牌、长枪、大斧、战锤,兵种齐全,甚至两侧还出现了轻骑兵。
  那些全副武装的精锐明军后面,似乎还有战车缓缓冒出,上面似乎还架着炮?
  刚刚在马腰湖畔明营前汇师的李遇春和几什哈对视一眼,目中皆露出骇然之色,明军居然如此严整,有如此军容?
  “数目并不多。”李遇春如此给自己打气,“一鼓作气,冲破他们。”
  几什哈也面露凝重之色,这时,后方又是号角连连,白雾之中,旗帜隐现,又一排排兵马出现,拦住了他们的退路。
  呜呜号角声继续,湖面上、河沟里,阮进张名斌等率领着一条条大小船只木排满载士兵汇聚。
  见此情形,几什哈咬着牙率先下马,抽出了弓箭。
  李遇春杀人般的目光望向严我公。
  严我公赶紧道,“学生刚才一直劝说军门撤退的。”
  李遇春咬着牙,拔出刀,“跟着我,别给乱贼砍了。”
  此时二贼都认为,只能继续冲破伪明帅营,否则今天麻烦了。
  几什哈带领鞑子骑马步兵下马汇聚结阵,挽弓强射,只是这次犀利的清弓利箭阵阵呼啸而去,但落在明军阵中,却并没太大的杀伤。
  盾车、盾牌,还有头盔、铠甲,都防下了许多箭。
  几什哈连射数箭,见效果不佳,干脆放下弓,从马鞍上抽出几杆短枪,一个个鞑子也都效仿取下短枪。
  曦光中,数百虏兵奋力扬臂,将短枪一杆接一杆的投掷而出,这批投枪比弓箭威力强太多,突然其来的一阵投枪贯入明军阵地,顿时惨叫连连,前排的明军士兵倒下一大片。
  就算举着盾牌穿着铠甲,面对着这些呼啸而来的强劲投枪,也依然许多人中枪倒地,被射中要害的直接就毙命,肩腿等处中枪的也血流不止,惨叫连连。
  “死!”
  几什哈又马上提起一支投枪用力投出,接着是第三支。
  三枪投出,刚才严整的明军前排,已经东倒西歪,甚至士气都已经不稳。
  明军阵中,浙江提督总兵官张名振平静的看着这一切,一个个士兵在他面前倒下,他都无动于衷。
  慈不掌兵。
  战场上流血死人那是寻常之事。
  他不吭声,身边的鼓手号手便继续依令敲打鼓吹,以鼓号命令士兵们继续推进。
  当鞑子三投过后,开始捡起长矛并放平后,张名振终于开口。
  “停止前进,举盾,举枪!”
  鼓角旗帜传令。
  三投之后,鞑子要端着长矛发起冲锋了,这是非常凶猛的冲锋,若是挡不住这一波,军阵就要崩溃。
  张名振拔剑,“斩虏一人赏银十两!”
  “后退一步,立斩!”
  只要顶住敌人这波凶悍的冲击,那么接下来不过是消耗战罢了。
  “虎!”
  张名振带头大吼。
  “虎,虎,虎!”
  浙兵临阵三呼虎!
  光荣的三呼虎过后,阵中炮车的车厢板打开放下,露出车上的一架架佛朗机、虎蹲炮,蹲在车上的神机炮手们,早已经完成了装填。
  随着厢板的落下,他们迅速的调整炮口方向,然后便举火点燃了引药。
  砰砰砰的炮声轰鸣,伴随着虎虎虎的喝声,对猛冲过来的鞑子重甲步兵发起反击号角。
  紧接着盾牌后面的火铳手们也纷纷开火。
  然后弓箭手。
  紧接着后面的刀牌手长矛手们也都提起短矛开始奋力投掷。
  鞑子喜欢先发制人,而张名振则喜欢后手,让他们先冲又如何,冲近射杀的才更狠。
  铳炮弓箭齐射,加上步兵们的枪斧投掷,这一轮猛烈攻击,发挥出比刚才清军更猛的杀伤效果。
  明军刚才还有高高的盾车在前面挡着,还结阵举盾防下不少投枪弓箭。
  可现在清军正奋力奔涌而来,身上虽有绵甲,还有人提着盾,但终究不如刚才明军防御。铳炮枪斧投掷,又近在咫尺。
  冲在最前面的几排鞑子,几乎一下子就全被放倒了。
  成片的鞑子倒下,尸体铺了一地。
  几乎是同时,张名振麾下大将张晋爵和朱鼎国一个持钢鞭一个提铜锏,身披全身铁甲吼叫着率先冲了出去,而在他们身后,是一队又一队的刀牌手。
  这些刀盾兵都是精锐老兵,军中精锐,一手盾牌一手戚家刀,背上还背了短矛投斧,他们是近战的王牌,绞机的机器。
  后排的清军还在继续端着长矛前冲。
  此时有进无退。
  就算前排不断倒下,也只能继续冲锋,要么在明军阵前撕开一道开口,杀进去,砍他个人仰马翻,将其军阵破碎,然后便可乘胜追击,引溃所有明军。
  要么今天就被前后夹击,被彻底歼灭于此。
  鞑子们凶悍的往前扑,根本不管后面。
  他们曾经凭此战法,从关外打到关中,从幽燕打到吴越,从未失手。
  只是今天,他们遇到的对手却无比凶悍。
  张晋爵和朱鼎国带头冲锋,刀盾兵们在无数的长矛枪兵间跳荡挥砍。
  几百清军还在持矛冲锋,顶着刀盾兵的截杀前进。
  终于,两军碰撞。
  一杆杆长枪对撞,锋利的矛头狠狠的撞入对方的身体之中。
  刺,继续刺,不断的刺,只要还没死,还端的动矛就继续机械的重复着刺击的动作。
  张晋爵二人带着刀盾兵低矮着身子,在双方阵前无数的长矛林下,挥刀劈砍着,砍腿、刺腰、剁手,当两军长矛互捅的时候,反倒是他们这些持短兵的刀盾手在长矛林下更加来去自如。
  张名振就站在旗下,一动不动的盯着。
  前排晃动着,晃动着,慢慢的稳定下来了,后方的佛朗机炮虎蹲炮还在不停的轰击着,炮手们烟熏火燎满面黑,只恨炮太少,射太慢。
  “虎虎虎!”
  又是三声虎,却是鞑子后方的明军终于逼近上前,开始三呼虎,然后对着鞑子的腚眼就是先来三投枪,紧接着弓箭齐射,再接着长枪乱刺。
  一通猛如虎迅如龙的攻势过后,只顾着往前冲杀却被挡在盾车、枪林前的鞑子们惨叫连连,撕不开前面防线,后背却又被捅刺。
  只得后部调头,两面对敌。
  “鞑子挺顽强。”
  “是啊,李贼那边就差多了,你看,已经撑不住想跑了。”
  “哼,没机会了。”
  天渐渐放亮,战场上的局势也渐渐明了。
  鞑骑虽猛,可他们所在的战场根本奔驰不开,下马想要步战破敌,结果数量太少,两部人马总共一千,路上折损了小一百,好不容易到此,结果两部人马还被迫各自迎战。
  四五百人马往战场上一摆,确实有些太少了。
  没有什么闪转腾挪的空间。
  朱以海却早把主力尽调于此,八千战兵四面合围攻杀,尤其是补充了一批陈潜夫新押到的铳炮铠甲弓箭等后,朱以海的人马更加彪悍。
  以逸待劳,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朱以海的明军新兵多,爆发力不错,弱点是耐力韧性不足,不过眼下战场,明军完全占优,仅凭着这一鼓作气的爆发劲,已经打的鞑子彻底抬不起头。
  李遇春部率先就开始慌乱,这些汉奸部队终究是被阉割掉了血性,刚打了一会,巨大的伤亡就已经吓破了他们的胆。
  连李遇春都顾不上满州大人那边的频频号角旗帜招呼,根本不肯靠近过去,只想着往战场一侧挪移,想要找机会突围逃跑。
  严我公此时就看出了李遇春的心思,手举着一面盾牌摭挡在面前,对李遇春大声劝道,“将军,事不宜迟,请速下决断,赶紧突围吧。”
  李遇春想跑,又还有点犹豫,现在几什哈他们吸引了明军主要火力,若是他跑了,几什哈他们就彻底别想逃出去了。
  可不跑,机会稍纵即逝,自己可能也逃不掉。
  “满州大人们正陷入重围之中……”
  严我公凑近他旁边,压低声音,“军门都什么时候了还管那些,再不跑咱们都得交待在这。只要咱们回去了,到时军门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他们头上就是,说他们轻敌好胜,执意不顾劝阻要来袭击,结果害大家被围……”
  “将军,留的性命在才是真的,其它的都是虚的,”
  “死人是不会开口的。”
  李遇春脸露狰狞之色,一咬牙,“撤!”
  死道友不死贫道!


第98章 门户
  马腰湖中,监国坐舰。
  不远处杀声正隆,铳炮齐鸣,“鞑子走不脱了。”
  朱以海站在船头,远望战场,恨声道,“终究还是新军初立,将士们战阵操练不够,武器装备也多有不齐,今日之战,以八千围千人,仍然被虏贼杀伤我如此多将士,可恨!”
  太仆寺卿、协理江南诸营采编处陈潜夫倒是很淡定,“殿下,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在臣看来,今日此战,殿下战前运筹谋划得当,战时将士们用心拼命,虽有伤亡牺牲,在所难免,能打到这样的结果,已经非常不错了,纵观殿下起事以来,奔走宁绍,收编将士,亲提六师,渡海北伐,这一战接一战,犹如钱塘江之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这几乎是让人难以想象的。”
  “一支新整编之兵,从无到有,接连的胜利,越打兵马越多,越打实力越强,这等将兵本事,堪比唐太宗周武帝也。”
  朱以海对他的马屁倒没太放心上,虽然他说的也确实是事实,这些成就放在一般人身上,够得意自豪的了,但朱以海自己清楚,这些所谓的接连胜利,其实都是小打小闹,他这边确实是新整编之兵,也扩充了许多新兵,但毕竟不是真正的白手起家,有勇卫营有浙兵等朝廷正规军做底子,有王之仁张名振王相这些悍将们统领,他的起家还算不错的,起码不缺兵不缺将也暂时不缺钱。
  就这样的开局,虽然放在1645年的夏天,似乎天崩地裂,随时会被吞噬,可实际上他可以说比南明的那些皇帝监国们刚接手时的条件都不差。
  这几仗打的也都不是什么真正的硬茬子,在宁波打的是一群逃兵,在眉山打的只是一支小侦察队,渡海后打的徐敏之流不过是土豪劣绅,现在对上的李遇春,才勉强算是第一战,却也是以多敌少。
  他几乎是把所有本钱押上,拼尽全力,但打的不过是杭州博洛的一条走狗罢了,还是实力很弱的那条。
  “殿下以战练兵的法子,倒是有古兵法大家的风范。”
  朱以海无奈摇头,“孤也是万不得已方如此,若有足够的时间,我又何必如此,说是以战代练,可缺少训练的新兵送上战场,几乎就是谋杀,这一仗下来,得阵亡数百。”
  朱以海有选择的话,也想慢慢练兵,操场上多流汗战场上就少流血,可问题是没机会,他为什么非要急着即位监国,非要急着渡海北上?
  因为时间不等人。
  历史上五六月间是清军南下占领浙直地区后,相对空虚的一个阶段,清军主力直扑杭州,灭掉南明拥立的潞监国,整个南直地区,都处于相对无驻防的阶段,虽然浙直各府文武大多望风而降,但随后是相继而起的江南大起义。
  但是这股子士绅起义的浪潮,仅持续了一两个月,就被清军随后绞杀,制造了一起又一起的江南大屠杀。
  当这一个个大屠杀后,江南的起义浪潮也就被彻底的压下了。
  这场江南大屠杀,屠掉了江南地区最后的一点忠贞抵抗的热血,此时虽有零星起义,但已经溅不起浪花了。
  而南直地区的起义浪潮被扑灭后,清军也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再次南下对付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