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升明帝-第5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大典这种大方的赏赐法一宣布,不论是明军还是蛮军,都兴奋欢呼,不管是女人还是马匹,又或是牛羊、皮毛,谁也不嫌弃,自己用不了还能卖了换银子呢。
尤其是那些蛮夷军,蛮夷嘛,生产力落后,日子过的自然并不算好,这来到西域第一战就有这么了得的收获,哪个不喜出望外。
“接下来我们趁胜追击,趁着昆都伦乌台什和楚琥儿他们又去围塔城、博霍锡等地,咱们再接再励,把尹犁拿下。”
“这里去尹犁河谷,有两条路,走哪条?”
“大路是沿着近年明军扩建的天山路,也就是大体后世独库公路路线,往北翻越天山,进入尹犁河谷上游巩乃斯河的那拉提草原,这条路线,只要翻越两大草原之间的额林哈毕尔噶山,翻越这座山后,便一直是草原上的坦途。
另一条路就是走乌孙古道,先从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往西南,越过喀喇库尔岭抵达库车,也就是古龟兹国,再往西北抵达阿克苏的拜城,在拜城北面有座盐水沟古堡,这里便是古代原居住河西走廓的乌孙国一路西迁进入到尹犁河谷的秘道。
他们经由这条山间小路,翻山越河,穿越二百六十里,从龟兹越过天山进入尹犁河谷,赶走了同样是从河西迁来的大月氏人,在尹犁河谷建立了乌孙国。
这条路很险。
“昆都伦夺了尹犁后,派兵守住了阿拉提草原的东边山隘,另外尹犁通往阿克苏的要道乌什的山口关隘,他也派了儿子率兵驻守,乌孙古道路险难走,而且现在已经下雪,马上封山,乌孙古道走不了。”
“不,现在还没封山,还可以走,只是难走而已,不带重炮,只带些轻便火炮,是没有问题的。不管是乌什那边,还是阿拉提这边,两边都有兵马防守,尤其是阿拉提这边,人马越多。”朱大典看着地图,“我认为应当出其不意,兵行险着,出奇兵越过三百里的乌孙古道,直接出现在尹犁河谷腹地,从背后各个歼灭昆都伦乌台什留守的人马。”
“现在季节,翻越乌孙古道很冒险。”有将领道。
“打仗本就是冒险。”
“万一昆都伦乌台什儿子们发现我们,只要少量兵马就能把我们堵在山里出不去,倒时就进退两难,那会是场灾难。”
“我也还有后手,鄂齐尔图彻辰汗不是已经在阿克苏重新招聚了一万多人马吗?让他率部打回去,从阿克苏温宿沿夏塔古道进军尹犁昭苏夏特牧场,搞大点声势,他们在明,吸引尹犁注意力,我们在暗。”
“这叫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夏特古道跟乌孙古道一样,也是条翻越天山的捷径古道,北起昭苏夏特牧场,南至阿克苏的温宿,要翻越一百二十里的天山险要,特别是要翻越天山主嵴上海拔3600多米的哈塔木孜达坂。
之前鄂齐尔图奉旨南征叶尔羌,就特意在冰川上安排了七十户人专门凿冰梯,蒙语阶梯为沙图,夏特牧场就是沙图的转音,全称沙图阿满。
出兵攻占阿克苏,和败退到阿克苏,鄂齐尔图都是找的这条路,但他逃到阿克苏来时,已经命人把沙图冰梯给毁了,防止追兵。
“让鄂齐尔图大张旗鼓的去修夏塔冰梯,吸引尹犁那边留守人马注意,咱们从乌孙古道悄悄翻越,这个季节正好是乌孙古道要被封堵的时候,他们肯定会放松警惕,南边夏塔古道再一修冰梯,那就会被引过去了,咱们正好一举翻越。”
朱大典熟读兵法,也是战略战术高手,而且是有很丰富实战经验的,这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极为了得。
将校们听了都觉得这计划可行,又便捷又能避敌拦截、锋芒,直插敌后,正刺心脏,十分完美。
计划已定,朱大典取来纸笔,亲自给皇帝写裕勒都斯草原大捷,同时把自己的战后处置也一并报给皇帝。
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在尹犁河谷给皇帝再上捷报了!
第879章 远征
盐水沟堡。
西域龟兹古国三大险要关隘之首,坐落在扼鲁特汗国控制的库车北面的山下,距离库车绿洲不过百余里,是连接拜城绿洲必经之路。
这里的盐水沟河谷宽仅七八丈,地势显得尤其险要,盐水沟堡也是古天山路的重要关隘,兵家必争之地。
大明控制了东疆后,便着手打通北起阿尔泰山下的布尔津堡,南至库车的纵贯线。还有一条从嘉裕关西出,经玉门、安西过星星峡入哈密、吐鲁番、乌噜木齐、乌苏、塔城,是横线,一条则是从布尔津堡、博霍克赛里、叶密立、乌苏、裕勒都斯、焉耆、库车、拜城,是纵线。
两条线在喀喇乌苏交汇,形成一条西域十字大通道。
朱大典率领的明军沿着天山驿路,出裕勒都斯大草原,抵达库车的盐水沟堡,这是进入阿克苏北面门户拜城的西北门户。
过了此道险要关隘,就能进入拜城绿洲。
拜城是阿克苏的一个中型绿洲,在拜城绿洲与库车绿洲之间还有一个黑英山小绿洲,那里正是乌孙古道的南端,也有一座重要的关隘。
盐水沟是一道峡谷,盐水沟峡谷西岸的石壁上,就是曾经的盐水沟堡遗址,此时那上面飘扬着大明的军旗。
皇帝亲征西域灭叶尔羌,明军一直打到焉耆、库尔勒,最西面抵达玉古尔,也就是轮台,汉唐时西域边军戍守之地。
再往西,就是阿克苏阿奇木伯克的地盘,库车、拜城都属于阿克苏总督,按约定都给了扼鲁特汗鄂齐尔图彻辰汗,不过后来明军修天山纵线的时候,还是一直修到了库车。
鄂齐尔图兵败,请求明军救援,朱大典是立马派兵西进,不仅第一时间进驻了库车,还立马接管了要隘盐水沟,并在此抢修加固,还直接进入了拜城绿洲。
明军的效率是非常高的。
当初皇帝止步轮台,把阿克苏诸绿洲都划给了扼鲁特时,许多将领都不太能接受,觉得再往前一步,阿克苏那大块肥肉就是自己的了。
可皇帝还是坚持把阿克苏给了扼鲁特,后来喀什噶尔也一并划给了他,和阗、叶尔羌两大总督府则给了和硕特汗。
“当初看似陛下的决定咱们吃了大亏,但现在回头看,是一点没亏。”朱大典看着面前的这座险要的峡谷和旗帜飘飘的关城,笑着对身边将领们道。
道路上,一支多族组成的大明西征军正排着长长的队伍,蜿蜒行来,犹如长龙。
“西汉时,解忧公主也是经盐关进入拜城绿洲,然后经乌孙古道抵达尹犁河谷的乌孙国。”
盐水关是雀离格塔山中很小的一条隘道,只需少量兵马,便能扼守此重要通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明军进入焉耆盆地的时候,鄂齐尔图已经由尹犁河谷自乌孙古道南下拜城,先吸引了阿克苏总督的主力,然后却又派兵自夏塔古道凿冰梯翻越天山冰川峡谷,直接杀到阿克苏绿洲,一举攻夺,一招漂亮的声东击西。
鄂齐尔图当然也不会轻易的把到嘴的肥肉再吐出来,盐水关隘又险要,明军若要虎口夺食,免不了要逼的鄂齐尔图汗翻脸。
当时皇帝决定止步轮台,先消化焉耆盆地和库尔勒绿洲也是很正常的,尤其是皇帝在对卫拉特诸部的策略里,是先把靠近东疆的准噶尔这个最具扩张性的强部给打残甚至消灭,那就必须得拉拢扼鲁特,不能两线作战。
拉拢扼鲁特也还能稳住青藏的和硕特,他们本就是一个部落分出两个汗国,叔侄关系更紧密。
明军止步轮台,后来还把喀什噶尔、乌什都给了鄂齐尔图,也确实让这位彻辰汗对大明天子十分信任。
此后大明安心稳固东疆,鄂齐尔图也专心平定阿克苏、喀什噶尔等新占领诸城,叶尔羌的那些旧贵族大小伯克们反抗也还是很激烈的,鄂齐尔图也是反复犁了好几遍,然后这个时候大明皇帝再降了一道旨意,出面安抚这些伯克们,提出让已经彻底残了的这些地方伯克们,效忠大明,向彻辰汗纳税,换取朝廷和扼鲁特汗廷对他们赐以爵位、官职等,让他们保留了一点自治权力。
当初彻辰汗进攻、镇压、征服这些伯克领主、缠回那也是花了很大代价的,大明在一边看着戏吃着瓜,还一边贩卖武器,商人们跑去从扼鲁特军队手里购买战俘奴隶,便宜吃下那些抢来的粮食、牲畜等等,直接把商路通到了阿克苏甚至是喀什、叶尔羌、于阗诸地。
如果朱以海当初强势要虎口夺食硬抢阿克苏,既会逼的鄂齐尔图翻脸,就跟被逼反的准噶尔一样,又还得面临地方缠回们的反叛,以当时明军的力量,还是会很吃力的。
现在回头看看,干粗活脏话的都是扼鲁特人,明军在后面得了安稳,又得了实利,最后那些被扼鲁特打残的伯克领主们还被大明皇帝招安授封,虽向扼鲁特交税,却也开始向大明称臣了。
最重要的是,现在也没过多久,如今库城、拜车不都又落到大明手里了吗,不费一兵一卒,既没跟彻辰汗翻脸干仗,也不用面对缠回反叛,真正的捡便宜了。
“这就是眼光、格局,咱们很多校尉们看到的也只是眼前,一些将领们能多看到前面几步,可圣人却看的更远更长。”
将领们也佩服万分。
他们从裕勒都斯草原下来,走的便是皇帝特旨修建的天山驿路纵线,进入库车绿洲平原前,挡在他们面前的便是库车河从山口奔流而下的地带,这里恰好挡住北方草原南下龟兹之路。
这里是三大关之一的离雀关,有一座离雀堡,还有座离雀寺。
如果强攻硬打,确实太难。
可他们这次南下,驻守在这里的扼鲁特汗国士兵,早就接到彻辰汗命令,往阿克苏集结了,就留下了几个老头等待迎接明军到来。
明军一来,直接开关迎接,然后把关防一交,便也去阿克苏了。
这座龟兹三大关隘之一就这样落到明军手里,然后他们过关,到了库车城,这里在察合台、叶尔羌汗国时,那都是大城,设阿奇木伯克,也就是伯克最高一级,是为总督。
并统领着南面的沙雅尔、坡斯等城、庄,现在扼鲁特人也都往西去了,当地的阿奇木伯克也正是之前被扼鲁特征服,然后明军出面招抚,授以官职爵位的,他们的膝盖骨和嵴梁骨早就被打断了,那些骨头硬的要么被扼鲁特杀光了,要么就是逃走了。
剩下的骨头都软了许多,是归化派,扼鲁特人一走,他们仍然很恭顺的迎接明军到来。
提前准备好了粮草和不少土贡。
还把户籍地图等全都献上。
拜见朱大典的时候,一群大小伯克们还不忘记跟大明经略诉说委屈,扼鲁特汗派来的台吉太过苛刻,之前就乱杀无辜,掳掠百姓为奴,还跑马圈地,强占房屋。形势不妙,就直接抛弃他们跑路,走之前还不忘又压榨了一大批钱粮牲畜,还强拉走了许多青壮为丁。
朱大典好好的安抚了他们一番。
这些伯克们都表示既然扼鲁特人跑了,那以后他们就直接是大明的子民,直接向大明纳税服役,就跟焉耆那边一样,他们可是知晓明军在焉耆、库尔勒那边很安稳。
虽然这份安稳,是因为明军当初进入焉耆等地后,直接把本地缠回全都弄走了,反抗的首领杀了,其余的没为奴隶送到东北或东南去,适婚妇人分配给安西戍边屯垦将士、移民为妻,老少为奴,甚至还把焉耆的安排到哈密,哈密的安排到乌苏,乌苏的安排到焉耆,这样的一番骚操作下来,新占领地上的土着虽然还有一些,但有平民身份的都是那些嫁给明军、百姓的女人,其余留在西域为奴的都是老少,有能力造反的青壮全带走了。
能不安稳吗?
当然,也有极少数的缠回被接纳,少之又少,主要充当着向导、翻译之类的身份。
库车的阿奇木伯克表示愿意为大明征召一千名青壮从军。
结果朱大典拒绝了,不仅不需要这些库车缠回为兵,连他们做民夫都不要,大明在西域现阶段的基本策略之一,就是绝不用本地人为兵,现在安西的仆从军,都是从西域以外的其它边疆之地调来的。
大明现在可信不过他们,除非是将来他们的二代,那种从小接受汉教育的才有可能获得一些信任。
军队,那可是国之利器,岂能授于外人。
朱大典没接受库车的土着从征,反而还给库车留了一支人马接管城防,负责维持治安等,仍委任那位阿奇木伯克为库车城主,但也另委派了官员出任库车府的知府、知县、团练营长、关城守备等。
明确下令,原大小伯克们,统统都要受新任官员的管理。
安排完后,朱大典便离开库车,往西北而行,到了库车与拜城之间的那座雀离格塔山下的峡谷关隘盐水沟峡谷的盐关。
过了此关,便进入阿克苏拜城境内,往北到拜城西北的小绿洲黑英山,那里就是乌孙古道的南端。
翻越此关,就可以直抵尹犁河谷腹地。
离雀格塔山横亘在库车与拜城之间,虽不如天山高大险峻,却也难以逾越,只能通过几个天然的孔道。
盐关的扼鲁特守军一样的离去了,留下几个老弱等候明军,交接后便也去了阿克苏。
丹霞地貌的红色山石,犹如一座座红色的宫殿,镶嵌在半山腰上。
这些峡谷、关隘,把一个个绿洲串连起来。
从库车出发,向北行一百二十里抵达盐关堡,在盐水沟峡谷过夜,羊肉拉条子很有味道,吃完美美的睡一觉,在明旗飘扬的明军堡下睡觉很有安全感,虽是露营,可不大的堡垒上架着火炮,有巡夜士兵一直在警惕的为他们放哨。
天亮,睡足的众人起来,熬了一夜的羊汤炖好了,又香又浓,再配上现煮的拉条子,味道极好,让人满足。
吃饱继续出发,再向西北行一百里,赶到黑英山绿洲时还有些早,这个不大的绿洲约有五万亩耕地,还有几万亩草场,北面的黑英山沟口,正是乌孙古道的南端。
这里原本也有扼鲁特兵驻守游牧,但现在了全跑去阿克苏了,西面一百五十里的拜城绿洲的扼鲁特人也走了,拜城的阿奇木伯克早等着黑英山小绿洲,请求朱大典派人去接防拜城,还说扼鲁特人一走,有些该死的贱骨头缠回又想作乱。
朱大典一边在本地城主的府中喝着奶茶,一边答应了他的请求,派了一支人马与一些官员随他一起返回拜城,他依原本叶尔羌人的规划,仍设拜城县和赛喇木县。
当地人称为卡依尔的黑英山绿洲,则设为赛喇木县下的一个乡镇。
扼鲁特人离开黑英山乡和拜城、赛喇木的时候,也强征走了许多税赋和牲畜,并拉走了不少壮丁。
朱大典对此并不关心,只是接受伯克们的请求,如他们所愿的宣布以后阿克苏东北的拜城、赛喇木都划归大明直辖,仍保留这些伯克们的爵衔,让他们协助派去的知县、县尉、团练营长、巡防营长等管理、守卫地方。
对于头上突降一堆上司,伯克们也不敢拒绝,扼鲁特人走了,可更强的大明来了,以前叶尔羌那些本地世袭贵族豪强们反抗扼鲁特,大多被屠了,剩下的都逃了。
但凡留下来的,就没有一个硬气的,只想苛且偷生,至于其它的,都要让位于生存。
况且这些人本就不是什么大贵族豪强,许多原本也就是些商人地主或小伯克。
朱大典安抚了这些伯克们,虽然对这些投降者心中不屑,却也暂时需要这些人维持地方。
在黑英山城休整了一夜,准备好翻山的准备,第二天一早就出发了,从黑英山沟口进入乌孙古道,他们要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