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升明帝-第5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支舰队顶着风雪,冲开浮冰,在鄂霍茨克海即将彻底封冻前杀到了。
“要派人到码头阻拦他们登陆吗?”文书官有些慌乱的问。
哥萨克百人长和射击军大尉都没吭声,看到那支舰队时,他们也都慌了,这么多条大帆船,一条最起码也得有一百来人,一条船一个连队,那这起码是一个射击军团的规模,至少两三千人。
十倍于他们的兵力。
伊凡定神,咬牙道,“赶紧给军役人员分发弹药,就在塔台上守着,他们接近就用火枪在射击孔后射他们,不要出去。”
伊凡是当过兵的,沙俄法律规定,所有贵族都必须服役当兵,没当过禁卫军的,还不能当军官。
相比起来,哥萨克顶多算是雇佣兵,射击军虽组建多年,也有几万人编制,甚至其最精锐者还是沙皇卫队,但他们是城镇市民募兵,比起传统的由宫廷贵族、自由侍从、宫廷奴仆们组成的国君军职人员,也没什么优势。
回过神来的伊凡,迅速做出了判断,敌人船多,炮多,现在还不知道兵多不多,但还是谨慎小心一些,据堡而守安全。
他望向天空,雪仍在下,哈气成冰,但愿天再冷点,冻死这些来犯者。
寒冷呼啸,战旗舞动。
猎猎红旗,日月高悬。
旗舰开拓者甲板上,披甲的王朝相指挥舰队分南北两处登陆。
“先在岸边构筑滩头阵地,防止罗刹鬼子来烧船。”
“舰炮协同登陆部队,压制城堡火力,陆战队把步炮拉上岸,把盾车顶在前面,步兵跟随其后,不要冒进,部族兵在海边待命。”
“都听命令行事,先拿炮轰,找机会用盾车掩护爆破手,把爆破包放到城栅下。”
其余军官们也都围绕过来听令。
对于王朝相的部署也都同意,先拿炮轰,若能压制城堡上的火力,就用盾车掩护着去填平几段壕沟,砍开几段尖桩,然后把火药埋在城栅下,把城栅炸开。
“这城堡虽然不是棱堡,但既然有火炮火枪守城,还是要小心点,不要急。”
开拓船队虽不是大明正规军,但顶着皇家的名头,可是浪得虚名的?许多都是御营出身,还有不少御营的水师出身,他们的军事素养那可比那些流民强盗出现的哥萨克强多了。
伊凡是个小贵族,他们这种贵族在以前,大概相当于是个士大夫或是日本的武士。
毕竟沙俄以前叫莫斯科公国,更早叫罗斯公国,以前就是金帐汗国手下收税的马仔,同他一样的公国,以前东欧几十个。
后来莫斯科公国把周边那些公国一一干掉,甚至从波兰、瑞典那里抢来不少地盘,他们对以前跟自己一样的大公等,也是继续保持他们贵族封号地位的。
反正到现在,就算大公改称沙皇,他们也没资格封大公。
大贵族们拥有土地人口,有自己的军队,只是效忠沙皇。
而他们以前手下有许多小贵族,类似于以前西方骑士吧,后来沙皇东征西战过程中,也封了许多军役人员土地等,他们也成为有土地的小贵族了,不少大贵族们手下的小贵族甚至也脱离了他们,直接向沙皇效忠,成为小领主或是地方军政官员。
当然,也有一些小贵族失去了自己的领地,有些人沦为了官僚或单纯的军官,有些人则跑来远东冒险,试图在这里获封土地甚至发财。
伊凡军事素养可以,但他手下的军役人员,本就是由哥萨克、射击军,甚至是一些流放罪犯,敌国俘虏,本地招募头人等组成的。
虽普遍装备火绳枪,甚至还有的装备了燧发火枪,但缺炮,更缺火药。
伊凡这样的总管,甚至那些督军们,为了能够在远东控制住那些哥萨克等军队,唯一的办法就是限制供应他们火药,火药受限于城堡,受限于督军,那这些哥萨克就算跋扈嚣张,但他们在外面对面十倍百倍他们的土著时,虽然火药是碾压优势,可如果火药受限,他们就只能领靠并听命于督军,否则土著人的骨箭一样能干翻他们。
这种火药控制的手段虽有效,但也使的哥萨克等军役手里弹药不多,而小城堡里储备的弹药也不多。
平时对付土著当然是足够了,可现在面对这样一支大舰队,无疑是不够的。
王朝相很谨慎小心,数千里北上跨海远征,面对这样一座堡垒,他没托大。
舰队分为南北两面登陆,最后又分成各两处登陆,形成了四个登陆点,船驶近岸边,船首的两门长炮便先对着城堡开始发射。
十八条飞剪帆船,三十六门船首长炮发威齐射,一次轰击四个目标,一个目标九炮。
连射三轮,然后登陆。
这边在登陆抢滩,那边船首炮又继续发威猛射。
王朝相可不管城堡会不会出来拦截,先射了再说。
顶着头上呼啸飞过的炮弹,陆战队第一批上岸,到了岸上,先建立了一道防线,没急着前进,就地接应后续部队上岸。
部落兵最后下船,一个个都被这雷霆炮阵给吓的面无人色,有人甚至尿了。那些猎熊杀虎的彪悍部落战士,也经不起这天威。
陆战队在准备盾车,结果盾车还没弄好,那边船上响起了炮手们的欢呼声,那十丈高的钟塔楼,居然被轰塌了。
这是鄂霍克茨堡的地标建筑,全城最高之处,远远就能看到这钟楼,也是全城的警戒了望哨。
可现在被连续几炮轰中,木质结构的钟塔楼轰然倒塌。
这塔楼还是建在北边入口上,随着塔楼的倒塌,炮手们打的更兴奋了。
外围土墙被轰碎一个大口子,紧接着内木栅墙也被轰榻了。
鄂霍茨克堡在远东的城堡中,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可他们也没想到,当初看中这里靠海,靠海临江还有个小海湾,交通方便,但却也留下了防御漏洞,谁能想到明军一下子从海上过来,还这么多船这么多炮?
直接舰炮就轰击城堡了。
一点安全距离都没有,本来防土著的骨箭骨枪那是绰绰有余,十丈高的钟鼓楼站在上面对着射击孔朝下放枪,那是安全又有杀伤力。
可如今几十门炮轰个不停,上岸的步兵还没开始,这城破塔塌了。
当初哥萨克人拿火铳攻击拿骨箭的土著时,得意洋洋,却没想到,如今他们的堡垒被明军舰队数十门大炮猛轰。
哥萨克还想等敌军到城下来时再放炮反击,结果一炮未发,他们的炮连炮手都被轰飞了。
伊凡看着面前塌掉的那个大缺口,灰头土脸面无人色。
“投降,举白旗投降!”伊凡绝望的喊道,这样的攻势,他们根本守不住。
海边。
王朝相却依然没下令陆战队进攻。
“继续轰,再多轰一会,多轰几个缺口出来,多费点炮弹,换少一些伤亡,划算!”
炮手们熟练的操练舰炮,打出一发又一发炮弹。
陆战队员们也没停着,把盾车给全部准备好,那边陆战队的炮兵,也已经在岸上用沙袋垒起了炮兵阵地,把几百斤重的营属炮给架好了,也开始瞄准射击,加入炮轰队伍。
外围土墙和里面的木墙,都在不断的崩塌,城头上举起了白旗,东边更有许多罗刹人顶着炮火弃城而逃。
“拦住那些逃跑的,一个别放跑了,”
“陆战队,攻城!”
陆战队推着盾车,顶着盾牌在依然猛烈的炮火下往城堡猛冲而去,很快就到了壕沟前,有人抬来梯子,迅速组装就成了一个过壕梯。
冲冲冲。
无人阻拦。
火炮也开始向城内延伸,王朝相没有让停止炮击,城堡里的瓶瓶罐罐还是花花草草小猫小狗这些,他可不在意。
他只要保证士兵的伤亡最小。
满是缺口的北城墙上,一面红旗插上,日月在风雪中更加醒目。
“入城!”
王朝相提着两支火枪想入城,被亲兵死死拦住,只能挥动着枪大喊。
当伊凡大喊投降的时候,鄂霍茨克军心就崩了,而城中来参加宴会的部落头领们趁机跑到监狱,打开了部落人质们的牢房,砸开了他们的锁链,他们知道来的是中国皇帝的兵,于是摸起棍棒石头开始在城堡里杀鬼子接应,还有人在放火。
城堡里一团乱,哥萨克和猎手们各自奔逃,没有人愿意再留在这里。
有的哥萨克甚至还不忘记逃跑去抢一把。
明军一路畅通的杀进了城堡。
迎面撞上逃跑的罗刹鬼子,他们毫不客气的就是一阵排枪过去,砰砰砰的火枪近距离把面前的鬼子射翻在地。
几个幸运的家伙,也端起火绳枪,结果陆战队第二排铳又响起,将他们打翻。
王朝相见越来越多的陆战队冲进了城中,便下令让部族兵进城。
那些下船后,就一直站在海滩上怔怔发呆的熊皮武士、鱼皮战士、虎皮勇士、狼牙战士们,一个个在发呆。
他们有些人经历过不少战斗,甚至还有勇士曾经参加过当年索伦反后金的战争,也不是没见识过火铳火炮,但何曾见到这种场面?
当初后金的火枪手也没多少,炮更是小炮也没几门。
现在明军这种数十门炮齐射,猛轰不止,明军火枪手排枪而进,那在他们眼里无比高大的城堡,居然就被轰成了渣?
他们甚至没看到有明军倒下。
战斗就结束了?
当翻译再次大声喊着出击的命令,他们终于回过神来。
一名披着熊皮的费雅喀人,拿起拳头在自己胸口猛锤一顿,仰天长啸,然后提着根大棒猛的冲向城堡。
披着鱼皮的赫哲勇士,甚至还带上了自己的两条狗一起冲锋。
只是当他们冲入城堡中,发现战斗已经结束了。
罗刹国自建立冬营据点,再到升格为城堡,耗时十年打造的鄂霍茨克堡,几乎一铳未放就被攻陷了!
第798章 我是贵族
罗刹入侵者也尝到了被无情碾压吊打的滋味。
他们想逃,可狭长半岛的东面却被明军战舰堵截,一队水手登陆,排成火枪阵,一排接一排的火枪齐射,让慌乱奔逃过来的哥萨克、射击军等纷纷倒地,他们后面跑的慢的文书官、秘书官、助理等一堆文职人员更是吓的慌乱转头后退。
瓮中捉鳖。
苦心经营十余年的鄂霍茨克堡,原本选在这处三面环水,只有一条狭路通往北岸海湾处,觉得既方便船只停泊避风,还有极好的地利可防土著部落的袭击,却不料现在却让明军的舰队直接包围轰平。
城堡已经占领,不大的小半岛上,明军正四面合围清剿罗刹人。
步炮协同,不断推进。
炮手们专挑那一堆堆聚拢的罗刹鬼子打,迫使他们四散奔逃,可四散的罗刹又如何敌的过火枪队的排枪。
“投降!”
“我们投降!”
总管伊凡灰头土脸的举着白旗摇晃着,这个幸运的家伙被炮震下楼,居然没死,还跑到了城堡外。
许多罗刹人高喊着投降。
这不是战斗,是屠杀。
就如同他们越过乌拉山口东来一路上对付那些反抗的土著一样。
王朝相看着白旗,也能明白那些人乌里哇拉的在说什么。
“他们在说什么?”他叫来通事。
“罗刹鬼投降了。”
“告诉他们,放下武器,双腿跪地,双手抱在脑后,膝行来降,可饶一死,持械者杀无赦!”
通事是一名埃文尼人,罗刹称他们为拉姆特人,他们是鄂温克一支,也称为索伦别部,他们住在鄂霍次克海西岸,他们跟尤卡吉尔人杂居共处,还跟楚克奇人学到了许多特殊习惯,还有饲养驯鹿的多尔甘族,游牧兼渔猎的河滨内吉达尔人,他们形成了一个有不少共同习惯的北海西海岸族群。
鄂霍塔河、乌利亚河的埃文尼人被罗刹人入侵,强迫交纳实物税,还抓人去城堡做为抵押人质,这名通事原是一个噶栅头人的儿子,被抓去当人质,戴着锁链还得给沙俄人修城堡、种地、晒鱼,在城堡呆了一年才被另一批人质交换回去,他在那里受了不少折磨,却也学会了不少沙俄话。
阿尔卡尼兴奋的上前,冲着那些曾经压迫奴役他的罗刹鬼子们大声传达大明天朝上国使者们的命令。
伊凡早就扔掉了他的火绳枪,闻声把白旗插在地上,老实的跪地,双手抱在脑后,然后跪在地上,膝行过来。
后面一群无处可逃的沙俄人也跟着过来。
“阿富达尼,是你吗?”
城堡里走出一队埃文尼人,“是我,拜尔科。”
“是你啊,兄弟,你还活着?”
“嗯,还活着,”拜尔科手里提着一个哥萨克的脑袋,另一只手里抓了一张毯子,里面装的满满当当的,都是他们在城堡中抢来的东西,斧头刀子甚至桌布烛台反正见到就拿。
“看到你太高兴了,兄弟,我现在不叫阿富达尼了,我现在叫阿尔卡尼。”
阿富达尼,埃文尼人语里是落叶时降生的之意,而阿尔卡尼,是不死的、能重生的意思,从城堡回到部落后,他随父亲去了南边的阿穆尔河奴儿干城,见到了明朝舰队,他们带去的皮毛换取到了许多好东西,比那些罗刹人公平太多了。
他们还听到了汉人官员们的宣旨,他们说皇帝陛下派天兵前来,要驱逐入侵的罗刹鬼,要还部落们一个安宁,以后编户齐民,通商互市,还要在这里建医馆、学堂等。
汉人招募能知晓罗刹语的通事,他便果断报名了,因为通事的报酬居然是一杆火绳枪加一把开山刀。
没有人能拒绝的了这样的条件。
他加入了开拓者船队,成为一名翻译兼向导,他也给自己改了个名字阿尔卡尼,那一刻,他重生了。
拜尔科曾是他们邻村的同族,阿尔卡尼的母亲就是来自那个村子,拜尔科是一名优秀的猎手,他的名字本意就是神箭手。
“他妈的这些该死的罗刹鬼,再也抽打不了我了。”拜尔科兴奋的举着那个哥萨克脑袋。
……
“姓名!”
“伊凡·沃伊洛什尼科夫。”
伊凡垂头丧气老实的交待着。
“身份!”
“雅库茨克督军府下鄂霍茨克堡总管,”说完又加了一句,“我是小贵族,能不能给我贵族的体面尊严?”
王朝相坐在还算保存完好的城堡总管府内,炉子仍在燃烧着,他听了那红胡子的伊凡的话不屑的道,“你是一个入侵的强盗,一个被俘虏的败军,有什么资格提什么贵族体面?”
“尊敬的中国将军,你不能把我跟那些哥萨克或流放者一样对待,我是小贵族。”
王朝相转头问,“有谁知道他这小贵族是啥身份,有多了不起?”
身披绵甲,腰上却还系了根红带子的朱容节不屑的道,“船长,别听这老毛子咋咋呼呼,什么大贵族小贵族,他在沙俄顶多就是个地主而已。”
“地主也能叫贵族?”
“所以他说自己是小贵族嘛。”
朱容节是红带子的皇族子弟,出五服的,楚藩近支,受到的教育不错,曾经也是封了镇国将军的,后来收爵,但毕竟也读过书还通骑射,北伐战争里也是御前侍卫过的,如今在开拓船队里,也是有着从五品阶。
他在皇帝身边呆过三年,所以对什么欧洲各国也有所了解,不说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吉利法兰西这些,沙皇俄国也知晓一些的。
“沙俄是在欧洲东边,跟西欧的英法西班牙他们的封建贵族不同,沙俄的贵族一直没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上层等级,他们甚至没有统一的称谓。
一般来说,沙俄贵族包含了所有军役人员,当时俄国有八种军役人员,波雅尔、御前侍臣、杜马贵族、御前大臣、宫内杂务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