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海上升明帝 >

第306章

海上升明帝-第306章

小说: 海上升明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征军破兰州,乘胜下青海。
  两军会师于大通,兵围西宁。
  这次陇右起义,其实倒不是有多猛,而是之前贺弘器等已经起义过一次了,对甘肃清军打击削弱了许多,现在甘肃清军也仍没什么大将、精兵,多是些原明官、顺将等,两路义军乘清军都在汉中之机猛攻陇右。
  那些人哪里抗的住,不是败就是降要么就是逃。
  而这次叛乱,汉、回、羌等诸民也是纷纷响应,甚至米喇印还拥立了一位大明宗室延长王以号召军民。
  米喇印等起兵反清,说到底也还是因为鞑子还没有真正建立在甘肃的统治,所用的都是些降官降将。
  这次他们叛乱的导火线其实就是巡道林维造在甘肃要严治闯贼余党而激变的,林维造是明朝甘肃巡抚林日瑞的侄子,林日瑞就是死在大顺军攻打甘州城一战中,林维造降清后,出任甘肃分巡道,他来了以后要替叔父报仇,非要追查顺贼余党严究治罪。
  米喇印、丁国栋等以前也是明甘肃边将,曾在林日瑞手下效力的,但后来降了大顺,也参与了攻甘州之战。
  米喇印还是甘州的世袭土官,在回人中很有威望,本来也十分勇悍。
  本来米喇印跟许多甘肃官将一样,李自成来了就降顺,清军来了又降清,管你谁当皇帝,我继续当我的土官就好。
  林维造非要追究这些顺贼余党,要报叔父之仇,米喇印等当然不愿意坐以待毙,恰此时清军主要在汉中一带,而明军又有兵马西征陇右,于是乎,明朝派来的秘使稍一挑动,他们立马就愿意举兵反正了。
  激起兵变的源头林维造也被俘虏擒斩,可谓自食其果!
  短短时间,三地大乱。
  死了个宣大总督,和一个延绥巡抚和一个甘肃巡抚,还死了三个总兵,其余道员、知府等无数,被攻占府州县数十个。
  给满清雪上加霜!


第508章 吕宋舰队
  莱州湾。
  又一支船队抵达,朱以海看到很多新船。
  甚至这次抵达的船队中居然还有三条风帆商船,都是西班牙大帆船,五百左右的吨位,有二十四门炮,其中大约十八门算的上重型火炮,这船的武装已经很强; 而且船舱里还能带上一队武装护卫。
  “这是从吕宋来的,船上还有西班牙吕宋总督派来的使者。”随船同来的是广州市舶司的一位宦官,在广州港接待了这支西班牙商船队后,随船同来。
  朱以海先前派使者主动前往吕宋找西班牙人见面,谈贸易之事,也谈及联手打压荷兰人一事。
  对于大明主动邀请西班牙人在大明沿海开展贸易; 西班牙人自然是求之不得; 之前双方已经有些私下合作,但没有这么正式官方,而在听说如今大明皇帝屡败北方入侵蛮族后,西班牙人意识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特别是在几年前他们在台湾北鸡笼港的那个小据点被荷兰人攻占后,西班牙人已经失去了北上的航线和贸易权。
  对于大明,其实吕宋的西班牙人是既向往又畏惧的。
  早在隆庆末万历初时,明朝沿海的大海贼林凤带领着六十二条船,四千多名海盗手下,驶入马尼拉湾,甚至包围了总督所在的马尼拉,经过激战后林凤失利撤退,不久再来,仍然没攻下; 后来西班牙人集结武装袭击林凤所占据的北方据点,双方激战不下。
  后来明朝官员知道林凤逃到了吕宋,便派官员前往吕宋,召集当地土人五千余二百多条船连续几次向林凤发起袭击,林凤的手下或降或死; 主力尽溃; 林凤后来逃脱。
  吕宋西班牙人却也对大明能够对遥远的吕宋有如此影响力; 甚至能够在吕宋征召士兵,甚至是处决通海盗的华商等,这无不让早把吕宋视为西班牙禁脔的这些殖民者十分警惕。
  在当时,西班牙在吕宋的总督,手底下其实并没有多少人,而且是以罪犯、雇佣兵、商人等为主,数量有限,十分畏惧大明对吕宋的影响力。
  而在后来万历年间,有人报告明朝说吕宋发现机易山大金矿,明廷派人去堪察,明朝的官员抵达,吕宋的华人都纷纷拜见。
  在当时,吕宋的华人已经聚集了有四万多人,不论是数量还是财富,都远超西班牙殖民者,看到明朝官员再次前来,而华人纷纷去拜见; 这让他们很慌张; 认为明朝这是要来抢吕宋了,于是后来虽然发现机易山大金矿就是个骗局,明朝官员扫兴而归。
  但西班牙人却开始展开对华人的屠杀,最后屠杀了两万五千多名华人,最后只有少数逃回。
  西班牙屠杀了两万多华人后,怕大明怪罪,派使者前往大明谢罪,却谎称那些都是海盗,不是好人。
  而事情最后奏到北京,朝廷把吕宋一通遣责后,却并没问罪。
  究其原因,当时朝廷主要还是海禁政策,出海的商人好多其实都是偷偷出去的,这种行为朝廷是严加禁止的,他们出海既不上缴税赋,也还逃税避役,更别说历代中原王朝其实最反对的就是这种私自出海甚至外迁了。
  这与西方那些国家喜欢殖民海外不同,说到底是国家模式不同,中国大多数时候是大一统王朝,讲究的就是中央集权,你跑到海外去,是劳动力、是赋役甚至是统治力的流失,鞭长莫及,管不着,当然是不愿意。
  而西方许多是小国,斗争激烈,日子过的苦,哪怕就是国王,其实封建制下也不过是个盟主,而且他们还重商,要不然没钱过日子,所以鼓励出去闯世界,比如以前北欧的维京人,造条船拉一帮人到处去抢,抢了回来,得按规矩给领主交一笔,领主当然乐意手下出去抢了。
  而西欧等国鼓励出去殖民,也可以投资入股参一本,弄一群罪犯、海盗、商人等出去冒险或抢劫,成功了能分很大一笔,失败了也不怕。就算他们在海外建立殖民地据点,也没关系,因为殖民地早期就是抢掠的根据地,脱离不了母国。
  有名的东印度公司,一拥有众多股东投资,筹集到大笔资金,后来也给了丰厚的分红。
  大明和西方两种不同的体制下,也注定了对国民出海的不同态度。
  对大明来说,这些人跑到外面去,根本不配再称为中国人,商贾本就是四民中最下贱的,现在在外面亦商亦盗,偷税逃役,在外面被人杀了,那就杀了,何必为了这些贱民动兵。
  甚至吕宋打林凤时,明朝还派人去帮吕宋场子。
  是你们自弃国家的,国家当然也不会为了你们再出头。
  这种想法不仅明朝如此,其实后来的清朝也是如此,谁让你们好好的中国不呆,非要跑外国去?
  死了活该!
  明清两朝,对于出去的这些华人,根本就没把他们再当子民。
  这种思维,那些殖民者一般很难理解,所以屠过华的吕宋西班牙人,其实也一直有些担心大明清算后账。
  他们以前与大明也谈过几次,想来大明贸易,但大明不稀罕,不愿意。西班牙人想来硬的,结果打也打了几次,但没打赢。
  在台湾岛北面占了块据点,最后因为被日本禁断贸易,这条航线贸易量锐减,这个据点也就没什么价值,人又太少,最后被荷兰人给出兵占了。
  本来吕宋总督想着放弃算了,谁知道大明现在局势变化,这天子居然改换政策,拿出了以前他们求之不得的条件。
  吕宋总督都差点笑傻了,找一些华商了解了下现在那边的具体形势后,他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一定得抓住。
  所以这次特意派了三条西班牙大帆船前来,满载着许多货物。
  “带了什么货物来?”
  “吕宋总督打算把这三条船连货,都卖给朝廷。”宦官陈九禀报。
  这可就有些让朱以海意外了。
  “连船带货?”
  这三条来自吕宋马尼拉港的西班牙大帆船,都是五百吨位的,每条船上配了十五名军官,二十六名水手,还有十九名见习水手,外加十名杂役,以及二十一名炮手,总共九十一人,大概是五点五吨分配一人。
  另外船上还有一队共一百二十五人的雇佣兵,全船总人数二百一十六人,三条船就是六百四十八人。
  这三条船虽然有些老旧了,但放在东南仍然还算是比较强的,哪怕只是武装商船,也还是很不错的。
  吕宋总督的使者从船上下来,这人带了翻译,但自己也会说一口广东话,据说这个西班牙人,其实是一个混血,混了好几代了,有广东华人血统,也有吕宋土著血统。
  船上除了水手、佣兵外,还搭乘了一些乘客,多是些在吕宋许久的华商,这次也是来拜见皇帝谈贸易的。
  使者拜见皇帝,送上了船舱里的货物清单,还有船上的人员名单。
  货不少。
  主要就是火枪、火炮、银锭、铜锭、棉布、香料等,其中银铜都主要来自于新世界,香料就来自南洋,火枪火炮都是直接吕宋产的。
  三大船的货物,吕宋总督甚至打算连三条船一起卖给朱以海。
  甚至船上的水手和佣兵,都可以一起雇佣给朱以海。
  那些水手和佣兵,上岸列队。
  有一些红头发黄头发的欧洲人,也有黑瘦的南洋人甚至是非州人,当然也少不了华人和日本人、越南人等,这就是一支混合部队,但也是这些年南洋海上的船队的标配。
  连福建郑氏的船队,也基本上是这样的,各色人混在一起。
  朱以海看了下吕宋总督的报价,开的很高,简直是狮子大开口。就说他们的铳炮,不比葡萄牙在澳门造的更好,但价格却贵了小半。
  这三条已经有些历史厚重感的船,也开了高价。
  但朱以海没急着拒绝。
  其实这次随吕宋船一起来的还有不少船,有两广来的也有福建来的还有江浙来的,除了一些商船、补给船外,还有就是一些新下水的战船等。
  大明沿海造船厂还是很多的,朱以海把鞑子赶回江北,也算安定沿海,造船业不仅没受到多少战乱冲击,反而因需求增长而越发的火爆。
  朝廷、民间的订单都是大增,甚至朱以海还让整合新建了不少大船厂。
  现在皇家造船厂也开始在造风帆战舰了。
  不过造船有个周期,尤其是一些新式船,还得整合全新的产业链条,并不容易。
  各地不断下水交付的新船,也多是以旧式船为主,比较小,现在临时用用还行,但长远发展,尤其是要满足大明水师甚至组建一支真正的海军,还是不够的。
  三条吕宋旧船,贵不贵倒不是重点,重点这个买卖先河一开,以后这块就多了条路子。
  把使者请进星堡。
  那使者从马尼拉来,也是去过新世界的墨西哥和秘鲁的,更去过欧洲的西班牙、英法等,见识过这个时代的诸强者。
  但当朱以海告诉使者,这座星堡是他亲手设计,并仅用了半个月时间就造好了后,他还是很震惊。
  这星堡不大,但配合周边的防御,其防御能力已经很强,尤其是上面的炮塔、火炮,水寨等搭配,再加上那些明军士兵的锐气,让他很难想象这是以前他们所轻视的明国。


第509章 皇帝的诱惑
  “朕将向西班牙放开港口通商贸易,第一批拟开放登州、扬州、南京、镇江、上海、苏州、杭州、宁波、温州、福州、广州、厦门、澳门、屯门等十八港!”
  朱以海一开口,就主动提出给西班牙人开放十八个港口,还说以后还会进一步开放更多的港口,包括内陆诸如安庆、九江、汉口等地,甚至北方的天津、北京等。
  那位使者惊的说不出话来。
  本来想着大明能够给他们开放广州或福州等两三处港口,他们就非常满足了; 毕竟现在大明不跟他们官方贸易,不开放港口,他们就只能做转口贸易,所需的中国生丝、瓷器、茶叶等货物,主要是通过郑家采购。
  甚至因为郑家与荷兰人的约定,他们还没法直接从郑家手里弄到一手货; 得从一些华商手里弄三四手的货物; 成本大大提升,且他们手里的货也很难直接卖到大明。
  虽然说其实因为马尼拉美洲航线; 让这二百多年里,西班牙人从美洲开采的白银不断的流入远东大明,据说外流了几亿白银。同时,大明这边运过去的生丝、丝绸,严重的冲击了西班牙本国的丝织业。
  是的,其实养蚕丝织,早在隋唐时起,波斯人就开始学会养蚕织丝了,在明朝时,西班牙人的丝织业其实原来也挺强。
  但因为大明通过马尼拉流入过去的丝绸,就是降维打击,有花纹的中国丝织品,物美价廉,西班牙产品完全不能与之相比,比如中国织锦比西班牙线缎好; 但售价不及其一半; 其它的丝织品也大多如此。
  在墨西哥、秘鲁的市场上,中国货只有西班牙货的三分之一。
  西班牙的丝织品因此在美洲市场上几乎绝迹; 对其国内的丝织工业是灾难性的打击,西班牙国王不得不下令禁止美洲的西班牙人对马尼拉贸易,以防止白银外流和丝织品的流入。
  可巨额的利润,使的国王的禁令如同白纸。
  从吕宋驶往墨西哥的大帆船,没有一条是不装满一百万甚至一百五十万比索丝织品的,这还仅是船上的丝织品。
  二百多年的贸易,西班牙与明朝的贸易,其实一直是逆差,一船船的银子从美洲运过来,换走一船船的丝绸瓷器。
  这里面的利润惊人。
  所以说算之前明朝一直不跟吕宋贸易,他们也仍要想尽办法维持航线,从郑氏,或是其它的华商手里买丝绸瓷器,价格高些也愿意。
  当然,现在如果大明直接放开贸易,给他们更多港口通商,这意味着他们能够直接弄到更多的货; 和更低的成本; 也就有更大的利润。
  吕宋最想要的中国商货就是生丝、丝绸,然后瓷器、蔗糖等; 蔗糖还可以在南洋弄,但生丝和织好的各种花纹的丝绸,却只有大明手里最多最便宜。
  朱以海难得的大方,不仅放开贸易,甚至主动提出愿意给他们一定的传教资格。
  “不知道陛下需要什么?”
  朱以海要什么?
  朱以海当然也是有需要的,吕宋西班牙商人最拿的出手的也就是白银了,白银对大明其实非常重要,经过二百多年,大明如今已经是银本位了。
  虽然有人曾说过,大明其实就是亡于白银。
  明后期,白银输入量锐减,战乱频繁等都导致银荒,加剧了财政危机。
  不过现在的情况,也不可能说废了白银本币地位,朱以海也只能通过其它手段来改善,但没法一下子就更替。
  而且战乱的时候,白银天然货币带来的信用也还是很重要的,胡乱搞纸币等,是要出问题的。
  他现在也只能是把银子掺铜等加工为银元,稍提高点铸币利润,加强下货币统一。发行的银票,其实就是兑换券,并不是纸币,是见票即兑没有超发的。
  铸币利润还行,但需要手里掌握足够多的银锭。
  贸易是很好的银料来源,包括铜料也是如此,铜币铸造其实利润更大,尤其是朱以海现在搞的铜元,但铜铸币利虽高,但规模受限。
  银子朱以海是需要的,但不是最需要的。
  眼下是战争期间,仅仅是白银,并不能买到所有想要的东西。
  所以他心里早有一个清单。
  他希望跟西班牙人交易是更深层次的,以银子为交易单位。
  但不仅仅是卖丝绸瓷器这么简单。
  朱以海可以向吕宋出口价优质好的生丝、丝绸、瓷器、茶叶等,然后向吕宋再订购风帆战舰、武装商船、火炮火铳火药铅弹等,甚至是向他们雇佣一些专门的炮手、火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