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海上升明帝 >

第285章

海上升明帝-第285章

小说: 海上升明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配置,能远能近,还是比较恰当的。
  就如现在。
  左标一弓一铳的远程火力明显不足,于是立即把一炮一大铳也叫了上来。
  “先用大铅子打!”
  九头鸟队使用的都是一两二钱铅子的大鸟铳。
  抬枪队总赵大有自己和火勇加个正勇一组,其它九名正勇三三一组,全队四杆九头鸟。
  接到出击命令,立即从敌楼里抬着枪来到城垛口。
  火勇钟小楼熟练的蹲下,把铳杆前端架在自己肩膀上,并用双手勒定皮带。
  赵大有则托定枪尾,把装填好的九头铳瞄准城下冲锋的鞑子。
  他迅速寻找目标,最后找了一个很高大魁梧,身上绵甲也明显更精良一些的鞑子兵,这人起码是个马甲,甚至可能是巴牙喇护军。
  最远射程能达三百步(五百米)的大九头鸟,比大斑鸠铳要差点,但其仍是远程利器,甚至精度更高。
  瞄准,钩火。
  砰的一声巨响,铳身震动,钟小楼仍勒紧皮带,好在耳朵里早提前塞了棉花,减少了些响声。
  经常习练的他倒是已经习惯了不少。
  “打中了!”
  钟小楼在开铳后立马查看战果,看到远处一名马甲应声倒地,胸口飚起血花,大声为队总欢呼起来。
  赵大有也确认了一下目标,看到倒下后,很满意的点头,他迅速叫钟小楼一起重新装填,抽回枪,然后上铅子,仍然是上一两二的大铅子。
  捅实铅子后,还不忘记在枪托上划了一道记号,代表着又杀一敌。
  “记住那家伙的样子,和他倒地的位置,一会战后要报功请赏的!”
  钟小楼笑道,“放心,绝对不会记错的,价值三十两银子呢,我的个亲娘,咱俩分,你十二我们九,够给我弟娶个媳妇了,队总,再阻个马甲,我能给我三弟也娶一个媳妇。”
  “你三弟还在地上玩泥巴,急啥。”
  “那我给我家买头牛。”
  三人配合默契,平时也没少实弹演练,这也不是他们第一次击杀敌人。
  正勇刘三赶紧再次完成装填好,小楼也迅速重新架起抬枪,并用皮带勒紧固定。
  而赵大有也重新寻找目标。
  盯上又一个马甲,看准,钩火,砰的一声,又倒下一个。
  “队总真是神射,一枪一个准。”刘三佩服万分。
  重火枪虽然射的远,但射速和精度,其实反而不如普通鸟枪,更能掌握,但赵大有本就是火枪兵出身,这九头鸟的准头,全营也没几个比的上,要不然也做不稳这抬枪队总之位。
  他们同队的其余三杆铳,也接连不断的开枪,不过他们就没赵大有的本事了,开三枪有时也不一定有射杀一个。
  但四枪排在一起打,却也是接连干翻了五六个精锐鞑子披甲。
  这时,另一边小炮队的王大胡子也指挥着两门佛朗机子母炮开始射击,砰的一声响,一大团铅弹扇形喷出,一扫一大片。
  一炮射完,炮手立即把子铳取出,然后另一个早装填好的子铳递了过来,简单清理母铳膛后,便装填进去,继续又开一炮。
  拥有速射优势的子母铳一响起来就停不下来,连环开炮,不断的喷着铅弹雨。
  一哨两门,一营四哨就是八门,加上营官亲兵里还有一队两门,总共十门小号佛朗机炮连绵不绝的喷吐火焰铅弹,左标两营,二十门小炮倾泄火力。
  加上一营二十支九头鸟,一协四十支九头鸟助力。
  霹雳作响,冲到城下的鞑子遭受到了猛烈的打击,一下子就被轰倒一片,死伤无数。
  就算是巴牙喇护军精锐,身上的两层甲也顶不住这种火器之威,没有盾车,普通的盾牌也一样没用。
  看着倒蜡烛一样倒下的披甲,后方督战的将校们无人面色大变。
  “大王,明军火器犀利,弟兄们没有盾车顶不住,伤亡太大了,”
  博洛舌头都咬出血来了。
  看着明军无情的扫射收割着,而城下的清军弓手铳手对他们的射击却收效不大,只能捂着绞痛的心口摆手。
  “鸣金收兵……”


第475章 驱虎
  莱州,星堡。
  莱州湾里白帆点点,港口码头一片拥挤。
  朱以海站在钟楼上,看着远处那还在不断汇聚而来的百姓,满脸忧色。
  “皇爷,金攻玉派人奏捷,神策左协参将孟宪夺取穆陵关;并刚在穆陵关下大败来犯博洛,一战全歼其夜袭五百,再战败其强攻之军,亦斩三百余,博洛如今困阻关下,不得寸进也。”
  “金攻玉在青州也连奏凯歌;已经先后攻下临淄和临朐二城,青州府城益都亦被四面合围;正在劝降之中,城中无斗志,亦有请款投降之心。”
  博洛晚到一步,被阻在穆陵关外,这是个不错的好消息。
  “皇爷,是否下旨让卢象观、刘世勋断博洛后路,将其合围于岘山之中?”
  “将军领兵在外,相距上千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朕不能乱下旨意干扰,先前已经部署了战略意图,具体的就看他们自己表现吧。”
  朱以海看着地图道。
  先前部署的是刘世勋先取海州,再夺沂州,而卢象观是攻潍县,下安丘,南下诸城,主要就是沿潍水以及上游的支流扫荡;攻掠几城。
  只要他们能够按照预定战略计划;夺取沂州、诸城,那么下一步自然就会继续合围,再取沂水、莒州,最后把博洛围困在穆陵关下。
  当然,这个合围还有缺口,那就是西面的沂源和莱芜,沂源是沂水源头,莱芜是大小汶河上游盆地,沂源和莱芜中间有原山阻隔,有青石关相接,南面还有一条更小些的山谷通道。
  莱芜过去便是泰安,有通道可直抵济南。
  刘朝建议派兵四面合围,把博洛这支万人八旗精锐给聚歼岘山,但朱以海看着莱州湾那不断汇聚而来的山东难民,却很冷静。
  想四面合围非常困难,因为在西面,徐、兖两座重镇还在清军手上,更别说北边的济南;在那山区作战,明军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反而到时很容易被牵扯进一个不想打的会战中。
  能三面围堵已经不错了;若是能再多杀伤些博洛的人马;就更好了,就算围不住歼不了,也没什么好遗憾的,战争也是得步步为营的,想一口吃成胖子,那就会有很多破绽,到时更容易出事。
  朱以海召来了黄斌卿等一众将领。
  “穆陵关大捷,打的博洛骑虎难下,非常漂亮,朕听说鞑子急了,从北京急调八旗南下山东,咱们不能让他们如意。”
  “黄卿,你之前一直请战,朕打算让你率几艘船去大沽转一转,你可愿意?”
  朱以海指着天津临海处问。
  黄斌卿是福建人,其父在四川做官的时候,他跟随任上,参与讨平奢安之乱,后来回到福建为将,还曾与郑芝龙一起剿灭刘香,论海战本事其实还是有些的,甚至在弘光时,一度有割据之心。
  只不过恰好碰上朱以海在台州起兵,哪能容他割据,最终也是归附绍天帝,不过从原来也是割据舟山,到现在几乎成了一个光杆挂衔提督,这位号称虎痴的悍将也老了。
  特别是他的外孙刚出生就夭折,更让他苍老了许多,加上长子因犯军规被斩,这让他现在头发半白,也没了什么争强之心。
  “陛下,大沽自嘉靖年间就开始设立炮台,还屯有海防兵,有海防道备军务,若是想拿下大沽,只怕不易。”黄斌卿很稳重,没急着同意,而是提醒皇帝大沽并不是无备。
  “朕知道,自我等去年北伐打到山东后,鞑子便全面加强了北直沿海的海防,大沽增加了五个大炮台和二十多个小炮台,大小火炮好几百门,还驻了几营人马,真要强攻,确实很难。
  不过黄卿这次任务,只是在大沽海边转一转,把我大明的旗帜向他们展示一下就行。”
  黄斌卿明白过来,“陛下这是要让鞑子坐立难安?甚至是要臣堵死天津的出海港?”
  “没错,咱们的优势在于海上,所以你们只要堵在海上,那大沽这个京津要港也就废了。”
  大沽号称是天津七十二沽的最后一沽,海河的入海口,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有京津门户、海陆咽喉之称,
  在天津卫东南百里,因大沽口而建镇兴盛,隔河与塘沽相望,西连海河平原,东濒渤海湾,周边地形平坦,多盐田、沙滩。
  明永乐迁都北京后,便在天津筑城设卫,又于大沽口置炮台,竖津门之屏,锁钥入京水道。
  嘉靖年间海寇倭乱不断,又于大沽增建炮台。
  鞑虏入关,在大沽初置协镇营,去年因明军崛起,便又紧急在天津、大沽都增兵,增筑炮台。
  大沽此时驻有海防兵两千五百,塘沽也增驻炮台兵员。
  大沽口,“海口宽一百五十丈,水深丈五尺”,不仅狭隘,而且纡折甚多,不能对驶大号船。可以说大沽口是津门屏障,人京咽喉,为兵家必争之地。
  清军现在大沽口设有南岸、北岸两座营盘,甚至还在海河里设有木浮城四座,可以移动的水上木城,上面装备十几门大炮,是浮动炮台,配合岸上的炮台,以及营盘,可以说是对拥有极强水上战斗力的明军的极大畏惧了。
  黄斌卿若真就带上几十条船过去,还真不一定能讨的了好去。
  但明显,朱以海也根本没打算要去打下大沽甚至说去碰天津,这已经是鞑子最核心的地区,防备森严,是讨不了好的。
  但现在鞑子要主力南下,当然不能让他们轻松。
  黄斌卿说白了就是去吸引下注意力,让鞑子不敢轻举妄动,这是疑兵。
  “荆卿,你亦率几条船去北塘。”
  北塘也是津门海防要地,守在潮河入海口处。
  朱以海连点好几员水师将领,让他们分别带上几条船,一营人马到渤海湾北直沿海一带港口外,故布疑兵。
  然后又点了李成栋、李遇春、吴胜兆、土国宝、高进忠、张国柱、张天禄、卜从善、刘良佐、杨承祖等十降将,让他们各领一营人马,搭乘水师船在北直沿海登陆,袭扰鞑子沿海。
  攻击他们的盐场、仓库,破坏驿站、码头,夺取盐粮钱等。
  “沈卿!”
  朱以海又点名沈廷扬,派他率一支主力水师,搭载御营步军部份精锐,沿庙岛群岛前往辽南辽西,夺取长兴岛、觉华岛为根据地,袭击辽南的复州、旅顺一带,以及辽西的宁远、锦州葫芦岛等一带。
  “耿仲明正在回辽宁海州路上,若是他按约定在海州举义,接回家眷,那么你们要帮助接应,若是他们去而复叛,那就以长兴岛为据点,堵住他再出来的路。
  你们的任务很简单,尽量在辽西、辽南沿海袭扰作战,不要深入内陆。
  就跟当年倭寇搅乱东南那样,发挥我们的海上优势,闹他个天翻地覆!”
  想当年倭乱厉害的时候,一支不到百人的倭寇在绍兴登陆,最后居然横扫东南,不仅兵临杭城下,甚至后来跑到南京城下,最后跑到芜湖,就这么点人,横行东南,先后击败了四千余明军,最终才被合围剿灭。
  鞑子如今入关,地盘扩充了好多倍,其战力其实跟摊大饼似的摊稀薄了,尤其是现在主力都在京津以及南边前线,这大后方也就虚弱许多。
  朱以海不打算在前面猛打。
  让那些降将们在北直沿海搞袭扰破坏,然后派一支精锐的水师和御营步军去关外辽西辽东沿海,耿仲明真要反清附明了,那就接应他,在关外搞个大的。
  如果他假降了不要紧,仍然可以在关外两辽沿海扫荡一波。
  对于拥兵七万多战辅兵的御营右路集群来说,他现在有这个兵力,尤其是刚拿下登莱后,手里还有不少降兵,甚至有不少新来投军的义军呢。
  登莱半岛挤太多人,不如拉出去搞破坏,顺带还能就地解决下粮饷问题。
  就是得让鞑子四面起火,不得安宁。
  仗就不能顺着他们的计划去打。
  见招拆招不是朱以海的风格,他得牵着鞑子鼻子走。
  最起码,得把北直、关外的兵,钉在原地,让他们不得抽调南下。
  李成栋等这些降将,其实也坐了太久冷板凳,一个个也有些憋的慌了,适时的放出去,也是有好处的。
  “你们出去,朕强调几条,一不得滥杀无辜,二不得奸**人,三不抢掠百姓。”
  除此外,缴获所得,只需上缴一半,其余皆自得。
  这可是非常有诱惑力的。
  斩杀俘虏仍按规矩计功授赏。
  “去吧!”
  一将率一营兵登陆沿海袭扰,鞑子想要拦截甚至围堵歼灭,没个三五倍兵力很难,只要他们小心一些,想歼灭他们其实是非常难的,特别是有水师在海上随时接应的情况下。
  李成栋、张天禄这些降将,能在乱世里成为提督、总兵,甚至一方藩镇,其实个个还是很有本事的,尤其是这流窜、抢掠的本事更强。
  朱以海相信,放这些人出去,鞑子绝对要头痛万分。
  而憋久了的李成栋等人,难得获得重新领兵打仗的机会,又岂会不珍惜这机会,好好表现立功?
  环渤海湾的北直辽东一乱,得吸引鞑子几万人马,其发挥出来的威力,绝对比放到正面战场上去更强。
  诸将兴奋的领旨退下,各去领兵了。
  “四川那边,给文安之传一道秘旨,张献忠被堵在川北,进退两难,可再去招抚一下他,若他愿意继续奉表受招,那便顺水推舟授封他为甘肃王,给他让一条路进汉中。若是他不受招,也一样可以给他让条路过去,得让他们跟鞑子打起来,不能这样耗着。”
  “以免夜长梦多!”


第476章 我死,尔等归明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户出十万,财富土沃。
  阳平关上。
  吴三桂与新到的豪格对饮,汉中富庶,又有新平定的关中供应粮饷,加之吴三桂一招离间计;成功策反了刚击杀湖广提督孙定辽夺取襄樊的郧阳王光恩,使西征大军的侧翼安全得到保障。
  现在的西征军,可以说是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不过相比于吴三桂的稍显保守,肃亲王豪格却有些等的不耐烦,所以亲自从西安城赶到了汉中,并来到前线阳平关。
  吴三桂是平西大将军;豪格是靖远大将军,不过豪格又是辅政八王之一;还是当今天子皇兄;所以豪格到来后,这前线指挥大权,自然也就落到了他手中。
  北京朝廷早有旨意,入川后,攻取川滇,到时吴三桂世镇云南,而豪格镇四川。
  吴三桂也很想早点打到云南去,好获得自己的世封之地,但是他很小心谨慎,尤其是北边传来孔有德败亡,耿仲明亦大败的消息后,他更加小心了。
  当初的四王,二死一败,他如何不得小心。
  今年大清封了许多汉人王,但在吴三桂的眼里,那些个王其实算不得真正的王。就比如王光恩,被封郧阳王;但吴三桂并不会瞧的起他。
  可豪格好不容易获得统兵之权;却是想要早点立功。
  满州最重军功,这是立身根本。
  “王光恩、马科、白广恩三将得朝廷赐封为王,他们更应当为朝廷分忧,为朝廷冲锋陷阵,应当调他们打前锋,主动出击灭了献贼,一直按兵不动,后方粮饷难以为继,孟乔芳天天为筹粮叫苦,另外关中也还有许多残明余孽没有扫平,必须得早日击败献贼,然后分兵扫清后方。”
  王光恩是郧阳王,马科则是汉中王,白广恩新封为甘南王。
  除了王光恩是流贼起家,马科和白广恩早年也都是明朝大将,二人还都曾与吴三桂一起参与了松锦大战,是八总兵之一;论资历;不在吴三桂之下。
  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