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升明帝-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尚宪却是目光坚定。
这位朝鲜文天祥,这个外号可不是白给的,出身于最尊贵的朝鲜两班世家,他母亲是左议政之女,他大哥和他都做到左议政,在朝鲜这样的世族不少,但有许多人一心只想着自己家族的利益。
就如当初胡乱,清军兵临城下,许多大臣都一味求和。
可他却手裂和书,要求死战,甚至在最后江华岛被攻破,世子等被擒,连他大哥也殉国后,他仍坚决要战,甚至请求让他带敢死队去袭击清营。
可以说,金尚宪是一个骨子里彻底的儒家思想的人,虽是朝鲜人,心却是汉家。
朝鲜只是小中华,大明才是真正的中华,为了捍卫中华,捍卫仁义礼智信,他愿意付出一切,以前他没机会,但现在有机会了。
南汉山下的绝望,沈阳城中三年的幽禁,这些都不曾改变过他。
他握紧了腰间的刀柄。
不成功,便成仁!
登州港曾经是大明最大的军港,但是清军入关后,登莱汇聚的明军水师便随着黄蜚等南下了,闯军短暂占领山东期间,也没有恢复水师的计划,反而是进行了很大的破坏。
此时港口里也只有一些强征来的商船渔船,加上一些还在打造的新船。
也并没有一支专门的水师。
留守港口的是孔有德的五百家丁,擅于骑射,还很擅长火器,但对于操舟水战就没什么经验了,他们看到朝鲜船队出现,十分高兴。
等朝鲜粮船太久了。
天天节省着粮食一顿干一顿稀的,人都饿的没力气了。
“这些高丽棒子总算来了。”
清军中也有不少朝鲜兵,因为朝鲜产山参,也是与汉人贸易的重要特产,辽东常称人参为棒槌,大棒等,所以也常以高丽大棒替代朝鲜人,有时也直接称他们大棒,棒子。
甚至有人喊着赶紧去烧水,等船一靠岸,赶紧就取米下锅,今天要吃一顿饱的先。
岸上摇动着旗子指挥入港,还有些标营士兵划着小船去接引。
一条小艇靠近朝鲜船队,他们踩着绳梯登上金尚宪的船,还特意带了一个会朝鲜话的翻译。
孔有德当年在东江镇十年,他麾下的亲兵不少都懂朝鲜话。
金尚宪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朝鲜国王颁下的命令等,又拿出了自己的身份凭证等。
听说这老头居然是朝鲜的左丞相,他们还有些意外,不过问到船上载来了许多粮面,甚至还有不少鱼肉干后,他们也就非常满意的表达了感谢,然后催促着他们快点入港,都没去查看船舱。
自从那一年,朝鲜国王被迫跪降皇太极后,这些年棒子们一直都非常听话老实,朝鲜给大清派兵送粮,这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孔有德听说朝鲜国王派出了左议政亲自率粮船前来时,还有些意外,看了眼面前那碟咸鱼干和凉拌野葱,孔有德也没什么胃口了。
“走,迎接下这位左议政。”
刚放下筷子要起身,突然凄厉的哨声毫无先兆的响起,然后是炮击声。
孔有德非常熟悉火器,他当年在登莱时,就是最先接受澳门葡萄牙人教导西式火器的,后来奔后金去,也是后金里最专业的火器部队。
他一下子就听出不对劲来了。
那炮,不是登州港里放的,他去年在徐州损失了几乎所有火炮,后来从海州又调来一些,但不是声音中这种重炮。
这种炮,绝对是红衣大炮。
起码是五千斤左右的重炮。
“怎么回事?”孔有德惊讶万分。
更多的炮声霹雳般响了起来,震天连动。
孔有德赶紧拔腿就往外跑,刚到门口,一名家将惶急赶到,“大王,不好了,高丽棒子反了,他们船队一进港,就突然向岸上放炮,然后船舱里钻出许多甲兵,跳下船就乱砍!”
“你说的是高丽棒子?他们怎敢?”
“这可是登州港!”
孔有德气急败坏。
刚到街上,结果又遇到一名家将赶来,“大王,不好了,南明水师舰队,南朝天子的龙旗……”
“龙旗在港外飘洋,好大一支舰队到了,”
……
孔有德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们怎么也没料到,心心念念的高丽棒子送来的不是粮食,而是炮弹。
更想不到,大明天子居然跟这些朝鲜人勾搭在一起,朝鲜人粮船舱里塞满了御营披甲,粮食早被卸空了。
他们甚至还在朝鲜人船队中隐藏了几条小炮艇。
明军的突袭比预料的还成功,孔有德部毫无防备,直接就攻下了码头,然后就是一路追砍着杀进了城。
登州城很高大,虽说如今没了多少炮,但一般情况下也是易守难攻的,可现在,明军撵着清军就砍进了城。
孔有德明白过来时,一切已经晚了。
他被堵到了原巡抚衙门里,这里现在是他的帅府,此时就剩下不到二百残兵退守府衙。
孔有德登上高处眺望,看到城外港口里无数的明军舰船,铺天盖地,更多的明军披着铠甲如狼似虎的冲入城中。
完了。
府衙已经被团团围住,四面响起斩杀大汉奸孔有德,绝不可放过的命令。
就凭身边这不到二百败兵,加一座不大的府衙院子,面对外面数以万计的明军,他知道根本逃不出去了。
“王爷?”
“要不投降?”一名家将小心的问道。孔有德苦笑几声,他很清楚知道,自己落到明军手里的下场。
而且他也根本不愿意向明朝皇帝投降,
“我当年为明朝征战十余年,流血牺牲,可换来的是什么?他们无故斩杀毛帅,后来我到登州,为朝廷水陆奔波救援辽东,结果他们却连粮食也不肯供给,雨雪交加,将士们饥寒交迫,吃了地主家一只鸡,他们却不依不饶,
孔有德咬着牙叹气,“我孔有德没亏欠过明国,但明国却有负于我,自我率弟兄们渡海归附大清,他们对我封王以待,这些年优抚有加,不久前还将湖南封赐于我,
如此厚恩,我孔有德岂能不知恩?岂能再背清降明?”
“我不会背叛朝廷的,你们愿降的就自去吧!”
府衙火起,越烧越大。
明军都有些预料不及,还没开始展开最后攻击,结果里面的孔有德等居然举火自焚了。
等火扑灭,只找到了一地焦尸。
朱以海尚在海上,遥望登州突袭战斗。
“禀报陛下,登州城破,孔逆退入府衙,畏惧天威,举火自焚了,烧的面目全非,不过已经确认,孔逆死了。”
听到这个结果,朱以海有些意外。
“认真确认了吗?”
“已经确认,另外登州已经彻底拿下,五百孔贼标兵亦皆或死或降,有约二百人投降或被俘,余者皆被歼灭。”
“那些俘虏好好审查一下,别让孔有德鱼目混珠来个金蝉脱壳,还有,城中百姓也甄别下。”
“再有,赶紧运些粮食入城,先施粥放赈,让大家帮忙清理港口、城池,以工代赈吧。”
“再派出人马,分头去扫荡孔有德在登州乡下打粮抓壮丁的人马,趁着这劲头,一举扫灭他们。”
虽然对孔有德之死还存有几分疑虑,但朱以海还是很快做了善后安排。
孔有德分兵三千去高唐,又派兵一千五下乡,登州港只留下五百家丁,这简直是上天帮助,再有朝鲜金尚宪的献计帮忙,让本来会是一场攻坚战,甚至围城战的恶战,就这么轻松的取得了胜利。
如此轻松夺下这座大港,对于朱以海来说,是取得了非常难得的开门红。
第441章 分兵
当朱以海在御前侍卫的护卫下踏入登州城时,这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刻,事实上,随驾的官员里就有翰林院的史官,从六品修撰,正七品编修,从七品检讨; 他们都是专职史官。
这些科举进士出身的才子,一支笔都非常了得,一路随同天子北伐,记录着皇帝的一言一行。
当朱以海进入登州城时,修撰徐芳烈便提笔在马上兴奋的挥笔记下,‘绍天二年,五月初一日,圣皇以朝鲜粮船藏御营兵,诈入登州港; 甲士突入城中,虏湖南王孔有德恰分兵在外,城中仅五百家丁,措不及防,城陷,乃自焚于抚衙……’
大明天子的仪仗打起。
登州城中士绅百姓都纷纷赶来跪拜迎接,跪满长街,大家纷纷高呼万岁,泪流满面。
曾经,不少士绅以为,不过是换个皇帝,谁来坐龙椅还不一样。所以李自成的顺军来了,他们很快望风归附; 后来清军又来; 他们又奉迎清军,谁知道; 一个比一个狠,一个比一个不把他们当人看待。
短短一年多时间; 登州士绅百姓算是尝尽艰辛,十之八九都破产了,曾经还算热闹的港口,如今是彻底死寂。
朱以海看着面有菜色的登州百姓,也是不由感慨着,这种乱世中,绝大多数百姓,都是那可怜的炮灰而已。
“赶紧施粥放赈救灾,先不要搞其它形式了,让大家先吃两口粥最紧要。”
御前侍卫傅青主高声向百姓宣读皇帝圣旨仁恩,百姓听闻放粮施粥,更是激动的泪如雨下。
城中巡抚衙门,还是一片火后的狼藉。
孔有德等一堆焦尸摆在地上,朱以海只瞧了两眼就没兴趣了。
在登州,孔有德是一个有名的历史人物,就是在整个明末清初,他都有一席之位,现在就这么死在这,没有什么轰轰烈烈,死的甚至有点十分突然。
不过历史本来就是如此,总有意外。
御营仍在全城搜捕,甚至城外也不放过,就防孔有德金蝉脱壳。不过朱以海并不太在意了,就算他跑了又怎么样,现在重要的是他顺利拿下了登州城。
“臣建议乘胜追击,迅速再奔袭莱州,水陆并进,在莱州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夺下此城,则登莱半岛尽在我右路军掌握。”
御前的一众随驾武将大臣里,说话的是土国宝,这位原江宁巡抚,自归附后被授了个右佥都御史衔,只是个虚衔,并不在都察院实际理事,跟他一样的很多,如李遇春、吴胜兆、张国柱、张天禄等一大群投降反正的文武都是这个待遇。
保留了原来品级,甚至有些还加了衔级,但暂时都只有虚衔,没有实职,却又能在御前行走,随时召见参谋赞画。
土国宝也很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所以很低调,皇帝召见询问时,也都是会提供一些不错的建议。
他们都在等待着重新复出的机会,但也都知道,这个机会难得,想复出起任,还得看他们的表现。
登州到莱州,二百来里,而且登州和莱州都在海边。
提督黄斌卿提议,“臣以为应当立即挥兵经海路直趋利津清河口的铁门关,此关是大清河入海口重要关津,也是水旱码头和盐运重地,号称铁门锁浪。我们不应当浪费时间去打莱州,莱州有耿仲明五千人驻守,我们未必还有机会再碰上空城,
倒不如直趋铁门关,这里虽有关津城堡,但兵马不多,我们拿下铁门关后,可以船队驶入大清河,一直抵达济南城外,皇上,济南才是山东必争之地。”
“河南河北山东淮南,千里平原,山东本就处于其中,尤其是济南所处位置,又有泰山等山脉丘陵可倚,这是难得的高地险要,济南前有大青河,后有泰山,东有大海,是整个山东难得的战略支撑之地,拿下济南,进可攻,退可守也。”
朱以海看着地图,却觉得济南的战略地位是没错,但现阶段而言,相对北伐的明军来说,济南有些过于深入了。
黄斌卿说的没错,河北河南山东大片平原,一望无际的平坦,这种地形其实最利用清军的快速机动,他们多马骡,不仅有精锐的蒙古轻骑,也有可快速机动的八旗甲步。
而明军现阶段,却是很缺少战马、马骡这些的,披甲率也还不高,优势是水师,如果进入济南,反而可能会被鞑子围住。
就算明军有炮可守济南,可鞑子如果来一个围而不攻,那反而是最要命的。
天启崇祯时明军在关外一次次战败,好多都是被围败的。
这次三路北伐,战略目的是很清晰的,就是要策应西线战事,牵制部份清军的兵力。同时以攻代守,主动出击,在江北徐淮开辟战场,不让清军打到江南来,糜烂江南,以争取江南恢复之机。
按这个战略目的,那么现在去攻济南有些不太合适,风险太大。
倒不如攻打沿海,袭扰劫掠海岸,继续对鞑子搞拆迁,让他们无法在黄淮恢复生产。
“一军奔袭莱州,有机会就拿下,没机会强攻,就先围住。”
“另派一支偏师袭取铁门关,夺取大清河的这个重要关津码头,威胁济南,破坏他们的运输。”
“再派一军绕回去,占领麻湾(胶州湾)青岛,以及奇山卫(烟台),威海卫,成山卫、雄崖所等沿海港湾城池……
尤其是麻湾的青岛,必须拿下,麻湾是山东半岛难得的不冻港,而且拿下麻湾后,便与北面的莱州湾一南一北的扼住了登莱半岛。”
对朱以海现在来说,与其想着一步到位拿下济南,还不如先把登莱半岛控制在手,以此为大本营,依托漫长的海岸线,整个山东、淮南,甚至是河北,辽西、辽南等地,全在登莱明军的攻击范围之内。
那是防不胜防,还能彻底的封锁清军的海岸线,打击他们的海上运输,以及沿海的制盐业等。
相比起攻济南守济南,这种硬仗呆仗,无疑后一种沿海战略更灵活主动。
“水师立即派船夺取庙岛群岛各岛,截断渤海湾的航线。”
“是否打旅顺?”
“这个还为时太早,暂时不考虑,等我们全取登莱半岛,稳定这边后,再考虑分一支水师先把辽南海上的长山、广鹿诸岛收回,甚至是东江皮岛,”只要朱以海能够一直掌握着控海权,那么下一步收复辽南诸岛,甚至将来顺势攻打旅顺,那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第一阶段,几个目标,水师分取铁门关和青岛,马步军在水师配合下攻取莱州和平度州、胶州。”
“第二阶段,再扫荡半岛的威海、成山、莱阳、栖霞等内地。”
“第三阶段,再控制渤海湾庙岛群岛,以及回头再拿下海州港和郁洲岛。”
逐步夺取控制海州港、登州港、青岛港、威海港、成山港、烟台港,以这些港为扫荡基地,将其周边内陆的钱粮牛马、人口等都尽量迁走。
这个作战思路,其实出兵之前就基本上确定了的,但这次夺取登州港太过顺利,预计可能要用一两个月围攻登州,甚至要付出几千上万的伤亡才能拿下,没想到伤亡不过数十就拿下了这座重要港城。
这么顺利,无疑让众人开始有些轻敌起来。
甚至认为莱州的耿仲明也不难拿下。
出发前想着能拿下登州就好,现在得陇望蜀,连莱州都不放在眼里,已经想要直取济南了。
朱以海却还很清醒,仍决定按计划行事。
他亲自坐镇登州,后勤等部队一部驻于长岛,然后主力部队去打莱州,分两支偏师小舰队分打青岛和铁门关。
……
安排好后,朱以海请金尚宪一起用餐。
吃饭前,把一道旨意交给他。
金尚宪打开,见是皇帝赐封他大明进士出身,然后授他翰林院从五品侍讲学士,特赐紫袍金带金鱼符。
连那道圣旨,都是由朱以海亲自书写的,十分特殊。
金尚宪捧着这道圣旨,激动的又落泪了。
“朕要好好感激金卿,你会朕拿下了登州,胜过万军,减少无数伤亡,请学士受朕一拜。”
金尚宪吓的赶紧退后让开。
登州这一战,固然有他诈城之攻,但真